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7篇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491403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 7 篇【篇一】记得小时候吃饭时,外婆总是嘱咐我们不能乱倒碗里的食物,说是“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倒碗里的饭菜,会折自己的福禄;就是碗底的一滴汤、一粒饭,外婆都不允许我们倒,都要我们吃完喝干。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一日两餐,主食不是麦疙瘩,就是包谷饭,米饭很少的一层,还被外婆蒸了放在麦饭、包谷饭的下面,用意是吃饭以杂粮为主,米饭后吃且少吃。那时候人小不懂事,主要原因还是杂粮不好吃,难下咽,长年吃怕了,有时会趁着外婆不注意,在麦疙瘩、包谷饭上打个洞,舀上半碗米饭,再舀点麦疙瘩、包谷饭盖在米饭的上面,躲在墙角一旁偷着吃,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最难忘的是有一年,田里的稻谷眼望着都黄了,这时家里的粮食接不上锅了。母亲带着我去十多公里远的集市上买米,大概买了二十公斤。我和母亲头顶烈日,背着米大汗珠淋漓走在稻谷飘香的田埂上,然而就快到村前的时候,过坎时我滑了摔倒了,我小背篓的那一点米,泼了一地。母亲看上去一脸的心疼,但没有打我骂我,而是帮我把米一粒一粒从沟里、泥里捡起来,四十年前的这一幕,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个年代中国人的饭碗,尤其是农村人的饭碗,就是这么普遍的艰难。1980 年上初中,我考到县第四中学就读,住校、吃食堂。当时,我们一个月交给学校的伙食费,初中三年一直都是 7.6 元。为了补助伙食,每个学生在校园都有块小菜地,学习之余我们都要种点菜,交到学校食堂以补贴费用。那时正是长身体吃饭的时候,食堂的那一点饭菜是不够吃的,且清汤寡水,更谈不上营养。所以每周回家,都要从家里带些干粮,饿了的时候,添着吃。那时学校附近有几座瓦窑,我们也会从家里带点米,时不时去瓦窑焖了吃。初中生活令我终生难忘的,是一次回家向父母要当月的伙食费。那天正值酷暑盛夏,母亲为了拿钱给我,从田间满头大汗赶回家,当母亲从身上、从柜子里找了遍,终于一分一厘凑齐我那个月 7.2 元的伙食费,家里再无分文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母亲是一脸的欣喜和一脸的无奈-那个意思就是,这个月的伙食费有着落了,下个月的又在哪里呢?1983 年上了高中,到了县城,情况好了些,主要是得到了在城里工作叔叔婶婶一家的关照,时不时叫我到他们家改善伙食。但班上有个同学,就没有我那么幸运了。有几个晚上,他实在饿不得了,半夜一个人起来在蚊帐里吃从家里带来的卤腐。1986 年我考取了云南师范大家,那时国家对师范生每月有 26 元的伙食补助,家里再给 10 多块,是基本够用了。但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在上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课余时间我在学校里卖过报纸、牛奶、面包、汽水,暑期到建筑工地打过工。打工晚上回到学校的时候,晚餐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在宿舍煮面条吃,没有油、盐、醋,就这么白开水煮了吃。那个年代中国学生的饭碗,基本能填饱肚子,但普遍还是很清贫的。1990 年 7 月参加工作,报到那天傍晚时到的小龙潭。下了火车,身上仅有 5 元钱,那天又正好是周末,心里老是盘计着这 5 元要吃、住,怎样才能熬得到星期一呢?还好,那晚住的是矿上的招待所,分配来的学生没有收住宿费。第二天,先到的同学又带我去他姐家吃了一天。就这样,身上的 5 元钱一分没用终于熬到了星期一。报到后领到了半个月的工资,共计 86 元。当时觉得是一笔大钱,正好老家有人来,一直想着工作要报答父母,所以毫不犹豫让人带了 50 元回家孝敬父母。又过了三天,领到了一个月的工资,共计 168 元,从此端上了国家的铁饭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单位经济发展,工资从最初的百多块,逐步涨到了上千元到现在的近万元。我常自豪地讲,我来小龙潭是以 5元钱打天下的。工作近三十年来,不但在这片热土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结了果,还很快的在这里立业成家,娶妻生子。我也常讲,我这一辈子有三个想不到,第一,我还会开车,第二,家里还有辆车让我开,第三,当上了人民警察,而且还是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级警官。按农村人的话讲,我手里端的,不但是只铁饭碗,还是只金饭碗。在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跟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我从一个贫苦农家的子弟,通过读书一步步走出了山村,改变了个人的命运,从穷饭碗、土饭碗端上了铁饭碗、金饭碗。如今,端详着老人用过的这只碗,心中盛满的是满满的知足感和幸福感。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小龙潭监狱,感恩纳税人。我要像老人一样,一生谦虚谨慎、勤勉工作,保住晚节,只有这样,才对得住这只金饭碗、端得稳这只金饭碗、保得住这只金饭碗。【篇二】音乐的功能是什么?人们会说:可以开发智力、陶冶身心、振奋精神我的答案是:音乐还可以记录历史的变迁。上世纪 80 年代初,单波段的小收音机价格普遍在 10 元左右,带短波的小收音机价格在 20 至 30 元之间,而当时工薪阶层的工资也就 30 多元。因此,当时的收音机是不折不扣的“轻奢品”,属于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的标配。记得我上小学时,常去一位同学家玩,同学的父亲是大学讲师,常看见他父亲打开收音机听新闻、听小说故事,偶尔也听一些歌曲。在那个神奇的匣子里,我生平第一次听到了流行歌曲乡恋。1986 年,我家终于有了收音机。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白色的“熊猫”牌中波袖珍收音机。尽管它貌不出众,却成了我的心爱之物。现在我还能回忆起晚上夜深人静之际我躲在被窝里收听广播剧、台湾海峡海浪预报、国际时讯什么的,那种乐趣简直无法形容。小说连续播讲节目是许多人买收音机的动力。当时的小说连续播讲有小说,也有评书,大伙管听评书叫“听小说”。印象较深的有杨家将人生三国演义等。袁阔成、单田芳成了我很早知道的艺术家。广播剧院和电影录音剪辑也是当时非常受听众欢迎的节目,年少的我们没有电视机,舍不得花钱经常去看电影,就听广播剧和电影录音剪辑。我几乎听过收音机里全部的广播剧和电影录音剪辑。现在回想起来,我喜欢朗读,从上高中开始到现在,只要有机会就会登台朗读,就源于儿时受到收音机里广播剧和电影录音剪辑的熏染。说到收音机,就不能不说录音机。从某种意义上讲,收音机、录音机和电视机是上世纪 80 年代乃至 90 年代初石河子人视听世界的“三巨头”。1983年后,石河子街头常见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拎着录音机的时尚青年,他们也是石河子最早的“追星族”。1985 年,我在发小家看到一台精致的夏普 GF500 录音机,它雄浑的中低音大大超出了我狭窄的认知范围,使我非常震撼。大约从 1993 年起,石河子的音乐发烧友迎来了一个新伙伴:组合音响。石河子市面上开始出现进口的组合音响,有一些精品做得很漂亮。1995 年,我家邻居罗叔叔家买了一套建伍大组合音响,15 寸大落地,播放西部大赶集和红衫仔时,的确给人以气浪翻滚的感觉。这期间,石河子的音乐发烧友还拥有了一种迷你型的发烧设备CD 机,也有人把它称之为激光唱机或镭射唱机。它采用了先进的激光技术、数码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各种新型元器件,放音时间长、操作简便、选曲特别快,而且现场感很强,是当时石河子时尚青年的必备单品。当时普及型 CD 整机得花上千元,无奈之下,我花了 200 多元买了一块三洋 CD 机心,装了一台简易木壳 CD 机,放音效果还不错,一直保存自今。现在有时拿出来听一下,还能读碟。不过,CD 机没能“辉煌”多久。2000 年后,石河子音乐发烧友的手中多了一个更为便携的小玩意:MP3。它体积小,采用了闪存芯片做存储介质,可直接从闪存读取数据而无需任何机械构造,这一点也是其他任何形式的随身听无法相比的。CD 机可以做成很多种形状,可以兼容全码率的 MP3,包括 CBR和 VBR,还可以支持收音录音、固件升级和移动硬盘功能。传统音响也在升级。2000 年前后,多媒体音响开始走进石河子人的生活。一位音乐发烧友告诉我,所谓多媒体音响,就是将之前单一的回放设备变为整合多种功能的设备,如收音机、音乐闹钟、读卡器等,还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取音乐文件或收听网络电台。我第一次接触多媒体是在大学同学家看电影指环王时,他家的多媒体音响还新增了杜比环绕立体声,能带给人激情澎湃的感觉,感觉耳朵整个被叫醒了。2015 年,音响再次给我以惊艳的感觉。那是初中同学乔迁,我去道贺时,被他书桌上一个精致的长方形金属盒所吸引,那胡桃木的外壳很有质感。正当我仔细端详时,一首悠扬的老歌乡间大道送我归从盒子里飘了出来,一切显得那么有韵味。同学告诉我,桌面音响简约优雅,放在客厅的小桌或是茶机上,和家居环境融合为一体,毫无违和感,它可不仅仅是个“样子货”,它支持 3.5mm 接口、 USB 音源输入、支持 iOS 设备直插而且 dock 还支持拔插(所以各代 iOS 设备均支持 ),还支持 Airplay 播放。音质方面,三频均衡、低音效果明朗清晰,高音和中音清澈通透,听女声相当不错,也能轻松驾驭各类风格音乐。40 年来,音乐设备产品的多功能化、多合一化、智能化以及视觉化,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也让我们生出很多期待:未来的 40 年,我们的耳畔又会迎来什么样的惊喜呢?【篇三】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当日历翻到 2018 年时,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从 1978 年发端,已经走过了 40 年。岁月不惑,前程锦绣。40 年前的我,年方 20, 40 年过去了,我已经成为退休大军中的一员,正在含饴颐养天年。回望来时路,我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我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在那火红的激情年代奉献过青春、智慧和才干,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力量中坚,也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者,国家富起来、强起来的见证者。40 年来,我们身边发生了许许多多想都想不到、敢都不敢想的事情,人民生活出现蝶变,社会出现蝶变,一个全新的新时代就在我们面前。国家从贫穷到富强。40 年来,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发展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中国智造走向世界,从一个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一个生活宽裕的中上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7 亿多人摆脱了贫困,3 亿多人发展成中等收入群体,一个充满活力和自信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东方大国,正在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令国人振奋,令全球嘱目。饮食从粗糙到精细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这里农村普遍人家使用的都是金马镇大丁马村烧制的土碗。这土碗虽然上了釉,但粗糙笨重,易碎。尽管如此,饭桌上,其实也算不上什么饭桌,就是一块垫着吃饭的木板,装菜装饭的碗都是土碗。人们手里端着土碗,碗里装的常常是苞谷疙瘩饭,或是青菜掺苞谷饭,或是老金瓜焖苞谷疙瘩饭,或是麦疙瘩饭,甚至是粗糠饭,碗边见不到一点点油星子。能用得起青花碗,吃上大米饭的人家少之又少,那毕竟是比较富裕的人家。那时候,我正长身体,想吃到米汤泡饭,喝口酥肉汤成为我们小孩子的最大奢望。社会发展到了现如今,土碗、青花碗早已成为过去,早已尘封在历史博物馆里。金马镇大丁马村当年炉火兴旺的土窑早已不见踪迹。如今的餐桌上,我们用的都是精制的高档骨瓷碗,端在手里轻巧,光滑,感觉舒适。碗里盛的食物,随心随性,要吃什么有什么,种类、品质、价值、营养、口感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不在话下。人们深有感触地都这样说:“要知道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就从我们生活这扇窗口看一看,生活是怎么变好了,就看看餐桌上的由粗糙到精细的变化。”交通从步行到轿车上世纪 70 年代初,我到县城上中学,只能靠步行,偶尔幸运地能撘上生产队进城办事的小拖拉机。人们进城或是到公社办事、开会,有的乘坐马车,有的赶着生产队的牛车,绝大多数人,开动的仍是“十轮卡”。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我拥有了一辆上海永久牌自行车,算是富有的,也是稀奇的。因为我们村子里只有两辆,经常有小伙伴上门来找我借用。尤其是要去说媳妇的小伙子,或是要去接媳妇来过节的小伙子,排着队来找我借自行车。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农村有能力购买自行车的人多,想要购买自行车也容易多了,赶街上路骑自行车的人多了,走路的人减少了。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公路由砂石路面变成了柏油路,少了坑凹灰尘,公路上跑的摩托车,面包车日见增多。如今,泸西乡村公路网状分布,各式各样车辆往来穿梭,真可谓车水马龙。下到田间地头干活,也不用走路,有的开汽车,有的骑摩托车,有的开拖拉机,有的开农用车。车辆代替了步行,安步当车的年代已经远行了。农村变样了,农民增收了,富裕了,轿车也大踏步进了农村的千家万户。这是想都想不到的蝶变。住房从茅草房到洋房上世纪 70 年代村里零星的土掌房、茅草房、土木结构房还深刻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改革开放 40 年,就住房而言,出现了蝶变再蝶变,再次蝶变。让我都有些不敢相信。就拿我表弟来说,我表弟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拆除了祖上留下的土掌房,建起了土木结构房,过上了舒适的日子。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表弟找到了致富门路,在责任田里种植了高原梨,经济效益好,也有了经济上的结余,表弟又将土木结构房拆除,建起了钢混房,宽敞明亮,大气,是一个标准的农家小院。到了新时代,表弟的儿子参加工作了,他的小梦想又变大。就在前两年,又将居住的钢筋水泥房拆除,重新规划设计,建成了可与城里的别墅相媲美的现代民居房,时尚生活、现代化生活、小康生活刷新了农家。在农村,不仅我表弟的住房条件在不断发生变化,乡亲们的住房也都在发生改变。一眼看上去,昔日的旧房已换新妆,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随着农村建设和发展进程的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了,农村美了,农民富了,各种高楼拔地而起,各式洋房应运而生,一次又一次刷新了农村建设美景,美轮美奂的房屋,大大提升了乡村的颜值,大大开辟了幸福的通道,展现出了一派乡村繁荣、和谐、美好的景象,呈现出一幅安居乐业的美丽画卷。饮用水从肩挑到自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家人的用水是一个家庭中的首要问题。每天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水缸里的水挑满,供一家老小一天食用。那时,一个村子有一个池塘,全村人都要到池塘里去挑水,大都是人畜共用。池塘里的水从沟里放进来,卫生条件极差。每到夏天,池塘水混浊,小虫子在水里翻筋斗。虽是这样,但没有选择,照样挑来食用。今日的农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讲究的人家还用上了净水器,水的质量提档升级了,人们的生活健康有了保障。昔日喝生水,如今家家户户使用热水器,购买商品矿泉水烧着喝。照明从水油灯到电灯我小的时候,天黑定了,母亲才点上豆般大的水油灯,忽闪忽闪的。我们姊妹在灯下做作业,母亲缝补衣裳。上世纪 70 年代电网架通了,农村用上了电,多数人家只用一盏灯,且是晚上。伴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节奏的加快,改革开放成果的惠及、共享,电力资源充足了,农村也不再愁用电,城乡同网同价,照明、烧水、做饭一切使用电,节能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村庄道路安装上了环保的太阳能路灯,夜晚亮如白昼,农村成了不夜村。交通从行路难到一日千里回首来路,行路难变成一杯苦涩的老白干,留存在品尝后的记忆深处。遥想当年,姑娘小伙的白胶鞋,难逃汗水红泥的浸染,打干井水左刷右漂洗不净,慨叹一声,路不让我讲究。出门赶街,人背马驮,山间铃响马帮来,陡峭山坡羊肠道,前行骡马粪球击你头,见怪不怪,山鹰从头顶飞过,叫声空灵,毛骨悚然。云飘天际逝,风从故乡来,一颗心还在路上。40 年的砥励前行,踏平坎坷成大道,走出了李白诗中难于上青天的天路,换了人间。陆路水路天路,路路通达;路通党心民心通,路通信息物流通,路通政通小康通,描绘蓝图,梦想成真。放眼大时代,家乡腾飞金蛇狂舞,动感之路通边达海,今天幸福平安一日数千里,进省城动车火车客车自驾车,阳光灿烂任选择,到州府方便快捷走高速,赏心悦目红河大道,道道相连纵横交错,昂首挺胸融入滇中。天下没有不通的路。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更加有理由坚信改革开放,更加有理由坚定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再次鼓足了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的勇气,将改革开放深化下去,在改革开放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不断结出新成果。这是我们对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最好纪念,也是我们开创未来的必由之路。【篇四】伴随着清晨的缕缕阳光,漫步在离石城南莲花池公园,一股清新扑面而来,绿油的草坪映入眼帘。参天白杨,徜徉湖水,还有长廊里川流不息的晨练者,更有身姿曼妙的舞者,秧歌舞、太极拳、保健操等,伴着节拍展现着活力。此时,若用“惠风和畅”形容毫不夸张,一点不过。曾记得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里还是离石的外城河滩,常年被雨水浸泡的烂泥洼,隔河相望,高低突兀的土丘杂草丛生,南关与马茂庄比邻的两个村往来要渡船,没钱的穷人只能等汛期过后踏石穿梭。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勤劳的农民打坝造地,充分利用水源充足的优势,建起了一个个蔬菜基地,在政府的引导下修了一座单孔石拱桥,田间横七竖八的道路方便了村民的出入,当初离石市民的菜篮子供应几乎全部来自这里,群众的喜悦感从这里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市建设步伐逐年加快,1995 年城区中心道路龙凤大街开始新建,横贯南北的龙凤大街在此穿插而过,加之马茂庄劈山改河工程的相续动工,这里周围的沼泽地得到整治,原有被雨水冲刷的烂河滩填成一片平地,单孔石桥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其间,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就在这一带兴办起各种土焦炉、屠宰场、加工厂、游泳场等。20 世纪 90 年末,轰轰烈烈的离石旧城拆迁改造,在城建部门的规划之中,形成了具有城市魅力和城市品位的市民广场、莲花池公园,相续而生的是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纵横交错,大型商场,便捷天桥形成管网,广场、公园的建成,城市的魅力迅速得到提升,更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无数游客。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变了的不仅仅是道路、房屋和各种配套的硬件实施这些外在的东西,更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生产方式和审美意识等一系列内在的需求,经过我与改革共奋进的四十年发展,记忆和经历让我更坚定了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光荣、正确,坚定了改革开放道路的辉煌与中国梦的信念。祖国的变化,让我很难想象再过四十年我们离石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我坚信未来的离石一定会在祖国的怀抱中笑逐颜开,与日增辉。【篇五】“我与改革共成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回顾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来经历的光辉历程,记述海事人所感所悟,彰显海事人在改革中锐意进取、不断成长的精神面貌和把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我与改革共成长传承创新基因,勇担青春使命光阴流逝如梭,转眼来到南沙海事处工作已两个月有余。这期间,虽有跳出原有舒适区的忐忑,更多的则是进入新工作领域的挑战与冲击。犹记得,刚来不久的时候,凭借着勤奋好学的劲头,我很快便学会了相关系统的操作流程,逐渐开始适应按部就班、一切按程序办事的工作节奏,天真地以为可以一招鲜,吃遍天。没想到,9 月初的一天,在准备开始处理工作时,我突然发现系统上的操作流程跟以往略显不同。经求证,原来是系统升级,省去了一些步骤,缩减了行政相对人办理该项业务的时间,也进一步提高了服务工作效率。一旁的同事颇有感慨地说道,“这些系统时不时都会进行升级,在这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听到这些,我猛地惊醒,恍然大悟:对啊,海事人从来不缺乏创新改革、突破求变的基因!在南沙处工作的这段时间,通过日常观察学习、翻阅有关资料等渠道,我就明显感受到这是一支“躬先士卒、登锋履刃”的先锋队伍:实行“先通关,后查验”新型化船舶进出口岸通关模式、成立全国首个自贸区无人机海事服务队、深化船舶载运危险货物比对系统应用等等,这一项项耀眼的创新成果,无一不凸显出南沙海事人的敢闯敢试与锐意进取,无一不彰显着南沙海事人、广州海事人乃至广东海事人的上下求索与砥志研思。而今,作为一名非海事专业的新丁,我有幸加入到这支富有创新精神的先锋队伍,在深感幸运的同时也感到压力在肩,一直在努力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这支队伍,履行岗位职责,传承创新基因,进而肩负起“保障人民群众水上交通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光荣使命。01唯有不畏苦寒方能自得其芳唯有不畏苦寒,方能自得其芳。不可否认,海事工作于我而言是全新领域,是跨界,更是挑战。记得前段时间第一次跟班参加辖区船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监督检查工作学习时。出发前一天,同事特地拷贝了一些材料给我,打开一看,发现仅是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就有 20 多份,洋洋洒洒上百页。靠着当晚埋头苦战,大致浏览了一遍所有材料,第二天去到公司检查时,我才没有完全抓瞎,在同事的指导下也能协助做好部分工作。可见,“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只有做到不畏难,不怕苦,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多一股韧劲、闯劲,才能将工作做好做到位,也才会有机会从平凡中脱颖而出。02唯有勤学苦练方能厚积薄发唯有勤学苦练,方能厚积薄发。工作中,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繁杂如服务质量体系,简单如各种名词概念,还有各式操作系统,都需要平时加倍努力去学习、熟悉及应用,才能尽快对海事全局工作有大致了解,才能更好适应岗位要求,进而在工作中赢得主动,从容面对各种挑战。劝学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做到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加强积累,勤练基本功,能力才会稳步提升,本领才会聚沙成塔。03唯有锐意进取方能破浪前行唯有锐意进取,方能破浪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在工作中,要主动做个勤于思考、奋发进取的有心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既要善于精雕细琢、推陈出新,改进工作方法,实现工作上档进位;也要敢于先行先试、以立促破,推出新的创想,促成工作从“从 0 到 1”式创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当下“变革速度更快、开放程度更高、创新强度更大”的时代,才能逐渐成长为习近平总书记所期望的“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也才能真正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今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也是全国水监体制改革 20 周年,作为一名 90后,虽然没能亲身经历这期间波澜壮阔、振奋人心的改革创新大潮,但可以见证今日海事发展之强大,并有幸在这个重要节点加入到海事队伍,在新时代为推动海事事业实现新发展而矢志奋斗,亦不失为一种难得的机遇与极大的幸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呼唤青年海事人应自觉肩负起改革创新的使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继续以身边的海事青年典型为标杆,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在本职工作上恪尽职守、奋发有为,努力为建设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贡献自身力量,不负青春梦想,不负伟大时代。【篇六】时光飞逝,从 1978 年改革开放到今年已有 40 周年,改革开放的这 40 年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是生产、生活,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一切都在变得越来越好。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和感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和冲击,也分享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于 1976 年出生在兵团城市石河子的一个团场连队,以前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候,能吃上几块糖、一两块“饼干”都是一件让人无比雀跃的事情。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爸妈拿回来一瓶桔子罐头和几个干面包,我们兄弟几个稀罕的不行,赶紧围过去一人一勺的分吃罐头,嚼着的干面包味道也觉着出奇的好吃。虽然这件小事已过去 30 多年了,但当时愉悦幸福的感觉依然记忆犹新。而现在商品琳琅满目,样式更多、品质更好,给我们的选择余地也大了,性价比也更高了。上世纪 80 年代,二八自行车、脚踏缝纫机和黑白电视机三大件是一个家庭的主要电器和家当。记得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家里买了一台 14 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晚上放电视时间,家里挤满了没有电视的乡里乡亲,坐在一起看电视拉家常。而现今家电产品品类丰富繁多,大屏幕的彩色高清电视早已不再是电器中的主角。如今,人们衣着光鲜亮丽,衣服绿色、环保、舒适,家里大衣柜里五彩缤纷,很多人都不知道旧衣服该如何处理。而在改革开放前,人们对于穿着还没有选择的条件和余地,所有人身上的主色调基本都是绿、蓝、黑、灰,颜色稍微亮丽一点的衣服根本没人敢穿,一不小心就会引来指责。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惊人的成绩。神舟飞天、高铁飞驰、天眼探空、北斗组网、移动支付、网上购物越来越高的科技含量让外国友人津津乐道,越来越多的喜人变化在我们身边发生。我的家乡石河子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这近 10 年,城市差不多扩大了一倍,林立的高楼、宽广的马路、整齐的街道、明亮的路,优美的绿化让人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在我小的时候,连队里几户人家住一排平房,冬天取暖需要自己在家里生炉子,加上屋子里光线昏暗和保温效果不理想,感觉那时的冬天真的是太长太冷太难熬。而如今的人们绝大多数都已住上了楼房,小区里的环境舒适安逸,与此同时,即使身处寒冷的冬季也能在干净明亮的房子里享受着地暖或者空调,犹如身在春天般。我的小学离家并不是很近,当时的交通工具只有极少数人使用自行车,而我只能每天步行上学。而如今交通工具发达了,公交车、火车、轮船、飞机人们的出行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还拥有了私人小车,空闲时一家人开车出去游山玩水,美不可言。我的父亲以前是连队的职工,工资相对不高,母亲为了贴补家用购买了一台小型压面机压面条卖,挣些零用钱供我们兄弟几个上学,那时父母经受的苦真的不是用言语能够表达。如今,父亲已退休 10 多年,一个月领取 4000 多元的退休金,母亲前几年也办理了退休,每月可领取 2000 多元的退休金。他俩自己购买了楼房,每天出门散步休闲,和身边的人谈论最多的就是退休后的工资多少以及如今幸福的生活。老人们对生活的满足都挂在了脸上,在心里他们感恩改革开放,感恩国家的好政策,感恩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轻合时光的影集,细细回味,娓娓道来,我们的生活在改革开放这 40 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所有的变化都归功于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创新。每到 5 年,便有一个惊喜的转变,每隔 10 年,就会实现一个新的跨越,相信祖国的未来定会为我们留下更多瑰丽的剪影!【篇七】之一:今非昔比乡村街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的乡村街(建水县岔科镇),房屋多数是很老旧的瓦房,但还间杂着一些茅草房。乍看那些土墙,有的像是孕妇的腆腆大肚,有的就像龇牙豁口的耄耋老人。平日,街道上人影依稀,门可罗雀。全然是一幅萧条的景象。只是到了星期天,从各条山道上涌来许许多多的乡民,才显出一点乡村街的生气。到了 1988 年,这乡村街道铺上了三合土(石灰、砂石和水搅拌),行走起来就比以前平坦得多,舒服得多。到了 1990 年,供销社的土木结构瓦房,开始变成了这集镇上的第一幢三层水泥房,接着,乡营业所也建起了水泥房,邮政所大楼、信用社大楼也相继而起。到了 2000 年后,各种高楼平地而起,各式洋房应运而生。宽敞的农贸市场,正在张扬着乡村集市的繁荣。如今的乡村集镇,已是光滑宽敞的街道,高耸整齐的楼房,热闹繁华的集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乡村街又建设了一片整齐划一的新区,那美轮美奂的楼房,刷新了新农村建设的新图景。之二:山里学子梦正圆在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前,我们这山冲里(建水县岔科镇)从未考出一个中专生,更不用说大学生了。就是出个高中生也很稀罕。是高中生的,总喜欢在中山装的小衣袋里插上两管水笔,以显示他是高中生,炫耀他的水平。故有俗语道:“高中生,水笔挎两根。”到 1977 年 12 月,全国正式恢复高考制度。自此以后,考取中专的人数在不断地涌现,成倍地增多。那时,在山里人眼里,能考取个中专或中师是顶了不起的事情,是中专生或是中师生的,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被乡里人刮目相看,夸耀青睐,很是受人们敬重和抬举。到了 1987 年,这山冲里终于出了 2 名大学生,乡里人开始引以为豪,开始笑逐颜开,开始欢呼雀跃。自此以后,这山冲里考取大学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与此同时,全国又开始了成人自学考试,因此有不少的青年又走向了自学考试之路,取得了大学文凭。迄今,全镇大学毕业的就有 300 多人,研究生已有 20 多人。目前,山里学子的求学梦,正迈向一个新的图景。之三:交通通讯展新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岔科至建水,只是一条坎坎坷坷的土石公路,后来,又修建了岔科至开远的土石公路。这样,岔科便成为开远至建水的中点,使这两条运输路线显得格外的繁忙。如今,开远至岔科的公路已于 2007 年浇成了柏油路面,建水至岔科的公路已于 2015 年浇成了柏油路面,更节省了运输时间。由于公路的畅通,生意人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繁荣。如今,中巴车、大巴车开进山冲里,各式轿车走进千家万户,方便了人们出行。网络配图上世纪八十年代,只有各单位部门安装有电话(八十年代以前都是手摇式座机,而且还要通过总机转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私人及个体户开始安装了程控电话。以后,随着程控电话的普及,直到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彻底改变了几十年前“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落后面貌,实现了六、七十年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现在呢,各乡村已进入网络时代。好些年轻人,都在网上购物或在网上看影视了。之四:山村处处落星月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山里的照明主要靠煤油灯。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大队(现在的村委会)买来一台柴油机,专门用来发电碾米,白天给农户们碾米,晚上就用来发电点灯。有了电,几个村子的农户就开始尝试着点起了电灯。有的农户还在门前立根电线杆,挂上丰收瓜一样的灯泡,将街心照亮,方便行人来往。网络配图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好些村寨的农户都点上电灯了,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农村电网的进一步改造,电灯深入千家万户,将各个村寨映照得星星点点。如今,电灯不光是用来照明,还用来观赏呢,因此好些农户的新房都安装上五花八门的装饰灯,有些富有农户的灯光设计,差不多要赶上舞台上的七彩灯光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好些村寨已实现了点灯不要电的神话,只消立根电杆,安装个灯盏,各个村寨,各条街巷都灯火通明。远观山村夜景,可谓山村处处落星月,不是仙境胜仙境。这就是太阳能灯,这神话般的灯光,成了不落的月亮,照亮了山里的黑暗,点缀着乡村的夜景,点亮山民的日子,点亮乡村的神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