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观后感五篇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 文档编号:509267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中国》观后感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中国》观后感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新中国》观后感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 新 中 国 观 后 感 五 篇创新中国观后感五篇篇一创新中国共分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海及浪潮六个部分,涉及了大量的的最新科研成就,如光量子计算机、智能制造、中国的空间站计划、世界最清洁活力发点厂、神奇的基因编辑技术、世界首例 3D 打印距骨植入技手术等,记录了中国科技的创新之路,中国在创新驱动战略的下,逐步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面对复杂的改革环境、艰巨的发展任务,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创新中国中,展示的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方面的突破,折射出中国人甘于奉献、敢于攻关的无畏精神。FAST 望远镜、天宫空间站等领先成就的背后,是经过几代重视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日以夜继的工作而换来的。把原本遥不可及的宇宙太空和深邃的海底,用智慧和汗水化为咫尺。创新中国不仅是为国家点赞,也是为每一个奋斗在科研工作上的人点赞。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民众诉求水涨船高,通过创新,求变化、求发展,敢于啃硬骨头,才能掌握发展主动权,让人民享有更多改革成果,让国家获得更快。通过自主创新,中国创造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展现在世界舞台上时,中国人的科技强国梦也逐渐走向现实。古往今来,创新是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禀赋,只有敢于创新才有话语权,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创新在我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在创新中赢得主动,在创新中谋求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时代赋予一个国家和人民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在我们为之自豪的同时,应当继续前进,在薄弱的环节奋起直追。人说,探索者无畏,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篇二创新引领发展、塑造梦想,也带来自信与自豪。近日,我观看了央视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它将我国最前沿的科技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热点一一展示,同时还涉及到大量的最新科研成就,比如光量子计算机、中国空间站计划、智能制造、基因编辑技术、世界首例 3D 打印距骨植入手术等等。该片借用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记录了当今中国正在发生的充满激情活力、才思不竭的创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与世界的距离,看到了我们国家在大众未知领域一直未有的成就与骄傲,看到闻鸡起舞的干劲和永无止境的追求。创新是这一切改变的源泉。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有创新思想的人总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他们有最精明的头脑,有最前沿的思想和不断创造的勇气和力量。科技发展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创新制造能力不能和以往同日而语,这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就,而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日积月累的成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国创新的沃土上,年轻创新者们蓬勃向上,从不断探索日积月累开始,成就着自己,推动着中国梦的实现。“未来总是属于年轻人的,属于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创新让我们有了方向,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时代,事物都是在不断更替变化,只有把握住时代的发展和脉搏,找准方向,走在前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创新还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顺应发展。与此同时,创新让我们有了更大地底气。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国家或个人更应如此,如果固步自封,思维固化,感觉良好就不去前进,那么只有挨打的份。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却感觉自己如井底蛙一般,没有深刻的感受到时代变迁。这部纪录片不仅让我看到了国家的进步、科技的创新,同时也让我感到自己在新知识、技术领域的无知和局限。法国著名思想家、数学家笛卡尔说过: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只有树立信心,勇于挑战,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工作的需要。有人说,探索者无畏,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篇三最近看了这一部创新中国,感觉现在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而作为泱泱大国中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曾几何时,仿佛中国的产品被称作山寨的代名词,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高端技术、自主品牌、以及专利技术,都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从民用的超薄玻璃制造、无人机物流开发、到高铁高速发展并走出国门,再到尖端的航空航天、核动力等,一项项技术和发明创新让人看的心血澎湃,激动不已。就像在第三集制造里的,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大飞机 C919,对于电传飞行控制律,我们自行设计,对于买不到的“疯狂”材料,我们自主研发,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实现了我们中国人的大飞机梦,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在骄傲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中的三个百分比数,即 10%,60%和 100%,这是大飞机的国产化率。C919 项目启动之初,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内部保守估计,C919 的国产化率大于 10%即可;交付下线后,这架一出生就能与波音、空客两大名牌客机相媲美的中国大飞机,实现了近 60%的国产化率,并拿到 570 架的订单,这是令人惊喜的成果,但 C919 最终是要实现 100%国产化的。那么在这 60%到 100%之间,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据我所知 C919 的发动机为 LEAP-X1C 发动机,而 LEAP-X1C 型发动机是由国际公司美国通用电气与法国 SNECMA 各以 50%资金比例合资建立的大型客机发动机生产商 CFM 国际公司研制的大型喷气客机发动机,也就是说作为大飞机心脏的发动机它是进口的。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水平和中国航空整体水平相比还是比较低的,这是影响我国整个航空工业实力的一个短板,也是需要我们要继续攻克的一个难题。创新中国作为最新的一部记录片,他和厉害了我的国类似,节目基调明确,是一个正统的主旋律节目。整部记录片共六集,分别是: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海以及浪潮。不但画面感强,故事性也强,科技混合着人情味,缓缓讲述了中国人的创新道路。如果没有中兴事件的梗,我想我会抱着一种无比骄傲的心境看完,然后热血沸腾地感叹一下:啊,我们的祖国,拥有了很多的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了世界的领航者。很可惜,中兴在前,观影在后,所以在整个过程中,除了感慨还会很自然地带了更多的问题和思考。作为国人,我觉得对于自己的祖国认识也要全面客观的去看待,即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狂妄自大,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做到制度自信,发展自信,但同时也要承认我们和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并奋起直追,经济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厉害了我的国。篇四习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看了纪录片创新中国后,我对创新的认识更加深刻。创新中国讲述了中国最新科技成就和创新精神,它将我国最前沿的科技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热点一一展示,聚焦信息技术、新型能源、中国制造、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与海洋探索等前沿领域,用鲜活的故事记录当下中国伟大的创新实践。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国家在大众未知领域的成就与骄傲。从顺丰快递员学习无人驾驶技术到中石化开发新型能源生物航空燃料,从华大自主研发基因测序仪打破国外垄断到几百位志愿者体验“天宫一号”六个月,从航天航海到生命科学,从中科院院士到企业从业人员在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领域,创新者用实际行动和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才能更加自信地面向未来。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强大。看着这些充满激情活力、才思不竭的创意,感受那种闻鸡起舞的干劲和永无止境的追求,我忽然感到恐慌,因为现在身边到处是模仿、抄袭和剽窃。一首歌曲,用别人的曲子和自己的歌词,美其名曰借鉴;一个电视节目,二话不说拿来即用,竟然火爆异常;一篇论文,七拼八凑甚至大面积抄袭,从学生到教授,何其触目惊心;一款电子产品,推出不久即被山寨,可谓防不胜防我们可以模仿、借鉴,但要想真正变得强大,就必须创新。安于现在,习惯跟随,必将永远落后于人,甚至失去创新的能力。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我们必须要有创新精神,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一要树立创新意识。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勇于冲破枷锁,在探索中不断突破;要把创新精神贯穿工作始终,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大胆尝试。二要掌握创新方法。要保持思想活力,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破除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要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计划性、预见性和决策性,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三要明确创新方向。创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要以新的思维、方式及载体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工作的创新必须基于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篇五于我而言,纪录片代表着枯燥、乏味,但是这次党校安排我们看的 6集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却抓住了我的眼球,先不谈内容,纪录片本身就是一次创新的尝试,是世界首部采用人工智能配音的纪录片。此纪录片一共有六集分别是: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海和浪潮,记录片通过一个个事例,展示了当今中国各个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涉及光量子计算机、中国空间站计划、智能制造、基因编辑技术、世界首例 3D 打印距骨植入手术等等,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明白了现金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及国际地位,但是本片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创新”本身。记得片中有一学科带头人说到很多前沿高端科技,其他国家是不带我们玩的,所以我们只能创新,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才能让国家在高端科技方面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想,正是因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闻鸡起舞的工作精神,才有我们看到的如今国力。虽然片中讲的都是前沿科技的创新,但其实创新可以发生在任何行业、任何环境、任何事物。观完此片后,我有种深深的危机感,我们这样在一线的基层工作,每天面对大量的不同的人、事、物,按理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理应跟上节奏,以创新的精神,用各种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但事实上,虽然我们时时把创新放在口头,但很多时候我们奉行的是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墨守成规、得过且过成了最真实的写照。创新是不易的,但是不创新却是迟早要被淘汰的;创新是需要坚持的,成功不是想想就能得到的。但愿我在这里也不是仅仅说说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