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防碰撞高压电线方案.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66908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吊车防碰撞高压电线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吊车防碰撞高压电线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吊车防碰撞高压电线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吊车防碰撞高压电线方案根据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图,考虑到现场钢筋的吊装方便,在现场安装一台45米臂长的QTZ63塔吊,钢筋加工棚架设两台25T汽车吊在现场所示位置,但由于两台吊车工作距离及离高压线距离较近,为防止吊车相碰,制定以下防护措施。二、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技术措施1、危险源分析根据现场吊车布置及施工要求,分析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可能导致危险的情形,针对危险情形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表:1、吊车工作时大臂回传限制在南北及东面,禁止大臂申向高压线一侧。2、吊车与电线最低水平直距离保证6m以上,1、在满足起吊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吊绳;2、起吊时尽量减小两钢绳夹角,控制小于60度,减少钢绳两头对梭。2、高压35千伏安全技术措施本项目吊车布置高压线旁。针对此35千伏高压电缆线,为避免吊车在无防护设施的情况下越过高压电缆线,项目部租赁吊车在满足施工要求情况下减小吊车臂长,确保吊车与高压电缆线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符合规范要求。现场措施:(1)现场钢筋加工棚架设吊车与高压线要保证安全距离,现场规定好吊车架设只能在场地东面,并在距离高压线一侧画规定黄线,规定黄线近高压线一侧不得架设吊车,在高压线一侧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带保证吊车大臂转向高压线一侧时能提前预知危险区域。(2)钢筋加工棚需要同时使用两台吊车时,两台吊车之间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吊车司机要同时配制对讲机,做到之间能互相沟通。(3)在吊车和塔吊同时施工时,吊车司机要同时配制对讲机,做到之间能互相沟通,在汽车吊大臂需要向塔吊一侧旋转前,提前通知塔吊指挥,塔吊指挥确保无碰撞的前提下方可旋转。(4)严格控制吊车在道路东侧施工区域的安全区范围内进行吊运作业。司机在起重臂运转临近西面时必须提前减速,一档微动,并有效制动和严禁吊运超过8m长的物料。(5)吊车作业中当遇到4级以上风,或如遇风力继续加大时,吊车司机应立即迅速将吊物落下,将大臂回收,停止一切吊装作业,避免吊索或吊物碰触或接近高压线路。(6)严格做好物料的吊、运、落等日常工作,防止物料坠落,尤其是在吊车旋转运行临近高压线警戒区时,应加倍谨慎小心。(7)在施工时,下方配备安全防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三、吊车安全运行组织保证措施1、项目部要严格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定期组织进行安全检查,对安全隐患及时整改;(1)项目经理职责项目经理应对吊车设施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负全面领导责任,负责本安全技术措施的组织落实工作,督促安全员对吊车司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设施设备的验收制度。定期组织安全员、生产经理、吊车租赁单位对吊车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施工中的不安全问题、督促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解决。(2)安全部长职责对吊车作业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协助工程项目执行经理落实相关规范、标准和管理制度;组织吊车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工作;领导、组织吊车安全作业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培训实施办法,制定实施措施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配合工程项目执行经理定期组织对吊车进行安全检查,负责检查的组织、督促工作和安全隐患整改“三落实”的实施工作。安排吊车施工计划时,应尽量避免同一时间在同一区域多台吊车的作业,前后施工作业的时间尽量错开。(3)安全员职责在现场经理的领导下履行吊车安全作业的管理与监督:1)宣传贯彻相关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推动本组织保证体系的运行;2)对吊车作业管理制度的贯彻与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与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或失控部位,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复查。3)本措施经审批后,安全负责人应召开会议,对所有吊车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并就各项安全施工措施对每位吊车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4)每半月召开安全教育会议,对吊车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传达国家及公司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就日常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通报。5)每月定期对吊车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应对存在特殊危险的专项作业应做专项技术交底。6)吊车使用前,应做好多车作业安全技术交底,重点交代每个司机回转到共同作业区注意打拉带或碰臂事故的发生。督促吊车班班长做好班前交底工作,检查交底记录。7)严厉制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现象,对违反规定的给予相应的处罚。8)每周对吊车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如存在不合格项目应及时发放整改通知单要求吊车出租单位整改,存在严重不合格项的须立即停止作业,并上报公司。2、机组人员(1)吊车司机和指挥的要求1)吊车司机和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具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做事细心,工作认真负责,同时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操作技能和灵敏的反应能力。吊车司机必须熟练掌握标准规定的通用手势信号和有关的各种指挥信号,并与指挥人员密切配合。现场用指挥语言采用普通话,指挥语言应规范,防止发生指挥错误。2)吊车司机应熟悉作业环境,全面了解吊车的构造原理、正确的使用方法、保养、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能熟练地进行操作使用。3)吊车司机和信号指挥人员在进行施工生产前,要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无故不得随意更换。换班时应采用当面交接制。4)吊车司机与信号指挥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对讲机统一确定频道后必须锁频,使用人员无权调整频率,要做到专机专用,不得转借。5)在吊车的使用过程中,信号指挥人员不得擅离职守,必须与吊钩的位置保持同步,并要向吊车司机人员传递准确、可靠、无误的操作信号,使用中严格执行该吊车的专人操作、专人指挥、专人挂钩的定人定岗规定,严禁其他人向吊车操作人员发号施令。6)司机必须在佩有标志的指挥人员指挥下方可操作;操作前应发出音响信号,并严格按照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旗语、手势进行操作;信号不清时,不得盲目操作,坚决拒绝违章指挥。7)信号工要正确佩带安全帽、袖标。所戴手套的手心和手背要易于辨别。哨音响亮准确,旗语规范到位。8)在吊车的使用过程中,吊车司机和信号指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吊车的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十不吊”的相关规定,清楚被吊物重量,掌握被吊物重心,按规定对被吊物进行绑扎,绑扎必须牢固。在被吊物跨越幅度大的情况下,要确保安全可靠,杜绝发生“天女散花”的现象。不违章作业,操作人员有权拒绝各种违章指令。(2)吊车司机的职责1)吊车司机随机进入施工现场后,应主动熟悉工程概况、工程环境及施工条件、服从指挥,遵守现场有关安全技术的各项规定,不擅离职守。2)吊车司机每天在作业前必须了解当天在共同作业区域内的施工项目以及作业时间的安排。3)每天使用吊车前,要认真检查力矩限制器、起身高度限位器、吊钩保险装置、钢丝绳、电器系统等的可靠性,并进行适当的空载运行。4)吊车司机应爱护机械,保护机上各种安全、检测及报警装置灵敏有效。认真作好日常维护保养,精心操作,努力提高塔式起重机的生产效能,延长使用寿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吊车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之中。5)在操作时,如突然发生机械故障或事故时,吊车司机应立即停机排除或进行抢修,并及时报上级有关部门协助处理。6)吊车司机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各项规定,拒绝执行违反操作规程的指挥,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7)司机在作业前须先观察周围的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旋转起重臂,严禁在未确定安全的情况下高速旋转。8)吊车作业前应进行空载或试吊,确认无故障后方可进行作业;吊车提升重物后,严禁自由下降。9)起吊时吊索应保持垂直,起降要平稳,操作尽量避免刹车或冲击,当起吊满载或接近满载时,严禁同时做两个动作。10)吊车司机在开车前必须鸣铃示警,必要时在吊运中也要鸣铃,通知受负载威胁的地面人员撤离。3、书面交底制度对吊车机组人员(司机、司索、信号工),根据吊车的防碰撞安全特性和措施,用书面的形式进行交底。并签字有效。四、应急措施施工应急措施(1)为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危险因素和潜在事故,保障人员安全,根据公司应急预案程序,安全部应做好各种事故的应急预案与响应的准备。(2)安全部要对重点部位、要害部位进行安全防范检查,落实防范措施,确定安全责任人,对检查出的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立即整改。(3)工地要设值班及更值人员,并将人员名单报安全部备查;安全部设值班电话,并将电话号码通知相关方。(4)安全部要及时收集社会信息,并与地方医院、公安、环保等有关部门建立通讯联系,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5)值班人员要遵守值班制度,明确职责,遇有紧急情况,要及时做出应急反应,并报告安保部,安保部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通知相关方及部门。(6)为防止在整个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并且使受伤人员得到救护和及时送往医院抢救,现场要安排救护人员及应急车辆,(应急车应停放在安全畅通的地带)。(7)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相关人员应迅速做出反应,发现者应立即将情况报告安全部,安全部将信息汇报给应急总指挥(项目部现场经理),应急副指挥(项目部现场经理)立即通知安全部按预定方案组织救护队、工作队、保卫队、消防队、联络通信队、避难疏散队进行抢险、抢救。救护队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抢救;工作队负责事故现场的电源控制、排除故障和现场的清理工作;保卫队负责现场的保护及警戒,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建立空间地带确保人员的疏散和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消防队负责灭火及高空的营救工作;联络通信队应将现场情况及时反映给有关人员,以便于人员的调整和应变事态的发展;避难疏散队负责引导人员从安全通道撤离现场及将受伤者送往医院。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