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技术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909038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技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技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技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检验技术 1 目录 2 消毒灭菌监测检查原则与条件要求 3 监测采样 检测及评价方法 1 监测与检验相关标准介绍 2 目录 2 消毒灭菌监测检查原则与条件要求 3 监测采样 检测及评价方法 1 监测与检验相关标准介绍 3 1 医院消毒灭菌监测与检验相关标准介绍 致病菌检测中大肠 沙门 乙型溶链 绿脓 金葡分别按GB4789 3 GB4789 4 GB T4789 11 GB7918 4 GB7918 5方法进行 4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 2012 国家标准 强制性标准 新旧版主要区别 环境分类 高中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分类 空气采样方法 增加治疗用水检查 重点 4 医院消毒卫生要求附录A采样及检查方法 5 重新划分的四类环境 类环境 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 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 类环境 非洁净手术部 室 产房 导管室 血液病病区 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 重症监护病区 新生儿室等 类环境 母婴同室 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 血液透析中心 室 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IV类环境 普通门 急 诊及其检查 治疗 注射 换药等 室 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6 表1各类环境空气 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与医院环境有关时 应进行目标微生物检测 7 高中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分类 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criticaldevice items进入正常无菌组织 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 如血液 流过 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的器材 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semi criticaldevice items直接或间接接触黏膜的器材 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no criticaldevice items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 8 目录 2 消毒灭菌监测检查原则与条件要求 9 2 医院消毒灭菌监测检查原则 检测时限 送检时间 不得超过4h 保存于0 4 时 不得超过24h 有关无菌检查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问题的说明 不推荐医院常规开展灭菌物品的无菌检查 当流行病学调查怀疑医院感染事件与灭菌物品有关时 进行相应物品的无菌检查 常规监督检查可不进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 涉及疑似医院感染爆发 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或工作中怀疑微生物污染时 应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10 2 医院消毒灭菌监测检查原则 实验室要求相对正压洁净的条件进行试验 环境要求100级空气洁净实验室 100级空气洁净操作台主要设备P2生物安全柜 生化培养箱 霉菌培养箱 采样箱 干燥箱 高压锅 冰箱 超净台 显微镜 紫外线测定仪 温湿度计 照度计等设备计量认证 仪器 设备 定期计量认证 人员要求监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掌握一定的消毒知识 熟悉消毒设备和药剂性能 具备熟悉的检验技能 选择合理的采样时间 消毒后 消毒前 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 11 目录 3 医院监测采样 检测及评价方法 12 3 医院监测采样 检测及评价方法 空气微生物污染检查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查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灭菌医疗器材检查消毒医疗器材检查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检查治疗用水检查医疗机构污水检查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13 空气微生物污染检查 14 类环境空气微生物采样布点方法 1 室内面积 30m2 设置内 中 外对角线3个点 内 外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2 室内面积 30m2 设4角及中央5点 4角布点部位距离墙壁1m处 15 16 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查 17 物体表面棉拭子采样方法 18 19 食物 微生物或有机物接触到的物体表面 都会留下ATP 三磷酸腺苷 物体经清洁后 部分残留的食物 微生物或其他有机物 通过测定这些残留物细胞内ATP含量 就可以反映出物体的清洁度 ATP生物荧光技术 ATP快速检测物表清洁评价 20 ATP生物荧光技术 hasbecomethestandardmethodfordeterminingcleanlinesslevelsoncontactsurfacesduringpasttenyears Adirectindicatorofpotentialforcontamination monitoringandverificationofHACCPandSSOP 在过去的十年里 ATP荧光快速检测法已经变成一种国际测定物体表面清洁水平的标准方法 得到了国际公认 一种直接可视的污染监测手段得到HACCP和SSOP认可的监测和检验手段 21 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 22 23 外科手消毒监测采样 2 24 手卫生荧光检测法 25 成品采样管介绍 26 灭菌医疗器材检查 表2 医疗器具供试品 最少检验数量为10 瓶或支 27 灭菌医疗器材检查 检验依据 1 中国药典 2015版1101 无菌检查法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5年6月5日发布 2015年67号 公告2015 12 1起实施2 GB15982 2012 28 中国药典 2015章节介绍 无菌检查法对象与环境培养基及其适用性检查 无菌性检查和灵敏度检查 更换新批次的培养基时需做 稀释液 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如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的采样过程中需使用 方法适用性试验 每遇到新样品类型时做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 包括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 如薄膜过滤法主要检测水溶液供试品与注射用药物等 对于小型灭菌医用器具 敷料 针灸针 肠线 缝合线等供试品使用直接接种法为宜 结果判断检测量表 29 2015版药典无菌检查法的增 修订内容 1 方法应用范围增加 生物制品 2 实验环境的修订 3 培养基体系的修订 4 检查方法的整合修订 5 参照USP对表2 表3的整合修订 2015版 中国药典 2010版 中国药典 无菌检查法对象 30 无菌检查实验环境修订 31 无菌室要求 32 培养基增修订内容 33 无菌检查培养基 按商品说明称取培养基配制 若干燥培养基结块应勿使用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按商品说明称取培养基 配制 摇匀 分装 按培养基说明高压灭菌 保存备用 分装的容器应适当 其装量与容器高度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养基氧化层 粉红色 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 2 供试品接种前 培养基氧化层的高度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 5 否则须经100 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 不超过20分钟 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 并应防止被污染 34 无菌检查之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意义 无菌检査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査及灵敏度检査的要求 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査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査同时进行 时间 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 瓶 置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培养14天 应无菌生长 灵敏度检査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 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 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 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步骤 菌种 菌液制备 培养基接种 结果判定 35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 实验菌株的修订 36 灵敏度检査 菌液制备用培养基 37 灵敏度检査 培养基接种 取每管装量为12ml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7支 分别接种小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生孢梭菌各2支 另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 培养3天 取每管装量为9ml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7支 分别接种小于100cfu的枯草芽孢杆菌 白色念珠菌 黑曲霉各2支 另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 培养5天 逐日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 空白对照管应无菌生长 若加菌的培养基管均生长良好 判该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符合规定 38 方法适用性试验 意义 进行产品无菌检查时 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无菌检查 若检验程序或产品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 应重新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方法适用性试验按 供试品的无菌检查 的规定及下列要求进行操作 对每一试验菌应逐一进行方法确认 方法适用性试验也可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 结果判断 与对照管比较 如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菌均生长良好 则说明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照此检査方法和检查条件进行供试品的无菌检查 如含供试品的任一容器中的试验菌生长微弱 缓慢或不生长 则说明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有抑菌作用 应采用增加冲洗量 增加培养基的用量 使用中和剂或灭活剂 更换滤膜品种等方法 消除供试品的抑菌作用 并重新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39 方法适用性试验的修订 40 灭菌医疗器材检查 表2 医疗器具供试品 最少检验数量为10 瓶或支 41 灭菌医疗器材检查 样本制备 42 灭菌医疗器材检查 对照与培养 培养条件 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30 35 2 胰酪大豆胨肉汤培养基20 25 培养阳性对照 应根据供试品特性选择阳性对照菌 无抑菌作用及抗革兰阳性菌为主的供试品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照菌 抗革兰阴性菌为主的供试品以大肠埃希菌为对照菌 抗厌氧菌的供试品 以生孢梭菌为对照菌 抗真菌的供试品 以白色念珠菌为对照菌 阳性对照试验的菌液制备同方法适用性试验 加菌量小于100cfu 供试品用量同供试品无菌检查时每份培养基接种的样品量 阳性对照管培养72h内应生长良好 阴性对照 供试品无菌检查时 应取相应溶剂和稀释液 冲洗液同法操作 作为阴性对照 阴性对照不得有菌生长 43 44 消毒医疗器材检查 详见下页 45 消毒医疗器材检查 样本制备 46 消毒后内镜采样方法 采样前准备无菌手套 80mL容量的螺口瓶 及中和剂 螺口瓶我们用的是 HXBL 和星玻璃 可以高温高压 刻度为80mL 采样前需要瓶口酒精灯烧灼消毒 特此感谢陆烨提供的相关资料 47 消毒后内镜采样方法 2 抽取中和剂 需要用50mL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 注意无菌操作 将中和剂从内镜注水口缓缓注入 避免喷溅 注意无菌操作 手不能接触到 推柱 内侧 同时将出水端放入螺口瓶中 注意不要污染 特此感谢陆烨提供的相关资料 48 培养方法 倾皿法和滤膜法 消毒医疗器材检查结果计算 49 必要时分离致病微生物 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 取0 2ml分别接种90mm血平皿 中国兰平皿和SS平皿 均匀涂布 L型玻璃涂布棒 35 培养48小时 观察有无致病菌生长 49 消毒剂检查方法 库存消毒剂 有效成分含量应依照 消毒技术规范 或产品企业标准进行检测 使用中消毒液 使用中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测定可用前述方法 也可使用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剂浓度试纸 卡 进行监测 1 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检查方法 2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检查详见后页 50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检查 51 消毒液与相对应的中和剂参照表 52 52 皮肤消毒剂卫生要求GB27951 2011 本标准适用于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消毒的消毒剂 不适用于手消毒剂 完整皮肤常用消毒剂的种类 醇 碘 胍 季铵盐 酚 过氧化物等 微生物污染指标 完整皮肤消毒剂菌落总数 10cfu mL g 霉菌和酵母菌 10cfu mL g 不得检出致病菌 破损皮肤的消毒剂应无菌 禁用 限量 铅汞砷 53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评价标准 总结 灭菌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为0cfu ml 破损皮肤的消毒剂菌落总数应为0cfu ml 完整皮肤黏膜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 10cfu ml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 100cfu ml 致病菌 不得检出 54 治疗用水检查 55 5 56 57 细菌内毒素检查 凝胶限量试验 58 试验器械移液管 或刻度吸管 微量加样器及无热原吸头 凝集管 10 75mm 试管 试管架 洗耳球 封口膜 计时器 75 酒精棉 剪刀 砂轮 试验所用的器皿需经处理 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 常用的方法是在250 干烤至少30分钟 也可采用其他确证不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的适宜方法 若使用塑料器械 如微孔板和与微量加样器配套的吸头等 应选用标明无内毒素并且对试验无干扰的器械 试验操作过程应防止微生物是污染 试验的准备 59 60 实验操作 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的稀释制备 取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或工作标准品一支 加入规定量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其内容物 用封口膜将瓶口封严 置旋涡混合器上混合15分钟 然后进行稀释 制备成4个浓度的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 即2 0 1 0 0 5 0 25 为所复核的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 每稀释一步均应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合30秒钟 61 坚实凝胶阳性 62 未形成凝胶凝胶不坚实阴性 63 凝胶限量试验结果判断 此透析用水的内毒素含量小于1EU ml或者5EU ml 符合规定 此透析用水的内毒素含量不小于1EU ml或者5EU ml 不符合规定 64 凝胶限量试验结果判断 复试时 供试品溶液需做4支平行管 若所有平行管均为阴性 判供试品符合规定 四管中如有一管为阳性 即可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 须复试 65 医疗机构污水检查 66 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限值 肠道致病菌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结核杆菌 均不得检出 67 总余氯的检测 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68 69 粪大肠菌群的检测 多管发酵法 1 44 培养24h 70 初发酵结果 6管分别是什么液体 初 阴性数 初 阳性数 现象 变乳黄色 产气 71 粪大肠菌群的检测 多管发酵法 2 72 找找看有没有问题 73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化学监测法 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监测 放在灭菌包外 每一灭菌包包外均应贴有包外化学指示胶带或包外指示卡用于指示每一包物品是否经过了灭菌处理 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监测 放在灭菌包内 用于指示包内物品是否灭菌处理合格 高危险性物品包包内应放置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 批量化学指示物监测 代替包内卡 指示每锅物品的灭菌效果 74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生物监测 75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76 ThankYou 欢迎各位参与消毒与监测的讨论交流 湖南消毒同仁群QQ群号 31989971 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