xx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化学期末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84464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化学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xx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化学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xx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化学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化学期末试卷分析一、xx年县第一学期期末化学(人教版)(县区)试卷整体分析xx年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整体难度不大,整套试卷知识点覆盖全面,基础题的分值学生比较容易得到,中档题和难度题有一定的坡度,总体注重基础,侧重能力的提高。试题范围初中化学(上册)内容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型分为五类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基本实验操作、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基本物质、气体的制取与收集、化学与环境保护、燃烧和灭火、化学用语、化合价、物质分类、生活小常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常见化学反应及现象等,还有框图推断题,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实验题,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计算题,考察学生们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说,该试卷知识全面,知识覆盖面广,注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试题突出亮点实验题,此题比较活,试题新颖,属于开放型题,答案不固定,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试卷出现的问题是二、填空题的15、16题印刷错误,17(2)小题答案错误(答案为蒸发皿)。17(1)(2)小题的知识属于下册还未讲到,超前。二、具体特点分析1、注重“双基”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激发兴趣、稳定兴趣、提高兴趣的根本,本套试卷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分类、用途,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简单的化学计算、书写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等。2、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实际今年试题继续将社会热点、生活实际和工农业生产实际和化学知识融为一体,充分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体现化学知识的有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例一、选择题第1小题,三、实验题18、19题小题等。3、重视对科学探究的考查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化学试题的重点。实验题的(1)、(3)小题就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4、突出能力考查把考生能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试题的始终。今年试题在考查学生主干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及计算能力。这些题灵活多变,靠死记硬背是不能得分的,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九(7)班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平均分58.4分,及格率43%。失分比较多的有选择题4、7、12、13,填空题15(3)、(5),17(2),实验题(1)、(2),计算题失分最为严重。这些题目更侧重于对学生思维层面、数据分析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失分原因分析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够准确如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化学符号的书写和表示失分较多,如15题;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如一(13)小题。2.实验探究能力差,如四实验题,实验步骤和现象及结论不能准确的书写。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如16、17题。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18题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如18、19题。6计算能力薄弱。大部分学生表现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结果,不能掌握。五、今后教学改进措施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并造成两极分化。放慢速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对知识的巩固。2.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初三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是理科中记忆内容偏多的一门学科,各项能力都基于记忆之上,忽视记忆是不科学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应分散记忆;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应先理解再记忆,后应用;并需要常常检测记忆内容。3.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学起点不要过高,不可只注重能力拔高,忽视基础,忽视化学的双基教学;不可只注重资料,忽视教材研究,挖掘教材到位;不可只注重题海战术,着眼点放在做题选题上,忽视原题研究、变式和改变,忽视规律总结和学法总结;不可只注重复习的时间长短,忽视新授课中基础掌握和能力培养等。平时多进行一些训练化学用语规范、书写认真、语言科学规范、逻辑严密、答题条理、计算题解题步骤规范等。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