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模式与系统结构.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182200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模式与系统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传播模式与系统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传播模式与系统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传播模式与系统结构 学习目标 1 明确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的必要性 掌握传播过程的理论要点 2 明确传播理论与模式之间的关系 认识和了解各种主要的传播模式 一 通过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20世纪60年代 美国传播学家戴维 伯洛提出可以通过传播过程对传播现象进行考察 这一观点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至为深远 用过程观来审视传播活动 摆脱了人们最初将传播视为静止 封闭 孤立和微观的缺陷 而使人们对传播的认识走向动态 开放 联系和宏观 1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无始无终 没有界限 2传播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体 我们研究的就是结构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传播过程的本质是运动 即过程中各要素及其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总之 传播是由多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 有结构的信息流动过程 过程性系统性 核心概念 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 二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素 1 传播者 信源 2 受传者 信宿 3 讯息 针对信息的完整性 4 媒介 信道 5 反馈 获得反馈信息是传播者的意图 三 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 模式模式 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述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有数学 图表 文字等多种形式 1 模式是事物的抽象化2 模式源于理论但不与理论本身等同传播学研究利用模式方法 意在表征传播的基本结构与过程 以及过程中诸要素间 效果 受众 媒介等 的关系 传播模式的主要功能 1 构造功能 揭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 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2 揭示功能 揭示尚未明了的问题 获取对未知关系某一认识 3 启发功能 启发探知新的未知的事实与方法 引导人们关注某一要素的核心环节 4 简化功能 使得传播研究者可以跳过一些要素 简化步骤 直接抓住问题的本质 5 预测功能 可以为估算各种的结果可能发生的概率提供基本依据 研究者可以据此建立假说 对事物的过程与结果进行预测 二 各种传播模式 线性传播模式 立足传播者的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 韦弗的数学模式控制论传播模式 兼顾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循环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德弗勒的模式系统论传播模式 着眼全局的系统模式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来兹克模式 I线性传播模式 5W模式 或 拉斯韦尔程式 H 拉斯韦尔 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学者1948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1 在传播学史上 第一次比较详细 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过程 2 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 全面的理论框架 范围和基本内容 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1 直线性 即传播学被描述为一种直线型 单向性传播过程 2 孤立性 即它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评价 缺陷 意义 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 在什么情况下 where为了什么目的 why取得什么效果 R 布雷多克的7W模式 香农 韦弗 数学模式香农 韦弗 美 1949年 传播的数学理论 讯息信号所接收信号讯息噪音 不是信源有意传送的 但附加于信号系统上的任何东西 对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 能够消除噪音的是讯息中的 冗余信息 它有抗干扰的作用 同时不会影响讯息容量的增减 意义为传播过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a 引入了噪音的概念 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社会中进行的 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形成对讯息的干扰 这对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b 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 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也为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 缺陷它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 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 缺少反馈的环节 如果把此模式应用于人类社会传播是行不通的 评价 线性传播模式的缺陷 第一 将传受双方角色 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第二 忽略了反馈 把传播理解为单向的过程 第三 忽略了外部环境 把传播理解为孤立而不是系统的过程 II控制论传播模式 奥斯古德 施拉姆模式 人际传播 1954 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特点 凸显信息反馈和传播互动1 这个模式里没有传者和受者的概念 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 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 2 其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环节 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依次扮演着译码者 释码者和编码者的角色 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缺陷1 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 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 2 它能体现人际传播 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 却不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评价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大量的受众每个接受者都扮演者译码 释码和编码的角色 个人从属于群体 在群体内 讯息得到再解释或加工 媒介组织 意义 它是对其循环模式的修正 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 它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 已经初步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缺陷 它依旧没有考虑更为广泛的社会过程和社会背景对传播的影响 评价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意义 在香农 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 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 环节和渠道 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拓展了噪音的概念 对讯息本身及讯息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发生影响 使用范围也较为普遍 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 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局限它仍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重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噪音并不能概括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 评价 控制论模式缺陷 控制论模式仅仅是就传播而谈传播 忽略了传播过程之外的历史关系 文化背景等外部条件的复杂性 III系统论传播模式 赖利夫妇模式1959 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总体社会系统 C 传者 R 受者 1 顾及传播活动的双向性 互动性 共享性的同时 也突出了人类传播过程的系统性 联系性与整体性 2 从这个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 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 包括微观的 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 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意义 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1963 大众传播心理学 1 它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它说明 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 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 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 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 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者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 系统的分析 2 它是一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3 既指出了传播过程的社会制约性 也指出了其中的心理变量 较以往研究更为系统 全面 更具社会性 意义 系统论传播模式缺陷 没有明确各种外在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 传播模式小结 传播模式经历了线性模式 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论模式三个阶段 前两者都是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认识 后者是对传播过程外部关系的宏观认识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线性模式把传播视为单行流动的过程 它揭示了传播的基本要素 但是却忽略了反馈和社会环境对传播的影响 2 控制论模式在线性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反馈的概念 把传播看成是一个循环 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 但是 这类模式仍然忽略了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3 系统传播模式在前两者的基础上 进一步把传播放入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考察 并视之为整个社会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三种模式的比较 可以看到 人们对传播过程的认识经历了从单向 孤立 封闭到双向 多元 联系的过程 同时传播学的发展是由微观视角向宏观视角发展的一个过程 也是一个逐渐摆脱简单化的过程 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2考察信息传播的要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3精神生产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4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要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总之 唯物史观是在与宏观社会结构的普遍联系上来把握社会传播过程的 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 作业 试析直线性模式 控制论模式 系统论模式的异同及其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