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有详细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05749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有详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2019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有详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2019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有详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有详细答案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一.课内语基(共 9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怆然(chu ng) 霓裳(shang) 鼙鼓(p) 聒碎乡心梦不成(gu)B.似霰(xi n) 剡溪(shn) 溽暑( l) 千载谁堪伯仲间(zhng)C.荠麦(j) 恣肆(z ) 澧浦 (l) 天台四万八千丈(ti)D.邠州(bn) 訇然 (hng) 神妪(y) 呼儿将出换美酒(qi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樯橹 皓腕 钟鼓馔玉 三顾频繁天下计B.岩扉 豆寇 群英荟萃 早岁那知世事艰C.踯躅 危樯 芙蓉泣露 栗深林兮惊层巅D.凭轩 寂寥 列缺霹雳 且放白鹿青涯间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 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停止。B.两朝开济老臣心 济:开创 惟觉时之枕席 觉时:睡觉时C.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风景 葺之兮荷盖 葺:编草盖房子 D.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展开 李凭中国弹箜篌 中国:国中二.现代文阅读(共 21 分)(一)论述类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据日本学者花房英树统计,李白诗歌中所运用的色彩字约有二十四种。细致分析这些色彩字的运用,可以看出,李白诗歌的色彩形成了下列特点:李白描绘色彩,基本上按客观存在而再现,色调以事物的固有色为主,体现出诗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追求;李白搭配色彩,往往运用色度对比,如碧山青天、青山碧水、绿竹青萝、玉阶白露、秋月白壁、明月镜湖等。色彩字的大量运用,展示了李白诗歌激情洋溢的生动境界。而白色、绿色的普遍组合,与诗人心仪明月、崇尚皎洁、热爱自由、理想不灭的人生追求相契合。李白是唐代色彩字使用最多的诗人。以他为中心,考察其他盛唐诗人,如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储光羲等等,他们诗歌中的色彩均鲜明地反映出与李白色彩运用的一致性,如色彩的组合,多用黄、翠、白、青,青与白的映照多于红黑的对比等。这一点,遑论追求“清淡”的山水田园诗人了。杜甫以“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所描绘的“千秋” “万里” “时空” ,令千古之下的读者感同身受,而慷慨悲歌、醉卧沙场的边塞诗人,仍不出此追求。 “大笑向文士”的高适,诗中不多写景,不善于用色彩字,但用到的便是“白日” “黄云” 、 “绿竹” “清川” 、 “白马” “青草” 。 “好奇”的岑参,其南溪别业是“结宇依青嶂,开轩对翠畴” 。马克思曾经讲过:“色感乃是一般美感的最普遍的形式。 ”(政治经济学批判 )盛唐诗歌,声调高朗,气魄宏大,李白更是激情澎湃,气冲霄汉,以此估量,则其诗歌色彩,理当鲜艳夺目,光怪陆离,热闹非凡。但当我们围绕李白考察盛唐诗人诗歌的色彩,再将其与中唐“物象由我裁” “笔补造化天无功”的韩孟诗派加以对比时,我们会看到,明秀清逸、自然和谐的追求,才是盛唐审美趣尚的底蕴所在。盛唐诗人正是在充满自由、宁静、安逸之感的“绿”色天地里,表现着他们对自然、生命的最为充分的向往和体悟。也正是在皎洁、纯净、光明的银色世界中,他们坦荡地抒写自我,以自己“在玉壶”的“一片冰心” ,透视人间,感天动地。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日本学者花房英树统计出李白诗歌中所用的色彩字有大约 24 种,并由此分析了李白诗歌色彩的特点。B. 李白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的追求,体现在其描绘色彩时,色调以事物的固有色调为主。C. 李白诗中搭配的色彩,往往运用强烈的色度对比;色彩字的大量运用展示了李白诗歌激情洋溢的生动境界。D. 李白是唐代色彩字使用最多的诗人,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速、岑参、王昌龄、储光羲等等都以他为中心。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章先从论述李白诗歌中的色彩运用特点入手,进而论述了唐朝其他一些诗人诗歌中色彩运用的特点。B第二段运用大量的例子,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盛唐时期的诗人在诗歌中运用的色彩具有一致性这一特点。C在前两段对李白和盛唐其他诗人诗歌中色彩特点论述的基础上,第三段作者得出了盛唐审美趣尚的结论。D. 整篇文章的论述过程由个别到普遍、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论述了盛唐的审美趣尚。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李白的诗歌,基本上按客观存在而再现的特点,固然和其对自然美的追求有关,更与时代的审美趣尚有关。B追求“清淡”的山水田园诗人,在诗歌色彩的组合中,青与白的映照多于红黑的对比。C慷慨悲歌、醉卧沙场的边塞诗人高适,在用到色彩的字时也是追求“清淡”的,诸如 “黄” “白” “青”等色彩。D李白的诗歌之所以没有鲜艳夺目,光怪陆离,热闹非凡的特点,是和盛唐诗人的审美追求密不可分的。(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本报广州 9 月 16 日讯(记者刘盾)今天 17 时左右,第 22号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市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为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14 级。9 月 15 日,广东省教育厅召开防御台风紧急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各学校按照“属地管理” “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在属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指挥下,坚决落实防御强台风工作的监管和主体责任,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广东省教育厅强力部署,要求从 9 月 15 日至 17 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全部停课停学,少年宫、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停止一切培训和教育活动,寄宿制学校学生原地做好防台风工作。广东省教育厅强调,启动防台风工作机制期间,全省各类学校、幼儿园、少年宫、校外培训机构,停止一切对外交流培训、户外拓展、军训等户外活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按照广东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经教育部考试中心批准,广东省 9 月 16 日至 17 日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停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9 月 16 日 18 点 30 分,深圳市教育系统共出动 8460 人次安全隐患排查人员,重点检查 112个在建工地、17 处危险边坡、75 处低洼地带。深圳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共安排 60 个检查督查组,动用人员 850 多人次。材料二:本报南宁 9 月 16 日讯(记者 周仕敏欧金昌)台风“山竹”预计今晚到 17 日凌晨登陆后以台风或强台风(13-15 级)进入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9 月 15 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始终绷紧防台风这根弦,做最坏的打算、最精心的安排、最充分的准备,牢牢守住师生生命安全的底线,提早落实防御措施,力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为了做好防御工作,广西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加强与气象、水利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准确了解台风信息,紧盯台风“山竹”移动路径,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师生和家长加强防范,提升安全意识。同时,严格值守,及时报送信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 24 小时通讯畅通。广西强调,各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停止师生户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适时停课。据了解,目前广西已有 8 个地市教育部门发布通知,要求从 17 日起,所有学校、幼儿园停课,直至解除防御台风应急响应为止。材料三:本报海口 9 月 16 日讯(记者宗河)受台风“山竹”影响,海南省教育厅 9 月 14 日发布关于做好超强台风“山竹”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 ,要求切实抓好全省教育系统的防风防汛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迅速落实防御台风的各项措施,立即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对危旧校舍、围墙、教室宿舍门窗以及水电路等设施进行逐一排查,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及时消除隐患。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后勤保障工作,准备充足的食物、水以及发电机、药品等急需物品,确保台风期间留校师生的生活正常。学校要加强师生防汛防风安全教育,特别是今年秋季入学新生的防汛防风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在台风影响期间避免外出活动,做好防范台风预警和安全防范教育工作。海南多地教育部门已出台停课措施。海口市教育局今天发出通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9 月 17 日上午停课半天,下午复课。此外澄迈县、文昌市各学校和幼儿园 9 月 17 日停课一天;儋州市中小学停课半天,幼儿园停课一天,并通过校讯通、微信群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广东省教育厅要求各地按“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行事,目的是落实该工作中的监管和主体责任,做好台风防范工作。B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强调“做最坏的打算、最精心的安排、最充分的准备” ,是该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坚守师生生命安全底线的态度和决心的体现。C海南省教育厅为台风期间留校师生准备“食物和水以及发电机、药品等急需物品” ,是一种应对台风威胁的措施,也是在关怀广大师生的生活。D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是一种减少台风所带来的损害的最有效措施。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在台风“山竹”登陆过境期间,三省区相关学校和培训机构停课的举措,都体现了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师生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B海南省和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系统均安排有安全隐患排查,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排查的侧重点也不一样。C广西壮族自治区只有 8 个地市教育部门发出停课通知,说明台风“山竹”对广西的影响远小于广东和海南。D2018 年台风“山竹”对我国影响巨大,涉及广东、广西、海南三地,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它对教育系统的影响。9以上三则新闻材料,分别报道了广东、广西和海南在面对强台风“山竹”时不同的应对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三地措施的侧重点是什么?(6 分)_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3 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小题.(本题共 4 小题,19 分)曹利用,字用之,赵州宁晋人。父谏,擢明经第,仕至右补阙,以武略改崇仪使。利用少喜谈辨,慷慨有志操。谏卒,补殿前承旨,改右班殿直,迁为延路走马承受公事。景德元年,契丹寇河北。帝语利用曰:“契丹南来,不求地则邀赂尔。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 ”利用愤契丹,色不平,对曰:“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 ”帝壮其言。利用驰至契丹,契丹母曰:“后晋德我,贻我关南地,周世宗取之,今宜还我。 ”利用曰:“晋人以地贻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若岁求金帛以佐军,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 ”契丹度不可屈,和议遂定,利用奉约书以归。擢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赐第京师。契丹遣使来聘,遂命利用迎劳之。知宜州刘永规驭下残酷,军校乘众怨,杀永规叛,陷柳城县,围象州,分兵掠广州,岭南骚动。帝谓辅臣曰:“向者司天占候当用兵,朕固忧远方守将非其人,以起边衅,今果然。曹利用晓方略,尽心于事,其以为广南安抚使。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岭南平,迁引进使。利用在位既久,颇恃功。天禧二年,辅臣丁谓、李迪争论帝前,迪斥谓奸邪,因言利用与之为朋党。利用曰:“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 ”迪坐是免,而利用以检校太师兼太子少保为会灵观使,进尚书右仆射。利用性悍梗少通,力裁侥幸,而其亲旧或有因缘以进者,故及于祸。然在朝廷忠荩有守,始终不为屈,死非其罪,天下冤之。 (宋史曹利用传 ,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B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C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D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明经,汉武帝时设立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书,故称明经。B在中国古代国家首都通常称为京师,现代已不再沿用此简称,这里指都城长安。C. 司天是古代掌管天文历象的中央机构或官员,掌管天文,推算历法,预言吉凶。D朋党指同类的人以恶相济而结成的集团,后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倾轧的党派。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曹利用的父亲曹谏富有文韬武略,考取明经科,官至右补阙、崇仪使;父亲死后,利用因为父亲的缘故走上仕途。B曹利用颇有壮节,擅长外交辞令。在契丹入侵皇帝让他出使契丹时能够不辱使命,最终带着和约归国。C曹利用功绩显赫,深得皇帝器重。精晓策略,又办事尽心,能智击贼人,因此升任引进使。D曹利用虽然恃功而骄,但是他并无大过而且能够尽忠职守。在辅臣之争时他的官职不降反升。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后晋德我,贻我关南地,周世宗取之,今宜还我。 (5 分)_(2)向者司天占候当用兵,朕固忧远方守将非其人,以起边衅,今果然。 (5 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4-15 题(9 分)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首联点明题旨,夕阳从层峦叠嶂之处落下,诗人去追寻超然物外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留恋。B.颔联承接上文,聚焦题中“山家” ,突出“兰径” “槐庭”的夏日景况,此联嗅觉、视觉相结合,也暗示了诗人的志趣与追求。C.尾联卒章显志, “一遣”与“唯馀”的反差,揭示了一片“诗心” ,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D.此诗意境深邃,内蕴丰厚,全诗紧扣“游”字,描写夏日暮晚时分的独特山景,属于借景抒情的诗歌。15.请简要赏析颈联中的“彻” “深”二字。 (6 分)_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6-17 题。 (9 分)除夜有怀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注 崔涂曾长期流落于湘、蜀一带,此诗为诗人客居四川时所作。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乱”字写山的杂乱形态,借以表现诗人诸事纷杂的心态, “残” 字写雪,既扣住了时节,又写出残冬余寒未消,借以表现心境的凄冷。B.“孤烛 ”照孤客,物与人相互映衬,有力地揭示出诗人孤苦的心境。此句与马戴的灞上秋居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句,可谓是异曲同工。C.结尾用“那堪”加重了全篇的愁情,但“明日岁华新”陡然一转,想到新的一年就要来临,诗人漂泊的心得到安慰。同时结句紧扣题目,意境鲜明,结构严谨。D.全诗语言质朴,不事铅华,于朴素之中饱含着真情;意境苍凉,刻画细腻,情韵幽绝,感人至深。17.载酒园诗话又编有言“崔涂除夜有怀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 ,试分析此诗的凄凉之感从何而来?(6 分)_(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5 小题,共 6 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出师未捷身先死,_。 (杜甫蜀相 )(2)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4)_,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 (李煜虞美人 ) 四.语言文字运用(17 分)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从文章风格看, 庄子奇幻, 孟子雄辩, 荀子浑厚, 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近几天我们走访了四所学校,这只是管中窥豹,还不能说已经全面掌握了全市各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昨天作客浙江人文大讲堂。这位被媒体称为最具个性的新闻发言人在杭的行程被排得很满,记者的采访只能见缝插针地安排在从宾馆前往这次大讲堂的举办地杭州师范大学的路上。 A. B C D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3 分)A汪老的各种著述,尤其是他生前的自编文集,包括难得罕见不易罗致的处女集邂逅集和第二本书羊舍的夜晚 ,我均已搜罗齐备。B 2018 年 1 月 31 日,经过各大媒体平台的宣传报道,让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百年不遇的 “超级蓝血月全食”图片或视频刷了屏。C.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篇文章,紧紧围绕以摩拜单车创始人套现 15 亿的故事为中心,向读者传递了学会改变敢于拼搏的道理。D.红海行动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的故事,是一部将爱国主义与动作元素完美结合的国产优秀影片。21.下面是某中学文社向各班级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题目。 (5 分)灯谜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悠久、妙趣横生的益智活动,为激发同学们对灯谜的兴趣,丰富校园生活,雏凤文社定于 1 月 22 日下午 4 点,邀请在灯谜研究方面享有极高盛誉的林德老师为我们做题为“走近灯谜”的讲座,届时林老师将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还有神秘嘉宾前来光临。请各班推荐两名对灯谜感兴趣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参加。(1)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三个词语,分别是_、_ 和_ 。 (3 分)(2)文中有一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将_ 改为_ 。 (2 分)22.下面是作文中“编写故事”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6 分)_五. 写作(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60分)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手机,英才中学高二年段的两个班主任严老师和郝老师在各自班级就学生携带手机一事做了规定。严老师规定班级所有同学一律不准带手机进校,一经发现就没收,待高三毕业后归还。而郝老师班级则购买了手机柜,学生来到班级第一时间将手机放入手机柜,并由专人负责看管,如有特殊需要可向负责人申请取用手机,放学后学生取回手机。针对上述两个老师不同的管理手机的方法,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语文参考答案一.课内语基(共 9 分,每小题 3 分)1. 【答案】C解析:A 裳应读 chng; B 溽应读 r; D 将 应读 jing。2. 【答案】C解析:A 频繁频烦; B 豆寇豆蔻; D 青涯青崖。3【答案】A解析:B 觉时:醒时 ; C、景:日光; D、 张:弹奏二.现代文阅读(21 分)(一)论述类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9 分)4 【答案】B解析:A 项,原文并没有显示日本学者花房英树分析了李白诗歌色彩的特点。C 项, “强烈的色度对比”属无中生有。D 项, “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適、岑参、王昌龄、储光羲等等都以他为中心”错误,作者是说以李白为中心考察这些诗人。5.【答案】B 解析:第二段举了大量的例子,只是从一个方面论述盛唐诗人在诗歌中运用的色彩具有一致性这一特点的。6 【答案】D解析:没有“鲜艳夺目,光怪陆离,热闹非凡”的不是李白的诗歌,而是其诗歌色彩(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7 【答案】 D(“最”说法过于绝对化,夸大的措施的作用)8 【 答案】 C(材料中没有充分证据说明台风“山竹” “对广西的影响远小于广东和海南” )9 【答案】1. 广东:明确相关领导的责任、学校及相关培训机构停课停训停户外活动、严格排查安全隐患(2 分) ;2.广西: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停课停训停户外活动(2 分) ;3.海南:排查安全隐患、加强应急物资的保障和后勤工作的准备、加强防台风安全教育、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 。 (2 分) (答案大意对即可赋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3 分)(一)文言文阅读10. 【答案】B解析:先掌握句子大意, “曹利用前往岭外,在武仙县遇上强盗。强贼手持锐利的标枪,护着彩色的盾牌,衣服盔甲坚实,锐箭也射不进。曹利用让士兵手持大斧长刀先将盾牌砍破,才将强盗斩首示众” 。“遇贼武仙县”是状语后置,应为“(于)武仙县遇贼” ,排除AD;“坚利”的是衣甲,所以才让 “锋镝不能入” ,排除 C。 )11、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这里指都城长安。 ”有误,宋朝的都城不是长安,此处应为开封。12、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 项“因此升任引进使”错,因果关系不当。13、 (1)后晋感激我国,送给我国关南之地,后又被周世宗夺取,今天应还给我国。 (“德”1 分, “贻”1 分, “取”1 分, “宜”1 分,大意 1 分)(2)从前司天监预测说应当调兵遣将,我本来就担忧远方守将不行,会引起边境上的争端,如今果然这样。 (“向”1 分“用兵”1 分,“边衅” “果然”1 分,大意 1 分)参考译文:曹利用,字用之,赵州宁晋县人。父亲曹谏,考取明经,官做到右补阙,后因有军事方面的才能而改任崇仪使。曹利用少年时喜谈善辩,为人慷慨而有节操、大志。父亲曹谏死后,他以荫补殿前承旨的官,后改任右班殿直,又被选为部延路走马承受公事。景德元年,契丹侵犯河北。皇帝对曹利用说:“契丹人南下入侵,不是要夺取土地便是想求得财物。关南一地归属中原已久,不可答应给契丹,汉代用玉帛赐给匈奴单于,有成例在先。 ”曹利用痛恨契丹,便愤愤不平地对皇帝说:“他们若妄图有所贪求,我绝不敢活着回来。 ”皇帝很欣赏他的豪言壮语。曹利用飞驰到契丹,契丹国母说:“后晋感激我国,送给我关南之地,后又被周世宗夺取,今天应该还给我国。 ”曹利用说:“后晋人把地送给契丹,后周人又把地夺回,对此我大宋朝不知道。像每年求取一些金银玉帛之类来补助军费,尚不知我们皇帝是否同意,至于割地的请求,我曹利用根本就不敢向皇上报告。 ”契丹估计不能使他屈服,便定结和议,曹利用带着和约归国。后被提拔为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并赏赐一套在京师的府第。契丹派遣使节来宋朝访问,便命曹利用慰劳接待。宜州知府刘永规用残酷手段治理部下,有个军校利用部众对知府的怨恨,刺杀刘永规,发动叛乱,攻陷柳城县,包围象州城,又分兵攻取广州,整个岭南骚动不安。皇帝对辅佐大臣说:“从前司天监预测说应当调兵遣将,我本来就担忧远方守将不行,会引起边境上的争端,如今果然这样。曹利用这个人精晓策略,又办事尽心,可任命他做广南安抚使。 ”曹利用前往岭外,在武仙县遏上强盗。强贼手持锐利的标枪,护着彩色的盾牌,衣服盔甲坚实,锐箭也射不进。曹利用让士兵手持大斧长刀先将盾牌砍破,才将强盗斩首示众。岭南平定后,升任引进使。曹利用执政时间长了,很有些仗恃自己的功劳而无所顾忌。天禧二年(1018) ,辅佐大臣丁谓与李迪在皇帝面前争论,李迪指责丁谓是奸臣,并说曹利用与丁谓是同党。曹利用说:“凭借一纸文章受到君主的赏识,我比不上李迪;(敢)舍弃生命地进入凶险不测的敌军之中,则李迪比不上我。 ”李迪因此被罢免,而曹利用则以检校太师兼太子少保身份任会灵观使,并进职为尚书右仆射。曹利用生性勇悍耿直,但很少圆通,致力于裁制侥幸小人,但他的亲朋旧友中却有人因他的关系而当官升职,他因此遭受祸患。但他在朝廷中能尽忠职守,始终不屈服,无罪而死,天下人都说他冤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14.【答案】C 怀才不遇,无中生有, “一遣樊笼累”表明对官场、俗世的厌倦15.【答案】 “彻” ,响彻;“深” ,深远。 (2 分)以动衬静,用风声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光深远衬托山谷的空阔。描绘了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寂静,月光遍洒山谷的纯静空明、幽寂清冷的画面。 (2 分)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2 分)16. 【答案】C解析 C 项,结尾“明日岁华新” 可能有一些新年到来的欣喜,但是应该主要是感叹自身漂泊他乡, 不能与亲人团聚过节。17. 【答案】诗人飘泊天涯,举目无可亲,生活艰辛,生命危险;寓居之地乱山、残雪、孤烛,纷乱而凄凉;适逢除夕,万家团圆,自身却远离故乡,思乡思亲之情倍增。 (每点 2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5 小题,共 6 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长使英雄泪满襟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3)吴楚东南坼 (4)昆山玉碎凤凰叫(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四.语言文字运用(17 分)19.【答案】C解析:各有千秋”意思是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用在此处恰当。 管中窥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符合语境见缝插针:指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时间或机会,符合语境。巧夺天工”指人的技艺巧妙,中用来形容自然美景显然不恰当;“一见如故”的适用对象是陌生人,中用来形容老朋友,属于望文生义,也可以理解为对象不当。蒸蒸日上,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多指生活和生意。适用对象错。20.【答案】D解析:A 项, “难得罕见”重复赘余,罕见即“难得见到”.B 项,介词滥用导致缺少主语,去掉“让” 。C“围绕”和“以为中心”两个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21.【答案】 (1)极高 前来(或光临)一定(或务必) (盛誉”是指极大的声誉,极力称赞,或好的口碑的意思;“极高”与“盛”重复,去掉“极高” 。 “务必”指一定,必须的意思; “前来”和“光临”重复,保留一个即可。 “一定” “务必”重复,保留一个即可。 )(每空 1 分)(2)奉送改为 赠送。 (奉送,敬辞) (每空 1 分)22.【答案】 “编写故事”需要做好起承转合四个环节(2 分): “起”即用一句话概括出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内的故事内容(1 分) ; “承”即交代故事的诸多矛盾(1 分) ;“转”为矛盾的总爆发(1 分) ;最后矛盾得到解决,回归主旨,此为“合” (1分) 。 【考点】图文转换 【解析】 【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作文中“编写故事”的初步构思框架,结合标志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五 作文参考立意:1. 对于班级手机问题应该严格管理2. 对于班级手机问题应该人性化管理3. 对于不同班级的手机管理问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