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944328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PPT 页数:160 大小:1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1 一 殖民体系的解体 一 殖民体系解体的原因 二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概况 三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四 殖民体系解体的影响 2 一 殖民体系解体的原因世界文明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殖民地民族主义力量的成长壮大 欧洲中心论 的破灭和非西方文明的复兴社会主义国家的鼓舞和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影响联合国的推动作用 3 世界文明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殖民主义作为互动的一种世界体系 宗主国的衰落和被奴役民族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导致它的瓦解 它是宗主国力量日渐式微或欧洲殖民帝国本身危机不断加深的一种反映 殖民主义曾经帮助资本主义把全世界的财富集中到欧洲大陆 但殖民国家之间却无法均分这些不义之财 政治经济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使欧洲各国之间力量的天平发生倾斜 一些后起的殖民国家不断对老牌殖民帝国发起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殖民帝国利益发生绝对冲突 殖民利益最终无法调和的结果 而每一次世界大战都使它们的力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 二战中 殖民帝国 特别是英法等仅存的老牌殖民帝国受到更为沉重的打击 战争结束时 日不落帝国 实际上已经日薄西山 法兰西殖民帝国也风光不再 只有美国积极地以新殖民主义的方式在全世界到处插手 从总体上看 殖民主义作为一种世界体系可以说基本上寿终正寝了 4 殖民地民族主义力量的成长壮大宗主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 极力压制殖民地的民族工业 给殖民地生产力造成很大破坏 但为了长远的经济目的 为了能够从殖民地源源不断地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它们又不得不在殖民地培育新的生产力 如同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统治 英国工业愈是依靠印度市场 英国厂主就愈是感到在他们摧残了印度本国工业之后 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力 英国撤离印度前 在印度投入了相当的资本 创办了银行 办起了黄麻工厂 修建了多条铁路 铁路里程达到40524英里 战争年代 宗主国向殖民地的大量 订货 也刺激了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大发展 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这过程中缓慢地壮大起来 并向宗主国发起挑战 二战期间 殖民国家不仅无法完全控制殖民地的事务 甚至严重依赖殖民地的支持和供应 殖民地的民族主义力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壮大起来 最终成为殖民主义的终结者 5 欧洲中心论 的破灭和非西方文明的复兴随着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普及 白人种族优越论的神话被解构 人类各族群之间生而平等的观念日益得到赞同和支持 殖民主义者在传输欧洲 文明价值观 推广欧洲语言的同时 也将欧洲的人本观念和民族主义思想输入殖民地人民的脑海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 民族主义不再是欧洲的专利 殖民地人民高举起民族民主的旗帜向宗主国宣战 二战中 殖民地与宗主国为战胜法西斯而并肩作战 大大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坚定了他们争取民族独立的自信心 例如 法国沦陷后 戴高乐将军将阿尔及利亚作为 自由法国 抵抗运动的大本营 法属西非和法属赤道非洲成了 战斗的法国 的大后方 法属非洲殖民地为戴高乐收复法国提供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支援 巴黎解放时 进入巴黎的40万盟军队伍中有近30万人是非洲人 尽管法国不再称非洲为殖民地 并给殖民地人民以 法国公民 的权利 试图把他们留在 法兰西共同体 内 但为时已晚 殖民地人民已经觉醒 6 社会主义国家的鼓舞和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社会主义已越过一国范围 在欧亚一系列国家扎根 这对于世界其它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 在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也是最大的半殖民地国家里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 这是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一次沉重打击 开创了由无产阶级领导民族民主革命并获得胜利的光辉范例 它不仅提高和增强了亚非拉地区各被压迫民族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而且也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影响二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二战的结果 德 意 日等法西斯国家战败 其殖民地宣告解散 英 法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遭到严重削弱 无力再继续对殖民地实行统治 因此 战争期间或战后 许多的亚非拉殖民国家纷纷宣布脱离原来的宗主国 如1943年黎巴嫩独立 或由宗主国宣布其自治或独立 战后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意识空前增强 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提高了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意识和觉悟 使它们受到了以前未曾受到过的锻炼和考验 战争爆发后 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卷入战争 被压迫民族直接参加了反对强大的法西斯势力的战斗 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即便是那些没有直接卷入战火之中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也由于战争的需要刺激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进而促进了民族意识的新觉醒 这一切都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重新高涨 奠定了必要的条件 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和1961年开始的不结盟运动就是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意识增强的最强大的体现 8 联合国的推动作用联合国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产物 1945年建立联合国的旧金山制宪会议上就把非殖民化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议题进行了讨论 最后的结果是确认殖民国家逐渐走向自治或独立 联合国的6个主要机构中其中一个就是托管理事会 联合国成立以后 为亚非拉殖民国家的自治或独立作了大量工作 尤其是60年代成立了非殖民地化特别委员会 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有的国家正是在联合国的直接干预下才获得独立的 如利比亚 9 二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概况二战后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 时间从1945年到5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在亚洲和北非 第二个时期 时间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 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广泛开展 出现了民族独立的新高潮 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另一个特点是出现了亚非拉国家之间进行联合反帝 反殖 反霸斗争的新局面 第三个时期 时间从70年代初到现在 这时期的特点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 这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另一个特点是亚非拉国家之间团结反帝 反殖 反霸斗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斗争矛头逐渐转向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 其二是斗争重心逐渐转向经济领域 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0 第一个时期 时间从1945年到5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在亚洲和北非 1947年6月 在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强大压力下 英国公布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 蒙巴顿方案 同年8月 印度分治 印度和巴基斯坦实现独立 结束了英国在印度的长期统治 印度于1950年宣布为共和国 尼赫鲁任内阁成员 由于缅甸人民争取独立运动的日益高涨 英国被迫于1947年10月公布了缅甸独立法案 1948年1月 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 印度尼西亚于日本投降后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八月革命 1945年8月17日宣告独立 成立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苏加诺当选为总统 1947年和1948年 荷兰在英 美支持下 对印度尼西亚发动荡不安两次殖民战争 鳊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1949年12月 根据印度尼西亚和荷兰王国达成的 圆桌会议协定 印度尼西亚成立联邦共和国 参加以荷兰女王为首的荷印联邦 50年代中 印度尼西亚宣布取消荷印联邦关系 并废除圆桌会议协定 摆脱了 荷属东印度 时代的殖民地状况 在北非 埃及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了新的重大胜利 英国被迫于1922年宣布埃及为独立国后 依靠埃及国内的地主贵族继续统治着这个国家 1952年7月 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法鲁克王朝 于1953年6月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 1956年7月 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这年10月 英法纠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了侵略战争 企图重新夺取运河 遭到失败 这时期民族解放运动最突出的成就 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和朝中人民抗美卫国战争的胜利 给妄图称霸世界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11 12 13 第二个时期 时间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 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特点是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广泛开展 出现了民族独立的新高潮 1954年11月 阿尔及利亚人民爆发了反法武装起义 经过7年多的武装斗争 迫使法国于1962年签订 埃维昂协议 承认阿尔及利亚的自决和独立 阿尔及利亚反法武装斗争的胜利 结束了法国在阿尔及利亚长期的殖民统治 在非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 非洲有37个国家取得独立 占战后新独立的非洲国家的80 其中1960年一年中就有17个国家独立 被称为 非洲独立年 西非 中部非洲和东洲的广大地区纷纷挣脱了帝国主义的羁绊 走上了民族独立的道路 在拉丁美洲 从1953年起 开展武装斗争的古巴于1959年取得了胜利 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在60年代 加勒比地区有牙买加等4个国家宣告独立 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另一个特点是出现了亚非拉国家之间进行联合反帝 反殖 反霸斗争的新局面 1955年4月 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 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会议 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的共同愿望 1961年 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 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它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政策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4 非洲独立年 15 16 17 第三个时期 时间从70年代初到现在 这时期的一个特点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 70 80年代的非洲 又有9个国家赢得独立 1990年3月 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 宣布独立 至此 所有非洲国家都取得了独立 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的历史结束了 一幅新的非洲政治地图展现在世界面前 在拉丁美洲 70年代又有8个殖民地获得独立 获得独立的国家纷纷开展反对帝国主义的国有化运动 其中智利的阿连德改革最为突出 1970年11月 以社会党和共产党为主的人民联盟在智利的大选中获胜 社会党领袖阿连德当选总统 阿连德政府对内实行铜矿等基本财富国有化 没收庄园进行土地改革 对外坚持反帝立场 1973年9月 美国支持智利军人实行政变 阿连德在战斗中以身殉职 人民联盟被推翻 在亚洲 印度支那人民反美斗争取得了光辉的胜利 越南人民迫使美国于1973年1月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75年4月30日 美国扶植的西贡伪政权被推翻 越南人民获得了全部解放和祖国的统一 1976 6 24 7 3召开越南第6届国会 宣布正式成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柬埔寨于1975年4月解放了金边 1976年通过新宪法 废除君主制 建立民主柬埔寨 老挝于1975年12月取得反美的胜利 宣布废除君主制 建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18 第三个时期 时间从70年代初到现在 这时期的一个特点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 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另一个特点是亚非拉国家之间团结反帝 反殖 反霸斗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斗争矛头逐渐转向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 体现在 1 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不断增加 达到100多个 2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3 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超级大国任意控制联合国的局面逐渐发生变化 二是斗争重心逐渐转向经济领域 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以后 在经济上还没有完全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 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 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为了实现工业化 不得不输出农产品 原料等初级产品 以便积累资金 从国外进口工业设备和技术 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国际市场价格 压低初级产品价格 抬高工业品价格 恶化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条件 第三世界认识到 因此他们提出要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于是 从70年代中期起 开始了南北对话 80年代又推动进行南南合作 19 20 三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战后绝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取得的战后多数国家是通过和平斗争的方式获得独立的亚非拉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社会主义思潮在亚非拉各国广泛流行 21 战后绝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取得的传统的观点认为 民族解放运动只有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 但是 二战后的事实说明绝大多数国家获得独立都不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这是因为二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民族解放运动取得胜利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 同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具有一定的反帝性 而且在一些经济特别落后的国家 资产阶级还属于新兴的阶级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的生产力 这样使其能负起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重任 这些国家无产阶级人数较少 甚至没有形成自己阶级的政党 有的国家虽有无产阶级政党 但是由于力量薄弱 政治上不成熟 或犯左右倾的错误 使民族解放运动领导权落到资产阶级手中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虽然取得了胜利 但是这个胜利果实是不彻底的 许多国家还保留着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残余势力 建立的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 这与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有区别的 22 战后多数国家是通过和平斗争的方式获得独立的过去人们往往把武装斗争看成是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但是 到目前为止已独立的国家中 只有中国 朝鲜 越南 莫桑比克 几内亚比绍 津巴布韦等少数国家是通过武装斗争和武装斗争相结合的方式 或非暴力的和平斗争方式取得独立的 这是由于二战后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的结果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大力支援无产阶级领导的或资产阶级领导的任何形式的民族解放运动 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遭到严重削弱 战后他们面对日益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实行武装镇压屡遭失败 于是被迫采取和平谈判的形式拖延其殖民统治 他们以分阶段独立的办法 允许将政权和平地转让给殖民地的民族资产阶级 以便保留他们在这些国家的某些权益和影响 而这些国家的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利用人民的力量反对帝国主义 另一方面也害怕斗争的胜利果实落到人民群众手中 于是他们也愿意与帝国妥协 通过和平谈判来取得国家的独立 各殖民地人民也希望用最少的牺牲争得本国的民族独立 建立共和国 这样 二战前的 三不允许 变成了 三允许 即社会主义国家 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都允许通过群众性的和平斗争和谈判形式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3 亚非拉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由于亚非拉各族人民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共同要求 因而具有结成反帝统一战线的基础 在长期的反帝斗争中 亚非拉各国人民互相支援 逐步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于是二战后各种形式的反帝统一战线组织相继形成 如 1955年的亚非会议 1961年的不结盟运动 1963年的非洲统一组织 1964年成立的 77国集团 1974年7个拉美国家组成的 香蕉出口国联盟 等 24 社会主义思潮在亚非拉各国广泛流行战后多数亚非拉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现在获得独立的120多个新兴独立国家 约有半数自称为社会主义国家或提出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思潮在这些国家广泛流行 例如 非洲51个新兴国家中 有31个国家自称为社会主义国家或以社会主义为目标 并根据本国的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主义运动 提出不同的社会主义的新概念 如埃及 苏丹 利比亚的 阿拉伯社会主义 加纳的 泛非社会主义 坦桑尼亚的 乌贾马 大家庭之意 社会主义 塞内加尔的民主社会主义等 亚洲除中国 朝鲜 越南 老挝 蒙古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外 还有6个非共产党掌权的民族独立国家宣布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如印度 印尼 1956 1965年 巴基斯坦 1967 1977年 缅甸 新加坡 斯里兰卡 它们主要推行民主社会主义和军事社会主义 中东22个阿拉伯国家也有8个宣布搞社会主义 除南也门奉行苏联的社会主义外 其余国家都信奉 阿拉伯社会主义 如叙利亚和伊拉克信奉 阿拉伯的复兴社会党的社会主义 拉丁美洲普遍流行基督教社会主义 另外阿根廷和玻利维亚也曾经宣布搞 军事社会主义 圭亚那宣布搞 合作社会主义 牙买加搞 民主社会主义 总之 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亚非拉许多新兴独立国家广泛流行的一种思潮 25 社会主义思潮在亚非拉各国广泛流行的原因亚非拉人民憎恶资本主义 向往社会主义 几百年来 亚非拉人民受尽了殖民统治之苦 他们憎恶殖民主义 而在亚非拉人民的心目中 资本主义就是殖民主义 西方资本主义是使他们遭受深重灾难的根源 因此 他们不但要求推翻殖民主义压迫 而且要抛弃 抵制资本主义制度 另一方面 亚非拉被压迫民族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蓬勃发展中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亚非拉地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赢得了亚非拉国家广大人民的信任和向往 当然 有些国家的人民向往社会主义 要走资本主义道路 只是基于对殖民主义的压迫和资本主义剥削的愤慨 而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深刻认识的结果 而在有些国家 则是由于广大人民向往社会主义的情绪 影响了执政的资产阶级 为了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他们打出了社会主义旗帜 无论在争取和巩固本国的民族独立还是在国际上进行的斗争中 民族独立国家都得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力支持和巨大援助 民族独立国家倾向于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同社会主义力量一道结成反帝 反殖 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 这使他们易于接受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 亚非拉广大地区存在着产生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社会基础 有些落后国家在殖民主义统治之前 处于原始公社时期 殖民主义的入侵使之遭到破坏 广大劳动人民从此遭受帝国主义 殖民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榨 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 因而他们渴望社会公正 人人平等 独立后 原始公社制残余则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的因素死灰复燃 出现在原始共产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的幻想 例如 非洲一些国家的执政党就提出要搞 村社社会主义 一些国家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 在民族独立斗争时期 由于所处的时代以及反帝 反殖的立场 使他们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时 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及各种社会主义 如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 从而在取得独立后 提出了搞社会主义的主张 还有一些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分子 在取得独立后 为了抵御帝国主义政治和经济势力 便借助于社会主义 但因他们本身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教育和影响 又害怕共产主义 因此提出走第三条道路 动摇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 26 四 殖民体系解体的影响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 巴勒克拉夫惊叹道 1945年到1960年期间 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 超过世界人口的1 4一反抗过殖民主义 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 以前还不存在如此迅猛进行的这样一次革命性反复 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 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 二战前 亚非拉地区只有36个独立国家 战后 伴随着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 有90多个国家挣脱了新老殖民主义的枷锁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殖民主义主导国际关系 西方列强任意奴役和宰割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这一大批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构成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世界开始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从而扭转和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 亚非会议的召开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第三世界国家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的成立 如非洲统一组织 安第斯条约组织等 不仅在本地区国际事务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而且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 新殖民主义 Neo Colonialism 乃至所谓 后殖民主义 Post Colonialism 仍在继续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侵略 第三世界国家政治上获得了独立 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实力优势 无刻不在经济 文化 心理等方面对这些国家施加压力和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一时间并不为人们所察觉 但其作用和实质与旧殖民主义一样 都是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民族尊严 贬抑它们的价值观 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霸权服务 27 二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一 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运动 二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独立 三 中东问题的产生 28 一 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运动1 印尼的独立 1 八月革命1945年8月15日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印尼 当天 印尼共产党人在雅加达开会 并作出立即宣布独立的决议 一些与会者认为应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领袖来宣布与领导独立 因而派出代表与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苏加诺 哈达协商 得到他们的同意 8月17日 苏加诺宣读 独立宣言 宣告印度尼西亚独立 成立共和国 8月19日 正式选举苏加诺和哈达为正副总统 沙里尔任总理 此次事件 史称 印尼八月革命 29 苏加诺宣布印尼独立宣言 30 2 井里汶协定 印尼的独立使英 荷殖民主义者大为惊慌 1945年9月29日 首批英国军队一个营在雅加达登陆 10月初两连荷军也以盟军名义在雅加达登陆 英荷殖民军以受降的名义重新到达印尼后 便强制接管了大城市和重要战略据点 逮捕民族解放运动领袖 屠杀印尼人民 英 荷侵略军的野蛮行径 激起了印尼人民的强烈反抗 在万隆 三宝垅 泗水等地都爆发了印尼军民反对英军入侵的武装斗争 1946年底 为了镇压其他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英国从印尼撤走了军队 把它在印尼的占领区交给了荷兰殖民当局 荷兰力图维护对印尼的殖民统治 玩弄谈判掩护进攻的阴谋 1946年11月5日 沙里尔政府同荷兰签订 井里汶协定 又称 林牙椰蒂协定 协定规定 荷兰承认印尼共和国在爪哇 马都拉和苏门答腊岛上的事实政权 共和国必须和荷兰扶植的联邦区组成印尼合众国并参加荷兰印尼联邦 承认荷兰女王为联邦元首 31 32 33 3 两次殖民战争和 茉莉芬事件 1947年7月20日 荷兰撕毁林牙椰蒂协定 对印尼共和国发动了第一次殖民战争 印尼人民奋起自卫 1948年1月 在美 澳 比 三国调停委员会 的斡旋下签署了 伦维尔协定 重申 林牙椰蒂协定 的原则 在印尼民族民主革命的严重关头 1948年8月 印尼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会议 号召共产党员坚决为取消两个协定而斗争 并决定将三个工人阶级政党 共产党 劳工党 社会党 合并为统一的印尼共产党 清洗不纯分子 尽速恢复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地位 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族统一战线 把民族民主革命进行到底 但是 党和革命力量还没有来得及巩固 美 荷帝国主义唆使以哈达为代表的反动派 于1948年9月18日 借口 共产党在茉莉芬夺取政权 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 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及其外围组织成员 大约有1万名共产党人遭捕杀 总书记慕梭 主席沙佐诺等被杀害 史称 茉莉芬事件 34 3 两次殖民战争和 茉莉芬事件 1948年12月18日 荷兰又发动第二次殖民战争 占领了共和国临时首都日惹 苏加诺 哈达 沙里尔等被俘 但是 印尼人民并没有屈服 组织游击队 坚持抗击荷兰殖民军 1949年11月 在三国调停下 印尼共和国 荷兰扶植的一些傀儡邦区与荷兰在海牙签订 圆桌会议协定 规定印尼共和国和15个傀儡邦组成 印尼西亚联邦共和国 成为 荷 印尼联邦 的一个自治邦 荷兰女王为联邦元首 虽然协定规定荷兰将主权移交给印度尼西亚 实际上 印尼的外交 国防 财政等都置于荷兰的控制之下 这个协定使印尼沦为半殖民地 直到1956年 在强大的群众运动推动下 印尼政府才废除圆桌会议协定 恢复印尼的独立地位 1963年5月1日 从荷兰手中收回西伊里安的行政管理权 印尼实现完整的独立统一 35 2 印尼 九三0事件 1 历史背景独立后 苏加诺举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注重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抵制帝国主义的渗透 对内推行国有化政策 颁布了 土地法令 实行计划经济 这种政策引起了本国反动势力的不满 帝国主义的仇视 苏加诺为对付反动势力 需要共产党的帮助 但又害怕共产党势力的壮大 因此于1959年7月5日 苏加诺提出民族主义 宗教 共产主义三大思想合作的主张 简称纳沙贡 当时印尼社会主要有三种力量 左派 以共产党为核心 积极支持苏加诺反帝反殖 中派 以民族资产阶级为核心 他们在50年代中期掌握了政府的领导权 右派 纳苏蒂安 苏哈托为首的将领委员会为核心 36 37 2 经过1965年印尼暑气逼人 苏加诺病倒 各派力量进行紧急磋商 1965年9月底 美中央情报局通过将领委员会 准备在10月5日建军节前发动政变 推翻苏加诺统治 但被苏觉察 以总统警卫部队翁东中校为首的爱国力量在9月30日采取了反对这一政变的行动捕并处死了将领委员会的6名高级军官 10月1日晚 担任陆军战略后备队司令的苏哈托少将调动大量部队 控制了雅加达 发动政变 挟持苏加诺 夺取了国家权力 并以镇压 九三0 运动分子为名 实行白色恐怖 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 几十万人丧生 其中包括印尼共主席艾地等领导人 100多万人被投入监狱 印尼共被宣布为非法 1966年3月11日 苏哈托宣布代行总统职权 1968年3月21日 临时人民协商会议正式任命苏哈托为总统 1973 1978 1983 1988 1993 1998年苏哈托又多次出任总统 苏哈托政府于1966 1967年在国内迫害华侨和华裔 掀起反华排华浪潮 捣毁中国大使馆 打伤中国外交人员 1967年10月30日起中断了同中国的外交关系 直至1990年8月8日 中印尼才复交 1998年5月21日在 五月风暴 中辞职下台 38 3 印尼共产党的经验教训1920年5月印尼共产党成立 印尼共产党曾经是战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党 影响也日益扩大 1926 11 1927 1印尼共产党领导了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 失败后遭到重大破坏 直到1935年才重建党中央 1936年又遭镇压 直到1948年才又重建 这期间党犯右倾错误 1948年9月发生 茉莉芬事件 遭到重大挫折 1951年成立以艾地为首的党中央 从此以后力量和影响日益扩大 但艾地犯了右倾错误 在斗争形式问题上 革命道路 没有把农民运动提到武装斗争的高度 把主要活动放在议会斗争上 特别是苏共20大后 印尼共提出以和平道路达到社会主义的右倾口号 没有作好非和平道路的准备 在统一战线问题上 只讲团结 不讲斗争 无原则地支持苏加诺 模糊和忽略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独立自主原则 把革命统一战线完全改变为同所有阶级包括反动阶级的联盟 变为阶级合作 在组织路线上 大力发展党员 从1951年不足1万增加到1963年的200多万 党的质量下降 不少坏人混进党内 另外 由于强调议会道路 使党员的身份 党的组织机构充分暴露在敌人的面前 一遇进攻 便措手不及 39 二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独立1 战后初期印度民族运动的高涨 1 战后初期印度面临的新的国际形势二战结束后 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是世界殖民体系的危机加深了 战争期间 亚洲 非洲和大洋洲广大地区变成战场 这里的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拿起武器 同德 意 日法西斯进行英勇斗争 同时为了自身的解放 在不同的国家 由于条件和历史背景不同 采取各自独特的斗争形式 在亚洲 中国越南 缅甸 马来亚 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所开展的武装斗争 在日本投降后 已汇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 彻底地冲垮了那里的殖民体系 极大地鼓舞和支援了印度人民的斗争 其次 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普遍遭到削弱 法西斯战败国彻底垮台 而战胜国除美国外 英法则一蹶不振 尤其是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英国 已从世界一流强国的地位上跌落下来 它在对付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问题上已感力不从心了 再次 社会主义的苏联由于在战胜法西斯德国的战争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成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坚强后盾 40 二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独立1 战后初期印度民族运动的高涨 2 工农运动的高涨和海军水兵起义在印度国内 经济形势恶化 阶级和民族矛盾急剧尖锐起来 早在1944年印度工业生产开始衰退 随着战争进入尾声这种状况更加严重 大宗的军事订货被缩减导致生产萧条和企业倒闭 大批工人被雇 工厂主为了保证高额利润 压低工人工资 拒绝支付物价津贴 而市场上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比战前1939年上涨1 5 2倍 这使工人实际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家庭手工业者的处境也十分困难 他们也因为战争结束失去军事订货而成批地被抛向街头 另外 1944 1945年印度农业歉收 使原已十分短缺的粮食供应状况更加恶化 印度总督魏菲尔也不得不承认 全国约有一亿人口受到饥饿的威胁 食品和其它生活必需品的匮乏 引起物价飞涨和投机活动的猖獗 这一切对于陷于水深火热的亿万印度人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激起工人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在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鼓舞下 他们强烈要求结束英国殖民统治 所以从1945年年中开始 印度出现了工农运动和民族运动的新高潮 41 2 英国政局的变动和工党政府的灵活策略1945年7月 英国举行在选 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惨败 以艾德礼为首的工党上台执政 工党在印度问题上采取较为灵活的现实态度 工党政府成员之一的克利普斯曾公开表示 显而易见 我们决心在印度无限期地继续承担责任是不可能的 确实事与愿违 当我们在无力承担这种责任的时候去承担它 从国内外观点来看 在政治上是不实际的 英国工党早在执政前的一次代表大会上 就通过了一项主张印度独立的决议 并享有印度独立斗争同情者的声誉 所以它的上台 使国大党高兴 他们满怀希望地向工党首相艾德礼致电祝贺 而艾德礼在形势逼迫下 不得不对他的前任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 1945年8月24日 工党政府执政不久 印度总督魏菲尔被召回伦敦 研究商讨着手解决印度问题的方案 9月16日 魏菲尔带着政府的方案返回印度 19日他代表英国政府作如下声明 英国政府决心与印度领袖协作 做出最大努力促进印度自治领地位的早日实现 为此我在伦敦期间 同英国政府讨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步骤 很明显 自治领地位仍然是英国解决印度问题的最终目标 印度民众不满 国内紧张局势未能得到缓和 1946年2月18日孟买水兵起义爆发 第二天英国政府匆忙宣布内阁使团赴印 42 3 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及其主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属印度的各派政治力量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国大党 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12月28日 战前 莫汉达斯 卡尔姆昌德 甘地 1869 1948年 领导国大党开展了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19 1922 1930 1934 政治主张也由要求自治转向要求独立 二战中 甘地 尼赫鲁领导的国大党支持了英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希图以此为条件要求英国答应印度的独立 二战中 甘地 尼赫鲁领导的国大党支持了英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希图以此为条件要求英国答应印度的独立 1940年10月 国大党再次发动不合作运动 1942年8月发动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运动 甘地 尼赫鲁等国大党领导人因此而被捕 甘地在狱中几次绝食 从1944年初到1945年初他们才陆续获释 国大党的反英立场赢得了人民的拥护 甘地在人们的心目中仍是印度民族独立的希望 43 贾瓦哈拉尔 尼赫鲁 尼赫鲁 1889 1964 印度国大党领袖 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 出生于今天印度北方邦 当时为联合省 阿拉哈巴德市一个婆罗门家庭 父亲是一位著名律师 也是圣雄甘地的朋友 当过国大党的主席 尼赫鲁1905年赴英国留学 获得律师证书后于1912年回到印度 并于当年参加国大党 1919年4月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 他走上为争取印度独立奋斗的职业政治家的道路 1929年 受甘地的推荐 他首次出任国大党主席 以后多次担任国大党主席 成为公认的甘地政治上的继承人 1933年以后 他成为国大党实际上的领袖 1946年9月 他应当时的英国驻印度总督邀请组织临时政府 并任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印巴分治后 担任印度政府总理兼外长 1950年以后 出任印度共和国总理一直到1964年病逝 其间还兼任过一些部长职务 从1921年到1945年 尼赫鲁先后9次被捕入狱 在狱中的时间总共有将近9年 利用狱中的时间 他完成了 自传 世界历史一瞥 和 印度的发现 等著作 在执政期间 他在印度推行公私营并举的混合经济方针 在国际上 他同铁托和纳赛尔共同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他也是亚非会议的发起人之一 他反对殖民主义 同时又想继承英国殖民印度期间建立的对周边小国的宗主权和英国非法占有的利益 执政期间 他希望占有英国殖民印度时从中国侵占的土地 挑起了与中国的边界战争 44 仅次于国大党的另一政党是穆斯林联盟 穆盟 成立于1906年12月30日 该党主席为穆罕默德 阿里 真纳 为大律师 早年参加国大党 主张建立统一的独立印度 1916年他为签订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和解放 勒克瑙协定 作出贡献 赢得 印回教徒团结使者的称号 真纳不赞同甘地的非暴力群众运动 主张宪政改良斗争 不久退出国大党 致力于穆斯林联盟的工作 他这个涣散的教派组织发展成为一个代表印度穆斯林的政治组织 真纳利用这个组织与国大党的代表一切无视少数教派权益的大印度教倾向进行斗争 最初 他要求穆斯林在统一印度下自治权 他们斗争取得了穆斯林下层民众的支持 尤其在二战期间穆斯林联盟的力量迅速壮大 这样 它就从实力地位出发 要求与国大党平起平坐 共同分享独立的胜利果实 终于在1940年3月穆斯林联盟拉合尔会议上 真纳提出了为建立巴基斯坦而斗争的政治纲领 巴基是清真 神圣之意 斯坦是国家之意 1943年真纳针对前一年甘地提出的 英国撤离印度的口号 修正为撤离与分治 的口号 与之对抗 国大党要求独立主张建立统一的印度 而穆盟也要求独立 主张建立独立的巴基斯坦 在移交政权问题上 国大党主张 英国人首先撤出印度 把问题留给印度自己去解决 而真纳则坚持英国必须安排好分治事宜后才能撤出 45 穆罕默德 阿里 真纳 真纳于1876年12月25日生于卡拉奇一个富裕的皮革商人家庭 少年时就勤奋刻苦 胸怀大志 后来任巴基斯坦自治领首任总督 以毕生精力创建了巴基斯坦国 16岁那年真纳进入英国伦敦林肯攻读法律 后去孟买创办了律师事务所 1906年真纳参加印度国民大会党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三年后被孟买徒选为印度立法议会议员 1913年他加入了代表印度穆斯林上层官僚 地主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全印穆斯林联盟 下简称 穆盟 1924年纳被选为 穆盟 主席 他的印度教徒与徒团结呼吁并没有得到积极响应 真纳失望之余到了伦敦重操律师职业 1925年他被选为 穆盟 终身主席 1935年 英国国王批准印度政府法 印度11个省开始享有自治权 真纳返回印度 领导 穆盟 1940年3月真纳主持召开 穆盟 年会 通过了著名的 巴基斯坦决议 真纳也成为他们公认的领袖 1942年2月英国政府宣布给予印度完全独立 不久新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宣布了 印度独立法 实行印 巴分治 这样 才解决了国大党与 穆盟 争执多年未能解决的问题 在真纳的领导下 穆盟 很快批准了分治方案 开始组织政府 8月14日 真纳在他诞生的故乡卡拉奇宣誓就任巴基斯坦自治领首任总督 巴基斯坦国建立后真纳更加辛勤地工作终于积劳成疾 不幸染上了肺结核 1948年9月11日逝世 46 4 蒙巴顿方案 1 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治英国已经感到印度有爆发内战和革命的危险 于是急于在自己的统治崩溃前从印度脱身 英国国内一致要求加快从印度撤出的速度 为了加速政权移交进程 艾德礼召回内阁任命的魏菲尔总督 由蒙巴顿勋爵接任他的职务 1947年3月22日 新任印度总督蒙巴顿抵达德里 这位二战期间战功卓著的东南亚盟军总司令 英王乔治六世的表兄弟 在4月2日向艾德里报告 这里局势十分不妙 在我看来 通过谈判解决印度前途的问题希望渺茫 如果我不迅速采取行动 一场内战即将在我任职期间爆发 危急的形势迫使蒙巴顿把内阁使团的建议撇开 采取快刀斩乱麻的办法 用承认穆斯林联盟建立巴基斯坦的权利 打破印回政治僵局 蒙巴顿经过近一个月的频繁活动 终于说服了国大党主要领导人尼赫鲁和巴特尔接受穆盟建立巴基斯坦的要求 5月底 蒙巴顿回国与政府磋商 6月2日他带着政治解决的新方案匆匆赶回印度 第二天 在德里和伦敦同时公布这个方案即蒙巴顿方案 7月18日 英国正式通过 印度独立法案 宣布自1947年8月15日起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 印度和巴基斯坦 47 蒙巴顿 1900 1979 Mountbatten Louis 英国海军元帅 英格兰人 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 1913年入海军士官学校 后入通讯学校 海军学院 毕业后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 曾任威尔士亲王的副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 任驱逐舰舰长 驱逐舰分舰队司令 后任航空母舰 辉煌 号舰长 盟军联合作战司令 1943 1946年任东南亚盟军总司令 指挥反攻缅甸的战役 1947年任印度总督 提出蒙巴顿方案 使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 分别建立两个独立的国家 1948 1954年先后任地中海舰队总司令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地中海舰队总司令 1955 1959年任英国第一海务大臣兼海军参谋长 1956年升为海军元帅 1959 1965年任英国国防参谋长和参谋长委员会主席 1965年退休 1979年8月在爱尔兰因所乘游艇被炸身亡 48 蒙巴顿方案 依据宗教原则把印度划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和徒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印度斯坦包括阿萨姆 孟加拉西部 旁庶普东部 比哈尔 联合省 孟买 马德拉斯等地区 巴基斯坦包括西巴基斯坦 旁遮普西部 信德省 俾路支省 西北边省 和东巴基斯坦 孟加拉东部和阿萨姆的西尔赫特区 土邦可以自由选择加入两个自治领中的任何一个 如果不愿加入 可以保持与英国的原有关系 但得不到建立自治领的权利 1947年8月14日 巴基斯坦宣布成立 真纳自任总督 15日印度宣布独立 尼赫鲁任总理 自此结束了英国在印度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 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国 1956年3月23日 巴基斯坦颁布宪法 改自治领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49 50 2 英国抛出 蒙巴顿方案 让印独立的原因有人说印度的独立是 假独立 也有人认为 印度的独立是英国的恩赐 还有人说 印度的独立是工党执政的结果 为什么英国政府给予印度独立 这是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 A 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日益壮大 全国规模的工农运动与教派冲突交织在一起 使印度局势动荡不安 而殖民统治的重要支柱 军队也发生严重动摇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 英国政府认识到 对抗印度人民的独立要求是愚蠢的为了避免印度爆发自下而上的革命 英国采取了金蝉脱壳的上策 B 二战中 英国遭到了严重削弱 国力已非昔比 已很难再维持其殖民统治 C 英国内外舆论的压力 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时 美国为了减轻自身的压力负担 主张英给印独立 以换取印度的参战和帮助 但遭到丘吉尔的拒绝 战后英国经济依赖美国的援助 它对美国支持印度独立的舆论不能不认真对待 另一方面 在国内 由于大批英军在战后从东南亚和南亚战场上复员回国 他们把在印度耳闻目睹的殖民统治的惨状 介绍到英国国内 使舆论界出于人道主义 同情印度人民的独立要求 英国工党历来以支持印度独立要求而闻名 工党的上台 加紧了政权移交的进程 51 3 国大党接受印巴分治方案的原因英国统治印度的传统策略是利用民族和教派矛盾进行分而治之 但在印巴分治问题上 直到1946年内阁使团提出的建议 还是仍然把未来印度联邦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只是迫于形势 英国才最后决定印巴分治 国大党领导层尤其是甘地对印巴分治是坚决反对的 但尼赫鲁和巴特尔最终接受了蒙巴顿的主张 原因是 A 面对1947年的印度局势 他们清楚地认识到除非迅速打破印回僵局 否则印度将爆发大规模教派内战和工农革命 这两个选择是印度即将执政的资产阶级所不能接受的 蒙巴顿方案虽然不令人满意 但它提供了摆脱大规模教派冲突的唯一办法 所以 两害相权取其轻 接受分治 B 尼赫鲁从长期与穆斯林联盟打交道的经验认识到 强行把印回统一在一个国家里是不明智的 分治不仅能在政治上摆脱麻烦 而且在经济上 能使独立的印度甩掉一个人口众多 工业十分落后的地区 对印度未来发展也是有利的 分治后的印度仍拥有原领土的82 5 和印度工业的90 C 国大党经过长期艰苦斗争才迫使英国殖民者移交政权 他们不愿在政权即将到手时 因拒绝分治而丧失它或至少被拖延 D 国大党内许多人认为印巴分治只是权宜之计 他们普遍相信在当时条件下 巴基斯坦不是一个长命的国家 它不能单独生存 环境和条件将迫使它不久将回到印度的怀抱 国大党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即已完成权力交换 尼赫鲁肩负起领导重任 甘地退居二线 这样 1947年6月举行的确国大党全印委员会上 出席代表218名 157票赞成 29票反对 通过了蒙巴顿方案 52 实质 蒙巴顿方案是英国对殖民地实行分而治之的必然结果 英国殖民者在征服和统治印度的过程中 对这个人口众多 地域辽阔的国家一直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尤其在19世纪中叶印度民族运动兴起后 更是如此 1858年民族大起义失败后 由于穆斯林上层统治阶级在镇压起义过程中 对英国殖民者效忠 使英国人改变了以往对他们的猜忌态度 以后英国为了削弱印度民族运动的力量 采取拉拢和支持少数穆斯林教派对抗多数印度教派 以便在印度建立一种力量的平衡 1906年穆盟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成立 53 上述只是印巴分治的 蒙巴顿方案 的外因 印巴分治的根本原因还在印度内部 13世纪初 入侵北印度的穆斯林建立德里苏丹王朝后 印度便产生了印回民族关系问题 由于穆斯林统治者执行宗教宽容政策 两大教派尚能共处在一起 到18世纪中叶 随着莫卧儿王朝衰败 一场复兴印度教运动在印度全国蓬勃兴起 从而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激起了不断的流血冲突 互不信任 1 整个印度社会教徒与穆斯林分居在各自的居住区 互不通婚 也不能共同进步 经济上也很少往来 因为许多印度教徒的贱民为摆脱自己的悲惨命运 改宗 所以在高等种姓看来 穆斯林形同不可接触者 连穆盟主席真纳与印度教徒握手后 那位印度教徒匆忙找水净手 让真纳十分尴尬 2 在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上 两大教派也大相径庭 印度教信仰多神和偶像崇拜 崇尚音乐和舞蹈 而信仰唯一的真主 没有偶像 不喜娱乐 他们谴责种姓制度 穆斯林吃牛肉 而印度教把牛视为神 3 两大教派经济上的不平等则是教派冲突的重要原因 穆斯林在教育和经济方面大大落后于印度教徒 农村的地主和城市里的工商业主大都是印度教徒 全国高利贷行业几乎掌握在他们手里 这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必然造成两大教派的对立带有阶级对抗的性质 两大教派的人民生活在这种紧张的社会气氛中 任何细微的小事都会引起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4 而1910年大印度教主义者成立的印度教大会为恶化回印关系上浇油 其纲领是净化和组织所谓净化就是要求所有印度穆斯林皈依印度教 遵守印度教教义 风俗习惯 所谓组织就是把所有的印度教徒组织起来 反对印度穆斯林 在这种大印度教主义的威逼下 穆斯林越发意识到一旦印度独立 他们将沦为印度教徒的统治之下 而大印度教主义为他们描绘的未来图景 就是以使他们不寒而栗了 而摆脱厄运的唯一出路就是建立自己的国家 54 可见 印巴分治是由于多种历史 政治 经济和宗教原因促成的 如果说英国推行的分而治之政策是客观原因的话 那么它之所以起作用 则是通过利用印度内部久已存在的印回两大教派之间的对立冲突 建立起脆弱的政治平衡 维护殖民统治 而国大党内的大印度教主义与穆斯林联盟的分离主义又互不相让 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深入发展而迅速膨胀 致使印巴分治这一历史进程合乎逻辑地向前发展 巴基斯坦国的诞生就是这一发展进程的归宿 55 4 印巴分治的实质与后果A 政治方面引起了印度教徒和教徒的大迁徙和大屠杀 严重地影响了两派教徒的团结 B 经济方面 统一的经济遭到破坏 C 分治埋下了两国发生纠纷和武装冲突的种子 D 分治最终导致了巴基斯坦的分裂和孟加拉国的建立 56 A 政治方面引起了印度教徒和教徒的大迁徙和大屠杀 严重地影响了两派教徒的团结 到1948年 流落在印巴各地的难民达800万人以上 从蒙巴顿方案分布至1951年 有720万教徒迁往巴基斯坦 在巴基斯坦的890万印度教徒迁往印度 教派的纠纷和仇杀 造成许多人死亡 1947年8月旁遮普的双方大屠杀死亡50万人 甘地也因呼吁两教的团结 于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狂热分子刺死 57 B 经济方面 统一的经济遭到破坏 黄麻工业在印度斯坦 而大部分黄麻产地却在巴基斯坦 棉纺织业工厂基本集中在印度 而长纤维棉花的产地却在西巴基斯坦 58 C 分治埋下了两国发生纠纷和武装冲突的种子 土邦归属问题 特别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问题 克什米尔土邦 又称查谟一克什米尔土邦 位于印巴中和阿富汗之间 北距苏联边境仅14 5公里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它的面积18 9万平方公里 印称22万 包括我方3万 人口约500万 其中77 是穆斯林 20 信奉印度教 锡克教徒和佛教徒占2 8 按照蒙巴顿方案有关王公土邦的规定 克什米尔可以自行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或保持中立 巴基斯坦坚持克什米尔的归属应由克什米尔人民进行公民投票决定 但印度利用信仰印度教的王公掌握的土邦议会 宣布克什米尔加入印度联邦 1947年10月 印巴围绕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发生第一次武装冲突 1948年8月 联合国通过克什米尔停火 非军事化和举行公民投票的决议 当时 印 巴双方表示接受 1949年1月 双方停火 7月27日划定停火线 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的3 5地区和400万人口 巴基斯坦控制了2 5地区和100万人口 从1953年到1964年月 印巴领导人进行了多次会谈 均无结果 1965年9月6日 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 在苏联调解下停火 59 60 61 62 D 分治最终导致了巴基斯坦的分裂和孟加拉国的建立 印巴分治是按宗教原则而不是按语言 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 据此 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 中间被印度隔开 相距约2000公里 东巴人绝大部分属孟加拉族 西巴人分属信徒 旁遮普 俾路支和巴丹等几个民族 两地居民的语言 文化和民族都不尽相同 东 西巴合为一体的基础仅仅是 这种情况极易造成东西两部分的分裂 巴基斯坦独立后 国家的政治 经济和军事大权集中到经济 文化比较发达的西巴地区 孟加拉国人对此十分不满 在人民联盟的领导人要求东西巴平等 东巴自治 1971年11 12月爆发第三次印巴战争 印度对东巴不宣而战 12月16日 兵临达卡城下 东部巴军无条件投降 17日双方停火 在印度的支持下 1972年1月孟加拉国正式成立 63 5 印度独立后的政局演变和经济发展 1 印度独立后政局的演变 1947年8月15日 印度独立 尼赫鲁任总理 1964年5月27日去世 夏斯特里继任 1966年初 夏斯特里突然病逝 英迪拉 甘地接任总理 1977年3月下台 由人民党继任 1980年1月 英 甘地再次执政 1984年10月31日被锡克教卫兵暗杀身亡 1985年1月拉吉夫 甘地接任 1991年5月21日被泰米尔极端分子暗杀 64 65 2 独立初期巩固独立成果的政治措施制定宪法 宣布印度为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取消自治领的地位 这样以宪法的形式肯定了印度的独立 继续留在英联邦 印共主张脱离英联邦 而国大党持相反意见 国大党认为继续留在英联邦可得到英的经济援助 再则有政治上的好处 因为印度刚独立 要借助英联邦来提高其国际威望 实现国家机构和军队的民主化 刚独立时 总督 军队司令仍是英国人蒙巴顿 为了实现国家机构的民主化 1948年由印人 国大党领导人拉贾戈巴拉查理作总督 军队总司令也由印度人担任 到1948年英军全部撤走 取消土邦 巩固国家的统一 1948 1950年镇压了土邦叛乱 合并土邦 1956年把全国划为14个省邦和6个联邦领地 用重金收买土著人邦的王公贵族 1971年取消了土邦王公的特权 这一切有利于印度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统一 66 3 发展民族经济 巩固经济独立 1 发展概况由于英殖民者长期剥削 掠夺 印度经济异常薄弱 落后 刚独立时 印度的经济命脉仍掌握在英国垄断资本手中 石油的97 橡胶的93 铁路运输的90 黄麻工业的89 采煤工业的62 都控制在外国人手中 加上1947年印巴分治打乱了经济的联系 使得印度农业凋敝 工业停滞不前 面对这种形势 印度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 狠抓民族经济的发展 在政治 军事 外交上采取措施的同时 还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乡村进行土地改革 开展绿色革命 在城镇 制定五年计划 引进外资和技术 大力发展公营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性质 实行公 私经济并行发展 迅速地实现了国家经济的工业化 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