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防磨防爆检查安全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18717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防磨防爆检查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锅炉防磨防爆检查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锅炉防磨防爆检查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防磨防爆检查安全技术措施一、锅炉防磨防爆检查小组组织机构组长:张磊副组长:刘继明周荣志严瑞锋组员:沙英军王志福王晓明赵洪波韩江信宫磊高宏宇黄传亮焦毅刘强王广喜毛义水二、技术措施:(一)受热面检查的技术措施:(执行人:)1、对锅炉各部受热面进行清灰、清焦。2、工作组成员在受热面检查过程中使用强光手电,燃烧室区域并架设4台强光照明灯。3、搭设燃烧室铝合金检修平台对炉膛区域受热面进行检查。4、工作人员采取眼看、手摸的方式对受热面管子进行检查。5、在易发生磨损的水冷壁吊挂管两侧、高温再热器迎风面两侧、竖井烟道前部包墙管拉稀管两侧、低温再热器垂直段两侧等烟气走廊区域搭设脚手架对受热面管子进行检查。6、二名工作人员为一个检查小组,采用交叉检查的方法进行检查。即一名人员从左侧检查至右侧,另一名人员从右侧检查至左侧。最大限度的减少异常管段的遗漏。7、对异常管段必要时采用测厚仪测量及卡尺测量的方法进行检查。8、对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做好记录并进行相应处理。9、根据化学或金属监督部门要求进行取样检查。10、水压试验检查。11、对下述重点部位进行仔细检查:(执行人:)(1)炉膛人孔门、看火孔、冷灰斗、燃烧器周围、吹灰器孔周围、折焰角部位水冷壁管。(2)各种受热面管束可见弯头部位,包括弯头内弧面。(3)各受热面管束吊卡、支吊架、管夹部位。(4)靠近左右两侧的边墙管部位。(5)管排定位滑动块、U型承重块部位。(6)各部人孔门、吹灰孔附近管子。(7)各部位防磨盖板、阻流板、均流板检查。(8)各部受热面管子可见部位焊口。12、检查标准:(1)肉眼宏观检查受热面各部管子是否存在磨损、弯曲、鼓包、重皮、变色、碰伤、裂纹、腐蚀等情况。(2)管子局部腐蚀不得大于壁厚的10。(3)管子局部磨损面积不得大于10c;磨损厚度不得超过壁厚的20%。(4)管子胀粗,合金管不能超过原直径2.5。碳钢管不能超过原直径3.5。(5)各管排整齐,固定牢固。间隙均匀,误差不超过5mm,个别管子弯曲突出不得大于20mm。(6)定位、吊挂、防磨装置完整,定位卡、夹管、防磨装置无损坏、脱落、松驰等现象。(7)局部错口不超壁厚的10且不大于0.5mm。(8)焊缝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现象,咬边深度0.5mm,不超过全周长的10,根部凸出2mm,内凹1.5mm。(二)受热面处理的技术措施:(执行人:)施工工艺和验收严格执行: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438-2004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748.2-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1、管子外表检查合格,管子、弯头、焊丝等在使用前应做光谱分析,并妥善保管,严禁混丝和母材用错的技术事故发生。2、坡口修磨和对口工艺严格执行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中的坡口制备和组对要求的规定:(1)切割、打磨坡口时,不得伤及别的管子。(2)管端坡口应保证在3032O之间,管端内外壁1015mm范围内,在焊接前应清除油垢、铁锈和火割氧化层,直至漏出金属光泽。(3)对接管口端面与管子中心线垂直,其偏斜度不得大于管径的1%。3、焊接工艺、焊接人员应具备的资格条件,严格执行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中的一般规定:(1)管子焊接必须采用全氩弧手工焊接,管子对口间隙应以23mm为宜。(2)管子对口时不得强力对口,并应保证对口平直无错口、折口现象,对接管口内壁应平齐,局部错口不得超过管壁厚的10%,最多不得超过0.5mm;折口检验的标准为距焊缝中心线200mm处偏差不得超过2mm。(3)焊缝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等异常情况,如有必须返工。焊缝咬边长度不得超过焊缝全长10%,否则予以返工,并应保证焊缝边缘圆滑过渡到母材。(4)焊口焊肉宽度不得超过12mm,焊肉余高应在03mm范围内;焊肉高低之差应2mm。三、安全措施:1、所有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施工前认真进行危险点分析,并参加技术和安全交底。(执行人:)2、临时用电安全措施(执行人:)(1)工作场所应备有足够的照明,220伏照明必须牢固可靠,移动照明必须在安全电压36V以下,电源线不能有破损和裸露的地方,电源箱使用规范,使用电动工具应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源开关、漏电保护器可靠好用。(2)接线盘检验合格,有漏电保护器并且试验动作按纽灵活。(3)湿手不得从事拆接临时电源工作。(4)临时工不得从事拆接临时电源工作。(5)必须使用经检验合格的磨光机、电磨、无齿锯、坡口机并应加装漏电保护器。3、作业环境方面的安全措施(执行人:)(1)高空作业应小心谨慎,安全带及防坠器系在牢固可靠的地方,高挂低用。备件、材料应放在牢固可靠的地方,小件物品应装入工具袋或用绳拴牢,严禁抛掷,严禁进行交叉作业,如不可避免必须做好可靠的隔离措施。在燃烧室人孔门等处设立危险警告标示,禁止其他工作人员未经允许私自进入炉内。(2)开工前认真仔细检查脚手架应牢固可靠,并经检查验收确认无任何危险后方可开始工作。(3)工作区域保证良好的通风,设立监护人,环境温度超过40度时禁止工作。做好防止窒息、中暑的安全措施。(4)避免交叉作业,如不可避免必须做好安全可靠的隔离措施。(5)焊口射线探伤前12小时,施工单位通知生技部门,并在通往探伤区域的各通道处张贴警示标志,以防止在探伤时其他人员误入探伤区域。4、起重作业方面的安全措施(执行人:)(1)使用经检验合格的手拉葫芦,使用前外观检查无缺陷。(2)选用合格的钢丝绳。(3)部件应绑扎牢固,起吊时重物上禁止站人,重物下方禁止有人逗留和行走通过。5、工器具使用方面安全措施(执行人:)(1)高空工作时工器具、备件等物件应放置稳妥,摆放牢固,防止高空落物,小件物品放在工具袋内。(2)使用打磨工具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并应正视打磨部位,火花飞溅方向不应有人员工作。砂轮片、电磨头在使用前要仔细进行检查,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砂轮片及电磨头。(3)使用火焊工作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电、火焊及打磨工作地点附近及下方不应有易燃物,在高处作业应做好隔绝,以防火花飞溅到易燃物上,必要时在施工现场备好灭火器,以防万一。氧、乙炔瓶摆放距离不得小于8米,氧乙炔带、把、表、接头用管箍紧固,使用前检查完好无漏气现象。(4)氧气、乙炔橡胶管横穿平台或通道时,应架高布设或采取套管等方法防压措施,严禁与电线、电焊线并排铺设或交织在一起。(5)乙炔橡胶管脱落、破裂或着火时,应先将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带着火时,应先将氧气的供气阀门关闭,停止供气后再处理着火胶管。(6)每次收工前检查工作点附近及下方,防止遗留火种,并关闭所有工作电源、氧、乙炔瓶等,确认无任何危险后,方可收工离开现场。6、劳动防护措施(执行人:)(1)进入受热面工作人员必须配戴防尘口罩。(2)使用的安全带检验合格,使用前外观检查无破损,安全带系在固定构件上,应高挂低用。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