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转向装置在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871752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流转向装置在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血流转向装置在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血流转向装置在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流转向装置在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1 血流转向装置 flowdiverterstent FDS 是基于载瘤动脉的血管重建以及动脉瘤内血流改变理念的新技术 2 一 FDS应用原理及构成 1 改变动脉瘤内血液内流与外流的模式 降低血流速度 湍流和壁面切应力 减缓动脉瘤囊内血流直至停滞状态 提高血液黏稠度 进一步改变瘤内血流 数周内形成血栓 逐渐完全栓塞瘤体 2 金属覆盖网格慢性刺激血管壁 诱导新生内膜增生 最终将FDS包裹入病变血管壁 修复病变的载瘤动脉 并保持侧支或穿支血流通畅 3 FDS对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主要指标是架网孔率与网孔密度 支架网孔率是指网孔面积支架总面积的比例 它与金属覆盖率互补 两者相加为100 网孔密度为21 2 cm2的支架对动脉瘤内血流影响最大 而对侧支血流无明显影响 此外 网格形态 网丝直径等对血流动力学也有不同影响 4 5 二 FDS的临床应用适应证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公布了PED的临床应用范围 年龄22岁以上的颈内动脉岩骨上段到垂体上动脉段的大型或巨大型宽颈动脉瘤患者 FDS在临床上的应用早已超出上述范围 患者的年龄为5 83岁 而且并不限于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 治疗类型包括囊状动脉瘤 梭形动脉瘤 夹层和血泡样动脉瘤等 6 三 FDS治疗前后的药物治疗 FDS围手术期药物治疗极其重要 进行双联抗小板治疗已成为共识 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个体方案可能更适合 7 择期 口服波立维75 300mg 阿司匹林80 325mg 或波立维300 600mg 阿司匹林300 650mg 术中进行肝素化 术后给予波立维75mg持续30天至1年 阿司匹林80 325mg持续3个月至终生 急诊 术前准备时间极短的患者通常需要给予大剂量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8 三 FDS的临床应用效果 一项包括70例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表明 使用SFD治疗的复杂动脉瘤96 获得成功 术后40 60周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100 然而 对于更确切疗效 还有待于大样本的长期随访研究 9 五 FDS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包括 短缩移位并脱入动脉瘤内 对于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 术中或术后动脉瘤破裂出血 脑实质内出血 早期或迟发性支架内血栓形成 支架覆盖的侧支或穿支闭塞等 10 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 1 术中出血 由于FDS不进入动脉瘤瘤腔 目前在手术过程中因动脉瘤直接破裂而出血的报道较少 术中出血主要是载瘤动脉或其他部位出血 2 术后颅内出血 包括动脉瘤破裂出血和载瘤脉瘤远端脑内出血 11 术后缺血性并发症 1 支架置入处载瘤动脉闭塞或狭窄FDS置入后的支架内血栓形成主要发生在围手术期 与技术操作及载瘤动脉的弯曲程度密切相关 2 支架覆盖的穿支血管狭窄或闭塞尽管影像学显示FDS覆盖的分支血流未受明显影响 但病理学检查显示这些分支开口已经有新生内膜覆盖 且支架金属覆盖率越高 新生内膜覆盖分支开口越明显 3 载瘤动脉远端梗死其原因与人为停用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药物有关 12 六 FDS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法的优点 1 操作简单2 减少复发3 提高治疗安全性4 减少占位效应 13 七 FDS局限性 5 的患者术后有头痛加剧和脑神经麻痹等轻微神经系统并发症 在3个月随访时 18 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性载瘤血管狭窄 高于传统支架辅助治疗的支架内再狭窄率 5 8 此外 还可能发生载瘤动脉栓塞和动脉瘤破裂等致死性并发症 14 谢谢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