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面上出口处理漏冒安全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72248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面上出口处理漏冒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采面上出口处理漏冒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采面上出口处理漏冒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面上出口处理漏冒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概况:我队即将施工的11014采面,受采面过火影响,上出口往外至风巷约10m部分地段支护失效,导致顶部煤层松动、垮落造成漏冒后堵塞巷道影响行人及回风;现安排人员对漏冒地点进行处理,为确保处理漏冒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故编制本措施:二、施工准备:1、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对本措施认真学习、贯彻、签字,否则严禁入井。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矿灯、矿帽等防护用品,班组长还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3、提前准备好施工期间所需材料,如下:DW28-25/100型单体柱100根,200mm2800mm的半圆木30根,HJB1200/300型铰接顶梁30根,5mm钢丝绳100m,背木及半圆木若干。4、完善11014风巷运输系统及点铃信号,若无极绳绞车不能正常使用,则恢复11014风巷原运输线。5、施工期间所需工具及材料提前下放到11014风巷指定地点归类码放备用,运输线路如下:地面主(副)井11区段轨道石门11012机巷11014风巷三、施工要求:1、为确保11014采面后续正常回风,该段巷道施工结束后回风断面不得小于8m2,巷道高度不得低于2.5m,巷道宽度不低于3.2m。2、11014风巷至煤帮20m超前支护采用DW28-25/100型单体柱配合200mm2800mm的半圆木一梁二柱超前支护,中柱采用DW28-25/100型单体柱配合HJB1200/300型铰接顶梁一梁一柱,支柱间距1200mm。3、上出口端头支护采用长度为3.5m的9#工字钢配合DW28-25/100型单体柱四对八梁,每对工字钢间距不小于1000mm,同对工字钢之间间距不得大于100mm,每根工字钢所打单体柱不少于3根,单体柱间距不小于1000mm,所有单体柱必须栓防倒绳。四、安全技术措施:1、严禁瓦斯超限作业。进入施工地点前,由班组长、安监员、瓦检员对工作地点瓦斯、顶板、支护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汇报值班领导和调度室进行处理。2、施工过程中,瓦检员必须加强瓦斯检查,确保施工地点附近20m范围内瓦斯浓度低于0.8%方能进行后续作业,否则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必须确保11014风巷瓦斯电闭锁能正常使用。3、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必须安排区队管理人员现场跟班,负责现场作业安全及相关工作的沟通和协调,以免影响施工进度。4、运输材料前必须对11014风巷运输线所有绞车地锚、压柱、钢丝绳、绳头、开关按钮、点铃信号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必须采取措施处理,确认无任何问题后方可进行运输。5、提升作业严格按信号指令执行,严格按一停;二提;三下放的打点信号执行,绞车司机接到信号后,必须回铃,确认无误后方可提升,严禁用晃灯,口喊作为提升信号,绞车司机必须站立在绞车后面开车,严禁坐、蹲开车。提升时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6、施工顺序为从11014风巷由外往里进行;在处理前以及处理期间,必须加强敲帮找顶工作,先将帮顶活矸找尽,找顶时由班长指定两名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一人找顶,另一人观察顶板情况和退路,观察人应站在找顶人的侧后面,并确保退路畅通;当无任何问题后,方能进行作业。7、找顶时,找顶人员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用长工具先将顶上、帮上松动的危岩以及吊兜找掉,当无危岩、活矸存在后,方能进行其他作业;找顶的同时要将腐蚀严重的钢筋网和断裂的背木进行拆除。8、空帮、空顶处必须用半圆木或背木进行绞接顶;接顶时,操作人员站在支护完好的地点,将半圆木或背木由身体前方穿入需接顶处,切必须背严、背实,防止顶部掉矸伤人,接顶时,施工地点以里严禁有人作业。9、在123#架前方进行接顶时,操作人员需站在支架下方安全地点进行相关作业,注意自身站位及安全防护,防止掉矸伤人;攉渣时,人员站在上方安全地点从上往下攉渣,防止滑矸伤人,施工地点下方严禁站人。10、处理过程中,将巷道顶部浮煤放空后及时采用半圆木或背木对漏冒地点进行背帮背顶。若顶部渣多短时间不能放空,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工字钢、单体柱、半圆木配合的方式将顶部进行加固支护,防止顶部再次漏冒。11、处理过程中,所用单体柱必须保证完好;严禁使用坏单体柱进行支护,在使用单体柱配合支护时,柱头必须栓防倒绳,防止单体住滑落伤人。若发现单体柱有卸压现象时需及时补液。12、处理过程中需要采取登高作业时,必须采用预先加工好的梯子或搭好的架子施工。梯子或架子必须稳固,登高作业人员精力集中,登高至梯子或架子上的作业人员必不要过多,2人即可,以防人挤不便操作;梯子或架子必须放平稳,不能出现任何晃动,防止人员摔倒。13、处理漏冒期间,若处理漏冒产生的渣量少,则采用编织袋装满后堆放在巷道较宽的位置,若处理后的渣量大,则采用人工攉渣进矿车运出地面的方式;人工攉渣时人员必须站在支护完好的地点,多人作业时注意人员之间的站位和相互配合,防止误伤。14、施工期间,作业人员必须听从现场施工负责人指挥,注意配合作业,做好自保、互保、联保工作。15、施工期间需加强乳化泵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进行处理,确保乳化泵正常运行;乳化液泵压力不小于30MPa,乳化液配比浓度确保3%5%。16、施工结束后,将剩余的工器具等回收至指定地点,将现场清理干净,并汇报值班领导和调度室后放开离开施工地点。17、施工过程中若发生水灾、火灾、煤尘、瓦斯爆炸等事故,避灾路线如下:施工地点11014风巷11012机巷11区段轨道石门主(副)井地面18、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11014采面作业规程及相关会审意见执行。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