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有标准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491265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有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有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有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有标准答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35 题,每题 2 分,共计 7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A.物镜上 B.目镜上 C.实验材料中 D.反光镜上2.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C.蓝藻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3.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4.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含有A.肽键 B.氨基酸 C.羧基 D.氨基5.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A.N B.O C.P D.S6.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 20和 30培养箱中培养 4 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和提取液。取 3 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 5 分钟,立即在 3 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 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7.人体淋巴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和多糖 B.多糖和脂质 C.脂质和核酸 D.蛋白质和脂质8.下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9.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完全相同的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10.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图中溶液 A、B、a、b 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用 MA、MB、Ma、Mb 表示,且MAMB ,Ma=MbMA。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 h1、h2,a、b 的浓度分别为 M1、M2,则 A.h1h2,M1M2 B.h1h2,M1=M2C.h1 h2,M1 M2 D.h1h2,M1M211.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12.当某种 RNA 存在时,生物体内的某种化学反应能正常进行,当这种 RNA 被有关的酶水解后,此种化学反应的速率便慢了下来。由此可以说明 A.RNA 是核酸的一种 B.RNA 也可起生物催化剂的作用C.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D.RNA 是该种生物的遗传物质13.下图表示过氧化氢被分解的曲线,可说明酶具有 专一性 高效性 催化特性 在温和条件下进行A. B. C. D.14.下面关于 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TP 分子由 1 个腺嘌呤和 3 个磷酸基团组成 B.ATP 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C.ATP 只能水解产生两个磷酸D.正常细胞中 ATP 与 ADP 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15.下列生命现象中 ADP 会增加的是A.胃蛋白酶的分泌 B.丙酮酸形成乳酸C.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 D.组织细胞利用氧气16.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将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蒸馏水,使之混合,则有淡黄色荧光出现,2 min 后,荧光消失了。接着若在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如果滴一点 ATP 溶液,荧光将恢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滴入蒸馏水发出荧光,是由于试管内有荧光物质和 ATPB.荧光消失是由于 ATP 水解酶的活性降低所致C.滴加 ATP 溶液,荧光恢复,说明萤火虫发出荧光需要消耗 ATPD.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不是直接能源17.下图是 ATP 与 ADP 之间的转化图,由此可确定A.A 为 ADP,B 为 ATP B.能量 1 和能量 2 来源相同C.酶 1 和酶 2 是同一种酶 D.X1 和 X2 是同一种物质18. 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 ,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 CO2 和 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 ATP 产生 D.丙试管中无 CO2 产生19.为了尽量延长新鲜水果的贮藏时间,贮藏条件最好是 A.低 O2、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 B.低 O2、适当的湿度、零下低温C.无 O2、保持干燥、零上低温 D.无 CO2、保持干燥、零下低温20.若在酵母菌酒精发酵后期通入氧气,与不通氧气相比,酒精的产生量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21. 1 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 m,其中 40%用于 ADP 转化为 ATP,若 1 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 n,则 1 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 ATP 分子数为A.2n/5m B.2m/5n C. n/5m D. m/5n22.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 1、酶 2 和酶 3 依次分别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24.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叶绿体中色素能够分离的原因是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C.研钵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绿叶后直接用杵棒进行研磨,不用作任何处理D.滤液细线要画得细而直,避免色素带间的部分重叠25.普里斯特利把一只小白鼠和一盆植物一同放到一个玻璃罩内,结果小白鼠和植物都能存活很长时间。但后来有人重复这个实验,却有的能成功,有的不能成功。以下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并不科学,没有可重复性 B.该实验的成功与否,要看是否将装置置于阳光下C.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与小白鼠需要的氧达到了平衡D.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的 CO2 与小白鼠呼出的 CO2 达到了平衡26.下图表示较强光照且温度相同以及水和小球藻的质量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后,以下相关比较不正确的是A.Y2 的质量大于 Y3 的质量 B.中小球藻的质量大于中小球藻的质量C. 中水的质量大于中水的质量 D.试管的质量大于试管的质量27.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28.科学家研究 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 a 时,造成曲线 和 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 CO2 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 b 时,造成曲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C.光照强度为 ab 时,曲线、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 ac 时,曲线、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29.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不可能是 A.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B.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C.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 D.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30.科学家研究小麦 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 段位置不断上移B.a 点的叶肉细胞产生 ATP 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 Mg 时,b 点将向右移动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 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3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B.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暗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C.当对植物突然停止光照以后,暗反应也马上停止D.光反应分解水生成 O2,暗反应消耗 O2 生成水32.下图是某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A.a 和 b B.c 和 d C.b 和 d D.e 和 f3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34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A都用于还原二氧化碳 B都用于还原氧气C前者还原二氧化碳,后者还原水 D前者还原二氧化碳,后者还原氧气35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以下哪一项实验是必要的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C把植物淹没在水中 D用一株幼小植物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 题,每题 6 分,共计 30 分36.(6 分)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 (填标号) 。(2)吞噬细胞能够摄取外来的异物(如细菌等) 。胞吞过程体现了的 性。(3)控制动植物性状的物质主要位于 中(填标号) 。(4)除去细胞壁,应选用 酶进行操作。(5)图中含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 。(6)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 。 (填标号)37.(6 分)下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模式图(局部):请据以上材料和模式图回答问题:(1)A 代表 分子;C 代表 。(2)气味物质分子首先要与 结合,才有产生嗅觉的可能。(3)图中 A 具有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最终是由 决定的。(4)某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 B 造成膜的损伤,使嗅觉分辨能力下降,B 的完整化学名称是 。(5)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38.(6 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物质代谢简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1)是在 上进行的,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表示 过程。(3)上述过程中,能产生 ATP 的过程是 (写代号) 。(4)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始终不会停止的过程是 。(5)根据实验测定,黄豆种子在萌发时放出的 CO2 量比消耗的 O2量高出 4 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39.(6 分)如图为光反应、暗反应联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物质:a d (2)从图中看: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3)如小麦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突然将 d 降至极低水平,则小麦叶片中的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会突然减少,其原因是 ;若降低 d 的同时,又停止光照,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其原因是 。40.(6 分)图 1 是某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图 2 表示该植物在不同光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用 C02 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图 1 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 (填图中序号)。(2)将图 l 细胞浸润在 _ _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该细胞将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3)图 2 中,影响曲线 AB 段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 _,而可能限制曲线 BC 段光合作用速率的两种环境因素主要是_ _。(4)如果植物白天始终处于图 2 中 A 点状态,则在较长时间内该植物_ _ (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 _。高一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35 题,每题 2 分,共计 7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5BCBAD 610DDACD 1115CBBDA 1620BDBAB 2125BCDCA 2630CDDCA 3135ACBDB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 题,每题 6 分,共计 30 分36.(6 分) (1) (2)流动 (3) (4)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5)(6)37.(6 分) (1)蛋白质 多糖 (2)气味受体 (3)DNA(或基因、遗传物质) (4)磷脂双分子层 (5)选择透过性38.(6 分) (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2)有氧呼吸 (3) (4)(5)黄豆种子在萌发时,除了进行有氧呼吸外,还进行旺盛的无氧呼吸。39.(6 分) (1)O2 CO2 (2)H、ATP ADP、Pi(3)CO2 固定减弱,C3 还原不变 CO2 固定减弱,C3 还原也减弱 40 (6 分) (1) (2)大于 (3)光强度 温度、CO2 浓度(4)不能 白天没有有机物积累,夜间呼吸作用还要消耗有机物,故在较长时间有机物的消耗量大于合成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