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喂养强化整理管理随访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939021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7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产儿喂养强化整理管理随访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早产儿喂养强化整理管理随访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早产儿喂养强化整理管理随访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早产儿发生率 全球早产儿发生率超过10 全球每年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在全世界儿童中早产儿占了11 1 1 主要内容 早产儿系统管理的必要性早产儿系统管理的方式早产儿管理中需注意的问题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2 围产期因素 新生儿严重疾病和早产是造成脑瘫 智力落后等残疾的重要原因 高危儿的系统管理和早期干预是NICU工作的延续抢救存活只是成功的第一步 全面改善预后才是最高境界 早产儿系统管理的必要性 3 早产儿系统管理的目的 尽早识别及处理高危因素 避免不良结局及早发现体格 运动和智力的发育异常 及早纠正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对家长进行咨询 指导和健康教育反馈有关信息给产儿科大夫 4 早产儿系统管理的方式 定期随诊 由专人负责定期的随诊 半年内每月一次 半年后根据情况1 2个月一次 一年后3 4个月一次不等 提供更细化和优质的服务 内容包括生长发育监测 喂养及早期教育指导 心理行为发育测评 神经发育 住院问题随访 热线咨询 家长课堂和活动等 5 重点管理对象 低体重早产儿 尤其VLBW ELBW有围产期缺氧 宫内感染史严重并发症 如IVH 败血症 BPD等呼吸机 吸氧时间较长肠外营养时间较长宫内外生长迟缓 6 随诊内容 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价 根据校正月龄并发症的治疗恢复情况 如贫血 胆汁淤积NBNA 神经运动检查 CDCC特殊检查 如眼底检查 听力评估 头颅超声 心脏超声等咨询和早期干预指导 7 早期干预的方法 营养指导 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 适时添加辅食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适时进行发育及营养状况评价视听训练 注视及追踪红球 黑白图片 与婴儿说话 听音乐等 8 早期干预的方法 运动训练 被动运动 抚触 按摩 婴儿操主动运动 俯卧抬头 翻身 抓握坐 爬 站立和走等强化和康复训练 对出现姿势异常和运动发育落后者进行相应的强化和康复训练 9 早期干预的方法 生活能力的训练社会适应性的锻炼品质和人格的培养家长的教育 10 随访频率 出院后 6个月 每月一次6个月 12个月 每两个月一次1 2岁 每三个月一次评估标准 2岁以内按照校正年龄进行评估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定期随访 11 早产儿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是进行早期干预的物质基础 永不放弃 是我们儿科医生的座右铭以家庭为中心的全面早期干预是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改善其预后的有效方法 12 如何指导出院后早产儿的科学喂养 13 出院后继续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早产儿的出院标准是体重达2000g左右并持续增长 完全经口喂养 在室温下体温和各项生命体征维持稳定 此时大多数胎龄小的早产儿还未到预产期 胎龄40周 有些并发症多的早产儿由出生时的适于胎龄儿成为小于胎龄儿 即发生EUGR 不理想的生长状态将影响远期健康和增加成人期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14 宫外生长迟缓 EUGR Clark和Thomas等提出 它是相对于IUGR而言的 其定义是出生后的体重 身高或头围低于相应胎龄的第10百分位 15 美国 1600例出生体重500 1500克的早产儿 16 国内外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比较 ClarkRH etal Pediatrics 2003 111 5 986 990 单红梅 蔡威 孙建华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07 45 3 183 188 早产儿营养调查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 1 12 17 研究发现 中国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较高 17 生长发育迟缓早期营养不良神经预后不良成年慢性疾病营养债难以偿还 早期营养决定生命质量 18 早产儿出院时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小早产儿尚未成熟营养物质的累积欠缺对蛋白质和能量关注较多 对矿物质 铁 LCPUFA和维生素D关注较少 19 生长发育低于正常水平生长障碍神经精神发育受限骨矿物质含量低 早产儿出院后问题 20 科学的早产儿喂养体系 生长不足的早产儿出院后需要继续强化营养支持 21 早产儿出院后继续强化营养的目的是帮助早产儿达到理想的营养状态 满足其正常生长和追赶性生长两方面的需求 22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母乳 对于出生体重 2000克 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 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 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母乳 母乳强化剂 极 超 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 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 如半量强化 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23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早产配方奶 人工喂养的极 超 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喂至胎龄40周 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或母乳不足可混合喂养 早产配方奶不超过每日总量的1 2 作为母乳的补充 24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 PDF 适用于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母乳不足时混合喂养 作为母乳的补充 25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 婴儿配方奶 适用于出生体重 2000克 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 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 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充 26 不同配方奶的主要成分 每100ml 27 出院后强化营养的对象 极 超 低出生体重儿有宫内外生长迟缓表现出生后病情危重 并发症多出生体重4周出院前体重增长不满意 15g kg d 中华儿科杂志 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 508 510 28 6项RCT研究荟萃分析 出院后给予强化营养 6个月的早产儿有较好的体重增长和线性生长 至纠正月龄18个月时身高显示出明显优势 在强化营养9个月的队列 研究中止时两组的体重分别位于第25和第10百分位 身高分别位于第50和第25百分位 在神经运动发育方面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别 对骨代谢的影响似乎对男婴更有利 HendersonG CochraneDatabaseSystRev 2005Apr18 2 CD004696 29 个体化的出院后营养管理策略 婴儿的正常生长轨迹受遗传学和性别的影响 而追赶性生长则取决于胎龄 出生体重 疾病程度 住院期间的营养和出院前的生长状况等多种因素 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 因此出院后的营养管理策略是个体化的 30 个体化的出院后营养管理策略 出院后强化营养能保证早产儿良好的生长和神经系统预后 但过度喂养反而会引起将来的肥胖以及成年慢性疾病 如何在两者之间掌握平衡是目前仍有争议 尚未解决的问题 31 如何运用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WHO儿童生长曲线2006年颁布人群样本 美国 巴西 挪威 加纳 阿曼和印度7个国家中国儿童生长曲线 2005 9城市 北京 哈尔滨 西安 上海 南京 武汉 广州 福州 昆明样本人群符合实际需求 32 33 出院后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的追赶性生长常表现在1岁以内 尤其前半年校正6个月以内理想的体重增长水平应在同月龄标准的第25百分位也有认为生长曲线的百分位达到出生时的百分位为宜 IUGR除外 头围的增长对神经系统的发育评估尤为重要 头围的追赶最早出现 其次是体重 身长最后 如何运用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34 如何运用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早产儿本身的生长曲线至少应该维持和标准生长曲线呈平行趋势 否则要考虑是否有摄入奶量不足或营养以外的其他原因存在注意身高别体重的指标 反映生长的匀称程度 35 早产儿出院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体重增长校正月龄0 8cm 周或 25百分位头围增长校正月龄0 5cm 周3 6个月 0 25cm 周 36 出院后强化营养的时间 根据目前循证医学的原则 大多数专家推荐应用至校正月龄3个月到6个月 理想的目标是所有生长参数 包括体重 身长和头围 均达到校正月龄的第25百分位 即可转换为纯母乳或婴儿配方奶喂养 37 出院后强化营养的时间 要考虑到每个早产儿出生时的胎龄和体重 有无宫内外生长受限和慢性疾病等多种因素 要在医生指导下 根据早产儿出院后定期随访中营养状况及其体格发育监测指标包括体重 身长 头围的生长曲线和营养生化指标是否正常等进行判断 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38 关于PDF使用时间的建议 胎龄 34周的婴儿 出院后使用PDF喂养 并持续至3 6个月胎龄34 36周的婴儿出院后使用PDF喂养直至胎龄40 50周 39 如何转奶 PDF转为足月儿配方 建议用替换顿数的方法每增加一顿新配方 减少一顿老配方 观察1 2天 了解有无不良反应如呕吐 腹泻 便秘如反应良好 则按此步骤继续增加 40 小于胎龄儿的喂养 出生时的小于胎龄儿 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的第十百分位 而出生后生长迅速者更容易发生成年慢性疾病 因此足月小样儿 早产小于胎龄儿与早产适于胎龄儿不同 在帮助他们实现追赶生长时不能操之过急 41 小于胎龄儿的喂养 小于胎龄儿常有喂养方面的问题 早期喂养不耐受 出院后也会出现喂奶困难 易呕吐 消化功能紊乱等情况 从而影响其生长速度 目前不建议对足月小样儿使用强化营养的配方 如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或强化母乳喂养 避免过度追赶生长的弊端 42 其他食物的引入 早产儿引入其他食物的年龄有个体差异 与其发育成熟水平有关 胎龄小的早产儿引入时间相对较晚 一般不宜早于校正月龄4个月 不迟于校正月龄6个月 引入的顺序介于校正月龄和实际月龄之间 中华儿科杂志 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 508 510 43 其他食物的引入 加辅食过早会影响奶量 或导致消化不良 添加过晚会影响多种营养素的吸收和造成进食困难 添加辅食的原则是循序渐进 从一种到多种 从少到多 从稀到稠 在1岁以内 奶是主食 辅食量不能过多 但花样要多 按照不同月龄的营养需求逐渐添加辅食种类 这样才能得到充足和均衡的营养物质 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44 维生素D的补充 我国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 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D800 1000U d 3个月后改为400U d 直至2岁 补充量包括 食物 日光照射 维生素D制剂中的维生素D含量 中华儿科杂志 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 508 510 45 铁剂的补充 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铁储备低 生后2周需开始补充元素铁2 4mg kg d 直至校正年龄1岁 该补充量包括 强化铁配方奶 母乳强化剂 食物和铁制剂中的铁元素含量 中华儿科杂志 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 508 510 46 谢谢 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