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与急性胃肠炎病毒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17230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道与急性胃肠炎病毒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肠道与急性胃肠炎病毒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肠道与急性胃肠炎病毒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道感染病毒,1,肠道感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是一类生物学性状相似、颗粒非常小的单正链RNA病毒。 主要包括了四种病毒。,第26章 肠道病毒(enterovirus),.,肠道病毒分类,病毒 血清型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1, 2, 3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A组(1-22, 24)B组(1-6) 埃可病毒(Echovirus) 1-9, 11-27, 29-33 新型肠道病毒(new enterovirus) 68, 69, 70, 71,.,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小RNA病毒,无包膜(2430 nm),单股正链RNA(感染性核酸),衣壳二十面体对称。,.,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多能在易感细胞中增殖,迅速产生CPE。,.,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耐酸,乙醚,耐蛋白酶和胆汁作用;在污水、粪便中能存活数月*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病毒在肠道中增殖,却引起多种肠道外感染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脊髓灰质炎);柯萨奇病毒(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等)。,.,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的病原体。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急性弛缓性肢体麻痹(小儿麻痹症)。,一、生物学特点,*结构蛋白:VP1、VP2、VP3、VP4,*球形. 27nm. ss(+)RNA V. 20面体,无包膜.无血凝性。,*分三个血清型,型间很少有交叉免疫。,.,二、致病性与免疫性,0.1,1,(ICAM),.,病后获得长期而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主要以体液中和抗体为主(sIgA、IgG、IgM)。,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双份血清,ELISA,IFA,补体试验,中和试验,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检查:,细胞培养,核酸杂交、 PCR,快速诊断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Salk灭活疫苗(IPV): 人工自动免疫 三价 (只抗麻痹,不抗感染)Sabin减毒活疫苗(OPV):小儿麻痹糖丸三价 (既抗麻痹,又抗感染) 免疫程序:三价减毒活疫苗(OPV)三次(2月后的小儿连服三次, 间隔1月)新的免疫程序增效疫苗-IPV + OPV联合应用, 第一.二两次IPV, 第三次用OPV, 免疫效果稳定良好人工被动免疫: 用丙球、胎球,四、防治原则,特异性预防,.,警惕!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致病特点:,* 主要粪-口途径传播,也可呼吸道感染。 * 病毒在肠道中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 * 型别多,引起的疾病谱复杂。不同的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的临床综合症,同一 种病毒也可引起几种不同的临床疾病。 * 目前尚无疫苗用于预防。,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所致疾病:,*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几乎所有的肠道病毒都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轻瘫有关。 *疱疹性咽峡炎(hepanging)由柯萨奇A组病毒某些血清型引起。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由柯萨奇病毒A16、新肠道病毒71型引起。,.,*流行性胸痛(pleurodynia)常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 *心肌炎(myocarditis)和心包炎(peri-carditis)主要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死亡率高。 *急性结膜炎(acute conjunctivitis)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e conjunctivitis)分别由柯萨奇A24型和新肠道病毒70型引起。,所致疾病:,.,A组(1-22.24型) -疱疹性咽峡炎.手 无菌性脑炎.普1.柯萨奇V 足口病.皮疹.急性结膜炎 通感冒.类脊灰炎.流行性胸痛.B组(1-6 型) - 心肌炎.心包炎.不明 肌痛 发热 .糖尿病1- 9 -无菌性脑炎.皮疹.类脊灰炎2.ECHO V 11-27-心包炎.心肌炎.普通感冒(埃可V) 29-23-婴幼儿腹泻.流行性胸痛,.,疱疹性咽峡炎,.,*1969年后发现、分离到的肠道病毒。 *包括有68、69、70、71等多种血清型。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引起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机体其他部位的疾病。 *抗原性方面,与其他肠道病毒有明显不同。,第三节 新型肠道病毒,.,68型-小儿肺炎和支气管炎 69型-不清(小儿直肠拭子中分出) 70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接触感染)流行性强,可出现麻痹、脑炎 71型-手足口病(HFMD):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疱 疹为特征与婴幼儿脑炎和腹泻有关 72型-甲型肝炎,第三节 新型肠道病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手足口病,(HFMD),.,.,胃肠炎V引起急性胃肠炎(V性腹泻),第27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特点: 1.无细菌病原 2.突发,恢复快 3.相似的中度腹泻与呕吐 4.无年龄与地域限制,主要包括: *轮状病毒 *杯状病毒 *肠道腺病毒 *星状病毒,.,第一节 轮状病毒(rotavirus),属于呼肠病毒科 可分为AG 7个组 A组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也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B组轮状病毒引起成人腹泻,病死率低,.,第一节 轮状病毒(rotavirus),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 球形,6080nm,20面体立体对称 内外双层衣壳,无包膜 外壳辐射呈“车轮状” 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耐酸、耐碱,在粪便中可存活数天到数周,.,一、生物学性状 2、基因组及编码的蛋白质: 病毒基因组为双链RNA, 由11个基因片段组成。分别编码6种结构蛋白(VP1-VP4、VP6、VP7)和6种非结构蛋白(NSP1-NSP6)。,轮状病毒11个基因片段 特征性的电泳图谱,.,2、基因组及编码的蛋白质,VP7(表面糖蛋白)和VP4(血凝素): 位于外衣壳,是中和抗原,与病毒吸附有关。 VP6:位于内衣壳,有组和亚组特异性抗原; VP1-VP3:位于核心,分别为病毒RNA多聚酶,转 录酶和与帽形成有关的蛋白。 非结构蛋白(NSP1-NSP5):为病毒酶或调节蛋白,在病毒复制和毒力产生中起主要作用。如NSP4有肠毒素样的作用,与致病有关。,.,3、轮状病毒的分组,A组 4个亚组,人类(6月-2岁)致病的主要病原体,对动物也有感染 (猴子、小牛、小鼠) B组 感染人、猪和鼠,曾在中国造成大面积流行 (年长儿童,成年人) C组 感染猪,偶尔也感染人 D组 感染鸟类 E组 感染猪,.,*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带毒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多发于深秋初冬季节,在我国常称为秋季腹泻。,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感染最常见; 引起6个月2岁婴幼儿严重胃肠炎,常称为秋季腹泻。 临床表现:*突然发病 *发热、水样腹泻、伴呕吐*一般为自限性*重者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婴儿死亡,A组轮状病毒,.,发病机理: 病毒感染造成小肠黏膜细胞微绒毛破坏和细胞溶解死亡,使肠道吸收功能受损;病毒NSP4有肠毒素样的作用,使肠液过度分泌;出现严重腹泻。,A组轮状病毒,.,B组轮状病毒,*引起成人腹泻,可产生爆发流行*至今仅在我国有过报道,.,免疫性,*型特异性抗体(IgM、IgG 、SIgA)*肠道sIgA最为重要,.,*检测病毒颗粒:电镜或免疫电镜 *检测病毒抗原:ELISA法 *检测病毒RNA:11个片段特殊电泳图形 *细胞培养分离病毒:非常用诊断方法,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口服减毒活疫苗临床试用 *对症治疗为主:注意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单正链RNA病毒,二十面体对称,无包膜。,诺如病毒(Norovirus)引起全球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的爆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多发生在秋冬季, 任何年龄. 职业均可发病 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呼吸道也可传播,第二节 杯状病毒,污染的海产品是引起流行的重要原因 破坏小肠绒毛和粘膜上皮细胞,引起呕吐、腹泻,.,沙波病毒(Sapovirus, SV)也称为典型杯状病毒。 形态特点:表面有典型的杯状凹陷。 引起5岁以下小儿腹泻,发病率低。,Sapovirus模式图,第二节 杯状病毒,.,星状病毒模式图,第三节 星状病毒,球形,表面结构呈星形,有56个角,无包膜, SS(+) RNA 粪-口途径传播,易感染5岁以下儿童,引起婴幼儿腹泻, 冬季多见,520%为隐性感染 侵犯十二指肠粘膜细胞,细胞死亡后释放病毒于肠腔中 感染后免疫力牢固 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腺病毒电镜图,腺病毒模式图,第四节 肠道腺病毒,dsDNA V, 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 四季均可发病, 夏季多见 粪-口途径传播 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 是引起 婴儿病毒性腹泻的第二位病原体,.,肠道感染病毒小结包括两类:第一类:肠道病毒共68型。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 68、69、70(红眼病)、71(手足口病) 。经肠道侵入,但不表现肠道症状,而是表现为肠外多个靶器官损害症状。第二类:急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首位,A组多引起6月-2岁幼儿严重胃肠炎,发生在晚秋和冬季。占V性胃肠炎的80%。肠道腺病毒:是5岁以下婴儿腹泻的第二位的病原,夏季多见。杯状病毒: 诺如病毒引起任何年龄秋冬季非细菌性爆发性胃肠炎, 沙波病毒引起5岁以下小儿腹泻。星状病毒:引起婴儿冬季腹泻,少,.,教学重点:常见肠道感染病毒与相应疾病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肠道病毒的共同致病机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与防治原则 教学难点:致病性,.,思考题,1.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肠道病毒主要包括哪几种?可引起哪 些疾病? 3.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性及特异性预防有哪些特点? 4.轮状病毒的形态结构有哪些特点,引起何种疾病? 5.急性病毒性胃肠炎可由那些病毒引起?临床上有何特点?,.,川北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Thank You!,.,项目 活疫苗 (OPV) 死疫苗 (IPV) 接种方法 口服糖丸 肌肉注射 抗体产生 血清抗体、分泌抗体 血清抗体 间接免疫 能通过接种者粪便排毒免疫更多人群 稳定性 差,不易保存 易保存 副作用 极少数引起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免疫效果 更好 好,脊髓灰质炎死活苗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