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自查自评报告七篇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491437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生工程自查自评报告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民生工程自查自评报告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民生工程自查自评报告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生工程自查自评报告七篇【篇一】xx 市林业局:根据xx 市委市政府目标督查办公室关于开展 2017 年民生目标自查的通知(内目督2017100 号)和 xx 市东兴区目标绩效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 2017 年民生目标自查的通知(内东绩效委发201717 号)文件要求,为确保 2017 年十项民生工程及 20 件民生大事的全面完成,xx 市东兴区农林局组织力量对 2017 年度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自查。现将完成情况报告如下: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全面完成国有林管护 0.23 万亩国有林管护实施常年管护,从 2017 年 1 月开始,2017 年 12 月结束。全年共管护国有林 0.23 万亩,占目标任务的 100%。2017 年6 月下旬,拨付长坝山林管所、斑竹林管所国有林管护费 18.15 万元,占资金总额的 100%。督促护林人员开展巡山护林,制止、查处毁坏林木和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认真填好巡山日志,切实将森林管护工作落到实处。(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4.5 万亩经查,全区 2002、2003 年实施的退耕还林全部保存合格,保存合格面积 4.5 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4.5 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00%。2017 年 10 月初,兑付退耕农户政策补助 498 万元,占资金总额的 100%,鼓励引导他们开展多种经营,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三)补偿集体公益林 8.5248 万亩根据xx 市东兴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补偿集体公益林 8.5248 万亩, 占目标任务的 100%。2017 年 9 月中旬,兑付 8.5248 万亩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 1xx.72 万元,占资金总额的 100%。要求林权所有者按照 xx 省重点公益林管护合同规定履行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植抚育、防治乱砍滥发等管护责任。(四)完成 xx 干流绿化 0.4 万亩,完成县、乡道绿化 30 公里沱江干流绿化目标任务 0.31 万亩,实际完成 0.4 万亩,占目标任务的 129%。在富溪镇太平坝村引导农户成片发展枣树 240 亩,形成特色产业;在中山镇和小河口镇沱江河沿线,成片示范发展生态防护林 849 亩、特色经济林 611 亩。加强干流绿化的同时,引导干流沿线村社发展特色林产业。同时,指导富溪镇(420 亩)、胜利街道(130 亩)、新江街道(150 亩)等沱江干流乡镇开展绿化造林,全年累计完成沱江干流绿化造林 0.4 万亩。县、乡道道路绿化目标任务 20 公里,已经完成县乡道(郭北镇至永兴镇)道路绿化 30 公里,占目标任务 150%。兑付沱江干流绿化和县、乡道道路绿化资金 746.37 万元,占资金总额的 100%。二、工作推进措施(一)国有林管护要求与管护人员签订管护责任书,并认真填写巡山护林日志。(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区农林局安排联系人驻乡,确保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落实到位,专项建设要求驻乡联系人与乡镇林业干部全程指导施工,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三、取得的成效通过加强国有林管护、保护国有林资源不被破坏;补偿集体公益林林权人,鼓励林权人管护好自有林木,促进我区森林蓄积的增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壮大了我区林业产业,带动我区林业产业发展;沱江干流绿化和县、乡道道路绿化的实施,涵养了沱江流域生态环境。通过以上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的实施,促进了我区森林资源蓄积和覆盖率双增长。【篇二】省民政厅:2017 年 xx 市民政局已圆满完成实施的七项民生工程任务,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自评为满分。现分小项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一、自查情况(一)农村低保(自评满分)我市农村低保全面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将社会救助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县域经济考核;市县将农村低保保障经费和工作经费列入了预算。市、县(市、区)均建立了困难群众联席会议制度,并通过召开会议解决多项问题。月保障标准提高到320 元,比上年提高了 18.5%。截至 11 月,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62369 户 111705 人,累计发放资金 30688.82 万元。(二)城乡医疗救助(自评满分)出台了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异地结算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降低了救助门槛提高标准,开展异地结算和一站式救助,全市医疗救助水平进一步大幅提升。全额资助城乡低保户、五保户和扶贫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截至 11 月份,实施医疗救助 181662 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 9657.45 万元。各县市区重点救助对象的合规救助比例均达到或超过了 70%。(三)特困人员供养(自评满分)建立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 60%确定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不低于基本生活标准的 10%确定了照料护理标准。1-11 月,全市共发放五保供养金 9886 万元,月保障 26213 名农村五保对象。制定了农村五保供养及运行维护实施办法。健全规范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日常运行管理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推动有条件的农村敬老院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并按规定配备护理人员;利用闲置床位向社会开展养老服务,提高床位资源使用效率。全市 118 个农村敬老院均进行了评级,目前政府供养对象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和老年残疾人集中养护比例达到 35%。(四)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自评满分)积极开展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工作,对生活无着人员做到“应救尽救”。今年 1-11 月,全市共救助 4766 人次,累计使用救助资金683.9552 万元。出台 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实施办法 ,制定印发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有关 规章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时将救助人员个人信息录入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救助管理工作专项整治。分别于 3 月 31 日,4 月 13 日-4 月 18日,对全市的救助管理机构和托养机构、医疗机构开展了全面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目前,全市没有站外托养滞留人员。完善救助管理街面巡查协同机制。按“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及时予以无偿救治,特别是对流浪未成年人实行“保护性”救助服务,及时安排人员护送返乡。开展主动救助保护。做好寻亲救助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共帮助 201 名流浪乞讨人员寻亲返家,其中滞留 10 天以上寻亲返家 75 人。妥善安置滞留人员。市县都建立了临时安置点,对因智力障碍或其他原因无法查明身份、户籍等基本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予以临时照料,滞留人员全部妥善安置。(五)孤儿救助(自评满分)提高保障标准,即散居孤儿每人每月 800 元,集中供养孤残儿童每人每月 1300 元,市长审签同意即可实施。今年 1-11 月,全市共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 1140.8 万元,月保障 1591 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市的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部纳入医疗救助的范围。给予教育资助。确保适龄儿童就学率达到 100%开展孤儿走访。今年 5-6 月份,我市按照省民政厅要求,对全市所有社会散居孤儿、机构集中供养孤儿、寄养孤儿及寄养家庭,分类别、分层次开展了一次全面的走访评估,走访发现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加强孤儿档案管理。孤儿档案实行分级管理,一人一档,并依托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为救助儿童建立电子档案。(六)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自评满分)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截止目前,城市社区养老设施 217 个,配建率达到 100%。农村社区养老设施 465 个,覆盖率达到 70%以上。今年计划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 948 张,目前已经完成 548 张床位。全面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和低收入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1-11 月,我市共发放高龄津贴 4121.89 万元、惠及 113665 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 438.89 万元、惠及 18605 人。贯彻落实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市、区两级财政给予每张床位一次性建设补贴 2000-7000 元;投入使用后,根据实际入住人数,给予每人每月 100 元运营补贴。落实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与人保保险公司签订了协议,为全市公办养老机构购买综合责任保险,全市养老机构参保率达 100%。(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自评满分)下发了xx 市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给予 60 元护理补贴,实行现金一卡制发放。规范了申请、初审、审核、审定程序。实行动态管理,应补尽补,确保护理补贴制度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同时加强于其他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保障残疾人权益。1-11 月全市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2776.21 万元,惠及 42211 人。(八)2017 年市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实施情况(自评满分)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坚持“属地管理、集中培训,自愿报名、自选专业、免费培训,技能培训为主、学历教育为辅”的原则,采取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方式,加强教育管理和保障工作,确保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全市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目标任务 1220 人。2016 年退出现役士兵共 1785 人,培训通知率 100%;参加培训人数1235,参加培训率 100%;完成培训人数 1235 人,完成率 100%,培训合格人数 1235 人,合格率 100%;投入经费 300 多万元。(九)健康脱贫兜底“351”(自评满分)出台了关于印发 xx 市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1-11 月,全市健康脱贫兜底累计保障 6088 人次,发放保障资金 489.76 万元。二、工作开展情况(一)着力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我局将民生工程作为“一把手” 工程,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盯着抓;各县(市、区)都成立了以县(市、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去年下半年,市局就指导各县(市、区)调研制定 2017 年的建设计划,年初对建设任务进行分解,及时部署安排;与各县(市、区)民政局签订目标责任书,逐一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制定了周密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完成时限和节点,挂图作战;对建设类项目采取周报告、月调度、季互查的跟踪推进机制。(二)着力提升管理水平,规范运作。每月召开民生工程推进会议,每次会议都有主题;建立健全民生工程工作网络,采取简报、网络公告等方式对进行通报;通过现场会等形式,积极向全市推广先进经验和作法,推动全市民生工程整体水平的提高;按照“四个一点”、 “六统一 ”和“六制 ”的要求,规范运作,严把质量关、监管关,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三)着力强化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民生工程为民生,让人民群众了解、满意是民生工程建设的基本目的。一是培训学习,增强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宣传意识。二抓营造氛围,制作宣传展板、印制民政民生工程明白纸等;利用庙会、赶集等民间传统习俗活动,宣传相关民生政策,解答群众咨询,发放宣传资料。三抓媒体宣传。通过电台、短信、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民政民生工程的政策、实施情况。四抓社情民意调查,采取入户、电话询问等方式宣传民政工程政策、查看补助资金的到位情况,了解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四)着力强化督查考核,务求实效。围绕以督促效这一根本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督查重点,完善督查机制。每次督查均明确侧重点,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式、项目化、销号制管理;建立督查联动机制,充分整合力量,形成协调联动抓督查的整体合力;强化跟踪问效和责任追究,增强督查实效。加强痕迹管理,将民生工程建设推进情况与年底考评挂钩。(五)着力争取政府支持,推进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争取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及时和财政、残联、人社、国土、税务等部门,争取财政补助、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融资等方面出台扶持措施;出台重度残疾人护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实施办法,保证了 2017 年度民生工程建设有序有力顺利推进。【篇三】按照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2017 年十项民生工程及 2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的通知(石委办201749 号)文件要求,现将目前进展情况报告如下。一、民生工程(一)百姓安居工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133 户。截止目前,开工建设 121 户,未开工 12 户。(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承载能力。xx 区道路改造工程进行人行道铺装,预计本月完工;西区红军广场土建工程已完工,正进行绿化采购;新康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原有道路破碎;草八牌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地基处理)因群众阻工进展缓慢;石儿山公园进行场地平整,垫层铺设;川棉工人文化广场项目已完成招标,预计本周开工建设;楠桠河右岸彩虹桥至三桥应急人行通道项目进行财政评审,预计 5 月挂网招标;楠桠河右岸园林景观提升工程完成项目立项,预计 5 月挂网招标确定设计单位;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进行环评报告书编制,进行施工图设计,预计 5 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膜铺设工程完成项目立项,预计 5 月比选确定设计单位;城镇基础设施世行贷款项目,根据世行工程程序安排,协调做好相关工作。二、民生实事(一)改造农村危房: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加大对贫困村的支持力度,完成 133 户危房改造。截止目前,开工建设 121 户,未开工 12 户。(二)改造危旧房棚户区:1.完成 782 套棚改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 782 套棚改房室内外装饰装修,目前配套基础设施扫尾工程,拟于 4 月 30 日竣工验收。2.加快实施东区村 130 套棚改房及配套设施建设。目前进行地基处理,因群众阻工进展缓慢。(三)全面开展绿美石棉行动:建设城市滨水绿廊 2.3 公里。完成城市滨水绿廊 2.3 公里土建工程,正实施绿化栽植,预计2017 年 5 月完工。【篇四】按照xx 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民生办2017 7 号)要求,绩溪县住建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 )目标任务:1、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住房共 86 套,货币化安置比例不少于 70%。6 月底前完成新开工任务的 70%,9 月底前全面开工,10 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2、老旧小区整治改造:2017 年度我县整治改造老旧小区 3 个(东山新村、串山小区、何川小区)、346 户,建筑面积 7.8 万。3、危房改造任务:2017 年市下达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数为350 户。(二 )完成情况:1、新开工棚户区改造住房共 86 套。2017 新开工棚户区改造住房项目为郎家溪及中王路拆迁改造点,共 86 套,全部为货币化安置。 4 月份开工,已于 7 月底前全部完工,完工率 100%,提前完成了全年任务。2、老旧小区整治 346 户,建筑面积 7.8 万。2017 年 10 月全面完成串山、何川和东山新村三小区区内整治。其中:路面拆除及重新浇筑和铺装约 1000 平方米,零星绿化、整理安装楼地面及墙面砖、墙面公示栏、减速带,路缘石、雨污水井以及健身器材、景观石和路灯等。总投资额 1275 万元,完成率106.xx%.3、危房改造 350 户。9 月底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491 户,发放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303.8万元,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务。二、存在问题:危房改造:一是各乡镇 2017 年度一户一档资料收集整理不及时;二是部分乡镇农村危房改造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录入信息中的改造方式、农户贫困类型和实际情况不符;三是部分乡镇农村危房改造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开竣工信息不准确;四是部分乡镇重建危改户中,有超标现象( 市规定 60 平方米以内);五是政策宣传不到位。三、自评总结我委承担的三项民生工程按时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总体进度在全市排名前列。在危房改造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将在今后危房改造工作中弥补不足,更进一步。【篇五】现将我市 2017 年度美丽乡村民生工程开展情况自评如下:31 个乡镇政府驻地整治编制规划 30 个,新增垃圾桶 8695 个,河道清淤 87 条,改造或新建公厕 113 座,改厕 1139 户,拆除露天粪坑或简易茅厕 139 个,拆除违法建筑物 935 个,新增停车位 4173个,开展治脏治乱行动 641 次,新建道路 77 条,路面修补 850 处,新建或改建集贸市场 23 个,改造室内文化场所 29 个,新建室外健身场所 37 处,新植树木 18399 棵,新增污水处理终端 16 处,新修管网 37760 米,新增公益广告 4264 处,开展乡风文明活动 329 次,累计投入资金 1.24 亿元;45 个省级中心村编制规划 45 个,召开规划编制相关会议 239次,收集规划意见 861 条,新增垃圾桶 3862 个,改厕 2780 户,拆除露天粪坑或简易茅厕 524 个,开展整治行动 627 次,硬化道路193 条,新增户户通 544 处,新增污水处理终端 715 个(包括集中和分散式),新增管道 73167 米,河沟渠塘疏浚清淤 108 条,修缮服务中心 46 处,新建 “五小园”490 处,新植树木 80959 棵,新增路灯 1326 盏,新建室外体育文化场所 56 处,组织农村精神文明活动359 次,征求群众意见 7069 人次,共投入资金 1.12 亿元。现工程项目基本竣工,已进入整治提升阶段。将于 2018 年 910 月迎来省美丽乡村建设考核。主要做法:一、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立由市委书记挂帅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由市委专职副书记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共同负责日常推进。压实县级主体责任,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具体,相关部门合力抓、共同推,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突出规划引领。增强规划意识,将编制规划作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前置条件。选择专业实力强、服务质量好的设计团队,驻村调研、走访,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科学编制乡镇和中心村建设规划,使得规划符合当地实际,符合农民意愿。分类制定村庄整治和建设指引,突出抓好人居环境设计,精心打造富有特色、生态宜居的特色小镇和村庄。强化规划执行,增强规划的权威性,推行“村口一张图”和“村口一张表”,方便村民知晓和监督村庄规划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三、坚持城乡统筹。在全省率先提出文明市创建目标,把全市市域范围作为整体,构建从市到县、乡、村的创建体系,以文明市创建统揽文明城市创建、美好乡村建设和“三线三边”环境治理。整合市文明办、美好办机构,成立文明市建设办公室,为打造全域文明提供组织保障。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提升乡村文明水平的重要载体,按照“点上出彩、线上提升、面上改观”的总体思路,组织实施“整市推进”行动计划,到 2020 年实现规划保留中心村全覆盖,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创建格局,推动城乡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四、加强工作结合。加强了与市里重点政策和项目的结合。一是继续开展市厅级领导和市直单位帮扶工作,37 位市级领导、111个市直单位联系 37 个省级中心村,推动政策、资金、项目向点上倾斜;二是与乡村旅游政策结合,制订“皖南川藏线”沿线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沿线 7 个乡镇政府驻地、23 个中心村优先纳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加强村庄的旅游氛围营造;三是与烟草发展政策结合,组织落实国烟援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相关工作,促成与 20 个镇村的对接,落实援建资金 500 万元,建设特色产业组合示范村镇;四是出台关于加强上级支农项目资金整合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通知,健全支农项目资金整合协调机制,完善市直涉农部门会商制度,建立季度汇总汇报制度,实现多方共建,创新推动发展。五、强化工作调度。出台xx 市 2018 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安排和xx 市 2018 年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年度目标、细化工作任务、确定推进时序。建立美丽乡村建设旬报送制度,及时通报各地推进进度;每双月召开一次全市调度会,现场观摩工作进展,加强工作推进力度。建立部门领导班子分县包保制度,经常性深入一线,现场指导督促工作、发现解决问题。六、加大考核力度。健全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和验收体系,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文明县市区考核,实行季度测评和年终总评。科学设置指标,明查、暗访、抽查相结合,合理安排考核频率,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工作状况和建设成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严格考核奖惩。各县市区也都建立了县级考核评价体系。七、注重乡风文明。编印xx 市美丽乡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手册、新乡贤故事汇,在省级中心村全面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一”活动,提高群众知晓率,丰富活动载体。充分发挥村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组织开展以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为重点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完善乡镇、村、村民组三级月评身边好人活动,定期发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广泛开展“在好人和新乡贤中发展党员,在党员中发现好人和新乡贤”活动。【篇六】市民生办:zz 年,我局担负了两项文化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即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和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通过加大对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充分做到了科学、规范、合理分配使用两项文化民生工程建设资金,保障了文化惠民、广电乐民事业的持续发展,实现了把文化设施建设向基层倾斜、把文体活动办到农村、将文明新风送入农家的目标,满足了农民求知求学、听歌看戏、健身娱乐等精神文化需求。现将 2016 年两项文化类民生工程建设绩效评价自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公共文化场馆开放(一)项目决策。全市共有 5 个公共图书馆(市级 1 个,东至、石台、青阳、九华山各 1 个),6 个文化馆(市级、各县区及九华山各 1 个),3 个博物馆(市级、青阳和九华山各 1 个)和 53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实现无障碍、“零门槛”向群众免费开放。年初,我局制定并印发池州市 2016 年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实施方案,明确了工程任务和实施方法,检查考核标准等细则。(二)项目管理。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补助标准为每馆每年 50 万元,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补助标准为每馆每年 20 万元,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助标准为每站每年 5 万元。博物馆免费开放按照免费开放运行情况、接待参观人次、服务质量等因素确定补助标准。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含辖区)免费开放所需经费,中央财政按补助标准负担 50%,市级财政负担 50%;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所需经费,中央财政按补助标准负担 50%,其余部分省级财政负担 50%,县级财政负担 50%。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由中央财政给予补助。(三)项目进展。2016 年,市图书馆共接待读者 32,6382 人次,办理读者证 3537 张,图书流通量 14,8422 册次,组织举办书画、摄影、阅读推广等各类文化活动 62 场,文化视频讲座 49 期,采编图书 3,2737 册,馆藏资源数量 16, 2387 册;积极开展各类阅读推广品牌活动,探索互联网+图书馆建设,先后荣获 “读者心目中最美安徽公共图书馆“和“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市文化馆累计接待群众 119442 人次,日接待 362 人次;举办“仲夏夜之梦”庆六一首届少儿音乐会;“庆八一”军民大联欢双拥共建文艺汇演;重阳节“百姓大舞台”-第三届戏迷交流联谊会;“庆国庆”爱国歌曲大家唱比赛等活动,2016 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馆,并先后获得 2013 年度池州市青年文明号、池州市第四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池州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等。市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 102974 人次,先后举办了“迎新春 猜灯谜送春联”活动、池州市首届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庆五一池州市第三届奇石根艺 花卉盆景展、518 国际博物馆日池州傩文化陈列展和池州非遗演出活动、举办经典诵读和文化遗产宣传教育活动、赈灾义拍活动、建馆三周年暨庆元旦名家书画展。县级场馆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免费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各地针对不同节日和不同人群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花灯展、猜灯谜、送春联”,“迎国庆图书展”,暑期“田园课堂”,“ 全民阅读进农家 ”、青少年书法培训等;为进一步发掘大众文艺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举办了“石台好声音”、“美丽东至舞起来”等比赛;各地文化场馆充分发挥了带头引导作用,组织开展群众文化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四)项目效益。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我市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均免费向群众提供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免费开放公共空间设施场地, 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内容明确,保障机制完善,设施利用率明显提高,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信息服务、数字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文化馆(站)发挥培训、辅导和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功能,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二、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一)项目决策。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属于补助类项目,我市 615 个行政村纳入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项目(其中:贵池区186 个、东至县 234 个、石台县 79 个、青阳县 110 个、九华山 6 个)。项目内容包括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文化活动(“送戏进万村”)、农村电影放映活动、农村体育活动、农家书屋运行维护五项。年初,我局制定并印发了池州市 2016 年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实施方案,明确了工程任务和建设计划、建设标准、资金来源、管理及检查验收要求。(二)项目管理。全市每个行政村 1.2 万元。其中: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每村每年 2000 元,农村文化活动(“送戏进万村”)每村每年 4400 元,农家书屋运行与维护每村每年2000 元,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每村每年 2400 元,农村体育活动每村每年 1200 元。国家统一补助标准每村 1 万元,由中央财政补助50%,省级配套 30%,县(区)配套 20%。我省提标的 2000 元由省、县区财政按 1:1 分担。(三)项目进展。围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已完成对基层服务点设备更新和维护工作,各服务点充分利用下发的资源开展视频节目播放、科技培训、文化娱乐等活动。全市 615 个行政村已组织开展了 634 场农村文化活动,开展体育活动 636 场,放映7384 场农村电影,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农家书屋图书更新 63100 册。在组织农村文化活动中,按照省文化厅和省财政厅的要求,根据“支持正规文艺院团,扶持本地优秀团体”的原则,2016 年度农村文化活动 “送戏进万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年初启动了全市“送戏进万村”活动招标工作,把目标任务逐条逐项进行分解,逐级逐层下达,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在开展农村电影放映活动中,市文广新局召开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专题会议,提前布置任务,下发了关于做好 2016 年度农村公益电影工作的通知,各县(区) 电影放映公司结合本地放映任务和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实施方案,将每场电影放映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放映时间、放映责任人和放映行政村,做到认真组织谋划有序进行。在农家书屋运行与维护建设过程中,市文广新局组织学习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印发的2016 年安徽省农家书屋工程评价标准文件,并印发了关于开展 2016 年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及“全民阅读进农家”活动成果检查验收的通知,进一步增加农家书屋的藏书量,发挥农家书屋在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全民阅读进农家”等活动,有效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四)项目效益。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是繁荣农村文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各行政村均按要求组织文化宣讲活动,购置歌曲、影视节目、地方戏曲光盘,开展视频节目播放、科技培训、文化娱乐等活动。积极开展电影放映、农家书屋读书活动,添置文艺活动器材,开展各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篇七】2017 年,xx 市人社局医疗保险科负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两项民生工程工作。按照上级民生办实施民生工程的部署和要求,年初进行资金测算和方案起草,组织县区召开民生工程推进会,每月按时限向省、市民生办上报民生工程进展情况,每半年组织 1 次与财政局、卫生局的自查互查工作,通过定期开展宣传、组织民生工程大走访、民生工程面对面等活动,了解社情民意。2017 年 xx 市城乡居民参保 52.88 万人,筹资总额 3.17 亿元,参保率 98.51%。其中市本级 23.57 万人,较上一年度略有增加。截至 11 月底城乡居民基本保险完成就医结算 33.02 万人次,支付待遇约 2.66 亿元,当年基金使用进度 83.88%,预计全年基金使用进度在94%-96%之间,住院政策范围内补偿比(含大病)达到 77.68%。其中市本级完成结算 9.91 万人次,支付待遇 1.06 亿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为 1468 人报销 4244 次大病费用 1889 万元,其中市本级报销659 人 1888 次大病费用 821 万元,合规大病费用在报销比例达到57.97%。两项民生工程各主要运行指标均完成目标任务,基金运行做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经过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政策,2017 年我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尤其是大病患者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一、主要工作1、全面开展商保合作经办。大病保险继续委托国元保险经办,基本医疗保险委托太平洋保险经办。加强对委托经办商保公司的合作与监督,严格执行委托经办协议,太平洋保险委托经办经费按时序进度拨付,大病年度保费依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结果结算。商保公司结合中心社保大厅标准化建设和综合柜员制服务,将经办人员并入中心医疗工伤生育经办窗口,实行统一管理,执行统一的经办规程和工作要求。各项社会保险业务办理相融合、城乡居民医疗报销一站受理、一趟办结、便民高效的 xx 商保经办模式逐步形成。2、做好宣传工作。将各项报销的工作流程制成宣传版面上墙,印制了 2017 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材料数十万余份,在各级报刊上积极投稿发表宣传稿件。通过广播电视电台的民生栏目和多种渠道宣传,上民生直播间和行风热线宣传民生工程的政策,现场咨询和解答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努力消除参保居民思想误区,引导病人合理就医,杜绝病人盲目就医现象。积极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并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防范各种意外事件发生。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对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补助政策调整进行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惠及民生根本。3、做好月度数据报表统计上报和数据分析工作。4、做好县区民生工程实施进展数据统计和报送的协调工作。为了更好开展工作,先后多次与县区医保民生工程工作人员沟通交流,明确要求,结合医疗保险民生工程工作月评分和考核,督促好县区相关工作。5、做好枞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民生工程进展情况的数据汇总上报工作。根据 xx 市民生办的部署,我局负责汇总市卫计委转报的枞阳县新农合约 81 万参合居民的新农合医疗民生工程进展情况,并上报市民生办。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今年,医疗保险民生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医保网实现全覆盖,“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人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仍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保障水平与城乡居民需求存在差距,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大;二是民生工程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结构性矛盾,枞阳县一直未整合到位,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三、下一步 工作计划继续做好数据统计上报和数据分析工作的同时,指导和督促好县区医疗保险民生工程工作的有效开展,积极扎实做好上级民生部门交办的相关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