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实验心得(精选多篇).doc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4977910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实验心得(精选多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械设计实验心得(精选多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械设计实验心得(精选多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实验心得(精选多篇)作为高频电子的老师,高频基础实验可以说算得上是让学生一次崭新的实验尝试。比如说:新奇,原则性强等等,学生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后来的熟悉,喜欢,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很多。算起来虽只让学生做了六次实验,仅仅只是初步接触,当却感觉学生学到了不少东西。一些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觉得要做好高频电子实验,需要意识到如下几点:1、充分的预习是必要的。以往做电子技能实训与考核实验台电工实验时学生往往只看一下步骤,原理一带而过。这样做实验时便会吃大亏。一般在实验前得花上一个小时去预习。这样试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2、需要预先对结果进行预测,至少在碰到问题时会合理的去分析问题。之所以会这样说也是有血的教训的,由于某个学生对过程中一个问题视而不见,导致出现了重做的悲惨命运。3、对一些实验注意事项要在意。这里可不是说我弄坏了什么东西,而是基于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水火无情,电更无情。可能是由于我的原因吧,我每次让学生实验时,似乎对学生很不放心,可谓事必躬亲,再三叮嘱,这也有一个好处:试验出错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而且安生性也大大增加了。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总结问题。通过这段时间的高频电子实验,学生能够掌握高频电子的一些基本理论了。比方说lc谐振电路,频带的展宽等。让学生了解到仅仅通过一些简单的试验仪器便可以将知识运用进生活中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我想是大有裨益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我想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训考核台高频电子实验之所以会在学生中大受欢迎,并被视为学校开放性实验室,与其在实验中和学生走在一起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进这个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心得(2):第一次接触到这种设计性实验,我开始时束手无策,因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都是第一次,只能通过网络书籍和老师了解一些有关的内容,但正是这样才给了我们锻炼自己的机会。设计性实验让我们自主独立地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资料搜集与处理信息、交流等活动,从中获得学科、交流等方面的知识,而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便是这个活动的精髓。在这次实验中,我有几点感触颇深:一、改变了我们被动的学习现状,培养我们自主思维的能力。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必须从根本上保证有充足自主学习的时间,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自主探究,去获取新知,让我们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给我们充分的思维空间去拓展。而正是这次实验活动让我们得到了充足的时间去设计、讨论实验的各个项目和各种细节,有许多方式帮助我们去设计整个实验,从而提高了我们的自主思维能力。二、改变机械的接受学习现状,培养了我们的探究能力。与传统的实验课相比,设计性实验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建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我们的探究实践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发现能力、质疑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在活动中,我们会经常提出一些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问题,让我们亲自去调查研究,亲自去操作体验,从而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观察思考、体验中感悟,得到启迪。三、培养了我们合作交流能力,让我们懂得了相互谅解的重要。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相互体谅的重要性。免疫实验的任务十分的重,我们组人员本来就不足,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是十分的困难,而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不能参加部分实验,因此造成剩下的同学要面临更艰巨的任务。我原以为她们会不乐意,但她们却很支持我的工作,还提前完成了实验。这一切让我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让我非常的感动。虽然实验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它给我的东西让我可以收益终生。第二篇:机械创新设计-机构创新设计实验心得体会机械创新设计-机构创新设计实验心得体会 可说我们设计的机构经过两天的努力便圆满的完成了,剩下的工作便是向老师介绍我们设计好的机构的具体的情况。因为经历两天我们设计好的机构总体看来还是比较简单,而且运动也不复杂。所以作介绍的话也比较简单。细心去听完每一组介绍自己设计的机构。我也认真总结了自己陈述用语,先介绍我们组员设计的具体思路,最主要的是设计的目的,要实现什么样的运动。还有就是我们创新在什么地方,随后指出优点及缺点,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按照自己的思路一一说明本次实验课对我们学机械类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因为本次实验给我们提供了实际操作的平台,以及机构创新的平台,这胜于我们大学四年学习机械类的课程,也可以说是一个校验过程,认识,总结的过程。在一定的基础上提高我了我们对机械的认识,完全是亲自接触,由此我们自己也有了较深的体会。我非常的希望这样的实验课程学校里面可以多提供一些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机械的认识,以及兴趣,更多的是可以改善我们学习理论知识的进度,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学到真本事第三篇:机械设计实验要求通知:本学期机械零件设计课内实验采取如下方法开展进行:请同学们按下列4个题目要求,自己找资料学习、可以通过看我发给大家的实验指导书,通过查找资料,看模拟仿真视频和动态教材,之后撰写实验报告(用实验报告专用纸按规定的实验报告模式写)由班长届时收齐交给我即可。(1)螺栓连接测试实验(2学时)(2)v带传动试验(2学时)(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定实验(2学时)(4)减速器拆装实验(2学时)实验要求:通过虚拟实验加深了解各种机械零件的结构特点、设计方法、传动方式、装配关系,掌握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交报告的时间:18周周末由班长统一收齐交来。(本门课程总体成绩由理论课成绩+实验成绩+平时成绩构成)2014/5/25第四篇:机械设计实验机(请你继续关注:)械设计实验:实验一:机械组成及典型机械认知(开放实验2学时)实验二:减速器拆装与测量 16-17周开放 11#3050实验三:发动机结构分析(必做实验4学时)李金明老师13946100642实验四:典型机械系统结构分析(必做实验4学时)3楼12月初 姚峰 13945663924 姚峰老师滑动轴承 王进礼老师11#3083号楼 26第五篇: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实验一机械零件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机械设计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2了解各种标准零件的结构形式及相关的国家标准。3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4了解各种常用的润滑剂及相关的国家标准。5增强对各种零部的结构及机器的感性认识。二、实验方法通过对实验指导书的学习及机械零件模型的展示,实验教学人员的介绍,答疑及同学的观察去认识机器常用的基本零件,使理论与实际对应起来,从而增强同学对机械零件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展示的机械设备、机器模型等,使学生们清楚知道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机械零件。三、实验内容(一)螺纹联接螺纹联接是利用螺纹零件工作的,主要用作紧固零件。基本要求是保证联接强度及联接可靠性,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内容:1螺纹的种类; 2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3螺纹联接的防松;4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在掌握上述内容,通过参观螺纹联接模型,同学应区分出:什么是普通螺纹、管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螺纹;能认识什么是普通螺纹、双头螺纹、螺钉及紧定螺钉联接;能认识摩擦防松与机械防松的零件;了解联接螺栓的光杆部分做得比较细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二)标准联接零件标准联接零件一般是由专业企业按国标(gb)成批生产,供应市场的零件。这类零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都已标准化,设计时可根据有关标准选用。通过实验学生们要能区分螺栓与螺钉;能了解各种标准化零件的结构特点,使用情况;了解各类零件有那些标准代号,以提高学生们对标准化意识。1螺栓; 2螺钉;3螺母;4垫圈;5挡圈。(三)键、花键及销联接1键联接;2花键联接;3销联接以上几种联接,通过展柜的参观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其结构,使用场合,并能分清和认识以上各类零件。(四)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有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传动及蜗杆传动等。各种传动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这些传动知识同学们在学习“机械设计”课程中都有要详细讲授。在这里主要通过实物观察,增加同学们对各种机械传动知识的感性认识,为今后理论学习及课程设计打下良好基础。1螺旋传动;2.带传动; 3.链传动; 4.齿轮传动; 5.蜗杆传动。(五)轴系零、部件1.轴承;2轴 (六)弹簧(七)润滑剂及密封实验二轴承装置设计和分析一、实验目的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实验箱 2 测量及绘图工具300mm钢板尺、游标卡尺、铅笔、三角板等。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依据指导教师给每组指定实验内容(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或蜗杆轴系)观察组装后的轴系结构,绘制轴系部件的装配草图。2测量轴系的主要装配尺寸,分析并测绘轴系零件,绘制主要零件的结构草图。四、实验步骤1明确实验内容,理解设计要求;2复习有关轴承组合设计的内容与方法;3构思轴承装置设计方案1)根据齿轮类型选择滚动轴承型号;2)确定支承轴向固定方式(两端固定:一端固定、一端游动);3)根据齿轮圆周速度(高、中、低)确定轴承润滑方式(脂润滑、油润滑);4)选择端盖形式(凸缘式、嵌入式)并考虑透盖处密封方式(毡圈、皮碗、油沟);5)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间隙调整等问题;4组装轴系部件根据轴承装置设计方案,从实验箱中选取合适零件并组装成轴系部件,检查所设计组装的轴系结构是否正确。5绘制轴承装置结构草图。6测量零件结构尺寸(支座不用测量),并作好记录。 7将所有零件放人实验箱内的规定位置,交还所借工具8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在3号图纸上用1:l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要求装配关系表达正确,注明必要尺寸(如支承跨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配合尺寸),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9写出实验报告。实验三轴系结构设计和分析一、 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轴与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2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3熟悉并掌握轴系结构设计中有关轴的结构设计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实验箱实验箱提供了可组成减速器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和蜗杆轴系三类轴系结构模型的成套零件(详见实验中的设备介绍)。2测量及绘图工具300mm钢板尺、游标卡尺、铅笔、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依据指导教师给每组指定实验内容(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或蜗杆轴系)观察组装后的轴系结构,绘制轴系部件的装配草图。2测量轴系的主要装配尺寸,分析并测绘轴系零件,绘制主要零件的结构草图。3每人编写实验报告一份。 四、实验步骤1明确实验内容,理解设计要求;2复习有关轴的结构设计内容与方法;3对轴系部件进行拆解,观察和分析轴系各零件的结构,对其主要的结构尺寸进行测量(支座不用测量)。4 根据装配草图和测量数据,绘制轴系部件装配图。 5装配轴系部件使其恢复原状。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