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一套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01902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一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一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一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一套(考试时间:150 分钟;分值:150 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 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 6 句,不得多选)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太守酒意正浓,胸怀开阔,胆气豪壮的句子是“_” 。(2)默写李煜相见欢的下阙。_,_,_。_。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9 分)质朴而圆润的徽剧带着泥土与流水的芬芳,以它独特的民间艺术与民俗风情,唱遍了江南的山水楼台,也唱遍了徽州的街闾巷陌。在悄然流逝的光阴里,不知是谁打翻了砚台的古墨,_,令锦秀山河浸润在潮湿的水墨中。沿着河流追s 古徽州苍郁的历史,还有那些铺卷而来的徽州民风,在 kun 达的人生中获得一种坚实与淡定的快乐。(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悄然( ) 追 s( ) kun 达(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 。(2 分)(3)文中 “街闾巷陌 ”的“陌”的意思是_;“苍郁”中的“郁”的意思是_。(2 分)(4)结合语境,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渲染了整个徽州大地 B沾染了整个徽州大地C泼染了整个徽州大地 D点染了整个徽州大地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题。(4 分)【甲】 “我的体力比以往更加地随着智力的发展而增强不,我将忍受不了病痛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啊!千百次地享受人生是多么美好啊!”【乙】 “亲爱的索菲娅,长期以来,我一直为我的生活与我的信仰的不一致而苦恼着。我无法强迫你们改变你们的生活以及你们的习惯现在,我决心做我想做的事了:我要离去”【丙】 “如果我的粗笨的锤子把坚硬的岩石忽而凿出一个形象,怨而凿出另一个形象的话,那是因为它从握着它、引导它、指挥它的那只手那儿接受了动作”以上语段出自_ ,各语段对应的人物是【甲】_【乙】_【丙】_4. 九年级开展“课堂在路上”为主题的研学行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 分)(1)八年级 (1)班的学生在泰山脚下聚合,准备攀登,以便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有位同学望着巍峨高大的山,望而却步,不敢攀登,作为同伴的你如何劝他与你一起勇攀高峰?_(4 分 )(2)活动中,班长写了一段研学随笔。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登临山顶,A拂去心头的疲惫,B丝丝的山风袭来,C 燥热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回首仰瞻,葱茏草木掩于山间,悬崖峭壁,像是被劈出来的,透着粗犷与危耸。眺望远方,碧蓝的天空,青翠的山峦,还有不远处的城市,一切景物尽眼底。 “会当凌绝顶,一览山小”的意蕴尽在此刻深入每个人的心间。为了体验别的风景,也考虑同学们的身体状况,我们下山选择了乘后山的索道而行。后山因为无前山的磅礴大气之意,但是也别有一番幽静之美。一条石阶小路,弯弯曲曲,通向不远处的山巅。画线句子有语病,应该将把“_”改为“_”。(2 分)最后三句AB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 与 调换。(只填序号)(2 分)假如你是八年级(1)班的学生,说说你此次研学的收获,60 字以内。(4 分)二、阅读(55 分)【一】敬畏柴草(21 分)“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乡村的炊烟是最暖人的,特别是傍晚时分,夕阳余晖将尽,百鸟争相归巢,千家万户的炊烟和天上的云朵一起袅袅飘香。柴草的味道渗透进每一寸褐色的土地,经过无数个春夏秋冬的累积沉淀,在天空和大地之间氤氲着绵延不绝的糯香,那种醇厚绵长的味道,被春风吹得漫山遍野都是,在夏雨浇灌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秋霜覆地时扯起乡愁,冬雪飘飞时驱赶寂寞。柴草是炊烟的源头,从五六岁开始,我就跟着哥哥去野地里捡拾柴草。童年的村庄四周基本没有多少荒地,柴草奇缺。树林里的树木是不可以随便砍伐的,亭亭的芦苇必须留织盖房用的苇帘,我们只能用镰刀割一些青草,一捆捆背回家里晒干备用。刚割下来的青草很沉,哥哥总是给我捆一小捆,给自己捆一大捆。两捆青草哥哥都放在高一点的土坡上,我们双膝跪在土坡前,两条胳膊分别穿进捆草的两根绳子,一直把绳子拉到肩膀上,双手扶地支撑身体,咬牙用尽全力艰难地站起身来,手握对向肩膀前的绳子减轻勒痛,一步步走向回家的路。我喜欢的柴草是红荆条,但是村庄附近比较少,偶尔发现几丛,就提了镰刀拼命砍削,有一次用力稍偏,镰刀正好落在右脚的骨头上,尽管鲜血染红了脚背,我依旧不管不顾地砍柴。我一瘸一拐地背着一捆红荆条回到家里,母亲看到后,急忙向我跑过来,蹲下身背起我去看医生,泪水糊满了她的脸颊。有时候赶巧了,我和哥哥去树林里读书的时候,捡到几根被风吹断的大树枝,我们高兴的像是捡到了宝贝,蹦蹦跳跳地拖回家,一路上尘土弥漫,如同粗中有细的张飞,用马尾巴上拴着的树枝在长坂坡后的树林里拖起尘土满天。秋收的时候,所有的庄稼秸秆全部运回家中,堆成一个个幸福的柴垛。庄稼收完了,父亲会抽时间下洼割柴草。做教师的父亲一般都是周六下半夜起来,母亲烙上几个饼,灌上一大葫芦开水,父亲推着木制的独轮车,和叔叔大爷们顶着满天繁星一起出发,在漆黑的夜色里一路上磕磕绊绊,六七十里路程正好走到天亮。他们急急忙忙地吃完饭,就挥起镰刀开始割草。挥汗如雨地割到太阳当头,把柴草装到车子上,捆得结结实实。车子两边绑了木棍,增加柴草装车的宽度,而高度不能超过父亲的眼睛,那样会阻碍视线。吃过午饭,父亲他们就踏上回家的路,路上歇息一两回,晚霞即将隐去的时候,疲惫的父亲推着满满一车柴草回到家中。我经常站在夕阳裹满金光的村头,像期盼一个得胜的将军凯旋般迎候父亲归来。父亲推回来的柴草,经常有一串串金黄喷香的小野果和密密麻麻的小野豆,我们把小野果摘下来,稀罕的要命,一颗颗计划着吃,那是贫困童年里秋天唯一的水果。那些小野豆,母亲仔仔细细地摘下来晒干抽打,在风中扬去皮屑,背到碾房里磨面后和玉米面掺和在一起,蒸成喷香的小窝头,温暖了无数个寒冷的冬天。捡拾柴草的日子,已经随着故乡的远离化作了永远抹不去的缕缕乡愁。有时候看到路边或者垃圾堆里的树枝和青草,心里会生出许多的酸楚,因为我无比敬畏这些曾经滋养了我生命的柴草,如同敬畏食物和书本一样,我把它们深深地珍藏在心底。5. 文章段依次写了哪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6 分 )6.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5 分)母亲看到后,急忙向我跑过来,蹲下身背起我去看医生,泪水糊满了她的脸颊。7. 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6 分)那些小野豆,母亲仔仔细细地摘下来晒干抽打,在风中扬去皮屑,背到碾房里磨面后和玉米面掺和在一起,蒸成喷香的小窝头,温暖了无数个寒冷的冬天。8.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题目“敬畏柴草”的妙处。(4 分)【二】读书应是一种沉静的坚守(19 分)4 月 23 日已经过去了, “世界读书日”所唤起的全民阅读热潮,依然令人感动着。 “世界读书日”相关活动的初衷,以及这些活动所取得的成效,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读书毕竟不是一日之功,更应该是一种恒久的坚持和沉静的坚守。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静”字。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诗中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里提到的,就是一种远离喧嚣和忍受孤独的读书方式。实际上,真正的读书生活,除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切磋,更需要静下心来,耐得寂寞,需要艰苦的跋涉和曲折的探索。读书要守心以纯,要珍惜时光,而最重要的是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才能获得丰稔的收获。读书需要思考一个“活”字。李白在嘲鲁儒中说:“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诗人对那些夸夸其谈而没有真才实学的“鲁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这些人谈起五经头头是道,问起经世济民之策却茫然无知。他们拿腔拿调,架子十足,却死于章句,不知时变。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观点,则更加值得那些“鲁叟”们深思。他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陆游写给小儿子的一首绝句,朴素亲切,满含哲理,尤其是诗中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至今犹有现实意义。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高”字。书中的鲲鹏志向、报国情怀、浩然正气、丹心赤胆,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砥砺提升,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洗涤净化,对我们的情操是一种美好陶冶一位名叫李时可的诗人写的一首舟中夜闻读书中说:“临溪一舍竹疏疏,舟过时闻夜读书。姓字是谁何必问,定应不是俗人居。 ”诗的意思是说在临近小溪岸边看见一间农舍隐在朦胧的竹林里,乘船走过的时候不时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诗人说不用打听这是谁的家,通过那琅琅的夜读声,就能猜到这里肯定不是一个鄙俗的人居住的地方。诗人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巧妙地说明了读书使人志存高远、超凡脱俗的道理。读书使人内心清明、目光澄澈、骨骼清奇、脊梁挺直,从中可以识别得失成败,可以感受廉耻是非,可以升华情志操守,也可以友朋孝亲睦邻。读书需要思考一个“勤”字。唐代诗人杜苟鹤说:“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宋代诗人朱熹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这些恳切真挚的声声教诲,用意其实都是在劝人加紧学习,勤奋精进,不能放松自我,懈怠光阴。但今天的读书,己不局限于纸质传统载体,阅读途径也已经更加丰富和多元。手机APP、电子出版物、微信读书、QQ 阅读等等各种古人没有见过的阅读方式,使我们的读书生活更加便捷轻快。想想孔夫子韦编三绝的劳苦,想想范仲淹饘粥不继的艰辛,现代人的读书条件是多么轻便和舒适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更加珍惜和努力呢?读书热是好事,但也需要一些冷静的思考。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虽然过去了,但是对爱读书的人来说,天天都是读书日啊。9.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10. 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6 分)11. 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4 分)12. 下面的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到那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 分)宋代抗金名臣李纲在读书诗中说:“平生长作蠹书蟑,老去犹资慰我心。每到古人名节处,慨然掩卷一沉吟。 ”13. 作者陆游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的诗句满含哲理,至今犹有现实意义。请结合诗句内容与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的启发。(3 分)【三】(15 分)【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盏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诸葛亮出师表)【乙】齐侯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对曰:“患善恶之不分。 ”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言进,则善无由入矣。 ”(说苑 政理)14.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1)危亡之秋(2)恢弘志士之气(3)陟罚臧否(4)宜付有司论其刑赏(5)此言也信矣15. 翻译下列句子。(4 分)(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2)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言进,则善无由入矣。16. 甲文诸葛亮希望后主“_,_”(限填 6 个字),与乙文晏子和孔子的话相一致,但又有区别。(2 分)17. 请引用甲文相关语句,分析乙文为政“善恶不分”会有哪些后果?(4 分)三、写作(60 分,含卷面分 5 分)1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一个班集体,一串笑声,一阵欢呼;一个班集体,一些往事,一些师生;一个班集体,一张张老照片,一排排课桌每当我们想起这些,都会在我们的心中泛起涟漪。请以“班里的那些事”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文体不限;(3)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 600 字。语文试题答案1.(10 分) (1)采菊东篱下;似曾相识燕归来;老骥伏枥;安得广厦千万间;星汉灿烂;直挂云帆济沧海;瀚海阑干百丈冰;酒酣胸胆尚开张;(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2.(9 分) (1) qio 溯 旷(3 分) (2)锦秀 锦绣(2 分)(3) 市中街道 茂盛 (2 分) (4) (C) (2 分)3.(4 分) 名人传 贝多芬 列夫托尔斯泰 米开朗琪罗4.(12 分) (1)小明:不要害怕,我们研学就是锻炼我们的毅力和胆量的,我会和你一起攀登,我对你有信心,你也要相信自己。 (共4 分,意思对即可)(2) (8 分) 因为 虽然 (2 分) 【A】 【B】 (2 分)通过这次研学,我领略了泰山的雄伟高大,感受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一路上,同学们互帮互助,让我感受到友情的可贵。 (4 分,意思对即可)5.(6 分) “我”与哥哥去野地里割青草,并吃力地背回家;“我”砍红荆条条时误伤了脚;“我”与哥哥捡到几根被风吹断的大树枝,高兴地拖了回家。6.(5 分)运用动作描写的描写方法(1 分) “跑” “蹲” “背”等一系列动词,生动真切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的脚被砍伤时的焦急和心疼(分 2)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2 分)7.(6 分) “温暖”的意思是“使感到暖和” 。 (1 分)这里是说母亲把父亲割回来的柴草上长的小野豆磨粉蒸成喷香的小窝头,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感。 (2 分) “温暖”一词流露出作者对柴草的感激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分)8.(4 分)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所写的几件事都与柴草有关。点明了文章主旨,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对柴草的敬畏及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即可)9.(3 分)读书应是一种沉静的坚守(或:读书不是一日之功,更应该是一种恒久的坚持和沉静的坚守。 ) 10.(6 分)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4 分)将读书需要一个“活”字的道理阐述得更加清楚,明白,也更有说服力。 (2 分)11.(4 分) 开篇提出分论点:读书需要思考一个“勤”字; 然后引用诗句阐述读书要勤奋;再从阅读载体、阅读途径、阅读方式等方面揭示今天的读书生活更加便捷轻快; 最后,对比反问,强调我们要珍惜现在的读书条件努力读书。12.(3 分)第段。诗句表达了诗人年华老去,但仍耽于读书,对书中涉及名节操守的内容十分看重,与第段阐述的“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高字”的分论点一致。13.(3 分)诗句强调从书本得来的知识终究是比较浅薄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我们不仅要认真读书,还应自觉地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让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夯实和进一步升华,从而变成真才实学。 (意思对即可)14 (5 分) (1)时 (2)发扬,扩大 (3)善恶,这里意思是评论人物好坏 (4)判定 (5)言语真实(正确)15 (4 分) (1)大概是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2)忠言能进,那么虚伪的话就不会听到;不忠之言能进,那么忠言就无法听到了。16 (2 分)亲贤臣,远小人17 (4 分) (1)善恶不分,会听不到忠言就会会“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善恶不分,就会不辨忠奸邪恶就会像后汉那样“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8 (60 分含卷面分 5 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