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病变影像诊断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16357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17.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鞍区病变影像诊断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鞍区病变影像诊断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鞍区病变影像诊断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鞍区病变影像诊断,1,.,2,.,3,.,4,.,5,.,鞍区的正常解剖(左图:冠状面解剖示意图;右图:MR冠状面T1WI): (A =腺垂体, B = 神经垂体, C =垂体柄, D = 视交叉, E = 三脑室, F =颈内动脉分叉, G =动眼神经, H = 滑车神经, I =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J =外展神经, K = 眼神经, L = 上颌神经, M = 颞叶, N = 海绵窦, O = 蝶窦)。,一、正常解剖,6,.,鞍区的正常解剖(左图:正中矢状面解剖示意图;右图:MR正中矢状面T1WI): (A =腺垂体, B = 神经垂体, C =垂体柄, D = 视交叉, E = 灰结节, F =三脑室前部, G =乳头体, H = 脚间池, I = 桥前池, J =斜坡, K = 蝶窦)。,7,.,海绵窦的交通,窦内:颈内动脉 展神经 窦旁:动眼 滑车 眼 上颌神经 窦前:眼静脉 脑前静脉 脑中静脉 窦后:岩上窦-横窦岩下窦-颈内静脉,8,.,下丘脑 垂体,腺垂体远部结节部中间部 神经垂体神经部漏斗部正中隆起,9,.,二、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颅骨平片,10,.,正常蝶鞍影像学表现,11,.,脑DSA,后前位,侧位,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颈内动脉DSA表现,12,.,前中后颅凹层面(横轴位CT),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13,.,鞍上池层面(横轴位CT),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14,.,第三脑室层面(横轴位CT),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15,.,鞍区冠、矢状位CT,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16,.,第三脑室前部层面(横轴位SET1),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17,.,鞍上池层面(横轴位SET1),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18,.,蝶鞍层面(横轴位SET1),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19,.,颅底层面层面(横轴位SET1),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20,.,垂体冠状位SET1,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21,.,腺垂体及神经垂体正中矢状位SET1WI、 SET2WI,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22,.,脑MRA,正常影像学表现,23,.,MRI为垂体病变首选影像学检查,冠状位及矢状位薄层、小FOV成像 FOV: 1520cm 3mm层厚 T1WI及T2WI 平扫:直接显示腺垂体与神经垂体 增强:增加对比,病变检出率提高 动态增强:突出强化的时间差异,进一步提高对比,Series 1 Non- Contrast Sub- Mask,Series 2 Phase 1 Contrast,Series 2 Phase 3 Contrast,Series 2 Phase 2 Contrast,Series 2 Phase 4 Contrast,24,.,垂体影像解剖学,垂体解剖学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来源于胚胎时期颅颊囊的向上移行。 神经垂体来源于脑向下延伸,与腺垂体在发育中整合,其间可有中间部。,25,.,腺垂体正常呈长带状,上缘形态取决于鞍隔孔的大小,正常高度8mm,青春期结节部可增生。 神经垂体分正中隆起、垂体柄和垂体后叶。垂体柄径线4mm。垂体后叶正常呈新月形或结节状高信号,可发生偏位。,26,.,正常垂体的高度:矢状位和冠位均可测量。 正常垂体的最大高度根据不同人群有不同标准“6,8,10,12(mm)原则”:6mm:婴儿和儿童8mm:男性和绝经后的妇女10mm:哺乳期妇女12mm:孕后期和产后妇女,27,.,垂体后叶分泌:ADH和催产素。,垂体前叶分泌 两侧叶生长激素和泌乳素细胞:PRL、GH为主 中间部:TSH、ACTH为主,28,.,垂体的血供 正常垂体的MRI动态增强强化特点:垂体后叶垂体柄腺垂体结节部腺垂体两侧叶,29,.,正常垂体的CT强化特点:后叶垂体柄腺垂体结节部腺垂体两侧叶,30,.,鞍区解剖与常见疾病,垂体腺:蝶鞍内,两侧对称 垂体腺瘤 Rathke囊肿 颅咽管瘤,垂体柄:上粗下细,4mm Rathke囊肿 颅咽管瘤 生殖细胞瘤,嗜酸性肉芽肿 转移性肿瘤 淋巴瘤,31,.,视交叉:一字形 胶质瘤 脱髓鞘 水肿,下丘脑:三脑室外侧壁和下壁 胶质瘤 错构瘤 生殖细胞瘤 嗜酸性肉芽肿,32,.,颈动脉:海绵窦侧壁通过,流空 动脉瘤 闭锁或闭塞 发育异常,海绵窦:静脉复合体,外侧壁颅N 神经鞘瘤 感染性病变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海绵窦动静脉瘘,33,.,脑膜:覆盖海绵窦,上外侧较内下侧厚 脑膜瘤 转移性肿瘤 感染性病变:TB 非感染性病变:结节病,蝶窦/颅底骨:蝶窦含气、粘膜及骨壁 蝶窦粘膜来源的癌:鳞癌、粘液囊腺癌 骨、软骨来源肿瘤:软骨瘤、软骨肉瘤 转移性肿瘤 感染性疾病:细菌或霉菌,34,.,1、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 非功能性腺瘤和功能性腺瘤临床表现有差异垂体瘤发病的四类人:“美、丑、阳萎及失明”。 功能性腺瘤常引起内分泌改变,常见为: 泌乳素腺瘤“美化瘤”:闭经溢乳。生长激素腺瘤、ACTH腺瘤“丑化瘤”: 肢端肥大、巨人症、柯兴综合症。,常见鞍区病变的临床表现,35,.,2)垂体瘤大小区分:微腺瘤:直径l0 mm小腺瘤:20mm直径l0mm大腺瘤:50mm直径20mm巨大腺瘤:50 mm。,性激素腺瘤阳萎。 垂体无功能腺瘤视力障碍(失明)。 827的垂体瘤不引起症状,不发病,常为偶然发现。,36,.,内分泌评价,内分泌检查对判断肿瘤的激素分泌重要。可对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起定性诊断。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对肿瘤定位。 常用的内分泌指标:PRL正常:75ng/ml肯定肿瘤:200ng/ml,37,.,闭经溢乳1年:84%可能有肿瘤。闭经:25可能有肿瘤。溢乳:14可能有肿瘤。月经紊乱:肿瘤的可能性较小。 常结合内分泌检查来评价症状学改变。 PRL增高的药物性原因:消化道药物、镇静药物、降压药物等。,症状评价,垂体瘤的临床评价,38,.,神经垂体病变常见症状尿崩症,源于ADH分泌过少,肾曲小管排钠利尿。 病因:下丘脑、垂体柄或垂体病变等。 临床应区分肾性尿崩症和中枢性尿崩症。 MRI对尿崩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39,.,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垂体病变 垂体肿瘤 空蝶鞍 垂体囊肿 Rathke裂囊肿 垂体术后改变 神经垂体病变,其它鞍区及鞍旁病变 颅咽管瘤 鞍结节脑膜瘤 鞍上星形细胞瘤 生殖细胞肿瘤 鞍区转移性肿瘤 鞍旁血管瘤,40,.,鞍区T1WI高信号原因分析,1、正常表现:神经垂体含抗利尿激素分泌颗粒;蝶鞍区正常或变异骨髓;垂体前叶活跃的激素分泌(新生儿、孕妇及哺乳妇女),正常垂体后叶及鞍背骨髓 受压移位的垂体后叶 出生后3W的新生儿,41,.,2、病理状态:血凝块(垂体瘤出血、垂体卒中、sheehan综合征或动脉瘤血栓形成);高蛋白成份(Rathkes囊肿、颅咽管瘤及粘液囊肿);脂肪(脂肪瘤、皮样囊肿、脂样脑膜瘤);钙化(颅咽管瘤、软骨瘤、脊索瘤);顺磁性物质(锰、黑色素),鞍结节脑膜瘤 垂体腺瘤出血,42,.,鞍区T1高信号病灶,43,.,垂体的病变,44,.,垂体缩小的病变,垂体发育不良 Kallmann综合征 垂体病理性萎缩 Sheehan综合征 POEMS综合征 垂体退行性改变-空泡蝶鞍通常行鞍区MRI平扫即可,45,.,Kallmann综合征(Ks)又称为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综合征,是临床上很罕见的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男性发病率约为110 000,女性发病率约为150 000。本病可呈家族性或散发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性腺发育不全伴嗅觉丧失或减。,46,.,47,.,男/14岁,个矮8年,明显2年,72362,垂体发育不良,48,.,男,17岁,生长发育缓慢10余年,49,.,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垂体前叶发育不良 垂体后叶异位 垂体柄变细或缺如,50,.,M/67岁,无症状,F/53岁,皮肤变黑,POEMS,空泡蝶鞍,51,.,空泡蝶鞍,52,.,空蝶鞍,空蝶鞍是指垂体窝内CT不能显示垂体组织,MRI垂体明显受压变扁,呈薄纸样位于垂体窝周围;部分性空蝶鞍垂体窝内垂体高度明显缩小,小于4mm。 空蝶鞍与年龄有关,可引起空蝶鞍综合症,主要是垂体功能减退的表现。 可能的机理:鞍隔孔生理缺陷过大,鞍上脑脊液搏动使鞍上池脑脊液从扩大的鞍隔孔下疝,压迫垂体至萎缩、变薄。,53,.,CT:垂体窝内脑脊液密度,不能与垂体囊肿区分。 MRI:垂体窝内脑脊液信号,垂体组织受压位于垂体窝的周围,视交叉下移。,54,.,垂体受压的部位不同,空蝶鞍的表现各异:1)垂体前叶受压:垂体前叶明显变扁平。2)前后叶均受压:垂体柄伸入鞍内,呈“锚征”改变。3)鞍上结构可向下疝。 与垂体囊肿鉴别:均可表现为垂体窝内的液体密度或信号,垂体组织受压,但空蝶鞍垂体窝内的液体非局限性的,无囊壁。,55,.,垂体功能减退:垂体高度可表现为降低或空蝶鞍改变。,56,.,Sheehan综合征,70263,女/38岁,产后大出血7年,乏力、停经,57,.,垂体增大的病变,垂体腺瘤 垂体增生 生理性增生:青春期、更年期 病理性增生:甲低、其他下游内分泌腺功能衰竭(如:卵巢)、神经内分泌肿瘤 垂体感染及炎症 垂体脓肿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其他:垂体囊肿、垂体恶性肿瘤,58,.,垂体病变诊断思路,临床症状、病史 相关实验室检查 内分泌激素 脑脊液 影像学表现需要具体分析每一个病例,59,.,垂体病变的临床症状,腺垂体功能异常 闭经、溢乳、男性性功能下降;肢端肥大、巨人症;Cushing症状(满月脸,水牛背、紫纹)等;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下游内分泌腺功能异常 乏力,各种垂体激素减低表现 压迫症状:头痛、恶心、视力、视野改变等 神经垂体异常 口干、多饮多尿确定为中枢性尿崩症,60,.,垂体病变-结合临床表现,“停经(月经不调)、溢乳” 高泌乳素血症垂体泌乳素瘤(PRL瘤) 垂体PRL瘤 颅咽管瘤 垂体Rathke裂囊肿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61,.,蝶鞍增大及肿块,62,.,女,32 闭经3个月,63,.,束腰征,64,.,垂体大腺瘤,65,.,66,.,平扫(垂体瘤并出血),67,.,68,.,69,.,囊性垂体瘤,70,.,垂体微腺瘤,71,.,典型的与异位的垂体腺瘤,72,.,F/50岁,泌乳10年,视力模糊2年 泌乳素瘤,73,.,绝大多数为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按其是否分泌激素 可分为非功能性腺瘤和功能性腺瘤。功能性腺瘤包括泌乳素、生长激素、性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等。直径小于10mm者为微腺瘤,大于10mm者为大腺瘤。肿瘤包膜完整,较大肿瘤常因缺血或出血而发生坏死、囊变,偶可钙化。肿瘤向上生长可穿破鞍隔突入鞍上池,向下可侵入蝶窦,向两侧可侵入海绵窦。,垂体瘤(pituitary tumor),74,.,颅骨平片:显示蝶鞍扩大,呈鞍内型改变。可有颅高压征。CT检查:蝶鞍扩大,鞍内肿块向上突入鞍上池,可侵犯海绵窦。等或略高密度,内常有低密度灶,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化。垂体微腺瘤 局限于鞍内小于10mm,采取冠状面观察,平扫不易显示,增强早期垂体内见局限性低密度区,延迟期呈等或稍高密度结节。间接征象有垂体高度8mm,垂体上缘隆突,垂体柄偏移和鞍底下陷。MRI检查:垂体微腺瘤显示优于CT。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MRA可显示肿瘤对Willis环的形态和血流的影像 。,影像学表现,75,.,垂体微腺瘤,增强早期: 垂体内CT低密度、 MRI低信号。,76,.,诊断:结合临床,77,.,垂体瘤病理: 垂体肿瘤包膜完整, 较大肿瘤常因缺血或出血而发生坏死、囊变,偶可钙化。肿瘤向上生长可穿破鞍隔突人鞍上池,向下可侵入蝶窦,向两侧可侵人海绵窦。,78,.,垂体瘤的CT表现: 1)蝶鞍扩大。 2)直接征象:鞍内肿块,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内常有低密度灶,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化。平扫不易显示,增强呈等、低或稍高密度结节。,79,.,3)间接征象: 垂体高度8mm; 垂体上缘隆突; 垂体柄偏移; 鞍底下陷。,80,.,MRI表现: 垂体微腺瘤显示优于CT。 1)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 2)动态增强:呈缓慢低于正常垂体组织的强化。为渐进型强化曲线。,81,.,垂体微腺瘤卒中,82,.,垂体腺瘤,正常垂体组织受压,83,.,垂体微腺瘤多呈低于正常垂体强化的结节,但也有血供丰富的富血供微腺瘤。,84,.,垂体瘤多为良性肿瘤,但可具有侵袭性生长,累及海绵窦。,85,.,生长激素腺瘤有更明显的侵袭性生长特性,常累及海绵窦,常不能完整切除肿瘤,需要作进一步的治疗和更多的术后评价。,86,.,ACTH腺瘤(柯兴综合症):肿瘤小或不能显示,多位于中间部。,87,.,平扫,垂体卒中指急性垂体出血,多见于垂体瘤出血,MRI能显示垂体内的出血信号,难以显示垂体肿瘤的异常强化。,88,.,89,.,90,.,91,.,92,.,男,22.视物模糊4年,93,.,女,41岁,甲状腺功能减退,T3、T4降低,TSH升高,94,.,95,.,F/14岁, 怀疑垂体腺瘤 垂体高度11.2mm,96,.,更年期妇女,F/50岁,头痛、恶心、呕吐1周,矢状位高度11.6mm,97,.,垂体增生(MRI),98,.,99,.,100,.,101,.,102,.,103,.,颅咽管瘤,【比较影像学】首选CT,特别是显示囊壁、实性肿瘤钙化是MRI不能比拟的。囊内成分显示MRI优于CT。,104,.,来源于胚胎颅咽管残留细胞的良性肿瘤,儿童多见,多位于鞍上。肿瘤可分为囊性和实性,囊性多见,囊壁和实性部分多有钙化。,颅咽管瘤 (craniopharyngioma),105,.,颅咽管瘤,【影像学表现】颅骨平片常显示鞍区钙化、蝶鞍异常和颅高压征。CT示鞍上池内类圆形肿物,压迫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前部,可出现脑积水。肿物呈不均匀低密度为主的囊实性,囊壁的壳形钙化和实性部分的不规则钙化呈高密度。囊壁和实性部分呈环形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I上肿瘤信号依成分而不同,T1WI可为高、等、低或混杂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MRA可显示肿瘤对Willis环的形态和血流的影响。,106,.,颅咽管瘤,颅咽管瘤起源于胚胎时期的Rathke囊的残余鳞状上皮。有两个发病高峰:812岁及4060岁。 临床主要表现头痛伴视力障碍、中枢性尿崩症。 病理为鞍区的囊实性肿块,囊内有胆固醇结晶、角蛋白脱屑及正铁血红蛋白。,107,.,颅咽管瘤 常发生于鞍上,向鞍内生长,压迫邻近结构。 混杂密度或信号囊实性肿块为其影像学特征,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50%有钙化。 510可发生于鞍内。,108,.,鞍上及鞍内生长的颅咽管瘤,109,.,CTA,平扫,增强,110,.,111,.,112,.,113,.,女,37岁,颅脑外伤后头痛,114,.,115,.,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