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科学理论认识安全哲学.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71260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安全科学理论认识安全哲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安全科学理论认识安全哲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安全科学理论认识安全哲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安全科学理论认识安全哲学1基于安全文化的理论根据安全原理,事故相关的人、机、环境、管理四要素中,人因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建设安全文化对于保障安全生产有着重要和现实的意义。从安全文化的角度看,人的安全素质包括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甚至包括人的观念、态度、品德、伦理、情感等更为基本的人文素质层面。安全文化建设要提高人的基本素质,需要从人的深层的、基本的安全素质入手。这就要求进行全民的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大安全观的思想。安全文化建设包含安全科学建设、发展安全教育、强化安全宣传、提倡科学管理、建设安全法制等精神文化领域,同时也涉及优化安全工程技术、提高本质安全化等物质文化方面。因此,安全文化建设对人类的安全手段具有系统性意义。由此可看出,预防型的安全文化是人类现代安全行为文化最重要、最理性的安全活动方式。2基于系统科学的观点保障安全生产要通过有效的事故预防来实现。在事故预防过程中,涉及两个系统对象,一是事故系统(见图21),二是安全系统(见图22)。事故系统涉及四个要素,通常称4M要素:人(Men),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产生的最直接的因素;机(Machine),机器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产生的直接因素;环境(Medium),不良的生产环境影响人的行为,同时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管理(Management),管理的欠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管理,因为管理对人、机、环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认识事故系统因素,使我们对防范事故有了基本的目标和对象。但是要提高事故的防范水平,建立安全系统才是最有意义的。安全系统的要素是:人,人的安全素质(心理与生理素质、安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物,设备与环境的安全可靠性(设计安全性、制造安全性、使用安全性);能量,生产过程能的安全作用(能的有效控制);信息,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是安全的基础保障。认识事故系统要素,对指导我们通过打破事故系统来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意义,这种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动的、滞后的,而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的和预防的意义,因此,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更具有理性的意义,更符合科学性原则。根据安全系统科学的原理,预防为主是实现系统(工业生产)本质安全化的必由之路。3依据安全经济学的结论安全经济学研究的最基本的内容是安全的投资或成本规律、安全的产出规律、安全的效益规律等基本问题。安全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人们认识的安全经济规律有:事故损失占GNP(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5;发达国家的安全投资占GNP的33,我国现阶段占GNP的12;事故直接间接损失系数可达1:41:100;合理条件下的安全投入产出比是1:6;安全生产贡献率达156;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的关系为1:5。预防型投入与事故整改的关系及安全效益金字塔法则都表明,预防型的投入产出比高于事后整改的产出比。4从工业安全实践中得到的证明应用安全评价的理论,对一般工业安全措施实践的安全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得到安全效益的金字塔法则,其结论是:系统设计1分安全性=10倍制造安全性=1000倍应用安全性。由此可以说,超前预防型效果优于事后整改型效果。因此,主张在设计和策划阶段要充分地重视安全,落实预防为主的策略。5根据事故致因理论根据事故理论的研究,事故具有3种基本性质。因果性。工业事故的因果性是指事故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过程中,应弄清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找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随机性与偶然性。事故的随机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时问、地点以及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偶然的。这说明事故的预防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事故这种随机性在一定范畴内也遵循统计规律。从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以找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因而,事故统计分析对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有重大的意义。潜在性与必然性。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但是事故发生之前有一段潜伏期。在事故发生前,人、机、环境系统所处的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系统存在着事故隐患,具有危险性。如果这时有一触发因素出现,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如果企业较长时间内未发生事故,一旦麻痹大意,就会忽视事故的潜伏性,这是工业生产中的思想隐患,是应予克服的。上述事故特征说明了一个根本的道理,现代工业生产系统是人造系统,这种客观实际给预防事故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所以说,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预防的。因此,人类应该通过各种合理的策略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把工业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限度。6基于国际安全管理的潮流在企业的安全管理策略上推行预期型管理;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采用无隐患管理法、安全目标管理法,以及推行行为抽样管理技术;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对一般技术项目推行预审制;企业对于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建立应急预案。这些做法都是国际安全生产管理的潮流。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