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理论基础(改).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181832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理论基础(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传感器理论基础(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传感器理论基础(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传感器理论基础 3 1传感器的定义 组成和分类3 2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3 1 1传感器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665 87 传感器 Transducer Sensor 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 包含的概念 传感器是测量装置 能完成检测任务 它的输入量是某一被测量 可能是物理量 也可能是化学量 生物量等 它的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 这种量要便于传输 转换 处理 显示等等 这种量可以是气 光 电量 但主要是电量 输出与输入有对应关系 且应有一定的精确程度 图3 1传感器的组成 3 1 2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 组成 敏感元件 直接感受被测量 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转换元件 敏感元件的输出就是它的输入 抟换成电路参量转换电路 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 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3 1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 图3 3热电偶 分类 按被测参数分 温度 压力 位移 速度等按工作原理分 应变式 电容式 压电式 磁电式等按传感器的能源分类 有源传感器和无源传感器 3 2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 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 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 基本特性传感器的基本特性通常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亦即输出对输入变化的动态跟随能力 3 3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3 3 1静态特性 传感器静态输入 输出关系一般可表示为 3 3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3 3 1静态特性1 灵敏度2 线性度3 迟滞4 重复性5 漂移 1 灵敏度 灵敏度 单位输入量的变化所引起传感器输出量的变化 2 线性度 Line 1 线性度是指 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 2 关于拟合 3 数学表达式其中为最大非线性绝对误差 为满量程输出 直线拟合线性化非线性误差或线性度 输出量 输入量 零点输出 理论灵敏度 非线性项系数 图3 5几种直线拟合方法 a 理论拟合 b 过零旋转拟合 c 端点连线拟合 d 端点平移拟合 3 迟滞 Hold 迟滞 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 正行程 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 数学表达式其中为最大迟滞误差产生的原因 传感器敏感元件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机械零部件的缺陷 图3 6迟滞特性 3 迟滞 Hold 4 重复性 Repeat 重复性 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 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数学表达式其中为最大重复性偏差 图3 7重复特性 5 漂移 传感器的漂移 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 传感器输出量随着时间变化 产生的原因 传感器自身结构参数 周围环境 温度漂移其中为测试温度下的输出 为20 时的输出 h的单位是小时 零点漂移 传感器在无输入时 经长时间后其输出量发生的变化 长时间工作稳定性或零点漂移 零漂 式中 Y0 最大零点偏差 YFS 满量程输出 课堂练习 例3 1 有一位移测量系统 对位移在0 5mm的范围进行了两个循环的测量 测量数据如下 以输出的平均值求端点连线拟合直线 问灵敏度和线性度 迟滞 重复性误差各是多少 解 拟合直线由 0 0 和 5 25 两个端点确定 直线方程为y 5x比较线性化后的 xi yi 各点对应的输出与实际测得的输出 最大线性度误差为 Lmax L1 L2 1mV 则线性误差为灵敏度为 课堂练习 例3 1 最大迟滞误差发生在第一循环测量xi 3mm处 为 Hmax H3 2mV 则迟滞误差为对比上行程之间 下行程之间各点的输出偏差 最大重复性误差 Rmax 1mV 则重复性误差为 课堂练习 例3 1 3 3 2动态特性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传感器的响应特性 例 动态测温 6 相当于一个匀速加载过程 统计意义 概率分布 均值与方差等表示 典型动态输入信号 正弦信号 A 振幅 常数 阶跃信号 斜坡信号 载荷由A0瞬时加载到A并维持在这个水平 随机信号 2 f 角频率 传感器基本动态特性方程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一般用下述微分方程来描述 零阶系统 又称比例系统 完全跟踪 无滞后一阶系统 又称惯性系统 二阶系统几个重要参数 动态特性除了与传感器的固有因素有关之外 还与传感器输入量的变化形式有关 也就是说 我们在研究传感器动特性时 通常是根据不同输入变化规律来考察传感器的响应的 瞬态响应特性 用得较多的标准输入信号有阶跃信号和脉冲信号频域响应特性 输入为正弦信号 1 瞬态响应特性 1 一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对于一个阶跃输入 得一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信号 传感器存在惯性 值是一阶传感器重要的性能参数 一阶传感器单位阶跃响应 1 瞬态响应特性 2 二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过阻尼 欠阻尼 临界阻尼二阶传感器对阶跃信号的响应曲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阻尼比 和固有角频率 n 图3 10二阶传感器单位阶跃响应 1 瞬态响应特性 2 当 0时 响应是一个等幅振荡过程 称为无阻尼状态 当 1时 响应是一个不振荡的衰减过程 称为过阻尼状态 当 1时 响应也是一个不振荡的衰减过程 但是一个由不振荡衰减到振荡衰减的临界过程 故又称为临界阻尼状态 当0 1时 响应是一个衰减振荡过程 又称为欠阻尼状态 图3 10二阶传感器单位阶跃响应 2 传感器的时域动态性能指标 1 时间常数 越小 响应速度越快 2 延迟时间td 传感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50 所需的时间 3 上升时间tr 传感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90 所需的时间 4 超调量 传感器输出超过稳态值的最大值 5 超调时间tp 传感器输出超过稳态值达到最大值的时间 图3 11动态响应指标 a 一阶传感器 b 二阶传感器 3 频率响应特性 频率响应特性 传感器对不同频率成分的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一阶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值是一阶传感器频率响应的重要性能参数 图3 12一阶传感器的幅频和相频响应曲线 3 频率响应特性 3 频率响应特性 二阶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幅频特性其中 n是传感器的固有频率 是被测信号频率相频特性 二阶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好坏主要取决于传感器的固有频率 n和阻尼比 当 1 n 时 A 1 很小 此时 传感器的输出y t 再现了输入x t 的波形 通常固有频率 n至少应大于被测信号频率 的3 5倍 即 n 3 5 图3 13二阶传感器的幅频和相频响应曲线 4 频率响应特性指标 1 通频带 0 707 指传感器在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上幅值衰减小于3dB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 即输出幅频响应的幅值降至时的频带宽 2 工作频带 0 95 0 90 指传感器的幅值误差为 5 或 10 时的工作频率带宽 即输出幅频响应的幅值保持在一定值内的频率范围 4 频率响应特性指标 3 时间常数 4 固有频率 n 5 相位误差 6 跟随角 0 707 例3 2有一个温度传感器 其响应曲线如图3 14所示 被测介质温度T1与传感器示值温度T2之间的关系为其中 0 120s 当介质温度从25 突升至300 时 试确定从温度突变时候起 350s后传感器的示值温度 4 频率响应特性指标 图3 14温度传感器的响应曲线 4 频率响应特性指标 解 传感器在题意状态是一种阶跃响应 传感器为一阶 其动态响应过程为 温度突变幅值为t 350s时的输出为 4 频率响应特性指标 定义 是指利用较高等级的标准器具 或仪器 仪表 对传感器的特性进行刻度标定 或者说通过试验建立传感器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 同时 通过标定也可确定出不同使用条件下的误差关系 意义 1 在投入使用前应对其进行标定 以确定输入 输出的对应关系及相关的误差等性能指标 2 在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 以判断其性能参数是否偏离初始标定的性能指标 确定是否需要重新标定或停止使用 分类 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 5 传感器的标定 6 传感器静态特性标定 传感器静态标定的过程如下 1 将传感器全量程标准输入量分成若干个间断点 取各点的值作为标准输入值 2 由小到大一点一点地输入标准值 待输出稳定后记录与各输入值相对应的输出值 3 由大到小一点一点地输入标准值 待输出稳定后记录与各输入值相对应的输出值 4 按步骤2和3所述过程 对传感器进行正 反行程往复循环多次测试 将所得输入和输出数据用表格列出或画出曲线 5 对测试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处理 以确定该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 例如 S型拉力传感器因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低的成本 通常用于标准称重 如平台秤 料斗称重系统等 如图 量程 50kN输出 1 5mV V非线性 0 1 F S滞后 0 1 F S重复性 0 1 F S温漂 0 01 F S 零位输出 2 F S激励电压 10V工作温度 20 80 过载能力 150 F S 3 1传感器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 为什么说传感器组成的概念还在不断拓展和延伸 3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哪些 写出说明及相关表达式 3 3用一个时间常数为0 355s的一阶传感器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s 2s和3s的正弦信号 问幅值误差为多少 3 4有一个传感器 其微分方程为30dy dt 3y 0 15x 其中y为输出电压 mV x为输入温度 写出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和静态灵敏度k 并求阶跃输入时传感器的动态响应曲线 思考题与习题 3 5已知某二阶系统传感器的自振频率f0 20kHz 阻尼比 0 1 若要求传感器的输出幅值误差小于3 试确定该传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绘出幅频特性响应曲线 思考题与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