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生理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880346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生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血液生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血液生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血液 1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第二节血细胞生理第三节生理性止血第四节血型和输血原则 2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血液 全血 血细胞比容 3 血液的功能 FunctionsofBlood 物质运输功能 如血红蛋白运输O2 CO2营养功能 如血浆维持血细胞生活环境缓冲功能 NaHCO3 H2CO3组成血液中重要的缓冲对 以调节血液pH值信号传输功能 如激素 生物代谢物质的传输调节体温 血流的分布与流动速度可调节体温参与免疫与防御功能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具有一定的功能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纤维蛋白原 4 第二节血浆 plasma 水晶体物质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气体血浆蛋白 胶体物质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Na K Ca2 Mg2 HCO3 Cl HPO42 SO42 O2 CO2 营养物质 代谢终产物 激素等 血浆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 5 血浆蛋白 胶体物质 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运输功能形成胶体渗透压 白蛋白 免疫防御功能 球蛋白 生理止血功能缓冲功能 白蛋白 营养功能 6 血浆渗透压 渗透现象 是指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中 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 渗透压定义 高浓度溶液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 是由溶质形成的溶质颗粒数目越多 渗透压越高 吸引水分子的力量就越大渗透压与溶质颗粒的化学性质和体积大小无关 7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313mOsm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血细胞形态胶体渗透压1 5mOsm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血容量 8 血浆渗透压的生理作用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不同 9 等渗溶液 等渗溶液0 85 NaCl5 葡萄糖1 9 尿素等张溶液0 85 NaCl5 葡萄糖 10 红细胞 正常值男性 4 4 5 5 1012 L平均5 0 1012 L女性 3 8 4 6 1012 L平均4 2 1012 L主要功能运输O2和CO2缓解血浆pH 血红蛋白 11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悬浮稳定性血液中的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容易下沉的特性红细胞沉降率 血沉 抗凝血垂直静置1h后红细胞下沉的距离血沉加快是由于红细胞发生叠连血浆成分变化 不是红细胞自身改变可塑性变形红细胞按照实际需要改变自身形态的特性与形态 膜弹性和内容物的流动性有关 12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渗透脆性 脆性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影细胞 等渗溶液0 85 NaCl5 葡萄糖1 9 尿素 等张溶液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13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红细胞生成的原料铁 内源性与外源性 蛋白质成熟因素维生素B12叶酸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爆式促进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雄激素红细胞的破坏寿命120天 铁重复利用 骨髓造血 DNA合成必需 缺铁性贫血体积小 数量正常血红蛋白低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体积大 数量少 摄入铁 叶酸维生素B12 合成分泌EPO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寿命120天 衰老红细胞在脾和肝脏破坏 14 白细胞生理 我国正常健康人血液中白细胞的正常值及主要功能 15 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16 血小板 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上脱落的小块细胞质 体积小 无核 数量 100 300 109 L生理特性 黏附 聚集 释放 收缩 吸附 17 第四节生理性止血 定义小血管损伤 血液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会自行停止的现象 生理止血是由血管 血小板 血液凝固系统 抗凝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共同完成的 18 生理止血过程 小血管受损后立即收缩 这是由损伤刺激引起的局部缩小血管反应 血小板栓子形成 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出来的内膜下组织可以激活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系统 以及血管收缩使血流暂停或减慢 利于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 成为松软的止血栓填塞伤口 血液凝固 血浆中可溶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形成了由纤维蛋白与血小板一道构成牢固的止血栓 有效的止血 同时 血浆中出现生理抗凝血活动与纤维蛋白溶解活动 以防止血凝块不断增大和凝血过程蔓延 19 概念 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这是由凝血因子参与的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 关键过程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凝血时间 将静脉血放入玻璃试管中 自采血开始到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为凝血时间 血清 血凝块回缩释放出的淡黄色液体 第五节血液凝固 BloodCoagulation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 20 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CoagulationFactor血液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现公认的凝血因子共有12种 国际命名法用罗马数字编号 此外 还有前激肽释放酶 激肽原以及来自血小板的磷脂等也都直接参与凝血过程 21 血液凝固的过程 凝血过程基本上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生化酶促反应过程 分为三个步骤 因子 的激活和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 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在凝血酶的作用下 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交织成网 将很多血细胞网罗其中形成血凝块 22 在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第一步 中 依裾因子 的激活途径不同 又可将凝血过程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种 内源性凝血 IntrinsicPathway 全过程完全依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完成 由因子 接触因子 首先启动的凝血过程 分为表面激活阶段 磷脂表面阶段 纤维蛋白生成阶段三个部分 外源性凝血 ExtrinsicPathway 在组织损伤血管破裂的情况下 由因子 组织因子 释放启动的凝血过程 因此过程参与的因子少 环节 途径简单 故外源性凝血过程耗时极短 比内源性凝血快几倍甚至几十倍 23 24 IX 血液的凝固过程 瀑布学说 XIXIa XX XaPF3VaCa2 IXaVIIIaCa2 XIIXIIa VIIaIIICa2 IIIIa IIa XIIIaXIII Ia多聚体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第二阶段凝血酶形成 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形成 接触异物 组织损伤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 25 血液凝固的调控 血液抗凝系统的作用血管内皮表面因子抗凝血酶活性纤维和抗凝血酶III 抗凝血酶III是最重要的抗凝物质肝素 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活性嗜碱性粒细胞和组织肥大细胞分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 体外抗凝剂 去除Ca2 26 纤维蛋白溶解 Fibrinolysis 定义纤维蛋白被降解液化的过程 纤溶 意义清除体内多余的纤维蛋白凝块和血栓 保证血流通畅 27 正常情况下 血管内的血液能保持流体状态而不发生凝固 主要因为 血管内皮正常情况下保持光滑完整 血管内血流湍急 异常的小凝块可即时稀释并被带走 正常人血浆中存在着很强的抗凝物质 体内存在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凝血与纤溶是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功能系统 它们之间存在动态平衡 28 第六节血型和输血 血型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特异抗原的类型 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 29 ABO血型系统ABOBloodGroup 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 红细胞膜表面所含特异抗原 凝集原 的种类 凝集原包括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两种 血清中天然产生的抗体 凝集素 包括有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两种 KarlLandsteiner 1868 1943 The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icine1930 30 31 输血 主侧 次侧 万能供血者 O型 Rh 万能受血者 AB型 Rh 交叉配血 32 输血原则TransfusionRules严格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即供血者的红细胞混悬液和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 称主侧或直接配血 受血者的红细胞混悬液和供血者的血清相混合 称为次侧或间接配血 正常情况下同型输血是首选的输血原则 即交叉配血两侧均无凝集反应 因为同型血液之间不会存在相对应的凝集原与凝集素 不会发生溶血反应 安全可靠 无法得到同型血液的特殊情况下 异型血相输采取交叉配血主侧不凝集原则 但输血时应量少 速度缓慢 并在输血过程中严密监视 若交叉配血时 主侧有凝集者 不管次侧结果如何均为配血不合 绝对不能相输 33 Rh血型系统 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Rh抗原 可分为Rh 和Rh 血型Rh血型系统一共有6种常见的Rh抗原 包括C c D d E e三组 每组抗原只存其一 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在人群中分布最广 为Rh 在接触Rh 的红细胞前 Rh 的人体内不存在有抗Rh抗体 抗Rh抗体属于IgG 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