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初中小学教学意见.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45361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初中小学教学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强化初中小学教学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强化初中小学教学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初中小学教学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初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力打造我区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现就加强初中、小学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望认真贯彻执行。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突出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过程管理、加大科研力度,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迫切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教育竞争日趋激烈,都对抓好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教育生存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抓好教学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进一步突出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强化领导责任,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着力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基于问题解决,狠抓各项教学工作措施落实(一)当前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学评价激励作用不够明显。教学核心地位落实不到位,个别学校重行政轻教学、重工作量轻教学成绩的现象比较突出。教学监控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教好教差一个样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学校分配制度没有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影响了一线教师工作积极性。2、师资力量配置不尽合理。师资调配上存在着重毕业班、轻起始年级的现象。部分教师不能跟班走,存有违背教学规律的短期行为,缺乏人才培养的长期打算,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创造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3、领导精力靠的不紧。个别学校校长、业务校长忙于行政事务,疏于教学管理,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深入学生不够,难以把握教学现状,教学指导上缺乏针对性,校长的专业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4、教研带动作用有待增强。个别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坚持不够经常,甚至流于形式,导致教案质量不高。科研兴校的氛围不够浓厚,校本教研缺乏针对性。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缺少教科研的合力,缺少高水平的教科研成果。5、教学“三维”目标落实不够到位。全面、全员、全程育人的意识不够强,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就学习抓学习的问题。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信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吃苦耐劳教育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学生课堂学习依然存在着死记硬背的现象,技能培养有待加强,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6、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重教不重学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个别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课堂检查反馈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致使教学效率不高。(二)解决问题的工作措施1、加大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力度。各学校要继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对各年级、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抽查检测,形成科学、合理、有序的竞争体系。要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激励机制,学校分配制度必须向一线教师倾斜,突出教学成绩,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2、优化师资资源配置。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长效性、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则,合理调配各年级段教师。积极探索实行中、小学教师跟级包班责任制,并将学生成长进步情况与教师的奖惩挂钩,促使教师对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全面负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领导主要精力要用到教学上。强化校长对教学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校长每月听课不少于10节;业务校长必须实行包靠责任制,每月听课不少于20节;学校中层要兼课,深入课堂听课每月不少于10节。业务校长、教导主任每周至少参加一次集体备课组活动。4、切实加强教科研工作。学校各学科每周至少拿出半天时间进行集体备课,主备人必须提前写出集体备课教案,包学科领导必须参加所有讨论,集体研究后形成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案统一使用;建立教研员包校制度,将城区学校和乡镇学校划分为几个学片,由教研员承包学片,以学片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将教研员的包校成绩与教研员的年度考核挂钩;教研员要把帮助指导一线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研工作的目标,把教科研的成果体现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上来。5、全面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认真研究学生成长规律,抓好学生养成教育,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坚持从细、从严抓好教学管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环境。继续加大一年一度的教学常规检查力度,及时总结表彰,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向常规要效益,向常规要质量。6、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认真落实市教科院制定的学科课堂教学规范要求,深化高效高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要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笔记,建立错题本和典型题本,巩固课堂知识,突破重点难点;要定期进行学习方法交流,举办优秀作业、课堂笔记、规范试卷展评等活动,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要严把测评关,落实课堂教学“三清”,做好错题统计和成绩分析,及时调整改进教学策略。继续加大优秀学生群体培养力度,在各级竞赛中争取优异成绩。三、强化保障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1、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负责健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科研中心要充分发挥在教学业务管理、教师业务指导和推进教学改革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发现和培养优秀学校、优秀教师典型,推广优秀教学成果。2、加大教学评估督导力度。督导室要加强对学校工作的督导,重点加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督导,充分发挥督导评估的导向激励作用,促进学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提高办学水平。进一步抓好城乡教育共同体工作,城乡教师深化教研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继续将共同体的成绩纳入综合督导评估。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好校长论坛和教师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为校长和教师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个性化校长和优秀教师的成长。积极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案例、教学基本功、教学能手等评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加强骨干教师培养,鼓励广大青年教师改革创新,对于在教学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破格授予区级教学能手称号。各单位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自主探索、大胆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