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的发展历史.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45399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文化的发展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全文化的发展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全文化的发展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文化的发展历史在1986年国际原于能机构召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上提出了核安全文化1986牛美国NASA机构把安全文化应用到航空航天的安全管理中。1988年在其“核电的基本原则”中将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原则予以落实,并渗透到核电厂以及相关的核电保障领域。1991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安全文化小册子正式出版,它标志着核安全文化的开始。1993年我国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同志指出“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安全文化从核安全文化、航空航天安全文化等企业安全文化,拓宽到全民安全文化,由此发展到了由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物质文化组成的全民安全文化的新时代。在该阶段,安全教育体系正在形成,儿童和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已经起步大学和成人的专业化安全教育已初具规模,在有关政府机构领导下的安全文化普及教育正蓬勃发展;安全科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已经建立,安全科学形成了由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安全学、安全工程等构成的多学科体系;安全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建立健全了一大批国际的、国家的、行业的、社会的、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在法规、标准、安全制度方面,体现在面向全民的安全建设开始起步,面向行业的、企业的安全法规、标准、制度、操作规程等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在安全宣传方面,一个社会化的安全宣传网正在形成,出现了一些面向大众、宣传安全光荣、安全就是效益的作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哲学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劳动部李伯勇部长在1994年为中国安全文化系列丛书作序时强调指出,“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部分,它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学科,它为安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提供乳育的胚胎,它既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安全文化是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在生存和繁衍中与世界其他民族一起创造并传播了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也经历了人类对安分与健康的盲目追求、核安全文化出现、全民安全文化的兴起等三个阶段。1992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安全文化小册子被译成中文,并在国内出版以来,核安全文化文化模式迅速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文化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待别是核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把企业安全文化融合于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之中,形成了企业安全文化。特别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直作为我国工业发展方针,在全国始终开展普通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和安全技术的基础建设,使我国具有一定的安全文化教育基础,安全文化一词在中国一出现,其范畴和范围便得到发展,企业安全文化发展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作为专业名词在我国出现,它标志着系统研究和传播安全文化的时代的到来。1993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亚太地区职业安全卫生研讨会暨全国文全科学技术交流会上,发表了“论企业安全文化”的论文。会议期间,中国安全科学编辑部和警钟长鸣报社达成合作实施计划,决定自1994年1月起在警钟长鸣报上由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编辑部协办,辟出安全文化月末版,向公众、向社会宣传安全文化。1994年3月,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召开了全国核工业系统核安全文化研讨会,它标志着深层次企业安全文化传播的开始。同年6月劳动部李伯勇部长在安全牛产报试刊上发表了题为“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高度来认识”的指导件文章,这标志着安全文化内企业安全文化拓延到了全民安全文化,一个研究、传播安全文化的时代已经开始。1994年6月以来,在全国劳动系统、铁路系统、核工业系统、石油化工系统等,先后开展了多次研究和探讨会;全国的部分专业报刊杂志,先后辟出专栏、出版专集成发表有关文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分别在“环境与减灾”、“北京您早”、“热点话题”等栏目播放专题节目,向社会、向大众传播安全文化。在全同安全生产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吴邦国等都反复强调要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水平,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把倡导安全文化、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作为提高全民、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