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19年城镇化建设工作计划范文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491395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2019年城镇化建设工作计划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2019年城镇化建设工作计划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2019年城镇化建设工作计划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 2019 年城镇化建设工作计划范文2019 年,全县城镇化建设工作将坚持高原生态文明县目标定位,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以特色集镇为依托、以美丽乡村为基点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把现代城市发展理念融入高原生态文明县建设全过程,坚持“五区”融合推进,立足彰显高原特征、生态效果、文明内涵,坚持在统筹城市空间、规模、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重点环节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和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实现城市建设向城市工作的转变,将县城建设成为经济带动力强、空间布局合理、个性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市政服务设施完善、具有浓郁高原生态特色的宜居宜游宜商宜学城市,持续增强城市魅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全力打造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一)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全面指导城乡建设。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思路,突出特色,着眼未来,明确战略定位,优化空间布局。编制完成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特色风貌规划、城市市政道路雨污分流规划编制、10 个美丽乡村、10 个万村整洁村庄建设规划,开展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库建设。着眼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适时编制管廊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强化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尝试“多规合一”。推行“阳光规划”,加大项目全过程的规划监管,严格控制规划指标,提高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二)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市发展短板。不断加快道路、市场、公园、广场、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方便居民生产生活,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加快道路建设步伐。总投资 7400 万元,新建城区主次干道 7 条5.3 公里(941 米的公园路二期、612 米的新民路道路建设、593 米的团结巷、266 米的水井巷南路、255 米的解放南路延伸段、2100米的滨河北路、457 米的南华西路),续建城区道路 9 条 9.6 公里(294 米的 xx 路道路、252 米的公园路一期、1392 米的 xx 路、457米的 xx 路、545 米的 xx 路、800 米的 xx 路、3400 米的高铁大道延伸段、1980 米的同乐路、400 米 xx 向西延伸段),铺装人行道,配套建设给水、排水、绿化、亮化等设施。对现有道路破损路面及人行道进行全面维修,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完善城区路网框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加大市场建设力度。总投资 5300 万元,在城区新建专业市场 3个(xx 美食街特色小吃市场、农机汽贸交易市场、大蒜交易市场),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续建电子商务市场,小食品加工市场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推进休闲娱乐场所建设。结合城区房屋征收及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实施,总投资 8.6 亿元,新建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儿童乐园建设项目、对*公园进行扩建,修建公园东大门,完善园内设施,优化园内环境。方便市民健身及休闲娱乐。完善其他市政基础设施。新建妇幼站-同乐路一级管网 3.9 公里,修建换热站 5 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维修、更新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城区道路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将所有新建道路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雨污分流),对现有污水管网进行维修疏通,确保通畅运行;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新建垃圾中转站一座,占地面积 6333 平方米,配置压缩设备、维修车间、地磅室、喷淋除臭、负压设备及污水处理环保等设备设施;开展“厕所革命”行动,投资 150 万元新建、改建厕所 5 座。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推进重点公建项目建设,创建精品工程。投资 1.7 亿元,新开工建设建筑面积 10 万平方米的*一中分校,建筑面积 1 万平方米的职教中心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 1.3 万平方米的中医院中医药综合楼;继续推进县医院住院部大楼、第一幼儿园综合楼、消防大队营房、县委党校、城区小学改扩建等重点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严格建设程序,强化规范管理,创建精品工程。(四)做好房屋征收工作,为棚户区改造提供保障。以改善城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优化人居环境为根本,将城中村房屋征收工作作为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大力实施以城中村、城郊区、危旧房密集区为重点的房屋征收拆迁工作,充分发挥房屋征收工作组的作用,发扬“连续作战、忠诚为民,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精神,分片、分区域对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破旧房屋进行征收,构建强有力的棚户区改造保障机制。(五)强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抢抓国家支持棚户区改造的重大政策机遇,继续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重点工程强力推进,把棚户区改造与道路建设、市场建设、市民休闲小游园建设相结合。总投资 9500 万元新开工实施建筑面积 38200 平方米的聚业苑 12 号(新丰村片区)。续建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 3 项(聚业苑 8#、聚业苑 10#、聚业苑 11#)。(六)规范房地产开发秩序,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严控开发程序,规范开发秩序,严格项目监管,坚决杜绝开发商私自开发、乱开发、无序开发行为,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实施。总投资 1.3 亿元(年内投资 8500 万元)新开工建设房地产开发项目 2 项(建筑面积 13917 平方米的紫金府二期 24#、25#住宅楼建设项目、建筑面积 40000 平方米的汉唐美食街房产开发项目)。续建项目 5项(建筑面积 28176 平方米的紫金府二期 10#、15#、26#住宅楼建设项目、建筑面积 43813.7 平方米的瑞祥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同乐苑 1#)、建筑面积 56140. 41 平方米的美景龙城建设项目(同乐苑 2#)、建筑面积 3116.06 平方米的西部花园居住组团 4#商住楼建设项目、建筑面积 3 万平方米的恒州绿源房产开发项目)。(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农村居民进城入园购房置业,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机遇,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向农村延伸;因地制宜建设 10 个千村美丽、10 个万村整洁美丽宜居乡村;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50 户,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的危房进行改造,保障群众居住住房安全。(八)开展全域无垃圾三年行动,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履行建设部门环境保护职责,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双修”工作,着力解决城乡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等问题。根据省市全域无垃圾现场推进会议精神,按照“一年大见成效、两年重点突破、三年全面完成”的总体要求及*县全域无垃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同时实施全域无垃圾项目,在 9 个集镇分期分批实施集中供暖、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等人居环境治理项目。(九)从严管控质量安全,遏制建设领域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规定,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施工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和考核办法,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制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抓好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认真做好建设领域施工、房地产开发、勘察设计、监理企业的规范管理和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设施企业的安全运行。加强建筑市场动态监管,落实工程建设五方主体责任,全力制止建筑施工违法发包、转包、分包及挂靠等行为,实行建筑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环节全过程监控,做好事故易发多发人员部位时段的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十)实施精细化管理,开创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积极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逐步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全面推进综合执法,强化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综合治理,下决心消除各类城市“顽疾”。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加快构建“大城管”综合管理格局。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推行网格化、保姆式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按照市县统一安排部署,对近年来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清查梳理,对违反规划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强化市政设施管理,做到道路和人行道随破随补、路灯随坏随修、排水随阻随通、井盖随坏随换。持续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加大县城出入口、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等卫生死角和渣土车辆撒漏的整治力度,坚决杜绝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占道经营等行为,全力治理城市“顽疾”,力争市容市貌大提升。健全物业监管体制,切实规范物业管理,发挥社区、业委会、物管企业作用,创建和谐物管环境。盘活资源,探索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城市管理、物业管理中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经营的管理新模式,推进城乡建设管理市场化。提升城市绿化水平,通过植树造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等方式,逐步形成以风景景点为基础,主次干道绿化为骨架,各种绿地相互交融、搭配有致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努力提升绿化品位,营造绿色生态靓丽的城市环境。坚持人的城镇化和物的城镇化融合发展,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增强城乡居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增强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着力营造环境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大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