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工作针对性从何而来.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46487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工作针对性从何而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全生产工作针对性从何而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全生产工作针对性从何而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工作针对性从何而来安全生产工作要提高执行力,就要在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搞好安全生产,增强针对性是前提和关键,没有针对性就不可能有实效性。那么,安全生产的针对性从何而来?从抓真实中来。所谓真实,就是安全生产真实的情况。真实是一切的生命,真实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真实的程度决定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存在的现实问题也不尽相同,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时要过细地做工作,把功夫下在摸清实际情况上来。为什么同时布置的一项安全生产工作,有的成效明显,有的成效欠佳?原因很多,但能不能把握准安全生产的真实情况往往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把握安全生产的真实情况,一方面要防止合理想象,虚设靶子。君不见,一项工作展开前,个别单位不是深入调研,摸清安全生产的真实情况,而是关起门来,苦思冥想,列出一大串所谓的情况,然后帮助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其目的无非是用工作前情况的谷低来反衬工作后成果的峰高。殊不知,合理想象往往并不合理,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安全生产的实际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要区分是总体的真实还是个案的真实。总体的真实是一种带普遍性的真实,而个案的情况反映,尽管也是一种真实,但并不具备普遍性的品格,可以通过个别问题解决。如果把个案误认为整体,用个别代替一般,结果势必是一人得病,大家吃药,一发生事故,全部停产整顿,针对性就荡然无存。从抓倾向中来。倾向性问题虽发生在点上或局部,但它反映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些趋势,如不及时研究解决,随时可能影响到全局和整体。研究解决重大倾向性问题,确保生产安全,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政治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善于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思考部门安全生产问题。当前,我国各类事故居高不下,特别是煤矿、交通等事故问题,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产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煤矿各类事故中,瓦斯、水害等问题突出,仅在国有重点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26.8%,煤与瓦斯突出的占17.6%,有87%的矿井存在煤尘爆炸危险,50%的矿井有自然发火的危险,而煤矿工人就是在这种险象环生的条件下采煤。要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这些突出问题,研究解决如何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如何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切实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等等。头脑里只有经常装着这些带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抓得准。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个别现象中发现带规律性的东西,切实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基础薄弱、工作落实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等关系安全生产全局的倾向性问题。从抓重点中来。抓重点带全面,做到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是指在研究事物发展过程时,要着重研究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指在研究事物发展过程时,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和两点论是相统一的。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就是既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在具体抓生产安全过程中,既要搞好经常性的工作,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往往也是工作的难点,所以,一定要盯住重点,知难而进,舍得下功夫,下长功夫,下细功夫。以重特大事故多发、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行业和领域为重点,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是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的有效措施,要一抓到底。还必须把眼光盯在本单位薄弱环节上,经常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查找薄弱环节,对发生的问题及隐患认真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即使没有发生问题,也要积极借鉴外单位的经验教训,举一反三查苗头,堵漏洞,反复抓,力求突破弱项,使弱项变强项。从抓苗头中来。抓苗头防事故,做到量变与质变相统一。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总结安全生产预防工作的经验教训不难看出,一些事故的发生,大都是一些小问题、小环节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应该看到,这些年一些单位发生事故都不是偶然的,与这些单位在抓生产安全工作上缺乏敏感性,对一些事故苗头没有引起重视,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苗头,有小中见大、见微知著的眼光,防微杜渐,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一些事故的苗头和隐患,不管多么细微、隐蔽,只要发动群众,就能及时发现。要经常对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进行预防事故工作的教育,把预防工作的任务、要求、方法及法律法规交给群众,把安全生产的意图变成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从业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群众预防事故的行为和能力,形成人人关心预防工作,人人都做预防工作的良好氛围。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