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高等教育心理学,2,序言 心理学概论,个体心理系统: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心理与行为 群体心理 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 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积极心理学,3,第二章 认识自我: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第一节 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角色及其理论:角色、角色期待或角色规范 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消极、权威、支持) 教师的角色冲突: (1)角色内冲突:对学生的爱心与执法者身份;知识传授与自主学习;朋友与纪律执行者(友谊与权威);肯定性角色与替罪羊;,4,(2)角色间冲突:模范公民与普通人的冲突;模范公民与教师实际地位平庸的矛盾;知识传授者与知识建设者的矛盾;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矛盾; 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大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促进者;教学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教学的反思者与研究者;平等中的“首席”;,5,科学家或思想家;终身学习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高校教师的职业角色压力(1)角色冲突:教学与科研(2)角色超载,6,高校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调适,师生关系:教育者与服务者的冲突教师与管理部门的关系:被服务者与被管理者的冲突 教师与社会的关系:引领者与被动适应者 在职业理想方面:志业与谋生的冲突,7,第二节 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高校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专业知识;组织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学媒体使用的能力; 教育机智: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对症下药;善于掌握分寸,8,高校教师的情感与意志品质,教师的情感特征:以师爱为特征的积极情感;对学生满怀期望,9,真实的谎言,1968年,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进行7项测试。他们从1-6年级各选了三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交给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拨开郎,自信心强,10,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罗森塔尔教授这才对他们的老师说,自己对这几个学生一点也不了解,这让老师们很是意外。实际上,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意挑选的,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11,罗森塔尔效应,期望-自信心-动力-优秀。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爱迪生的故事 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12,教师的人格特征,成熟的自我意识; 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 有职业特色的需要、兴趣和价值观; 富有创新精神; 良好的性格,13,第三节 高校教师的威信,威:强制性影响;信:自然性影响力 教师威信:是教师具有一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不同于威严和权威。 教师威信的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严格要求自己,14,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认识、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师爱:师爱的职业对象性;原则性;广博性。 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功能、感化功能、调节功能、榜样功能 师爱的表现形式: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同情和理解学生、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15,影响高校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一)客观因素 (二)主观因素 1、教育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 2、良好的道德品质 3、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 4、师生平等交往 5、第一印象,16,第四节 高校教师的成长,高校教师的成长目标:新手专家 (一)新手三种错误观念:教学只是传递知识的过程; 主修某一学科就能提供教授这门学科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学会教学只不过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二)专家型教师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的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17,(三)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差异 课时计划的差异性;课堂过程的差异;课后评价的差异,18,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系统的理论学习 2、课堂教学规律 3、微型教学实践 4、教学决策训练,19,教师的能力素养,一、教学效能感 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效能感。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又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可以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20,二、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21,三、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22,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监控。具体内容包括计划性和准备性、课堂教学的组织性、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沟通性、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职业发展性。,23,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敏感性逐渐增强、迁移性逐渐提高。,24,第四章 指导学习: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与特性。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内容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智能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行为规范的学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学习的含义:人与动物共有;以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为标志;由经验引起;行为改变时间比较持久。,25,学习观,传统观点:学习是困难的;学习应立足于学生的不足;学习是信息传输和接受的过程;学习是个体的过程;把学习内容分成孤立的单元有助于学习;学习是线性的过程。 现代观点:学习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学习是一种社会化过程;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学习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学习是综合的和情境化的;学习建立在学生能力、兴趣和文化的基础上。,26,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 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据主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和校外学习相结合,27,心理学家对学习的解释,一、行为派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 二、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格式塔的顿悟说 托尔曼的认知说 布鲁纳的发现说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观 四、建构主义学习观,早期认知学习观,现代认知学习观,28,桑代克的联结说,桑代克出身牧师家庭,幼时其貌不扬,孤独害羞,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找到乐趣。高中成绩始终一、二名,大学毕业时是该校50年来最高的平均成绩。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撰写了50本书,450余篇文章。并编写了常见阅读用词汇手册,及一本很受欢迎的字典。,29,猫的学习实验: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置于特别设计的问题箱中,笼外放有食物,使猫在笼内可见可闻,只因笼门关闭非用前爪踏到开门机关,无法逃到笼外。,30,桑代克的联结说,1.学习即联结,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学习的实质是尝试与错误。 3.发现了两条学习的定律: (1)准备律; (2)效果率。,31,经典性条件作用,一、人物与实验 巴甫洛夫其人 出身农庄,父母都是牧师。实验生理学家,其职业生涯的前半部分进行的是消化研究,发现条件反射后开始其研究。看低心理学,威胁要枪毙胆敢在其实验室中使用心理学术语的人。在弥留之际尚在声称,自己不是心理学家,而是一位研究大脑反射的生理学家 。,32,33,Pavlov的经典条件反射,Ivan Pavlov,唾液分泌,条件化过程,条件反射,唾液分泌,唾液分泌,无条件反射,34,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理论,1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结,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和巩固。 2 条件反射建立的条件是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条件刺激必须在无条件刺激之前出现或同时出现。 3 条件反射的规律 (1)泛化律 (2)分化率 (3)消退率 (4)恢复率,35,经典条件作用原理的应用,理解身心反应的内在机制 了解情绪与动机反应以及偏见的产生机制 如:触景生情、闻风丧胆、谈虎色变、“香车美女”等;测谎仪 了解免疫系统等生理活动现象中的心理机制 如:化疗病人重回医院,免疫系统的功能明显下降 厌食中的味觉厌恶条件作用 如:为什么明明知道某种食物并不会致病,但却还产生厌恶感 行为矫治 系统脱敏治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36,操作性条件作用,一、人物与实验 斯金纳(Skinner)其人 出身小镇,其父是律师。曾立志当一名作家,后创作小说沃尔登第二宣扬其学术观点;几百万人在电视上看到他的表演,他教会鸽子探钢琴,玩网球。,37,白鼠学习实验,在白鼠实验的斯金纳箱中,木箱的某一壁上装有按键,按键下有食物盘,键被按下时食物盘内出现一粒食物。空腹的白鼠被放入斯金纳箱后会自动出现各种试误行为,偶尔按键,出现食物。经过几次反复,白鼠两次按键之间所需要的时间逐渐缩短,最后形成按键反应,即形成了按键的操作性条件反射。,38,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1人类的行为分为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 2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以提高反应出现的概率。 3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 正强化是为了奖赏而操作, 负强化是为了避免不愉快的结果而操作 惩罚是当出现不合要求的操作后,使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痛苦。 正强化和负强化可以教会个体做什么和怎样做,而惩罚则只能教会个体不该做什么和不该怎样做。,39,到底如何强化强化的时间表,1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 2固定时间强化和非固定时间强化 3固定比率强化和非固定比率强化 4强化程式原则:教新任务时,即时强化,随着学习的进行,逐渐过渡到间隔强化;强化要坚持朝正确方向引导,不要要求一开始就做到完美。,40,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应用举例,程序教学 行为习惯的形成与矫正 华盛顿认错的故事 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强化每一子技能,提高强化的准确性,强化行为的持续时间。 作业错误学生的矫正(正面练习) 创造力的培养 动物驯化 特殊行为问题的矫治,4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物与实验 班杜拉其人 斯坦福大学教授。早期研究心理治疗问题,之后研究儿童的攻击性和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因素,潜心从事行为矫正技术的探索。从而发现了人格的发展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42,Bandura模仿学习实验,43,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可以向其它人的行为学习。见贤思齐、以身作则。认为经由对他人行为的模仿,就可以产生行为的观念。 学习理论的三元取向:强调除环境因素之外,个人对环境的认知、个人行为三者 学习的产生非系于强化 不把强化视为加强刺激反应行为的必要条件,而只视为个体对环境认知的一种讯息。 如果个体喜欢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他就会在以后同样情境下继续表现同样的行为; 重视学习时个体本身行为的自主性。因此即使个体本身未曾亲身体验行为后的奖赏或惩罚,从观察、听到别人的说法,他也会学习到何时何地该表现何种行为。 学习得自观察与模仿 在社会情境中个体的行为因观察学习、模仿而改变。(不必实际参与),即可获得学习; 如:示范教学、观摩教学等,44,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就是经验变化的过程。知觉重组是学习的核心。 2、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又有助于迁移。顿悟学习的核心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 病房护士的故事。 一匹马有多少根毛? 平行四边形的面如何计算。 3、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 注视15秒,记住这个数:149162536496481 顿悟学习本身具有奖励的性质,45,托尔曼的认知说 Tolman 潜伏学习(Latent Learning),把S-R 改为S-O-R,O 是有机体的内部变化 Tolman实验:白老鼠走迷津。 实验证明,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条件,就算没有外在的强化,学习照样进行,即所谓的潜伏学习。,46,托尔曼的认知学习理论,1、提出了SOR公式,是中枢论者、而非外周论者。 2、学习的实质是认知结构(认知地图)的形成。 3、强化并非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提出了潜伏学习的概念。 4、强调预期在学习中的作用。预期的证实 是一种内在的强化。,47,布鲁纳的发现说 Bruner的认知结构学习,认知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Bruner 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而非被动形成S-R联结。 学习就是分类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即认知结构的形成。 新知识已有认知结构构建知识体系 Discovery Learning 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 主张教师应提供具体的东西,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 强调学生透过第一手的资料收集、汇整经验,就可以成为一般性的知识。 Learning Cycle 学习过程:获得转化评价 由浅入深、由简入繁,课程由低到高年级呈螺旋式的加深加广。 由美国BSCS 所发展出来的五E 学习环模式:Engagement, Exploration, Explanation, Elaboration, and Evaluation.,48,Ausubel 意义学习理论,1968年发表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联系。 意义学习的条件 学习者主观因素 心向(set):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先备知识:客观的知识结构是有层级性的,而学生的认知结构必须与之相对应,才能做有意义的学习,否则外在的知识无法定锚(anchored)。 行动:积极主动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相联结互动。 客观条件 学习材料的意义:学习材料本身的内部逻辑意义。,49,Ausubel 意义学习,接受学习 与发现学习相对,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 教学者应提供先行组织者(Advanced Organizer)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为了使学生具备定锚的相对应组织,老师在上课前应提供一份概念组织,说明各概念间的关联。 教学的进行应当由一般性的、范围较广的概念到具体而详细的例证。,5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认知主义以后的又一个新发展。(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Piaget & Bruner的思想里早就体现了建构的含义。 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内核,5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建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新信息建构;二是对已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客观事物的意义并非独立于我们而从在,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 生成过程模式就是这种建构的典范。,52,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 1、必须尊重学习者。 2、必须将学习者视为学习的主体。 3、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 值观。 4、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自我实现。 5、必须在师生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