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部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882106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4.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咽喉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咽喉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咽喉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咽喉疾病影像诊断 1 2 适应症 1咽喉部外伤及异物 2咽喉炎性疾病3咽喉部血管性疾病4咽喉部良恶性肿瘤5周围及全身疾病累及咽喉 咽喉部 3 正常影像解剖 咽部上起颅底 下达第6颈椎平面 鼻咽 颅底 软腭水平 上咽 口咽 硬腭 会厌上缘 中咽 喉咽 会厌 环状软骨 下咽 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 咽喉部 4 5 检查方法 平片检查 造影检查 CT扫描 MRI扫描 咽喉部 6 检查方法 一 X线侧位平片 主要观察鼻咽顶后壁 咽后壁 颈前组织 软腭 舌根 会厌谿 会厌及鼻咽 口咽咽腔气道 颏顶位片 主要观察鼻咽顶后壁及鼻后孔 同时观察颅底骨质 特殊检查 体层摄影 鼻咽造影 喉咽造影等 常用钡餐造影检查咽和食道 咽喉部 7 检查方法 二 CT1患者体位 仰卧位 尽量保持左右对称2横断扫描 扫描线平行听眦线或硬腭 与咽喉部长轴相垂直3冠状面 显示病灶经颅底向颅内侵犯4层厚 3 5mm 鼻咽包括蝶鞍至硬腭下1cm5增强扫描 怀疑肿瘤颅内侵犯或血管性病变 咽喉部 8 检查方法 咽喉部 三 MRI采用头部线圈横断面为最常用的成像平面 一般平行于硬腭 鼻咽扫描范围自硬腭至蝶鞍平面层厚5 6mm 特殊病灶可选用2 3mm冠状面有利于显示病灶经颅底向颅内侵犯情况 矢状面有利于显示鼻咽顶后壁病灶 T1WI病灶与脂肪信号差别最大 对比较好T2WI病灶与肌肉组织对比最好 9 正常影像表现 一 X线鼻咽部侧位片显示充气鼻咽气道 顶壁软组织厚度平均4 5mm 后壁3 5mm 顶与后壁软组织光滑 颏顶位显示鼻咽两侧壁的咽隐窝和咽鼓管圆枕部对称 鼻咽气道清晰 咽喉部 10 正常影像表现 一 X线口咽部 侧位片显示咽后壁软组织光滑 厚度平均3mm 前方软腭下为舌面 连续为舌根 会厌组织 喉咽部 侧位X线片下咽后壁厚度平均12mm 两侧梨状隐窝在吞钡时显示清晰 咽喉部 11 12 13 14 正常影像解剖 鼻咽 CT MRI横断面上鼻咽腔可呈方形 长方形或梯形侧壁由前下向后上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及咽隐窝 Rosenmuler窝 在咽鼓管侧方 可见腭帆提肌与腭帆张肌 与咽鼓管开闭有关 冠状面鼻咽腔位于中线颅底下方 咽鼓管咽口位于咽圆枕下方 上方为咽隐窝 矢状面鼻咽腔呈J型 咽喉部 15 正常影像表现 咽喉部组织CT密度1气体 低密度2粘膜 粘膜和其它软组织平扫均表现为等密度 不易区分 增强扫描后粘膜强化3肌肉 CT为等密度 4骨骼 CT呈致密高密度 5咽旁间隙 喉旁间隙 会厌前间隙及翼腭窝等内充满脂肪 为低密度 6血管 CT上血管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整齐的等密度 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 咽喉部 16 二 正常鼻咽部CT表现 17 18 19 20 21 22 正常喉部CT 23 正常喉CT 24 正常影像表现 咽喉部组织在MR成像时信号 1咽喉部气体 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2粘膜 T1WI等信号 T2WI较高信号 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 3肌肉 T1WI等信号 T2WI略低信号4骨骼组织 翼内外板因无骨髓腔 T1及T2像均呈低信号 斜坡 下颌骨升支 岩骨尖等内骨松质含脂肪 T1及T2像均呈高信号 5咽旁间隙等充满脂肪 T1及T2像均为高信号 6血管 为快速流动液体 T1及T2WI均呈低信号 咽喉部 25 26 27 正常鼻咽部 T1WI 28 正常鼻咽部 T2WI 29 30 31 32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概述 鼻咽癌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 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俗称 广东癌 好发于40 60岁之间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鼻咽癌好发于鼻咽的顶壁和侧壁 发病因素 种族 家族因素 EB病毒因素 环境致癌因素 咽喉部 33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病理分型 大体病理显微镜下结节型鳞状细胞癌菜花型腺癌粘膜下型泡状核细胞癌浸润型未分化癌溃疡型 咽喉部 34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生长方式特点 上行性 侵犯颅底及颅神经一般无淋巴结转移下行性 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上下行性 为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发生局限型 局限于鼻咽部 咽喉部 35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临床表现 1 耳鼻症状 鼻塞 鼻出血或血性鼻涕耳鸣 耳闷塞及听力下降2 颅神经症状 偏头痛 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等 3 颈部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 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4 鼻咽镜检 肿瘤呈紫红色 触之易出血5 实验室检查 EB病毒抗体VcA IgA增高 咽喉部 36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一 X线1侧位片和颏顶位片见肿瘤呈软组织肿块突向鼻咽腔 鼻咽气道变形狭窄 2鼻咽腔造影见咽隐窝闭塞 咽壁呈不规则状隆起 3晚期见颅底孔扩大及颅底骨质破坏 咽喉部 37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二 CT诊断 1 局部软组织肿块 好发于咽隐窝及顶后壁 较小时仅表现为一侧咽隐窝表浅 消失 粘膜增厚 表现凹凸不平 肿块形成 肿块常突入鼻咽腔 致其不对称 狭窄或闭塞 平扫肿块为等密度 增强后轻致中等度强化 咽喉部 38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二 CT诊断 2 深部浸润 向深部侵犯翼内外肌致咽旁间隙变窄 消失 向后外蔓延至颈动脉鞘 向前扩展可填塞后鼻孔 鼻腔 侵犯上颌窦 向上可累及斜坡 蝶窦及筛窦 颅内 咽喉部 39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二 CT诊断 3 鼻窦炎症 窦腔粘膜增厚或积液 4 颅底骨质破坏 常见破裂孔 蝶骨大翼骨质吸收破坏 5 颅内侵犯 常累及海绵窦 桥小脑角及颞叶 6 颈部淋巴结转移 多见于颈深上淋巴结群和咽后外侧淋巴结等 呈等密度 类圆形 增强后可区分强化的血管和无强化的淋巴结 7 远处转移 多见于椎体 肝脏 肺及脑等 咽喉部 40 鼻咽癌 41 右侧鼻咽癌 42 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 43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44 鼻咽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 45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三 MRI诊断 1 局部软组织肿块 T1WI等信号 T2WI稍高信号 增强后中等度强化 2 深部浸润 3 鼻窦炎症 窦腔粘膜增厚或积液 T2WI明亮高信号 4 颅底骨质破坏 常见破裂孔 蝶骨大翼骨质吸收破坏 表现为低信号皮质不完整或髓质高信号脂肪消失 咽喉部 46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三 MRI诊断 5 颅内侵犯 常累及海绵窦 桥小脑角及颞叶 冠状面最易显示肿瘤自鼻咽部向颅内侵犯情况 增强后颅内病灶明显强化 6 颈部淋巴结转移 多见于颈深上淋巴结群和咽后外侧淋巴结等 类圆形 T1WI低或略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 中央液化坏死信号较高 7 远处转移 多见于椎体 肝脏 肺及脑等 咽喉部 47 鼻咽癌 48 鼻咽癌1 T2WI 49 鼻咽癌1 T1WI 50 鼻烟癌 平扫冠状面T1WI 51 鼻咽癌1 增强 52 鼻咽癌颅内侵犯 增强 53 鼻咽癌并咽后外侧淋巴结转移 54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55 56 57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诊断要点 1 南方沿海地区 男性多见 2 临床表现鼻出血或血性鼻涕 头疼及颅神经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 3 CT或MRI显示鼻咽部肿块 局部组织界面消失 伴或不伴有颈部淋巴肿大和骨质破坏或颅内侵犯 咽喉部 58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影像诊断价值1本病多能经鼻咽镜下活检而明确病理性质 影像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肿瘤深部侵犯范围 为临床精确分期及放疗提供客观依据2可用于放疗后随访及疗效观察 有无复发3对早期局限于粘膜的病变不敏感 咽喉部 59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鉴别诊断 1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 腔内生长为主 周围侵犯及破坏征像较少 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 2 鼻咽部增殖体增生 见于儿童 不伴有周围侵犯及破坏征像 3 颈部淋巴结结核 临床有结核症状 增强扫描出现环形强化 4 鼻咽部炎症 以粘膜增厚为主 无深层改变 5 淋巴瘤 咽喉部 60 腺样体增生 61 鼻咽纤维血管瘤 平扫 62 鼻咽纤维血管瘤 增强 63 鼻咽纤维血管瘤 64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比较影像学X线检查对鼻咽癌的深部组织器官侵犯显示作用有限 CT对鼻咽癌的位置 范围及侵犯程度明显优于X线检查 对肿瘤分期和治疗复查有重要作用 MRI软组织分辨率亦对鼻咽癌及其颅内侵犯观察优于CT 咽喉部 65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 MRI与CT比较 1MRI密度分辨率高 对病灶信号改变敏感 病灶与周围组织对比 优于CT2MRI多方向切层 能更好地明确肿瘤范围 周围浸润及转移3显示骨质破坏 MR不如CT4显示肿瘤颅内侵犯 MR优于CT5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鉴别 MR优于CT6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诊断 MRI优于CT 咽喉部 66 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