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921796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1 一 概述 Hp helicobacterpylori Hp 的发现H plori与4种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 慢性胃炎 PU 胃癌及MALTWHO H pylori 胃癌I类致癌因子 2 流行病学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自然宿主 全世界人群自然感染率50 我国约有7亿人感染2001 2004 我国Hp感染率为40 90 平均59 现症感染率 42 广东 64 陕西 有报道指出 Hp的感染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 以7 8月份为高峰 3 西欧30 50 东欧70 90 美国 加拿大30 40 亚洲70 80 拉丁美洲70 90 非洲70 90 澳大利亚20 世界范围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生率 4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所有的HP感染者均会发展成胃炎 胃窦为主的胃炎或全胃炎15 20 的HP感染者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HP感染者发生胃癌和MALT淋巴瘤的风险较未感染人群增高了2 6倍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 WGO OMGE 临床指南 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肠病学 2007 12 1 40 52 5 H pylori的生物学特性G 微需氧菌 弯曲呈S状或状螺旋状 杆菌依靠鞭毛运动黏附性而定植于胃黏膜小凹及其临近表面上皮而繁衍 6 长1 5 5 0 m 宽0 3 1 0 m一端有2 6条带鞘鞭毛 鞭毛顶端膨大呈球型 7 8 9 Hp对临床微生物实验中常用于鉴定肠道细菌的大多数经典生化实验不起反应 而氧化酶 触酶 尿素酶 碱性磷酸酶 r 谷氨酰转肽酶 亮氨酸肽酶这七种酶反应是作为Hp生化鉴定的依据 10 Hp的全基因序列已经测出 其中尿素酶基因有四个开放性读框 分别是UreA UreB UreC和UreD UreA和UreB编码的多肽与尿素酶结构的两个亚单位结构相当 11 VacA基因和CagA基因 分别编码空泡毒素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根据这两种基因的表达情况 又将Hp菌株分成两种主要类型 型含有CagA和VacA基因并表达两种蛋白 型不含CagA基因 不表达两种蛋白 尚有一些为中间表达型 即表达其中一种毒力因子 现在多认为 型与胃疾病关系较为密切 12 H pylori的致病机理H pylori的定植毒素引起的胃黏膜损害宿主免疫应答介导的胃黏膜损伤感染后胃泌素和生长抑素调节失衡 13 H pylori的致病因子毒力因子 黏附素 尿激酶 黏液酶 脂酶 磷脂酶A 脂多糖 醇脱氢酶 细胞毒素 60 103热休克蛋白 生物胺等细胞因子 诱导局部IL 4 IL 6 IL 8 IL 10 IL 12 TNF IFN EGF等产生自由基 Hp通过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 激活 导致呼吸爆发而产生大量自由基毒力基因 vacA iceA cagA 14 二 H pylori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 一 Hp感染与慢性胃炎Hp感染率超过95 Hp感染 浅表性胃炎弥漫性胃窦炎多灶性萎缩性胃炎 15 Hp相关性胃炎的病理特点黏膜上皮变性中性粒细胞和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肠上皮化生 型 a型 非典型增生腺体萎缩 b型或 型 胃癌高危因素 16 根除Hp感染后 胃炎及胃炎活动程度明显改善 并可阻止肠化发生机制 通过H K ATP酶上调使H K ATP酶合成增加 胃酸分泌恢复正常活性氧损伤DNA消除 17 二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病 胃粘膜保护机制 胃酸分泌增加 Hp 18 Hp感染 胃泌素 胃酸分泌 胃组织内生长抑素水平 十二指肠粘膜碳酸氢根释放 cagA vacA蛋白酶 脂肪酶 氨 19 三 Hp感染与胃癌前病变 癌前状态 癌前疾病 癌前病变 CAG胃息肉GU残胃炎 肠化异型增生 20 Hp致萎缩 肠化的机制直接侵袭诱发局部组织损伤酶 毒素 诱导免疫反应破坏细胞DNA合成 导致细胞调亡 21 四 Hp感染与胃癌 Hp感染率与胃癌发生率呈明显正相关 Hp感染者胃癌风险值增加Hp感染与胃癌发生都随年龄增加而增加Hp感染与胃癌发生都与人群的经济状况 社会地位及卫生条件有关种族方面 二者在黑人中发病率均高从胃癌发生部位来看 Hp主要定居于胃窦 与胃癌好发部位一致 2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胃癌 HP感染 慢性胃炎 萎缩型胃炎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胃癌 23 目前的研究认为Hp是胃癌发生 发展进程的首要推动因子 但主要作用于胃癌前病变的起始阶段 其机制可能涉及胃黏膜微环境变化 细胞增殖动力失调 癌基因 抑癌基因异常等 24 胃癌发生机制胃黏膜微环境变化细胞因子与胃癌细胞周期调控与胃癌胃癌相关基因变异与胃癌端粒酶与胃癌胃泌素 胃泌素受体 Cox 2与胃癌 25 目前Hp根除治疗与抗氧化剂联用广为看好Hp根除治疗的防癌效应并不仅仅来源于癌前病变的逆转 重要的是根除Hp后 黏膜炎症的消退 DNA氧化损伤的清除 细胞更新周期的正常化 低泌酸状态的改善以及胃液中vitC分泌增加等一系列明确变化可能对癌症预防更为关键 26 五 Hp感染与FDHp阳性与阴性患者间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率 严重程度 胃排空速率 餐后胃松弛水平以及对胃扩张的敏感性均无显著差异根除Hp后确有部分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得到改善 Hp感染在FD中仍可能占有一定作用 27 六 Hp感染与GERD由于Hp感染导致胃体部的炎症而使胃酸分泌减少 在根除Hp后胃酸分泌恢复正常 而使这一倾向得以暴露 这解释了为什么胃体炎明显者在根除Hp后发生GERD危险性增加的原因 28 Hp阳性的GERD长期应用PPI将导致胃体萎缩并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而根除Hp则可使胃体炎消失 甚至部分萎缩逆转 29 Hp只能在特定的胃酸环境中定植 破坏胃黏膜 因此不会影响食管下端括约肌结构和功能 由于Hp感染常会掩盖GERD症状 因此造成 根除Hp会加重GERD 的误解 实际上Hp对GERD并无保护作用 对于需长期服用PPI的GERD患者更需作Hp根除治疗 30 七 Hp在NSAID相关溃疡中的作用NSAID使用前根除Hp可减少溃疡的发生单纯根除Hp不能预防NSAID溃疡再出血在持续服用NSAID的患者接受抑酸治疗同时根除Hp不会促进溃疡愈合Hp和NSAID 阿司匹林是消化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子 31 三 Hp感染的诊断方法 一 侵入性检测方法 依赖于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 胃黏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 如W S银染 改良Giemsa染色 甲苯胺蓝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 细菌培养基因检测方法 如PCR 寡核苷酸探针杂交等 免疫检测尿素酶 IRUT 内镜与活检钳消毒不严格可造成医源感染 32 二 非侵入性检测方法 不依赖内镜检查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UBT 15 尿氨排泄试验粪便Hp抗原检测 血清及分泌物 唾液 尿液等 抗体检测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检测 病人依从性较好 33 34 Hp感染诊断标准 细菌培养 快速尿素酶试验 尿素呼吸试验 使用单克隆抗体粪便Hp抗原检测中任一项阳性者Hp形态学 涂片 组织学染色或免疫学染色 免疫学 血清及分泌物抗体检测 粪便Hp抗原检测 基因检测任二项阳性者更改内容 将Hp科研与临床诊断标准合二为一更改理由 面向临床 简单易行 35 Hp感染根除的诊断标准 推荐首选非侵入性技术 在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者单克隆抗体检测粪便Hp抗原阴性者基于胃窦和胃体两部位取材的快速尿素酶试验阴性者 36 Hp诊断技术的使用 使用抑酸药者应在停药至少两周后进行检查血清学检测仍是流行病学调查的首选 唾液及尿液中Hp抗体检测适用于儿童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血清学在如下情况下可作为现症感染的诊断手段 消化性溃疡出血 MALT淋巴瘤基于不同抗生素的两次治疗失败者建议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37 四 Hp感染的治疗 38 我国关于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的形成 第一次 1999年 海南会议 提出的 我国对Hp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 海南共识 该共识于2000年发表第二次 2003年 安徽桐城会议 提出的 第二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 桐城共识 于2004年发表第三次 2007年 江西庐山 召开的 第三届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 会议 提出的全国Hp共识意见2003年来 我国对Hp处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又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见解 2000年欧洲Maastricht 2共识报告以及2005年欧洲Maastricht 3共识报告对我国的启示 39 我国Hp对抗生素耐药情况 甲硝唑耐药率 70 克拉霉素耐药率 20 阿莫西林耐药率2 7 2005年 2006年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组织进行的全国Hp对抗生素耐药菌株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40 41 2007年庐山共识H pylori根除适应证 42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指征 2007年MaastrichtIII共识 消化性溃疡 胃MALT淋巴瘤 计划长期服用NSAID 功能性消化不良 早期胃癌术后 萎缩性胃炎 胃癌家族史 不明原因的儿童缺铁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疾病强烈推荐一般推荐 注 消化性溃疡 不论活动与否及有无并发症 43 Hp感染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 IDA Hp所致IDA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 继发于糜烂性胃炎的不明原因的血液丢失 继发于慢性胃体胃炎所致高胃酸缺乏引起的铁吸收降低 由于细菌对铁摄入和利用增加铁的消耗 根除Hp可逆转无症状胃炎病人的IDA并提高口服铁吸收 44 Hp感染可能引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一些研究提示 与对照组相比 ITP病人具有高的Hp感染率一篇公布的Hp感染和ITP的资料证实 在一部分病人中 根除治疗可以诱导明显的血小板应答 45 Hp根除治疗方案 鉴于Hp耐药菌株增加 三联疗法对Hp的根除率下降 建议在克拉霉素耐药率高于15 20 或甲硝唑耐药率高于40 的地区 有条件的单位进行药敏试验 或直接用含铋剂的四联方案 文献显示适当增加疗程可提高根除率 10天疗法优于7天 14天优于10天 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疗程 46 初治使用三联方案者 初治疗方案中的四联方案仍可作为补救治疗的首选方案文献显示适当增加疗程可提高根除率 10天疗法优于7天 14天优于10天 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疗程 Hp根除治疗方案 47 个体化治疗 对于多次根除治疗失败者 应给予个体化治疗 了解患者以前治疗时用药的依从性 判断治疗失败原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根据患者以前治疗所有药物选择抗生素序贯治疗对Hp根除失败者有较好的根除率 可考虑用于个体化治疗推荐使用的其它抗生素 如喹诺酮类 呋喃唑酮等对于多次治疗失败者 可考虑让患者停药一段时间 2 3个月 让细菌恢复对药物的敏感性 以提高根除率 48 推荐治疗适应症为 GERD FD NSAIDs治疗者以及不明原因难治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9 如何治疗 p 治疗方案理想的治疗方案 p根除率大于等于 溃疡愈合迅速 症状消失快病人依从性好不产生耐药疗程短 治疗简便价格便宜 50 1999年海南 Hp若干问题共识意见 一线治疗方案PPI 两种抗生素铋制剂 两种抗生素H受体阻滞剂 HRA 两种抗生素及雷尼替丁构橼酸铋 RBC 两种抗生素疗程1 2周 均为标准剂量 当Hp根除失败时则用二线治疗方案 四联疗法 PPI十铋剂三联 2003年10月 安徽桐城Hp感染处理中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 一线方案 PPI 两种抗生素以及RBC 两种抗生素 51 幽门螺杆菌的序贯治疗 10天序贯疗法是意大利DeFrancesco医生等提出的根除Hp新方案DeFrancesco医生等发现14天二联药物治疗和随后的7天三联药物治疗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给药顺序相反的方案 即7天三联药物治疗和随后的14天二联药物治疗 两种给药方案的Hp根除率分别为97 3 和81 6 这提示给予抗生素的顺序影响了Hp根除率 52 前5天 诱导期 PPI常规剂量 bid 联合阿莫西林1000mg bid 后5天 PPI常规剂量 bid 替硝唑500mg bid 克拉霉素500mg bid的三联治疗 与10天三联疗法相比较的随机临床试验有4项 ITT分析显示10天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为79 6 309 388例 而序贯疗法Hp根除率为93 4 354 379 P 0 0001 10天序贯疗法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53 10天序贯疗法作用机制初步研究前5天诱导期 阿莫西林不仅本身能够杀灭Hp 而且还能减少患者细菌负荷量 从而增加细菌对克拉霉素的敏感性 这是因为细菌可形成克拉霉素的泵出通道 该通道能够快速将药物泵出细菌体外 有学者推测阿莫西林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从而防止形成克拉霉素泵出通道 序贯疗法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4 如何避免 p耐药菌株的产生选用正规有效的治疗方案 严格掌握根除适应症联合用药 避免单一抗生素首次用药避免 种最有效抗生素胃肠专家与基层医生合作开发新药一线失败 采用补救开发疫苗 55 THANKS 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