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64175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回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回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截止2013年12月4日早班,0908综采工作面11号支架至65号支架仍处于该工作面正断层(倾向90,倾角90,落差1.5m)的影响范围内,65号支架至111号支架现已安全通过该工作面正断层,受此影响导致11号支架至65号支架顶板破碎(2013年12月4日下午)20号支架至40号支架上方及前方煤壁煤层冒落严重),移架困难,支架接顶不实,工作面出现煤层顶板冒落片帮,为确保安全顺利通过断层,防止回采工作面再次发生片帮冒顶。经集团公司领导及我矿领导现场研究,制定0908回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望施工中严格执行。二、施工方案1、工作面推进采用先支护后清理冒落煤矸的办法使工作面溜则能够转动起来。工作面11号支架至65号支架前必须加打单体液压戴帽(用枕木)支柱进行支护,以确保支架前顶板的稳定及防止顶板的冒落,顶板破碎时必须进行补打单体液压戴帽(用枕木)支柱。工作面冒落地段的支架上方每间隔一架必须用枕木垛墩与顶板接实(工作面运输端头架开始向机尾方向冒落带),枕木墩必须在支架立柱上方,以防止支架受顶板压力发生前倾,并在支架上方周期来压及片帮严重时可适当降低采高,以能通过采煤机为准,通过断层后及时调整工作面支架沿煤层顶板回采。2、工作面11号支架至40号支架冒落带采用3米、6米的钢轨与3米木板、1.2米枕木对该段冒落地段进行支护,具体方法为:用两根6米的钢轨平行于工作面方向铺在支架上方(间距1米),再用两根3米的钢轨垂直并搭接于6米的钢轨上,搭接处用8号铁丝进行捆绑,3米的钢轨一头固定在支架上,另一头插在煤壁上掏0.5米的洞内。上部铺菱形金属网护顶,网孔规格5050mm,网片规格100001100mm,在用枕木垛墩与顶板接实,枕木与枕木用扒钉固定牢固。再用两根f17.8mm,1?7股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锚索,长度6000mm,钻孔直径28mm,采用一支K2335和两支Z2360低粘度树脂药卷锚固,锚固长度1600mm,与1.5米钢带、30030016mm的钢板将上部钢轨、枕木墩托住,锚索预紧力为200kN。3、工作面40号支架至65号支架冒落带采用3米、6米的钢轨与3米木板、1.2米枕木对该段冒落地段进行支护,具体方法为:用两根6米的钢轨平行于工作面方向铺在支架上方(间距1米),再用两根3米的钢轨垂直并搭接于6米的钢轨上,搭接处用8号铁丝进行捆绑,3米的钢轨一头固定在支架上,另一头插在煤壁上掏0.5米的洞内。上部铺菱形金属网护顶,网孔规格5050mm,网片规格100001100mm,金属网上部用枕木垛墩与顶板接实,枕木与枕木用扒钉固定牢固。再用两根f17.8mm,1?7股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锚索,长度6000mm,钻孔直径28mm,采用一支K2335和两支Z2360低粘度树脂药卷锚固,锚固长度1600mm,与1.5米钢带将上部钢轨、枕木墩托住,锚索预紧力为200kN。4、对工作面11号支架至65号支架前方煤壁采用f18?1800mm树脂锚杆进行加固,锚固方式为全长锚固,采用两支锚固剂,一支规格为K2335,另一支规格为Z2360,钻孔直径为28,锚杆间排距800mm。5、两顺槽必须备足工作面垛墩的枕木、钩板、木达子及单体液压支柱。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前后及施工过程中,跟班队长必须对作业地点的安全状况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确认无危险后方可施工。在处理顶板及煤壁离层煤矸时必须用长柄工具,并选好退路。施工人员进入工作面前,必须由班长检查巷道上下帮煤壁情况,对顶帮进行敲帮问顶,敲帮问顶工作要贯穿在整个作业过程中,防止片帮、离层跨落的煤块、矸石伤人。2、支架及液压管路系统必须加强检修,保证完好。严禁出现滴、漏、跑、冒、串液等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3、乳化液泵应连续运转,以防止停泵支架自降,且泵站压力必须达到30Mpa,支架初撑力达到24Mpa。4、支架必须接顶严密,出现倒架、叠架及明显错差现象必须及时处理。5、移架时,支架工要观察好顶板的变化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必须停机处理,处理好后再开机。6、顶板稳定后,方可进行勾顶。处理石碴和勾顶前要先清理好退路,确保退路畅通,以便人员及时撤退,其它人员躲在安全地点,准备运送物料。7、在煤帮前作业,必须闭锁运输机,摘开采煤机离合器,打开隔离开关,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打好贴帮支柱,确认无片帮和掉碴的情况下,方可作业。8、勾顶要从两头向中间逐架进行,在漏顶处的每道支架前梁下,用两根3米的钢轨垂直并搭接于6米的钢轨上,作为勾顶托梁,然后用板梁或圆木勾成“#”字型木垛,将顶勾严,防止漏碴。9、勾顶前必须停止液泵,以防止支架误动作伤人,处理冒顶前,阀组手把必须固定在中间停止位置。10、勾顶时必须用扒钉固定牢固以保持木垛的相互联结及稳定性。11、勾顶前瓦斯员必须检查冒顶区的瓦斯浓度、氧气浓度及其他有害其他浓度,发现异常情况时迅速撤出作业区域。12、地质构造带插梁、勾顶等作业过程中,跟班干部必须现场指挥,并指派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观察顶板,做好监护工作。13、绞顶时,必须将物料备足放在使用地点附近,所有人员要统一听从指挥,递料人员动作要快要稳,并要给上方绞顶人员留好退路。14、架间绞顶时,必须用长钎杆将矸石捣掉,并设专人进行监护,防止架间漏矸伤人。15、升柱时,作业人员必须缓缓升柱,防止用力过猛造成柱头打滑。安全技术措施(一)防片帮冒顶措施1、过断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面坡度,以在揭露断层时及时跟上顶板,防止托顶煤开采。2、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必须严格按要求加强顶板管理。3、断层附近、顶板破碎地段按最小控顶距管理顶板,采高控制在1.7m以下。4、合理组织劳动工序,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5、加强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支架顶梁和顶板平整接触,不得出现点接触或线接触现象,严禁接顶不实或空顶。确保支架状态良好,支撑有力,保证支架不挤、不咬,严格控制架间隙,防止细颗粒漏空导致顶板失稳。顶板冒落严重时,及时降低采高,在架顶上接木垛后升架,使支架接顶有力。6、采煤机割过后,及时拉架护顶,并保证追机移架,当移架跟不上采煤机时,适当减慢采机的牵引速度或暂时停机。7、工作面尽量做到顺平顺直,防止局部片帮过大产生冒顶,工作面出现片冒时,要超前拉架。8、所有作业人员严禁在运输机电缆槽、销排上行走或休息,并指定专人观察工作面煤壁及顶板情况,发现异常必须发出信号及时撤人。9、要加强支架、液压系统的检修,确保支架和液压系统完好,无漏、窜液和自动卸载现象。乳化泵压力不小于30Mpa,以确保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和支护阻力达到规定要求。10、检修采煤机时,采煤必须停在顶板完好的地方。煤壁侧必须用单体液压支柱护住煤壁,并安排专人观察顶板及煤壁情况。11、检修运输机时,作业地点必须清净浮矸,且严禁单人作业,并安排专人观察顶板及煤壁情况。12、工作面及上出口压力较大时,必须加强该处的支护,保持畅通。端头悬顶面积超过规定时,可根据情况按要求加打木垛等措施加强端头支护,必须经常检查两顺槽的超前支护,发现泄液及时更换。13、风钻、锚索机打眼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防止片帮、漏矸伤人。14、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顶部破碎的煤矸,必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方可施工。15、综采队跟班领导一定要随时观察顶板来压情况,必要时先进行撤人,待工作面压力平稳后再继续施工。16、加强风管、风动工具的管理,采取捆绑固定措施,防止伤人。17、随时检查回顺超前单体情况,防止单体滑崩伤人。18、备足枕木等备用支护用料,存放距工作面上出口30m以外的两顺槽内,物料码放整齐,保证通风和行人要求。防倒架措施1、回采过程中调整工作面的坡度,尽量使端头支架基本处于水平状态,以便为中间支架提供侧向反作用力,起到一个导向作用,控制整个工作面支架下滑。2、支架侧护板必须始终处于伸出状态,防止架间空隙流矸、漏煤造成顶板空顶,侧护板保持平齐,错茬不超过2/3。3、移架时采用带压擦顶移架,及时调整支架状态;移架后,持续供液35s保证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4、发现支架有歪、倒、咬现象时,要立即处理。工作面局部受地质构造影响,出现台阶时要及时调整。5、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加强支架和液压系统的维护、使用管理,杜绝漏、窜液和自卸现象,防止出现支架自降、自卸等现象,确保支架支撑状态与设备状态良好。6、对于工作面顶、底板不平,起伏较大处,采取适当的挑顶(伪顶)或卧底的方法,以保证工作面平直,减少局部倾角,同时使支架的顶梁和底座能很好地与顶、底板接触,防止倒架。7、割煤时,要将顶、底板割平,避免出现台阶,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8、支架顶梁要接顶严密,升足劲。出现漏顶或顶板不平时,要将顶板接实。其他安全技术措施1、过构造期间,必须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工作,保证机巷的排水系统正常,并备有足够能力的备用水泵,在发生水患时能随时投入使用。2、通风队必须加强工作面、空顶区、上隅角、回风流中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必须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600m3/min),不能满足要求时要在两顺槽内安装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3、必须保证工作面通讯畅通。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0908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0908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