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回采专项防火措施.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69309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面回采专项防火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作面回采专项防火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作面回采专项防火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面回采专项防火措施根据西安科技大学对11113工作面防火技术与装备研究成果,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对采空区“三带”测定、通风系统均压、抽采平衡技术研究的成果和经验,结合现场施工编制潘北矿11313工作面顶分层回采期间防治自然发火技术措施。1.概况1.1工作面概况11313工作面位于矿井东一(A组煤)采区,工作面沿走向布置,设计可采走向长780m,倾斜长123m,上风巷长1125m,下顺槽长1055m,可采储量52.4万吨,工作面上风巷标高-413.8-442.5m,下顺槽标高-455.8-480.4m。工作面计划回采时间2013年4月2013年12月。3煤面内厚4.557.22m,平均5.77m,煤层比较稳定,结构简单,属于半亮-半暗型煤,硬度较小。3煤层上距4-1煤约70m,下距1煤层0.51.99m,平均1.28m。1煤厚2.524.35m,平均3.5m。根据11313工作面上下顺槽实际揭露资料,发育断层14条,其中落差大于3m的7条,小于3m的7条。由于A组煤厚度较大,采用分层开采方式,其中A组煤分两层开采,先采3煤顶分层,采高4.5m。11313工作面A组煤自燃发火期36个月。1.2通风系统该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11313工作面顶分层回采期间预计配风量为1080m3/min。进风路线:地面副井-490m东翼运输大巷-490m东翼轨道石门、-490m东翼皮带石门-490m东翼A组煤皮带巷11313下顺槽11313工作面地面副井-490m东翼运输大巷-490m东翼轨道石门11313下顺槽进料联巷11313下顺槽11313工作面回风路线:11313工作面11313上顺槽A组煤回风上山-490m东翼A组煤回风巷-480m东翼回风石门-490m东翼回风大巷风井地面;1.3防灭火系统(1)灌浆系统地面设有泥浆搅拌站,总容量144m3,安设制浆能力13.6m3/h的泥浆搅拌机3台,泥浆用16812mm管路通过钻孔向井下-490m东、西采区输送。11313上风巷布置一路2吋灌浆管路,约1070m。灌浆管路敷设路线:地面灌浆站灌浆钻孔-490m东翼回风大巷-480m东翼回风石门-490m东翼A组煤回风巷A组煤回风上山11313上顺槽11313工作面老塘。灌浆参数选择:灌浆参数:灌浆材料选用粘性黄土,泥浆水土比5:1。黄土量:Q=KMLLsKr式中K-灌浆系数,取0.04;M-煤层开采厚度,取4.0m;L-倾向长度,取123m;Ls-工作面日推进度,取3m;Kr-煤炭回收率,取93%;则每天需浆量Q=0.04412330.93=54.9m3。(2)注氮系统地面建有注氮车间,安装KGZD-1000型制氮机两台,单台制氮量为1000m3/h,产氮浓度不低于97%。干管(19412mm)由风井井筒安装,井下敷设1335mm无缝钢管至-490m东、西翼采区。11313下顺槽布置一路4吋注氮管路,约1060m。注氮管路铺设路线:地面制氮车间风井-490m东翼回风大巷-490m东翼胶带机大巷-490m东翼皮带石门东翼A组煤皮带巷11313下顺槽11313工作面老塘。2.回采期间防灭火技术措施2.1自然发火监测1)通风队在以下地点必须设点进行防火检查,并建立检查台账: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采空区(测点进入采空区或煤岩体内不少于300mm)每小班设点检查1次;断层附近、架顶遗煤量大的支架间安设测点,支架间测点架顶、架尾每天检查1次;工作面架档每周全面检查1次;若发现异常,增加架间检查次数;抽采管路每天检查1次。2)测气员采用鉴定器、温度计检查工作面上述测点CO、温度等参数,每周抽取气样分析1次。出现CO地点,每天必须取样用气相色谱仪分析。3)工作面回风流安置CO传感器,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监测到回风风流中有CO时,必须立即汇报相应领导。4)使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巷道、工作面温度异常点监测。5)束管监测利用JSG-7型火灾预报束管监测系统,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固定观测点,自动巡回采样、分析。2.2初采期间防灭火技术措施1)工作面初采期(工作面推进0m-50m)每推进10m,采煤队负责在上、下隅角用“双抗”编织袋装煤(矸)各建一道隔离袋墙,厚度不小于2m,高度接顶,左右到煤帮及综采支架,充填墙用黄泥抹实,确保密实不漏风。图2.4采空区两道沙袋充填示意图2)工作面初次来压后,通过上隅角预埋的灌浆管路灌黄泥浆、下顺槽预埋注氮管路至采空区注氮。3)在工作面上、下顺槽距切眼4060m位置按扇形布置方式提前向采空区施工钻孔,钻孔终孔位置位于工作面煤层顶板以上3m。工作面初次来压后使用ZHJ-10/1.8G矿用移动式防灭火注浆装置通过钻孔向工作面上、下部压注MCJ12或MEA-1高分子胶体各200m3,处理区域为工作面上下部各30m范围内。如下图所示:图2.5切眼钻孔位置布置示意图2.3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防灭火技术措施1)严格跟顶回采,合理调整支架起伏和控制采高,提高回采率,降低采空区浮煤量;保证月推进速度在60m以上,降低采空区浮煤氧化时间。2)正常回采时,采煤队每次移架对架后进行洒浆,通风队负责监督。3)当支架间测点检测有CO时,增加采取支架间灌浆钻孔灌浆方法。利用19mm高压胶管将打入老塘方向的6分灌浆铁管与敷设至工作面的2吋灌浆软管合茬灌浆。架间钻孔采取非连续灌浆方式,每次灌浆35分钟,钻孔孔口漏浆要立即停止灌浆,防止工作面大量跑浆。4)工作面过断层时,适当加大架后洒浆量;视情况增加采用上隅角预埋2趟灌浆管路交替灌浆和下顺槽预埋注氮管路向采空区注氮措施;过落差大于5m的断层,提前在上顺槽或下顺槽施工钻孔向采空区断层遗煤区域压注MCJ12或MEA-1高分子胶体(若架间具备钻孔施工条件,可以适当从架间向采空区施工部分钻孔)。5)工作面日推进度小于2刀或存在自然发火隐患时,利用下顺槽预埋注氮管连续向采空区注氮或CO2,压注期间监测工作面上隅角CO2、CH4浓度,确保不超限。通风队要经常检查注氮管路及闸阀情况,确保能对工作面后方老塘进行不间断的注氮防灭火,注氮时注入的氮气浓度不得小于97%。6)工作面过断层或异常区期间(正常回采时视采空区垮落情况)采煤队对上、下三角用“双抗”编织袋装煤、矸充填严实,充填墙用黄泥抹实,确保密实不漏风,充填的煤矸不予回收利用。每次移架后要对充填墙进行加固处理。7)工作面过断层或异常区利用顶板走向钻场内低位灌浆钻孔实施灌浆。2.4工作面停采期间防灭火技术措施1)在工作面停采前50m开始,每推进10m,采煤队负责在上、下隅角用“双抗”编织袋装煤(矸)各建一道隔离袋墙,厚度不小于2m,高度接顶,左右到煤帮及综采支架,充填墙用黄泥抹实,确保密实不漏风。2)上隅角预埋三趟灌浆管灌浆。第一趟40m长,从停采线前40m位置开始预埋;第二趟30m长,从停采线前30m位置开始预埋;第三趟长20m,从停采线前20m位置开始预埋。三趟管路前端9m均为花管,外端分别安设闸阀控制。3)下隅角预埋两趟注氮管。第一趟长30m,从停采线前30m位置开始预埋;第二趟20m长,从停采线前20m位置开始预埋。两趟管路前端9m均为花管,外端分别安设闸阀控制。若工作面测点检测有CO或存在其它自然发火隐患时,连续向采空区注氮。4)在工作面上顺槽按扇形布置方式提前向采空区施工防火钻孔,钻孔终孔位置位于工作面煤层顶板以上3m,利用钻孔向上、下两端头压注MCJ12或MEA-1高分子胶体各200m3,在工作面上下部各30m范围形成胶体隔离。当胶体隔离带形成后向采空区内连续注氮,惰化采空区。5)若架间具备钻孔施工条件,适当从架间向采空区施工部分钻孔压注MCJ12高分子胶体或黄泥浆。钻孔终孔位置距架后58m,距架顶3m。6)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及时撤除工作面设备并在收作线附近进行双墙永久封闭,收作期间另行编制专项防火措施经审批后贯彻执行。2.5通风系统管理1)通风队设专人检查外围通风设施并作好检查记录,若通风设施损毁应即时修复,确保工作面通风系统稳定。在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条件下,合理控制工作面风量。2)工作面停采时间超过1周,须制定临时停采期间均压系统调整技术措施,严格控制采空区漏风,确保通风系统稳定。3)调整本工作面区域内的通风系统要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执行。3.应急防灭火技术措施3.1应急准备1)防灭火系统及装备:氮气防灭火系统、ZHJ-10/1.8G矿用移动式防灭火灌浆装置、注胶防灭火系统。2)防灭火材料:黄土或粉煤灰、MCJ12高分子胶体灭火剂或MEA-1煤矿防灭火剂。3.2工作面煤层自然防灭火应急预案3.2.1工作面CO气体超限应急措施1)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2)采用“双抗”胶丝袋装煤(矸)充填上下三角,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3)加大灌浆量、对隐患区域压注高分子胶体;4)控制工作面风量,减小向采空区漏风;5)采取系统均压措施,升高工作面压力,减少采空区有害气体的涌出;6)利用瓦斯抽放钻孔或注氮管向采空区内压注液态CO2气体或黄泥浆。3.2.2巷道CO超限应急措施1)判断CO来源及隐患区域,对隐患区域压注液态CO2对隐患区域进行迅速惰化降温。2)针对隐患区域压注高分子胶体,吸收煤体热量彻底隔绝。3)控制风量,减小漏风。3.2.3巷道自燃火灾应急措施一旦发现巷道自燃情况,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立即采取措施控制自燃。1)判定巷道自燃火区范围及严重程度;a)根据巷道气体监测数据,判定自燃程度;b)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测定巷道表面温度,推断高温区范围;c)在可自燃区域打钻探测,确定火区范围和严重程度。2)确定注胶灭火范围及注胶量根据判定出的巷道火区范围和严重程度,确定注胶灭火范围,并初步估计总的灭火注胶量。3)布置注胶钻孔注高分子胶体根据确定的注胶范围,从火区上风侧开始布置注胶钻孔,钻孔孔间为23m,长度为46m,倾角60度,下1寸套管,并封孔。注胶材料选用MCJ12或MEA-1灭火剂形成高分子胶体,添加量为:2%。3.2.4采空区自燃火灾应急措施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时,可能出现采空区自然发火。一旦出现该类自燃,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组织灭火救灾工作。1)确定自燃区域的程度和距工作面的距离根据工作面温度及气体分析,判断采空区高温区域位置和距工作面的深度和火势大小,并采用相应的应急措施。a)若自燃区域离工作面距离小于20m,则停止推进,采用灌浆、注胶直接灭火。b)若自燃区域离工作面距离大于20m,则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c)若工作面自燃火灾难以控制时,立即断电、撤人,建立临时密闭,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灭火启封措施。2)近距离采空区自燃灭火措施布置注胶钻孔注高分子胶体:在工作面架间(或在工作面煤壁施工钻机窝),向支架顶后部采空区布置注胶钻孔,钻孔终孔位于支架顶23m,终孔间距23m。下套管并封孔,套管直径为1寸,在注胶灭火过程中,必须设专人检测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的气体变化情况。3)远距离采空区自燃灭火措施a)采用“双抗”胶丝袋装煤(矸)充填上下三角,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b)对采空区两端进行封堵和注复合胶体;c)控制工作面风量,减小向采空区漏风;d)若工作面气体浓度较高,人员无法进行工作,则采用系统均压,升高工作面压力,减少采空区有害气体的涌出量,保障工作面有害气体在生产允许的范围内。e)向采空区压注液态CO2,惰化降温采空区4.避灾路线避火灾路线:11313工作面11313下顺槽11313下顺槽进料联巷-490m东翼轨道石门-490m东翼运输大巷-490m井底车场副井地面。5.职责划分1)通风科负责防火措施编制,负责防火钻孔设计工作,负责监督防火措施的执行。2)地质测量科负责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3)调度所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工作,记录并及时将防火信息向有关领导汇报。4)安监处负责监督检查防火措施的执行情况,组织排查防火隐患。5)生产技术科参与防火计划制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监督落实工作面防火措施的执行。6)抽采队负责按防火措施要求施工封闭墙、防火钻孔及注高分子胶体。7)通风队负责日常防火预测预报并建立台帐,负责灌浆、注氮、注CO2等防火工作;现场监督防火措施的执行。8)监测监控队负责安装维护防火监测系统做到灵敏可靠;监控中心站实时掌握CO传感器数据的变化,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调度所汇报。9)生产准备队负责安装维护灌浆、注氮管路。10)采煤队负责落实防火措施,按照防灭火措施的要求组织生产,对现场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汇报调度所。附件1:措施附图1)11313工作面顶分层平、剖面图2)11313工作面顶分层通风、防火系统及避灾路线示意图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