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性辨证汇合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16982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150 大小:8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性辨证汇合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病性辨证汇合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病性辨证汇合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第一节 辨 六淫证候 外感病是指感受六淫、疠气等外邪引起的疾病 重点是识别外邪的具体种类, 外感病邪以六淫为主体,疫疠病邪的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大体上类似于六淫,所不同者只是疫疠传染性强,病情较急剧而危重 2 . 一、六淫辨证 风 、 寒 、 暑 、 湿 、 燥 、 火六淫致病既有共性 , 也有个性 。 共性包括:发病较急 , 病程较短 , 初起多见表证 , 致病与季节 、 气候 、 地域等自然环境有一定联系 , 常两种 、 三种淫邪兼夹致病 , 以及侵犯人体的淫邪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它种淫邪等 。 3 . 内风 、 内寒 、 内湿 、 内燥 、 内热 ( 火 ) 等 “ 内生五淫 ” 内寒 、 内湿 、 内热属于内生之邪 , 与相应的外感淫邪在致病特点 、 临床表现上一致 , 只不过初期无表证而已 内风 、 内燥并非病邪 , 而是多种病因引起的同外感风邪 、 燥邪所致临床表现部分相似的两种证型 , 即内风证和内燥证 , 故不属外感病因的范围 。 4 . 一、风淫证候 【 基本概念 】 外感风邪引起的证候统称为风淫证候 , 亦称为外风证 。 5 . 恶风 , 微发热 , 汗出 , 头痛 , 鼻塞流涕 , 喷嚏 ,咽喉干痒或不适 , 舌苔薄白 , 脉浮缓 或皮肤瘙痒 、 瘾疹 、 局部麻木;或咳呛 、 气喘 、胸部胀闷 或口眼喎斜 、 颈项强直 、 口噤 、 抽搐 、 角弓反张 、震颤 、 蠕动等 风邪还可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疼痛 、 突然面睑浮肿等症状 。 【 临床表现 】 6 . 分析 风性开泄 , 风邪袭表 , 则腠理开合失常 , 故见恶风 、发热 、 汗出等卫表不固之症 。 风邪犯肺 , 致 “ 肺系 ” 功能失常 , 故见鼻塞 、 咳嗽 、咽喉痛等肺气不利之症 。 风搏肌肤 , 故见皮肤瘙痒 、 风疹发无定处等 。 风邪侵袭经络 , 经气阻滞不通 , 而致经脉拘急麻痹 ,则见面部麻木 , 口眼斜 , 甚至颈项强直 、 口噤不开 、 四肢抽搐 。 风邪流窜肢体关节,见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等症 7 . 【 辨证要点 】 外风证的辨证要点为恶风、汗出、喉痒、脉浮,或瘙痒瘾疹,或肢体异常运动,以及症状出没无常、变化迅速等临床特点 8 . 二、寒淫证候 【 基本概念 】 外感寒邪引起的证候统称为寒淫证候 , 亦称为外寒证 9 . 恶寒重而发热轻,头身疼痛或肢体拘急,无汗,鼻塞流清涕,苔薄白而润,脉浮紧等 或恶寒肢冷,胸、腹、腰、背冷痛而喜温,神静蜷卧,咳喘痰白量多而易咯出,呕吐清涎,泄泻清稀或完谷不化,小便清长,面色苍白或青灰,舌淡紫苔白滑,脉弦紧或沉迟。 【 临床表现 】 10 . 分析 寒邪束表 , 腠理闭塞 , 卫阳被遏而不得宣发 , 故见恶寒 、 发热 、 无汗等症 。 寒性凝滞 , 筋脉收引 , 气血阻滞不通 , 故见头项强痛 , 肢体关节疼痛等经气不利之症 。 寒袭经络 , 致经脉收缩 , 气血不畅 , 不通则痛 , 故手足拘急 , 关节疼痛 , 屈伸不利 。 寒邪直中脏腑,脾胃受病,纳运升降失常,故见脘腹冷痛,肠鸣腹泻,呕吐清水等症 11 . 【 辨证要点 】 确定本证的基本依据是恶寒肢冷 、 局部冷痛而喜暖 、苔白滑 。 实寒证寒从外入 , 起病突然 , 恶寒而得温不解 , 疼痛较剧 , 脉紧有力 虚寒证阳气衰弱 , 寒从内生 , 起病徐缓 , 畏寒而得温可解 , 疼痛较轻 , 脉弱无力 12 . 三、暑淫证候 【 基本概念 】 外感暑邪引起的证候统称为暑淫证候 , 简称暑证 13 . 发热恶热 , 汗多头昏 , 烦渴喜冷饮 , 神疲气短 ,肢倦乏力 , 胸闷懒言 , 食少呕恶 , 小便短黄灼热 ,舌红苔黄少津 , 脉虚数 或壮热昏仆 , 神昏谵语 , 面红气粗 , 头痛项强 ,四肢抽搐 , 舌绛干燥 , 脉细滑数 暑邪挟湿者 , 兼见湿邪停滞之象 【 临床表现 】 14 . 分析 暑热炎性升散 ,故暑邪为病 ,必见恶热 、 汗出 、 舌红 、苔黄 、 尿黄 、 脉数等明显热象表现 。 暑性耗气伤津 , 故暑邪侵袭人体 , 常见神疲 、 气短 、口渴喜饮等气阴亏虚之症 。 暑多夹湿 , 湿性重着 , 故暑邪致病 , 则常见肢体沉重困倦 、 胸闷腹痛 、 恶心呕吐等湿阻气机之症 。 暑邪扰闭心神 , 则可见神昏 、 肢厥等症 。 15 . 辨证要点 临床上诊断暑证 , 要抓住三点 一是时当夏季 , 气候炎热 二是发热恶热 、 烦渴喜冷饮 、 尿赤灼热 、 舌红脉数等阳热内盛的表现 三是神疲气短 、 汗多尿少 、 食少乏力等津气耗伤的症状 。 16 . 四、湿淫证候 【 基本概念 】 外感湿邪引起的病证统称为湿淫证候 , 亦称为外湿证 17 . 头重如裹 , 胸闷脘痞 , 口腻纳呆 , 或恶心呕吐 ,食少腹胀 , 肢沉体困 , 关节肿痛重着 , 便溏而不爽 , 尿浊而不畅 , 或妇女带下量多质稠 , 或阴部湿疹瘙痒 , 或下肢浮肿 , 病势缠绵而病程较长 ,舌淡胖而边有齿痕 , 苔白厚腻 , 脉濡缓 。 【 临床表现 】 18 . 分析 湿性重着 , 困阻清阳 , 故湿邪为病 , 故见头重如裹 , 肢体困重之症 。 湿邪外侵 , 易伤于脾 , 脾胃运化失常 , 故见胸闷脘痞 、 口腻食少 、 恶心呕吐 、 大便稀溏等症 。 湿性趋下 , 易犯肢体下部 , 故多见下肢溃疡 , 足趾湿烂瘙痒 , 两足胕肿 , 带下色黄量多等症 19 . 湿邪留滞肢体关节 , 气血痹阻不通 , 故肢体关节酸楚疼痛 , 屈伸不利等 。 湿性污浊 , 故湿邪为病 , 常见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洁 。 湿性粘滞 , 阻滞气机 , 故湿邪为病 , 多具有起病缓 , 病程较长 , 缠绵难愈等特点 。 20 . 辨证要点 确定本证 , 应抓住以下要点 一 、 以局部或全身重困 、 痞闷 、 分泌排泄物增多而秽浊 、 舌苔厚腻为特征性表现 二 、 起病缓慢 , 病情迁延难愈 , 其症状的发生或加重常与潮湿环境 、 阴雨气候有关 。 其中 , 表湿证以湿滞肌表 、 关节的表现为主 , 里湿证则以湿阻中焦 、 运化不行的症状为重点 。 21 . 五、燥淫证候 【 基本概念 】 外感燥邪引起的证候统称为燥淫证候 , 亦称为外燥证 22 . 常见口唇 、 鼻孔 、 咽喉干燥 , 皮肤干燥甚至皲裂 ,毛发干枯 , 干咳无痰 , 或痰少而粘 , 不易咯出 ,或痰中带血 , 气喘胸痛 , 口渴多饮 , 小便短少 ,大便干结 , 或恶风发热 , 头身痠痛 , 咽喉不利 ,舌苔干燥 , 脉浮细 。 【 临床表现 】 23 . 分析 燥邪的性质有偏寒 、 偏热的不同 , 因而有温燥 、 凉燥之分 。 秋令气候干燥 ,空气中湿度降低 ,故燥邪为病 ,常见口鼻 、咽喉 、 唇舌 、 皮肤干燥不润等阴津亏损 , 形体官窍失其濡润之症 。 肺为娇脏 , 外合皮毛 , 通于秋气 , 故感受外界燥邪而为病 , 最易伤肺 , 因而常见干咳少痰 , 痰粘难咯 , 甚至声音嘶哑等症 。 口渴喜饮 , 尿少便结 , 皆为津液亏少所致 24 . 因初秋紧承炎夏 , 既燥亦温 , 此时感受其邪 , 则多为温燥 , 除其证候主要表现外 ,还常兼见发热重 、 恶寒轻 , 苔薄黄 、 脉浮数等风热表证表现 深秋已近寒冬 , 既燥亦凉 , 此时感受其邪 ,则多为凉燥 , 除其证候主要表现外 , 还常兼见恶寒重 、 发热轻 、 苔薄白 、 脉浮紧等风寒表证表现 25 . 【 辨证要点 】 外燥证多见于秋季 , 以口鼻 、 咽喉 、 肌肤干燥 ,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 、 难于咯出 , 以及轻微表证为辨证要点 。 内燥证则无明显的季节性 , 多见于热证的后期 , 以全身脏腑津液亏虚的表现 , 如消瘦 、 尿少便干 、 口渴喜饮 、 毛发干枯 、 爪甲脆折及其它阴虚内热证为鉴别要点 。 26 . 六、火(热)淫证候 【 基本概念 】 火为热之极 , 热为火之渐 , 热邪与火邪同类 , 仅有轻重 、 散聚之别 。 外感火邪既可来自外感热邪 、 暑邪的加重 、 深入 , 也可源于其他淫邪的转化;内生火邪则形成于情志 、 饮食 、 劳逸等失调 。 凡外感火 ( 热 ) 邪所致的病证统称为火 ( 热 ) 淫证候 27 . 发热恶热 , 面红目赤 , 头目胀痛 , 渴喜冷饮 , 尿短黄热 , 便秘 , 或暴吐暴泻 , 心烦失眠 , 或狂乱妄动 , 神昏谵语 , 强直抽搐 ,或各种急性出血及斑疹 , 或局部红肿热痛而化脓成疮疡 , 舌红绛 , 苔黄燥或灰黑起芒刺 , 脉滑数有力 。 【 临床表现 】 28 . 分析: 火热为阳邪 , 燔灼急迫 , 火热为病 , 多起病急 、变化快 、 病势较剧 , 常见发热恶热 , 面红目赤 , 舌红绛 , 脉数等全身或局部显著热象 。 火性炎热 , 易伤津液 , 故见口渴饮冷 , 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 , 苔黄干等症 。 火热内炽 , 迫血妄行 , 则常见吐血 、 衄血等出血症 29 . 热甚动风 , 故甚而可四肢抽搐 、 颈项强直 、 角弓反张等风象表现 。 心主藏神 , 五行属火 , 火热内侵 , 易扰闭心神见躁扰发狂 、 神昏谵语等神乱之症 。 3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