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浅谈“青蓝工程”帮带培养工作的思考与《孤岛32年》观后感8篇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09306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浅谈“青蓝工程”帮带培养工作的思考与《孤岛32年》观后感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编浅谈“青蓝工程”帮带培养工作的思考与《孤岛32年》观后感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编浅谈“青蓝工程”帮带培养工作的思考与《孤岛32年》观后感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浅谈“青蓝工程”帮带培养工作的思考与孤岛 32 年观后感 8篇孤岛 32 年观后感最近我观看了王继才这位孤岛老兵的先进故事,深受感动。32年来,从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军人成长为固守海疆的一代老兵,他用 32 年的时间诠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32 年也许对有的人是小半辈子的事,而对于有的人就是一辈子。深夜提笔,我不禁好奇,是什么支撑这位老兵和他的妻子坚守孤岛 32 年?有的人选择离开,甚至很多人都选择离开,但最终总有人选择留下,而支持这位老兵的是一份信仰,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信仰,是巩固海疆守我国土的信仰。王继才守护的孤岛名叫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灌河口外 9.5公里处,面积仅两个足球场大,归江苏省管辖,是一个国防战略岛,地理位置对于海防国防十分重要。岛上无人无电无淡水,野草丛生,海风呼啸,人迹罕至。1985 年部队撤编后,设立民兵哨所,但因条件艰苦,先后上岛的 10 多位民兵都不愿长期值守。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从 1986 年 7 月 15 日起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孤岛上默默坚守,为国守岛三十二年,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从王继才的事迹中对“尽职尽责”有了更深的理解。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将纪律要求贯彻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爱岗敬业,做到尽职尽责。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做到专心致志,开拓进取,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讲团结,讲奉献,传递正能量,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王继才夫妇 32 年如一日,升旗、巡岛、护航标这是多么让人震撼的平凡。我们当下的党员要把这种爱国奉献、不怕艰苦的精神融入对社区居民的日常服务中。王继才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便是最平凡的岗位,也能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华章。观孤岛 32 年有感没有淡水、没有电,整日与孤独相伴,面对这种生存环境,大部分人可能都无法忍受,但有一对夫妻在这种环境里生活了三十二年,相濡以沫,守卫孤岛,用平凡的人生完成了不平凡的使命。7 月 27日,王继才同志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离世,但他负重前行、爱过国初心给我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舍家为国,无私奉献。“我要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这是王继才同志对自己的承诺,更是他对国家的承诺。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这个位置先后换了十几位民兵,最终却只有他默默坚守三十余载,妻子更是毅然上岛相守,父母病重不能床前侍奉,儿女成长不能伴其左右,就连妻子临盆也只能在岛上将就。他不是不能离开开山岛,但他的满腔热忱和爱国使命让他舍“小家”毅然守岛,为“大家”守疆护土。爱党护国,不忘初心。“开山岛虽小,但必须每天升起国旗。”王继才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他的承诺。开山岛气候恶劣,台风肆虐、阳光强烈,国旗很容易褪色破损,王继才夫妇自己掏钱买了300 多面国旗,仍然坚持每日举行升旗仪式,用旧了 190 多面国旗。在他心里,升国旗不只是一个仪式,更是他对党的不忘初心,对国的深切责任,他用无怨无悔的坚持和付出书写了自己的人生华章。爱岗守岛,心系重责。“就算哪天我走了,也要在岗位上走”。王继才同志坚持每天写巡查日记,多次向上级报告涉嫌走私、偷渡的违法事件并成功破案。在王继才眼里,开山岛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岛,更是自己的家,守护开山岛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更是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他将孤独和寂寞化为对岗位的认真和负责,为国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知易行难,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的环境远比开山岛好的多,我们的工作远比守岛护国简单的多,但我们肩负的责任却不比王继才同志的少,我们要时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宗旨意识、坚定发展方向,面对困难时绝不犹豫、决不含糊,决不动摇,沉心静气在平凡的岗位上磨练出不平凡的品质。观孤岛 32 年有感周末在家我观看了由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的纪录片孤岛32 年,纪录片仅用短短 12 分钟记录讲述了王继才同志在开山岛默默守岛三十二年的感人事迹,王继才三十二年如一日守护祖国海防边疆,最终生命定格在去执勤的路上,榜样的力量感人至深。影片开始,由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讲述了初到岛上的艰辛,作为连云港人的我,听到乡音内心感到无比亲切,无比自豪,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艰苦,仅有 0.013 平方公里的开山岛寸草不生,伴随王继才的还有孤独和内心的恐惧,所以当王仕花第一次去到岛上时,她就决心辞掉教师工作,陪伴丈夫一起守岛,他们舍弃小家为了大家、国家,抵御住了金钱的诱惑,违法分子的威胁,一件事做一辈子不容易 32 年来他们用了 190 多面被风雨撕破的国旗,40 多本海防日志,1 部手摇电话机,20 多台听坏的收音机,10 多盏用坏的煤油灯,这些物品见证了王继才为守护祖国边疆默默奉献的 32 年,他用自己的生命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学习千千万万的王继才们的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观孤岛 32 年有感近日,我们社区党委组织我们社区的党员同志们通过江苏先锋网一起观看了视频孤岛 32 年,通过观看学习,让我从一名先进共产党员身上学到了很多。一、忠诚于党、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理想。王继才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小孤岛上,为了心中的那份信念,即份崇高理想,他默默无闻的忠诚于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在王继才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的理想念始终如一。从王继才身上我不由的想到我们身边,一些党员虽然生活条件不错,但却少了像王继才一样的革命精神,有的人好高骛远,贪图享受,有的人意志动摇,不思进取,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要和这样的现象作斗争,克服麻痹思想,永远始终如一,才能让我们党的革命事业永葆青春与活力。二、舍小家为大家,不计个人得失的革命精神。远离了战争时代,王继才没有忘记我们的革命事业远没有胜利,他始终牢记新时代的中国大发展要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尽心付出。王继才为了革命事业,放弃了个人家庭的良好物质生活,把革命事业放在前面,虽然妻子和孩子也跟着受了苦,但他的付出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受到了党和人民的表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从王继才身上看到他的优秀品质,向他学习,为了革命事业永不计较,永往直前。观孤岛 32 年有感王继才 32 年不为所动,和妻子在默默守岛相濡以沫,守卫开山岛,成为第五任开山岛“岛主”。爱国需要奉献。王继才接到守卫我国“黄海前哨”开山岛的任务,自此就把守岛卫国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妻子也辞去了小学教师的工作,陪伴左右。每天升旗、巡岛、观天象、护航标、写日志,数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这些工作。坚守 32 年,他仅有 5 个春节离开孤岛与家人团聚;坚守 32 年,亲人去世时,他错失相见最后一面的机会;坚守 32 年,他甘于清贫度日,义正辞严地拒绝投机分子巨额诱惑;坚守 32 年,他用坏了 10 多盏煤油灯,记满了 40 多本航海日志,听坏了 20 多台收音机。奉献了自己三十二年的岁月。王继才在岁月的深处写下滚烫的赤子之情,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奋斗者的品格与力量。人生需要信仰。“开山岛虽小,却是国家领土,必须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只有看着国旗在海风中飘展,我才觉着这个岛是有颜色的。”这是王继才生前说过的话,散发着他对于保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浓烈热情。王继才将守岛卫国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王继才坚守的不只是一个小岛,更是对祖国的深情与大义。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怀揣朴素的爱国情感,他以海岛为家、与海水为邻、和孤独为伴。“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如此的家国情怀,支撑起保家卫国的民族脊梁。观孤岛 32 年有感孤岛 32 年,讲述了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 32 年来与妻子王仕花以岛为家,与艰苦为伴,把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祖国海防事业的感人事迹。爱国奉献,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信念。王继才夫妇在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 20 亩的开山岛上,勤勤恳恳、默默坚守 32 年,每天坚持两个必须:必须保证岛上有人值班,必须完成守岛日记的记录。正是这种对岗位的热爱,对工作的热忱,出色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守护开山岛的任务,用青春阐释爱国守土的热血情怀,用信念和奉献书写了壮美人生。正如纪录片里所言:“做一件事容易,但一件事做一辈子不容易。”三十二年的坚守,王继才始终初心不变。舍弃小家为大家,他对于儿女是有内疚的,没能陪伴三个儿女快乐地成长,让孩子们忍受同学的嘲笑,甚至最终也迫不得已地没能守“赴大女儿婚礼”之约;他对于父母是有愧疚的,父母年事已高,却没有儿子在身旁陪伴;他对于妻子是有亏欠的,妻子为了他辞去安逸的教师工作,和他一起在孤岛上面对一切艰辛与困苦。可是啊,有国才有家,国安才能家安!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从王继才的事迹中对“尽职尽责”有了更深的理解。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将纪律要求贯彻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爱岗敬业,做到尽职尽责。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做到专心致志,开拓进取,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讲团结,讲奉献,传递正能量,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观孤岛 32 年有感一个人做一件事容易,一件事做一辈子难。今天上午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孤岛 32年,许多党员含泪看完了王继才守护开山岛的故事。从 1986 年 26 岁的风华青年到 32 年后 58 岁近花甲老人的 2018 年,他把生命定格在手捧国旗前往升旗台的台阶上,他的一生只有 58 年,但他却用 32 年守护一个仅 0.013 平方公里的孤岛。这个岛没水、没电、只有空空的房子,直到他守护 26 年后才第一次用上电,平日只有一盏油灯、一个煤炭炉、一台收音机、一个老式手摇电话,但 32 年他和妻子升起 190 多面红旗,记录了 40 几本海防日记,用坏了 10 几盏煤油灯,听坏了20 几个收音机。他用一生守护一个岛,在他的心中岛即是他的家,他舍小家护大家,用一个民的本分,完成一个兵的责任。他用信仰支撑他的坚守,他 32 年初心不改,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做到了把自己一切献给党。他无愧守岛英雄的称号,他是时代的楷模。看完视频,大家都默不作声,党员们沉浸在感动情绪中,也深深地思考与王继才相比,我们的工作环境如此的优异,在如此好的环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党员们纷纷表示学习王继才,学习他舍小家顾大家,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学习他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学习他守护好自己的“开山岛”。最新孤岛 32 年观后感 7 篇最近我观看了王继才这位孤岛老兵的先进故事,深受感动。32年来,从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军人成长为固守海疆的一代老兵,他用 32 年的时间诠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32 年也许对有的人是小半辈子的事,而对于有的人就是一辈子。深夜提笔,我不禁好奇,是什么支撑这位老兵和他的妻子坚守孤岛 32 年?有的人选择离开,甚至很多人都选择离开,但最终总有人选择留下,而支持这位老兵的是一份信仰,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信仰,是巩固海疆守我国土的信仰。王继才守护的孤岛名叫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灌河口外 9.5公里处,面积仅两个足球场大,归江苏省管辖,是一个国防战略岛,地理位置对于海防国防十分重要。岛上无人无电无淡水,野草丛生,海风呼啸,人迹罕至。1985 年部队撤编后,设立民兵哨所,但因条件艰苦,先后上岛的 10 多位民兵都不愿长期值守。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从 1986 年 7 月 15 日起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孤岛上默默坚守,为国守岛三十二年,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从王继才的事迹中对“尽职尽责”有了更深的理解。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将纪律要求贯彻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爱岗敬业,做到尽职尽责。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做到专心致志,开拓进取,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讲团结,讲奉献,传递正能量,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王继才夫妇 32 年如一日,升旗、巡岛、护航标这是多么让人震撼的平凡。我们当下的党员要把这种爱国奉献、不怕艰苦的精神融入对社区居民的日常服务中。王继才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便是最平凡的岗位,也能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华章。观孤岛 32 年有感没有淡水、没有电,整日与孤独相伴,面对这种生存环境,大部分人可能都无法忍受,但有一对夫妻在这种环境里生活了三十二年,相濡以沫,守卫孤岛,用平凡的人生完成了不平凡的使命。7 月 27日,王继才同志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离世,但他负重前行、爱过国初心给我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舍家为国,无私奉献。“我要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这是王继才同志对自己的承诺,更是他对国家的承诺。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这个位置先后换了十几位民兵,最终却只有他默默坚守三十余载,妻子更是毅然上岛相守,父母病重不能床前侍奉,儿女成长不能伴其左右,就连妻子临盆也只能在岛上将就。他不是不能离开开山岛,但他的满腔热忱和爱国使命让他舍“小家”毅然守岛,为“大家”守疆护土。爱党护国,不忘初心。“开山岛虽小,但必须每天升起国旗。”王继才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他的承诺。开山岛气候恶劣,台风肆虐、阳光强烈,国旗很容易褪色破损,王继才夫妇自己掏钱买了300 多面国旗,仍然坚持每日举行升旗仪式,用旧了 190 多面国旗。在他心里,升国旗不只是一个仪式,更是他对党的不忘初心,对国的深切责任,他用无怨无悔的坚持和付出书写了自己的人生华章。爱岗守岛,心系重责。“就算哪天我走了,也要在岗位上走”。王继才同志坚持每天写巡查日记,多次向上级报告涉嫌走私、偷渡的违法事件并成功破案。在王继才眼里,开山岛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岛,更是自己的家,守护开山岛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更是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他将孤独和寂寞化为对岗位的认真和负责,为国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知易行难,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的环境远比开山岛好的多,我们的工作远比守岛护国简单的多,但我们肩负的责任却不比王继才同志的少,我们要时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宗旨意识、坚定发展方向,面对困难时绝不犹豫、决不含糊,决不动摇,沉心静气在平凡的岗位上磨练出不平凡的品质。观孤岛 32 年有感周末在家我观看了由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的纪录片孤岛32 年,纪录片仅用短短 12 分钟记录讲述了王继才同志在开山岛默默守岛三十二年的感人事迹,王继才三十二年如一日守护祖国海防边疆,最终生命定格在去执勤的路上,榜样的力量感人至深。影片开始,由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讲述了初到岛上的艰辛,作为连云港人的我,听到乡音内心感到无比亲切,无比自豪,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艰苦,仅有 0.013 平方公里的开山岛寸草不生,伴随王继才的还有孤独和内心的恐惧,所以当王仕花第一次去到岛上时,她就决心辞掉教师工作,陪伴丈夫一起守岛,他们舍弃小家为了大家、国家,抵御住了金钱的诱惑,违法分子的威胁,一件事做一辈子不容易 32 年来他们用了 190 多面被风雨撕破的国旗,40 多本海防日志,1 部手摇电话机,20 多台听坏的收音机,10 多盏用坏的煤油灯,这些物品见证了王继才为守护祖国边疆默默奉献的 32 年,他用自己的生命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学习千千万万的王继才们的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观孤岛 32 年有感近日,我们社区党委组织我们社区的党员同志们通过江苏先锋网一起观看了视频孤岛 32 年,通过观看学习,让我从一名先进共产党员身上学到了很多。一、忠诚于党、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理想。王继才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小孤岛上,为了心中的那份信念,即份崇高理想,他默默无闻的忠诚于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在王继才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的理想念始终如一。从王继才身上我不由的想到我们身边,一些党员虽然生活条件不错,但却少了像王继才一样的革命精神,有的人好高骛远,贪图享受,有的人意志动摇,不思进取,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要和这样的现象作斗争,克服麻痹思想,永远始终如一,才能让我们党的革命事业永葆青春与活力。二、舍小家为大家,不计个人得失的革命精神。远离了战争时代,王继才没有忘记我们的革命事业远没有胜利,他始终牢记新时代的中国大发展要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尽心付出。王继才为了革命事业,放弃了个人家庭的良好物质生活,把革命事业放在前面,虽然妻子和孩子也跟着受了苦,但他的付出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受到了党和人民的表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从王继才身上看到他的优秀品质,向他学习,为了革命事业永不计较,永往直前。观孤岛 32 年有感王继才 32 年不为所动,和妻子在默默守岛相濡以沫,守卫开山岛,成为第五任开山岛“岛主”。爱国需要奉献。王继才接到守卫我国“黄海前哨”开山岛的任务,自此就把守岛卫国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妻子也辞去了小学教师的工作,陪伴左右。每天升旗、巡岛、观天象、护航标、写日志,数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这些工作。坚守 32 年,他仅有 5 个春节离开孤岛与家人团聚;坚守 32 年,亲人去世时,他错失相见最后一面的机会;坚守 32 年,他甘于清贫度日,义正辞严地拒绝投机分子巨额诱惑;坚守 32 年,他用坏了 10 多盏煤油灯,记满了 40 多本航海日志,听坏了 20 多台收音机。奉献了自己三十二年的岁月。王继才在岁月的深处写下滚烫的赤子之情,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奋斗者的品格与力量。人生需要信仰。“开山岛虽小,却是国家领土,必须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只有看着国旗在海风中飘展,我才觉着这个岛是有颜色的。”这是王继才生前说过的话,散发着他对于保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浓烈热情。王继才将守岛卫国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王继才坚守的不只是一个小岛,更是对祖国的深情与大义。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怀揣朴素的爱国情感,他以海岛为家、与海水为邻、和孤独为伴。“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如此的家国情怀,支撑起保家卫国的民族脊梁。观孤岛 32 年有感孤岛 32 年,讲述了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 32 年来与妻子王仕花以岛为家,与艰苦为伴,把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祖国海防事业的感人事迹。爱国奉献,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信念。王继才夫妇在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 20 亩的开山岛上,勤勤恳恳、默默坚守 32 年,每天坚持两个必须:必须保证岛上有人值班,必须完成守岛日记的记录。正是这种对岗位的热爱,对工作的热忱,出色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守护开山岛的任务,用青春阐释爱国守土的热血情怀,用信念和奉献书写了壮美人生。正如纪录片里所言:“做一件事容易,但一件事做一辈子不容易。”三十二年的坚守,王继才始终初心不变。舍弃小家为大家,他对于儿女是有内疚的,没能陪伴三个儿女快乐地成长,让孩子们忍受同学的嘲笑,甚至最终也迫不得已地没能守“赴大女儿婚礼”之约;他对于父母是有愧疚的,父母年事已高,却没有儿子在身旁陪伴;他对于妻子是有亏欠的,妻子为了他辞去安逸的教师工作,和他一起在孤岛上面对一切艰辛与困苦。可是啊,有国才有家,国安才能家安!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从王继才的事迹中对“尽职尽责”有了更深的理解。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将纪律要求贯彻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爱岗敬业,做到尽职尽责。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做到专心致志,开拓进取,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讲团结,讲奉献,传递正能量,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观孤岛 32 年有感一个人做一件事容易,一件事做一辈子难。今天上午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孤岛 32年,许多党员含泪看完了王继才守护开山岛的故事。从 1986 年 26 岁的风华青年到 32 年后 58 岁近花甲老人的 2018 年,他把生命定格在手捧国旗前往升旗台的台阶上,他的一生只有 58 年,但他却用 32 年守护一个仅 0.013 平方公里的孤岛。这个岛没水、没电、只有空空的房子,直到他守护 26 年后才第一次用上电,平日只有一盏油灯、一个煤炭炉、一台收音机、一个老式手摇电话,但 32 年他和妻子升起 190 多面红旗,记录了 40 几本海防日记,用坏了 10 几盏煤油灯,听坏了20 几个收音机。他用一生守护一个岛,在他的心中岛即是他的家,他舍小家护大家,用一个民的本分,完成一个兵的责任。他用信仰支撑他的坚守,他 32 年初心不改,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做到了把自己一切献给党。他无愧守岛英雄的称号,他是时代的楷模。看完视频,大家都默不作声,党员们沉浸在感动情绪中,也深深地思考与王继才相比,我们的工作环境如此的优异,在如此好的环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党员们纷纷表示学习王继才,学习他舍小家顾大家,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学习他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学习他守护好自己的“开山岛”。浅谈“青蓝工程”帮带培养工作的思考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优秀年青干部选拔培养“青蓝工程”的意见突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的工作要求。重点提高年青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进年青干部培养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营造一个有利于年青干部健康成长的机制环境。要把“青蓝工程”帮带培养工作作为培养人才的大事来抓。首先培养的目标对象。以培养科级后备年青干部为对象。坚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表现,坚持政治为先,对党忠诚干净担当,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具有一定独当一面专业化年青干部队伍,为实现追赶超越,绿色崛起,争当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工作提供坚强年青干部人才为目标。培养方法标准。按照“青蓝工程”职责建立帮带台账做到在政治上帮带、业务上指导、工作示范、谈心交流、时刻掌握帮带对象的思想工作家庭等情况,切实指导帮带对象工作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年青干部提高增强学习本领、政治本领、创新改革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行使公权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抵御各种风险本领,为培养优秀的后备年青干部,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茁壮成长。年青干部缺乏的现状培养年青干部迫在眉睫,因此抓紧对青年干部的培养使其尽快成长成才。 “青蓝工程”选拔培养实施意见,严格标准,以培养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五过硬” ,严把政治关、品行关、素质关、程序关“四关” ,择优推荐储备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后备干部,对他们进行:政治上激励、业务上帮带、工作上磨砺、情感上关怀,使年轻干部达到政治素养高,本领增强,服务、制度、政策、执政全面提升,适应新时代青年干部的要求。干部培养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十年树树,百年树人”我们在年青干部培养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但于时代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在县委和县委组织部的领导、指导下强化加紧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帮带工作,把对青年干部培养帮带工作落实抓细抓好各个环节,使年轻干部在干事、作为的环境中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