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观测工技术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jian****019 文档编号:5108582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火观测工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防火观测工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防火观测工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火观测工技术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1、防火观测工必须经过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此项工作。应掌握瓦斯检查、测氧及测定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技术,熟悉通风系统。二、下井前的准备工作2、带齐瓦斯检定器、一氧化碳检定器、温度计、圈尺、记录簿等。检查并保持所用各类器具完好,不合格的器具不准带下井。下井前必须携带瓦斯、氧气两用仪和一氧化碳报警仪。3、下井前领取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瓦斯氧气检测报警仪和一氧化碳检定器时的注意事项:(一)领取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应做到:首先要检查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的外观,要求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的目镜盖、主调螺旋盖、皮套、背带、胶管、吸气球和水分吸收管等完好不缺损。仪器调节操作部位的开关、调零手轮、测微手轮、目镜组手轮,要求组件牢固可靠,调节过程中应平稳、柔和、灵活、可靠,不得有松动、卡滞、杂音、急跳等现象。检查水分吸收管和二氧化碳吸收管内的药品:要求药品装满,颗粒粒度均匀,大小适宜。水分吸收管:内装硅胶时,呈现为良好的光滑深蓝色颗粒,失效后为粉红色,严重失效时为不光滑的红色。二氧化碳吸收管:内装钠石灰时,呈现良好的鲜艳粉红色,如变成白色,呈末状态触摸不光滑时,药品已失效,必须更换药品,装满扭紧,然后做简单的气密性试验和畅通性试验。检查仪器的气路首先检查吸吸气球是否漏气;用手捏吸气球,另一手捏住吸气球的胶管,然后放松吸气球,吸气球一分钟内不胀起,表明吸气球不漏气。其次检查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查仪是否漏气:将吸气球胶皮管同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吸气孔连接,堵住进气孔,捏扁吸气球,松手后1min不胀起,表明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也不漏气。最后检查气路是否畅通:即放开进气孔,捏放吸气球,气瘪起自如时为好。检查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的电路系统和光路系统:电路系统要求接触良好。检查时分别按下光源开关和微读数开关,并由目镜和微读数观测窗观察,如灯泡亮度充分,松手即灭为良好。不得出现忽明忽暗或按下按钮不亮,以及松手后常明等现象。检查光路系统时,按光源电钮,由目镜观察,并旋转目镜筒,调整到分划板刻度清晰时为止,再看干涉条纹是否清晰,否则应进行调整或更换仪器。检查干涉条纹,对仪器进行校正:按下光源按钮,干涉条纹除明亮、清晰外,要有足够的视场,条纹间隔宽度要达到规定值,即将光谱第一条黑纹(左侧黑纹)对在“0”位,第5条条纹和分划板上“7%”数值重合,表明条纹宽窄适当,可以使用。检查小数精度:小数精度允许误差为0.02%,检查时测微器读数调到零位,分划板即定的黑条纹调到“1%”,转动测微手轮从“0”转到“1%”,分划板上原对“1%”的黑条纹恰好回到分划板上的零位时表明小数精度合格,如过零或没到零,超过规定的误差值,应重新进行调整。(二)领取瓦斯氧气检测报警仪时应做到:首先检查仪器外壳及合格证,证明完好后方可使用。按“开”键开机,若绿色欠压报警灯闪亮,或按“开”键不能开机说明检测仪电池不足,应予充电。(三)领取一氧化碳检定器时应做到:首先检查其气密性,将活塞杆推到底,将阀杆打到450关闭位置,迅速抽拉活塞并松手,活塞立即复回原位,表明气密性良好;阀杆打到与吸气筒平行或垂直位置时,推拉活塞是否灵活。检查所领用一氧化碳检定管的有效期,过期失效的不能用。检查所领用一氧化碳检定管的规格型号是否齐全,是否适用井下现场。清洗气室燕调零:测量前,必须将仪器调好零位,当井下与地面温差不大于10可在地面对零;若地面和井下温差较大时,应到井下和使用该仪器的地点温度相接近的(温度不大于10)的新鲜空气中(如待测地点附近的进负巷道中),将干燥管、吸收管都接入测量气路,捏放吸气球数次(56次),吸入新鲜空气清洗瓦斯气室,将水蒸气、二氧化碳隔离,进入仪器的为纯空气。测定瓦斯浓度方法及数据的读取:首先检查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目镜内干涉条纹是否跑位或漂移,如跑位或漂移,必须在新鲜空气中再次对好零位。将对好零位的仪器背在身上,用短胶管与仪器进气口用相连,在待测地点把接到二氧化碳吸收管的辅助吸收管的进气端用木棒或检查棍(探杖)送到待测位置或有瓦斯处。测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检查二氧化碳时,应在靠近巷道底板约200mm处检查。先按检查瓦斯的操作方法在靠近巷道底板约200mm处检查瓦斯浓度,然后拿掉装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辅助管检查混合气体的浓度,混合气体浓度减去瓦斯浓度即二二氧化碳浓度。精确测定时再乘以0.952为二氧化碳浓度。四、检查一氧化碳操作5、带入井下的一氧化碳唧筒应符合标准。6、测定一氧化碳时,应在要测地点先推拉活塞35次,以清洗取样唧筒;然后再抽取气样,并迅速将锥形阀打到450关闭位置,离开取样地点到安全地方;破开检定管两端,将其低浓度端插入唧筒胶座,将阀杆打到垂直位置,然后按检定管说明书所规定的时间推动活塞,使气体均匀地通过检定管。根据变色环位置直接读出一氧化碳浓度。7、根据被测气体中一氧化碳浓度选取合适的检定管如果一氧化碳浓度高于检定管的上限,可以减少送气量和送气次数,然后再将结果扩大同样倍数即为被测气体中一氧化碳的真实浓度。如果一氧化碳浓度低于检定管的下限,则可增加送气次数,将结果按送气次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即为被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真实浓度。测量时,要尽量避开放炮时间,防止炮烟中一氧化碳干扰。五、井下采取气样8、用球胆采取气样时,下井前要带足球胆,并检查保证球胆不漏气、吸气球完好。9、取样前必须将球胆中的气体排出,特别是原来盛过较大浓度的有害气体时,应用应取气样将其冲洗干净。10、取样后,应将球胆口绑扎牢固,以避免漏气,贴好标签,并注明地点和编号、取样时间和取样人,并及时将气样送通风化验室进行化验。自采样到化验时间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0h。六、气体采工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1、检查火区及可疑发火的地点时,必须2人同行,并且进入检查地点后,应先检查风流上风侧的瓦斯及一氧化碳浓度,然后逐步检查下负侧,按顺风方向进入检查区域。进入火区后,2人应相隔一定距离,边检查边进人,并根据平时资料确定检查方式,禁止不经检查直接闯入;当发现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退出,并栅栏、设置警标,同时汇报有关领导采取措施进行处理。12、对于采空区密闭、废弃巷道、盲巷等,应以检查瓦斯、二氧化碳为主;当温度达到35以上或闻到火灾气体时,以检查一氧化碳为主。火区密闭要检查墙温、气温、水温及各种气体浓度的变化,重点掌握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13、检查时发现有人工作的地点或回风流中一氧化碳浓度超过0.0024%时,要将人员撤出,在适当地点设好栅栏,并向通风区队及矿调度汇报。14、高冒地点应挂牌管理,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检查,检查时要用瓦斯探杖。发现温度高于常温且有上升趋势或有微量一氧化碳时,应增加观察次数,并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便采取有效措施。15、应每月填写反映火区检查情况的“火区检查日报志”,重点情况记入火区卡片,填绘火区示意图。连续检查时,检查情况应向下班交接清楚。16、井下采样要2人同行,进入采样地点前,应首先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超限时禁止进入;如不超限,进入采样地点后,应再检查顶帮劫掠情况,安全状况良好时才可采样。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