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CT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10214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BCT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CBCT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CBCT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化成像技术在口腔临床中应用,1,X射线成像技术的发展,在189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后,人们对X线的产生及其应用,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开发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创造出了多种诊断,治疗及科学研究应用的X射线医学影像设备。,2,X射线成像技术的发展,X射线成像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X射线发现之后半个多世纪,科学家们根据X射线对不同物质穿透能力的差异,提出了X射线透视和摄影的理论,并且制造出X射线管及其相应的探测器件,开发出第一代X射线影像诊断设备。之后不断加以完善,使X射线摄影技术成为医疗诊断最基本的手段之一。,3,X射线成像技术的发展,第二阶段:70年代以后由于物理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一方面X线机得到进一步发展,发明了抗散射格栅、造影剂和影像增强器等技术;另一方面许多新型的X射线影像诊断技术应运而生,如X线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X线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计算机放射摄影(CR)和直接数字放射摄影(DDR)等。,4,X射线在口腔颌面领域的发展应用,根尖片 (X线发现后一年) 1896年4月,美国人C.E.KELLS拍摄了美国第一张根尖片。 体层摄影技术 1930年,意大利人Vellebonna发明了体层摄影机。 曲面体层机 1954年,根据芬兰人Peatero的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可以在同一张胶片上显示全口牙、上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的曲面体层机,70年代引进我国。,5,X射线在口腔颌面领域的发展应用,CT 1971年英国物理学家Hounsfield及医师Ambrose创制了CT装置,同年10月检查了第一位患者。80年代引入我国,并很快用于颞下颌关节、涎腺疾病及口腔颌面部其他疾病的检查。,6,随着医学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口腔颌面领域已经由传统的放射摄影技术发展到了今天的直接数字化摄影即DDR(DirectDigit Radiography)技术。出现数字化牙片、数字化曲面断层和专用牙颌CT的应用,真正地实现了口腔放射影像的数字化。,7,数字化的优点,节省时间,减少污染 降低剂量,更加安全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可实现无胶片化管理,资料齐全 方便整体系统连接,实现网络化传输图像,8,CBCT:锥形束 CT(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9,10,11,CBCT图像给我们的初步印象,12,A1根尖吸收,13,牙周膜增宽,14,阻生牙根管形态,15,融合牙,16,拔牙过程中牙根进入翼颌间隙,17,上颌3的阻生,18,上颌3的阻生,19,在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软腭及咽腔狭窄位置的测量,20,21,CBCT在根管治疗中的优势,22,典型病例,D2 急性根尖脓肿进行RCT治疗,D2根尖阴影,D2根管CT平扫发现双根管,23,近远中向断面显示颊舌向双根管至根尖1/3处融合成一个根管。,充填后效果,24,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双根管(MB2),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根管一直是临床上根管治疗的难点,因为其MB2(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存在且定位困难,易导致治疗失败。,25,26,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分型,采用Vertucci 根管分类法,附加根管分类共29类,27,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根管系统的MB2发现率由56.9%到96.0%均有报道,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除了与各实验方法不同有关外,可能与年龄因素有关。Fogel等认为,年龄40岁后,根管的冠方钙化发生率比40岁的要高。,28,下颌6的远中舌根,下颌第一恒磨牙是萌出最早的恒磨牙,龋病和牙髓根尖周病的发生率最高,根管治疗最频繁。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根管系统具有较多的变异,牙根可能为1-4个,根管数目可能为1-7个,多数为2-3个牙根或3-4个根管。Carabelli于1844年首次报道了位于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的额外牙根,Bolk将其命名为远舌根(radix entomolaris,RE)。,29,远舌根:是下颌恒磨牙根管系统中一种常见而复杂的解剖变异结构,常见于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的出现增加了根管治疗的难度,,30,Calberson关于远舌根的离体研究表明:远舌根多数为细小弯曲的牙根,弯曲部位多为根尖1/3,而且弯曲朝向近中颊侧,从而增加了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的难度。临床医生在对下颌第一恒磨牙进行根管治疗时,应随时注意有无额外牙根和根管的出现,避免根管遗漏以及治疗意外的发生,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31,C型根管,C形根管主要发生在下颌第二磨牙,有学者报道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发生率为83.73%。常规根尖片或全景片不能确定根管解剖形态以及可疑遗漏根管,而CBCT扫描可清晰显示出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尤其是横断面观察髓室底根管口的形态对于C形根管的定位和分型有重要意义。,32,33,下颌磨牙近中3根管,下颌6治疗失败,后复查CT,发现近中有3个根管,完善治疗后症状消失。,34,根管治疗后再次复查CT,效果满意。,35,上颌6发现5个根管,36,上颌6发现5个根管,颊侧三个根管,腭侧侧两个根管,37,充填后效果,38,CBCT对牙根的折、裂、劈的显示,39,有症状而无影像显示,折,劈,裂,40,折:两极开放型,劈:一端穿通开放,另一极则是盲端型。,裂:两极均为盲端,41,横行折断,横折,42,纵折,43,前牙横折、斜折,44,典型的根尖孔影像增宽现象!实际上就是纵折影像,45,当CT及平片影像诊断与临床有矛盾时?应尊重临床意 见!因为牙根折、裂的形式种类具多样性,有纵折、横折、斜折,裂也有纵裂、横裂、斜裂,或弯曲折裂等等。,结论,46,临床上我们对一颗牙齿进行根管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仍然存在,牙根的折裂是我们要考虑的原因之一。可以解释的理由是,虽没有折,但可能有劈或有裂的通道与神经管相通的存在。,结论,47,根管侧穿,超填,48,49,50,CBCT对颞下颌关节显示,51,CBCT对颞下颌关节的扫描,CBCT影像,螺旋CT影像,52,CBCT影像,螺旋CT影像,53,螺旋CT影像比CBCT影像要清晰,54,CBCT应用于口腔种植,55,切牙管,下牙槽神经管,鼻底,上颌窦,56,57,当CT数据在计算机中是以三维矩阵方式表达的,每一个点的三维坐标都是恒定唯一的。两点之间测量值的误差在0.1mm以下,任意两个点在三维空间中的相对位置都是恒定的,无论图像如何旋转或缩放,距离保持不变。,58,上颌后牙缺失,59,60,61,下颌前牙缺失,62,下颌后牙缺失,63,谢谢!,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