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管理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868615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6.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卫生管理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学校卫生管理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学校卫生管理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管理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1 学校及托幼机构较易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01 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简介 手足口病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水痘 病毒性肠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02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 控制要点 03 目录 2 学校及托幼机构较易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01 3 为何学校较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 学校是人群集中的特殊场所 一个饭堂厨工患 痢疾 他就可能通过污染所接触的食品容器 加工的食品 将病原体传播给就餐人员 一个学生患 流行性感冒 继续上课 就可能通过飞沫 如一个喷嚏 将病原体传播给周边的同学和老师 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个体的免疫力较低 自我保护意识差 容易受传染病感染 学生们对传染病早期症状不太了解 不能清楚表达身体的不适 不能早期识别并配合老师 医生及时诊断治疗 一个学生患有麻疹 以为只是普通感冒 没有及时隔离 咳嗽打喷嚏时 病原体就可通过飞沫传染给其他学生造成大面积的感染 4 2014年 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 5 2015年 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 6 2016年截至5月18日 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 7 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简介 02 8 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 一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 麻疹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水痘 猩红热等 二 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手足口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水痘三 消化道传染病甲肝 痢疾 感染性腹泻病 诺如病毒等 9 一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 以COXA群16型 EV71型多见 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可引起发热和手 足 口腔等部位的皮疹 溃疡 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 肺水肿 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流行季节 以夏秋季多见 南海以5 7月为高发期 今年3月份 九江某幼儿园就已暴发病例 2016年5月4日 顺德勒流死亡一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儿童 南海5月份已发生两例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 10 手足口病 11 传染源 现症患者或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 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 疱疹液 粪便污染的手 毛巾 杯 玩具以及床上用品 衣物等 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亦可经口传播 与患者同一室最易感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也可经口感染 并常造成流行 所以 托幼机构一旦出现病例 传播的风险极高 手足口病 12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潜伏期2 7 初期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大多数患儿有发热并伴有手足皮疹和口腔溃疡 一般1周内康复 四部曲 主要侵犯手 足 口 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 疹子不像蚊虫咬 不像药物疹 不像口唇牙龈疱疹 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 不痛 不痒 不结痂 不结疤 13 14 手足口病的疫情判定标准 聚集性病例事件 一周内 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 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 或同一班级 或宿舍 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或同一个自然村 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 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病例 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暴发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是指一周内 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或同一个自然村 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15 手足口病停课标准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 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性疫情处置规范 2012年版 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 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 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 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 经风险评估后 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16 疱疹性咽峡炎处置的专家意见 17 二 水痘 水痘 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多见于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临床特征是同时出现的 全身性的丘疹 水疱及结痂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冬春季为高 18 水痘 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病毒存在于病人的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 发病前1 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人群易感性 本病传染性极强 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 易感儿童接触后90 发病 19 水痘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 为10 24天 以14 16天多见 典型水痘分两期 前驱期 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有畏寒 低热 头痛 乏力 咽痛 咳嗽 恶心 食欲减退等 出现低热 全身不适持续1 2天 出现皮疹 出疹期 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 以后延及面部和四肢 初为红色斑疹 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为疱疹 疱疹直径3 5mm 周围有红晕 疱疹壁薄易破 疱液透明 后浑浊 疱疹处常伴瘙痒 20 21 水痘的疫情判定标准 暴发 一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病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病例 水痘易在学校 托幼机构爆发流行 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2 三 流行性感冒 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主要表现 为急起高热 明显的头痛 乏力 全身肌肉酸痛等 潜伏期为1 3天 病程4 7天 传染源 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自潜伏期即有传染性 发病3日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经飞沫直接传播 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 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 但维持时间短 各型及亚型间无交叉免疫 23 流感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 通过飞沫经空气传播感染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儿童感染率最高 也是主要的传播者 学校及托幼机构是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所在 季节性流感每年都发生估计每1 3年流感流行一次 24 流行性感冒的疫情判定标准 暴发疫情 1周内 同一学校 托幼机构或集体单位出现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周内 同一学校 托幼机构或集体单位出现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 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 或发生2例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暴发疫情结束 连续1周无新发病例 可判定疫情结束 疫情处理时 必要时根据专家意见 可以采取停课措施 25 四 诺如病毒感染急性胃肠炎 成人病毒性腹泻及胃肠炎的首要病因儿童病毒性腹泻中仅次于轮状病毒的第二位病原体 美国 90 以上既往感染原因不明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均可归因于诺如病毒感染 亚洲 日本横滨地区77 的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与诺如病毒有关 26 诺如病毒 具有高度感染性 感染剂量低 大约18个病毒颗粒就能引起感染 27 诺如病毒 耐低温 耐酸 不易灭活 经室温 25 低酸 pH2 7 环境暴露3小时 或者低温 4 20 乙醚处理18小时后 诺如病毒仍具传染性 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氯 0 5mg 1 0mg L 水溶液也难以将其灭活 在含有效氯500mg L的消毒剂 诺如病毒可灭活 28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 一般为12 48小时临床特点 呕吐 以儿童为主 腹泻 成人较多 发热病人比例偏少 一般发热以低热为主 病程 3 5天 自限性 排毒 高峰在发病后2 5天 持续约2 3周 最长排毒期有报道超过56天免疫保护力可持续6 24个月即使先前感染过诺如病毒 仍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毒株的诺如病毒 29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 传染源 病人 隐性感染者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30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的传播途径 食物 多见于贝类 蔬菜 水果 面点等食物 污染环节 原料生产 用诺如病毒污染的水灌溉 清洗生鲜蔬菜及瓜果可使病毒附着于表面 贝类在受污染的水中养殖可通过滤食方式逐渐蓄积诺如病毒 食物加工 携带诺如病毒的食品加工制备人员裸手接触食物 可造成食物污染 水 诺如病毒可通过未经处理的粪便污水排放或者污水溢流等途径进入游泳池水 饮用水等水体 人群接触或饮用未经彻底消毒的水 接触 通过粪口途径 吸入或摄入混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引起 31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疫情判定标准 聚集性疫情 1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 养老院 自然村 社区 工厂 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例 包括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确诊病例 暴发疫情 1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 养老院 自然村 社区 工厂 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20例及以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例 包括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确诊病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符合暴发疫情 或死亡1例或以上 疫情处理时 必要时根据专家意见 可以采取停课措施 32 五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腮腺肿大前6d至肿大后9d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为主 接触传播 唾液及污染的衣服 玩具 食品 人群易感性无感染史 免疫史者普遍易感 隐性及临床感染后一般可产生终生免疫力 33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以腮腺肿大 疼痛 进食酸性食物加剧 为特征约20 为无症状感染者并发症 脑膜炎 脑膜脑炎 睾丸炎 卵巢炎和胰腺炎 34 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判定标准 暴发 一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病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病例 流行性腮腺炎易在学校 托幼机构爆发流行 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5 六 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俗称 红眼病 传染性极强 通过日常接触和污水传播 眼部刺激症状重 有刺痛 灼热 异物感及畏光流泪等 有水样分泌物 睑与穹隆部充血水肿 球结膜见点片状出血 流行特征该病全年均可发病 多见于夏秋季 在托幼机构 学校 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暴发流行 36 红眼病 传染源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 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 物品或水等而发病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病后免疫不持久 能再次感染而发病 37 红眼病 临床特征多是双眼先后发病 患病早期 病人感到双眼发烫 烧灼 畏光 眼红 自觉眼睛疼痛 紧接着眼皮红肿 眼分泌物增多 怕光 流泪 早晨起床时 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 不易睁开 38 学校 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措施 03 39 一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自然和社会因素 40 二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1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诊断 早治疗2 切断传播途径消毒和隔离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 重点落实空气的通风对流 同时物体表面的消毒 消化道及接触传播的传染病 重点落实物体表面的消毒 同时空气的通风对流 3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 锻炼身体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改善营养 41 控制传染源 1 早发现晨 午 检 每日进行晨检 发现可疑患儿时 要采取立即送诊 居家观察等措施 做好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重点观察学生的皮肤 手 足 口腔等部位 负责晨检的人员不应直接接触入园儿童或学生 以免成为幼儿或学生间交叉感染的媒介 如发现可疑患儿需进一步仔细查验 务必在做好必要的手部清洁消毒后方可接触其他儿童 42 控制传染源 1 早发现在同一宿舍 班级 楼层短时间内有多名学生出现相同症状时 如发热 皮疹 咳嗽 腹泻 呕吐等 应高度注意是否为传染病的前驱症状 请病假的人数突然增加 有可疑传染源接触史 如在校外或家中接触过类似病人或某类动物 不洁食物或水的进食史等 教育学生自己本人出现或发现其他同学有传染病症状 应立即报告老师 43 控制传染源 2 早报告学校或托幼机构卫生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 健康状况 报告内容 在同一班级或宿舍 1天内有3例或连续几天有多个同学患病 并有相似症状 当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 报告时限 立即报告当地防保中心 44 控制传染源 3 早隔离隔离时限 按 关于加强我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南卫 2013 55号 中的要求 隔离期满后需凭当地医院防保中心出具证明方可返园 45 46 切断传播途径 日常消毒和通风 活动室 教室 宿舍等地面每天湿式拖扫 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 L消毒液拖地一次 门把手 桌 椅 教具等各种物体表面每天用清水擦拭 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 L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 玩具保持清洁 搞好食具的消毒和食品卫生 活动室 教室 宿舍等经常通风换气 定期的紫外线消毒 消毒和通风 47 切断传播途径 发生疫情时的消毒和通风 活动室 教室 宿舍 校车等地面每天用含有效氯1000mg L消毒液湿式拖扫 作用30分钟 门把手 桌 椅 楼梯扶手 床围栏 水龙头等各种物体表面每天含有效氯500mg L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 玩具浸泡消毒 活动室 教室 宿舍等每天通风换气三次 每次不少于30分钟 进行紫外线消毒 消毒和通风 48 消毒注意事项 关于消毒剂 使用获得卫生部许可批准的消毒产品 凡获批准的消毒产品在其使用说明书和标签上均有批准文号 使用前详读说明书 一般消毒剂具有毒性 腐蚀性 刺激性 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 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避光保存 现配现用 按使用说明要求配置所需浓度 避免用热水配置 配置后浓度的快速检测 保证所配消毒液浓度符合所需 个人防护 必须戴口罩和使用手套 必要时应戴防护眼镜等 物体表面擦拭消毒时 务必保证拖把 抹布的湿润程度 不得 干拖 干抹 以免消毒液配置正确但无消毒效果 49 举例 含有效氯500mg L消毒液的配制 用带有5L刻度线的桶 放少量水 加入20g消毒粉 充分溶解后 加水至5L的刻度线 余氯试纸的使用 50 51 消毒注意事项 关于通风 首选 自然通风其次 机械通风强调双向对流 52 消毒注意事项 关于紫外线 无人室内的空气及物表消毒 灯管吊装离地1 8m 2 2m 安装数量为平均 1 5w m3 照射时间 30min 每周用75 酒精擦拭一次 定期监测强度 使用中的强度不应低于70 W cm2 使用寿命按生产单位的说明 53 消毒注意事项 具体可参照 关于加强我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南卫 2013 55号 中附件3 学校 托幼机构等单位消毒指引 54 保护易感人群 免疫接种 对新入学或转学新生 要查验预防接种证明 每月定期与医院防保中心反馈沟通 督促未完成接种的儿童家长完成接种 加强个人体质锻炼 多做户外活动 提高自身免疫力 加强宣传教育 搞好个人卫生 勤洗手 55 谢谢 办公电话 86393899 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