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带完整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486868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带完整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带完整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带完整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带完整答案试卷满分 100 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下面是关于孔子与墨子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 )记述 出处“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 韩非子显学“孔子贵仁,墨子贵兼” 吕氏春秋不二“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 淮南子要略A. 儒墨关系很早就已受到关注 B. 墨家从儒家学派中分化出来C .墨家与儒家并没有相通之处 D. 墨家挑战了儒家的主导地位2.有观点认为,董仲舒之学能够幸运获用的秘密在于其对孔孟的“重民”做了篡改,变民本为君本,对君权进行神化,不给“上下易位” “革命”等思想留下空间,从理论上让皇权不会受到来自下层的威胁。这一观点认为董仲舒( )A.背离了孔孟之道 B. 继承了儒学的精华C. 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D. 否定了儒学的独尊3.唐代韩愈说:“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韩愈此举( )A.希望恢复儒学的正统性 B.意在重建封建等级秩序C.以复兴儒学之道为宗旨 D. 揭露了佛道理论之虚妄4.宋代城市中的市场不再以为在城市中居住的达官显贵服务为主,大城市的市场以经营粮食、布帛、煤炭等日用品及发展各种服务业为主,奢侈品退居次要地位。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社会逐渐衰落 B. 城市经济职能增强C. 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D. 中小城市大量出现5.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有关理学的记述。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人物 言论朱子 “理学最难”陆九渊 “唯本朝理学,远过汉唐”黄震(南宋末) “自本朝讲明理学,脱出训诂”黄宗羲 “有明文章事功皆不及前代,独于理学,前代之所不及也”A. 理学之名兴起于南宋 B. 理学备受统治者推崇C. 关注理学的视角因人而异 D. 宋明理学发展较曲折6.某学者指出,明代学术界发生了朱学让位于陆学的大转变,以“拯救人心”为矢的,竭力宣传理性、精神作用的陆王心学,如同一剂强心针,使明朝统治的机体得以复苏,让士子耳目一新,所谓“一时心目俱醒,恍若拨云雾而见白日” 。这主要是因为陆王心学( )A. 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 B. 否定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C.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 反对儒家思想对人性的束缚7. 黄宗羲在原君中论及君主的起源时说,君主这一职位原本是极为辛苦的差事,如果不是最富有牺牲精神的人是根本无法承担的,所以,许由、务光知难而退,拒绝接受君位;舜虽然不得已接受了,但最终还是让与他人。此言论( )A.主张通过禅让制来限制君权 B. 是为了解决君主制的弊端C. 宣扬了天下人人平等的理念 D. 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8.观察右侧明代徐渭的菊石图 ,该作品的创作特点是( )A. 讲究笔画细腻 B. 强调个性表现C. 重视气势磅礴D. 追求摹写真实9.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赫德取得了中国海关管理权。赫德借鉴西方的会计、稽查、人事等制度对中国海关进行了有效改革,使关税收入大增。恭亲王奕曾感慨道:“中国官员几乎无人可信,外国人的报告较为可靠。 ”材料意在说明( )A. 外援促使清政府政策更加开明 B. 引进西方制度已成为社会共识C. 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统治 D. 清廷内部对西方的认识出现分化101872 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 ”可见,轮船招商局此举( )A导致了传统企业的破产 B. 带来了丰厚的利润C. 扩大了政府的财政来源 D. 具有开阔人们眼界的意义11.下表是据中国近代史所整理的不同时期翻译外国著作的分类情况,据此能够得出的认识是( )时间 应用科学 自然科学 历史地理 社会科学 其他 译著来源18501899 年 40% 30% 10% 8% 12% 英美占 85%19021904 年 10.5% 21% 24% 25.5% 19% 日本占 62%A. 中国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 B. 国人已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潮流B. 传统 “夷夏之辨”观念被破除 D. 日本超越英美成为世界强国12.1919 年,蔡元培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演讲时说:“我敢断定白话派一定占优胜。但文言是否绝对地被排斥,尚是一个问题。照我的观察,将来应用文,一定全用白话。但美术文,或者有一部分仍用文言。 ”这一论述( )A.保护了进步学术思想 B. 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精华C.对文学革命的贡献大 D. 客观地分析了新旧文化13.毛泽东曾说:“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知识分子” ,“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这一论述提出的背景是( )A.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C.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中国共产党深入工人群众中142009 年,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题为为什么中国能良好运转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很可能是今年出现显著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因为中国是唯一打破经济教科书常规的国家。 ”这里的“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是指中国( )A对外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 B. 对内实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C.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正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15.下图中的数据整理自中国经济网 。以此为史料探究民生问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0082013 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及城镇登记失业人数A.经济发展难以满足就业需求 B. 经济发展可缓解就业压力C.城镇化过快增加了失业风险 D. 保障就业乃改善民生之本16. 普罗泰格拉认为,智者这一职业的宗旨是正当和高尚的,意在通过传授政治技艺把人们培养成好公民,把“公正的”和“美好的”事物呈现给每个城邦,并坚持认为能以这种精神教导学生,就理所应当地接受丰厚的报酬。这说明智者学派( )A.重视智力劳动的付出与回报 B. 注重教育的功利性与合法性C. 打破封建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D. 为智者谋生披上了神圣外衣17.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看来,以各种实用对象如从政、挣钱等为目的的智术的流行,恰恰败坏了人们的德性,智者们正是导致人们德性败坏的罪魁祸首。据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批评智者学派( )A.轻视教育 B. 功利至上C.善于诡辩 D.违背天意18.某学者在谈论人文主义者时说:“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曾经承认或者敢于承认自己是一个正式的哲学上的无神论者。 ”此言论的依据可能是因为“他们” ( )A.倡导教权至上 B. 坚持宗教信仰C. 宣扬理性主义 D. 惧怕教皇势力19.人文主义者毕竟为科学的未来的振兴铺平了道路,并且在开阔人们的心胸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只有心胸开阔了,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假如没有他们,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就很难摆脱神学成见的学术束缚。下列选项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文艺复兴推动近代科学的兴起 B. 科学进步离不开思想的解放C. 宗教改革为科学发展扫清障碍 D. 科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20.梭伦说:“许多坏人是有钱人,许多好人是贫穷的,但是我们决不舍弃我们的正直贤德而去换取财富;因为正直贤德是稳固的,至于金钱是在人们之间川流不息的。 ”由此可知,梭伦( )A.同情保护弱势群体 B. 鼓励人们追求财富C. 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D. 重视社会道德建设21. 下图内容是某启蒙思想家的重要观点摘录。这些观点体现出对( )A. 蒙昧主义的肯定B. 理性主义的反思C. 教权主义的眷恋D. 浪漫主义的抵制 22下表反映的是 17501900 年欧洲及中国、印度的工业产量在世界所占比例的情况。这主要表明( )1750 年 1800 年 1830 年 1860 年 1880 年 1900 年欧洲 23.2% 28.1% 34.2% 53.2% 61.3% 62.0%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印度 24.5% 19.7% 17.6% 8.6% 2.8% 1.7%A. 中国要实现复兴须学习欧洲模式 B. 欧洲列强对印度进行了疯狂侵略C. 欧洲对世界经济的主导作用显现 D. 美国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23下面是 1930 年和 1940 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图。这一变化反映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 B. 实施农业调整法C整顿财政金融系 D. 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24.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日益成为新的商业媒介和营销渠道,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商业机会,企业可以将其信息、服务直接通过互联网传递给最终消费者。这直接反映了互联网( )A.简化了企业的生产流程 B. 优化了企业的经营模式C. 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理念 D. 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第卷(非选择题,52 分)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5 题 14 分,第 26 题 20 分,第27 题 18 分,共 52 分)25.(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先秦时期对于经书的传习已经十分盛行,但经学尚未上升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到汉武帝时期,一方面,拥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满于因循无为的黄老之学,追求一种更加积极有为、干预现实的学术思想;另一方面,儒家学派在经历秦与汉初的压抑状态中,潜心于对古代经典的研究,将儒家学说和表现上古文化精神的经书结合起来,创造出了适合时代精神的新学术思想体系。摘编自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材料二 在中国哲学史中,与思维和存在相当的是理气问题,与精神和物质相当的是心物问题。理气和心物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到宋代理学家才明确起来。宋代哲学有三大学派:张载哲学是气本论,程朱学派是理本论,陆九渊的心学(王守仁加以发展)是心本论。陆九渊说:“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 ”又说:“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摘编自张岱年宋代哲学的历史地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儒学新发展的表现和原因。 (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理学的特点及影响。(6 分)26.(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另一位作家彭塔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 ”埃拉斯谟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 ”彼得拉克则猛烈抨击罗马教廷,比之为“野蛮凶狠的庙堂” “邪教徒的寺院”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 由于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哲学家仍相信“自然法则” ,它不仅如牛顿所说可以影响宇宙,而且可以影响人类社会。因此,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17、18 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更为成熟。狄德罗无畏地举起无神论旗帜,以唯物主义哲学为武器,向宗教神学猛烈开火。他宣称:“如果要我相信神的话,一定得让我摸得到他。 ”孟德斯鸠声称,暴政和自由是不相容的,要达到自由就必须推翻暴政。他对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习俗、教会和宫廷也进行了辛辣的批判。他说:“圣经中有多少行字,也便有多少可以争辩的话题。 ”然而关于宗教问题,他和伏尔泰一样,认为某种程度上“上帝的存在是有好处的” 。摘编自庄锡昌西方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分析文艺复兴“创新”的条件。 (10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们“更为成熟”的表现及原因,并分析启蒙思想家的不足之处。 (10 分)27.(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郑和船队每到一地,都要先向当地的国王、酋长宣读明朝皇帝的诏书,赠送珍贵的礼品,然后用所带的瓷器、丝绸、麝香、铁器和金属货币,交换各国的珍珠、宝石、香料及珍禽异兽,还同当地人分享中国的历法、图书、冠服、乐器、度量衡器、种植技术等。许多国家在郑和访问后,都与明朝建立起邦交和贸易往来,部分国家的使团甚至搭乘郑和的船只来“朝贡” 。有一次随船队到中国的各国使臣竟达 1200 余人。满剌加、苏禄、浡泥的国王还亲自到中国朝见明朝皇帝,以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其中苏禄和浡泥国王在中国期间不幸病逝并葬在中国。材料二 陛下应该下决心让他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开始做,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赢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广大的领土和巨大的财富以及他们所有的人。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量可观的棉花哥伦布航海日志 (1492 年 11月 12 日)1519 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带着 600 人、17 匹马、10 门大炮到达墨西哥,用三年时间征服了富庶的阿兹特克帝国。金字塔、庙宇和王宫都被夷为平地,拆下的石头被用于建造西班牙政府大楼和教堂。阿兹特克人也因杀戮和感染欧洲人带来的病毒而大量死亡。美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系解体了,取而代之的是欧洲人的宗教、语言、文化和政府。材料三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活动目的有何差异,二者处理不同文明差异的模式有何不同。(6 分)(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中西方处理世界不同文明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12 分)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试卷高二历史参考答案1.解析:本题考查儒墨关系。表中的三则材料都提及了儒墨关系,说明早在先秦时期儒墨关系就已被提出并受到人们的关注,故 A 项正确。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说明墨家曾向儒家学习,但这并不表明墨家是从儒家学派中分化出来的,故 B 项依据不足;C项说法与材料相悖;D 项由材料不能得出。答案:A2. 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材料认为董仲舒之学“对孔孟的重民做了篡改,变民本为君本” ,违背了孔孟之道,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材料重点讲述董仲舒之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认为董仲舒之学偏离了孔孟的轨道,认为其是“幸运获用” ,观点的提出者对这一做法并不认可,故排除 C 项;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A3.解析:本题考查韩愈的思想。结合材料中“夷狄之人” “不知君臣之义”等信息可知,韩愈认为佛教的广泛传播不利于封建统治,他主张复兴儒学以恢复其正统地位,故选 C 项;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一直占据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A 项错误;B 项与题意不符;材料未反映“佛道理论之虚妄”的信息,排除 D 项。答案: C4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活跃。材料所示现象说明宋代城市经济职能增强,而这又是宋代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扩大的结果,故 C 项正确;封建社会在明清时期才逐渐衰落,排除 A 项;B项不是原因;D 项虽然符合当时情况,但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 C5.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的朱子、陆九渊、黄震和明清之际的黄宗羲等众多学者都直接使用“理学”一词,这说明宋明时期的理学受到一定的关注,且关注的视角各异,故 C 项正确。南宋时理学兴盛,但不能据此认定这一名词始于南宋,A 项说法依据不足;B、D 两项由材料不能得出。答案: C6解析:本题考查陆王心学。由“拯救人心” “宣传理性、精神作用”“强心针”等信息可知,陆王心学强调人内在的主体性,故 A 项正确;陆王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旨在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 ,挽救封建社会的统治危机,故 B、D 两项错误;陆王心学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 C 项。答案:A7. 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材料中黄宗羲从揭示君主的起源入手,指出君主要“富有牺牲精神” ,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家天下”行为的合法性,故 D 项正确;材料并未明确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排除 A 项;材料主旨是否定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合法性,并未提出解决君主制弊端的办法,故排除 B 项;C 项由材料不能得出。答案:D8.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图中徐渭的菊石图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等艺术于一体,符合文人画的特点。可见,其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 B 项正确,排除 A、C、D 三项。答案:B9.解析:本题考查清政府内部对西方认识的变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矛盾和国内矛盾的激化,清政府内部出现了分化,从旧的政治集团中分化出了比较开明的洋务派。题干中恭亲王奕为清政府内部洋务派的代表,其观点说明了清廷内部对西方的认识有所变化,故 D 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清政府政策更加开明,排除 A 项;学习西方制度不符合当时的事实,且奕的观点并不代表当时的社会共识,排除 B 项;C 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答案:D10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由材料中的“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可知,轮船招商局这种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从而兴办企业的方式,对于打破此前只有独资和合伙方式兴办企业的规则以及对于开阔国人视野具有积极意义,故 D 正确;A 项说法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B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 项对材料理解错误。答案:D11.解析:本题考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结合表格中各类书籍的比重变化可知,自然科学书籍比重逐渐下降,人文社会类译著逐渐增多,这主要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深入,故 A项正确。B、C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 项表述错误。答案:A12.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由材料中“白话派一定占优胜”“但文言是否绝对地被排斥” “或者有一部分仍用文言”等信息可知,蔡元培在肯定白话文的同时也承认文言文的价值,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D13.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知识分子”是指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在五四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并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即“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故选 C 项。A、B、D 三项与材料或史实不符。答案:C14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可知,传统观点中的“经济学教科书常规”主要是指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绝对化、对立化,而中国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有别于传统的,属于“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探索,故 C 项符合材料意思;A 项不属于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做法;B 项没有明确体现打破常规;D 项与打破常规不符。答案:C15.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由图中数据可知,这一时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总体呈增长趋势,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也基本稳定,而新增就业人数的增长折射出城镇经济的稳步增长。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城镇经济的稳步发展,是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故正确答案为 B 项。A 项说法过于绝对,根据材料并不能得出这一结论;C 项是对材料中就业问题形成原因的错误理解;“保障就业”的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D 项。答案:B16.解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格拉认为智者这一职业的宗旨是“正当和高尚的” “公正的和美好的 ”,并且“理所应当地接受丰厚的报酬” ,这说明智者学派重视其智力劳动的付出与回报,故 A 项符合题意;B、D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当时是奴隶社会, “封建贵族”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 C 项错误。答案:A17.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思想。由“从政、挣钱等为目的的智术” “败坏了人们的德性”等信息可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智者学派过分强调功利,忽视道德,故 B 项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答案:B18.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者与宗教信仰的关系。材料中人文主义者不承认自己是无神论者,这是因为他们虽然讽刺和揭露教会的腐败,暴露教会的丑行,但依然坚持宗教信仰,故 B 项正确,D 项错误;A 项不符合史实;信仰宗教与宣扬理性主义不符,排除 C 项。答案:B19.解析:本题考查西方近代科学兴起的原因。材料的主旨是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科学的建立与发展;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起到了促进近代科学诞生的作用,故 A 项正确。B、 C、D 三项对材料理解错误。答案:A20.解析:本题考查梭伦的思想。由“决不舍弃我们的正直贤德而去换取财富”等信息可知,在思考问题时梭伦强调道德和正义等因素,故 D 项正确;梭伦以道德为准绳来评判是非,而没有以财富多寡为尺度,故 A 项错误;梭伦倡导的是正直贤德而不是物质财富,排除B 项;据“许多坏人是有钱人,许多好人是贫穷的”等信息很难判断“好人” “坏人”的多寡,故 C 项依据不足。答案:D21.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由材料可知,该思想家认为仅有理性是不够的,还应“给信仰留出地盘” “需要信仰和想象来补充” ,故B 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反对或否定理性,故 A 项错误;C、D两项由材料不能得出。答案:B22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欧洲工业产量在世界所占份额不断上升,超过世界总量的六成;再结合时间信息判断,此时欧洲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欧洲对世界经济的主导作用显现,故选 C 项。其他三项在材料中均体现不出,故排除。答案:C23.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图片材料中的拖拉机等均属于农业机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危机期间调整农业,鼓励农业减产,而材料中农业机械产量的大量增加则刺激了工业发展,这样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故选 D 项。答案:D24.解析:本题考查互联网技术。由“企业可以将其信息、服务直接通过互联网传递给最终消费者”可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转变,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均与“直接反映”的设问考查要求不符。答案:B25.答案:(1)表现:汉代儒学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的思想,发展、改造了先秦儒学;汉代儒学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汉代儒学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正统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4 分,答出两点即可)原因:儒学顺应了历史发展需要,不断地改革完善;儒学受到统治者的推崇,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国家“大一统”社会的需要;儒者的努力,如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4 分)(2)特点:儒学进一步理论化、思辩化;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形成新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更多地吸收了佛、道等外来思想。 (2 分)积极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2 分)消极影响: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2 分)26.答案:(1)特点: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天主教会;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主张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潜力。 (4 分)条件: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发展;新的阶级力量,即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打破旧观念;文化基础,即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遗产的保留。 (6 分)(2)表现:为未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设计了宏伟蓝图,提出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政治主张;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2 分)原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英国、法国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及其绝对君主专制政治的形成。 (6 分,答出三点即可)不足之处:并未摆脱神学思想的束缚;未跳出时代和阶级的局限。(2 分)27.答案:(1) (1)郑和的目的:宣扬国威,交流文化(2 分) 。哥伦布的目的:传播宗教、获取领土和财富(或资本原始积累) (2 分) 。郑和的模式:和平与互利(1 分) 。哥伦布的模式:侵占和掠夺(1分) 。(2)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与材料、论述、组织阅卷参考(仅从一个角度最多给 6 分)从现实利益的角度看,西方的做法使自己加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中国古代的朝贡贸易秉持厚往薄来的传统,郑和船队的远航活动没有使中国得到类似的“收益” 。但是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西方的殖民政策不但给殖民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的灾难,也破坏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国的做法却提供了不同文明可以和谐相处、兼容并包的实例,也为当今世界新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1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