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小抄Word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83398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文学小抄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典文学小抄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典文学小抄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名词解释: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而“小雅”中的笙诗六篇,有目无辞,不算在内。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份。其中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有一诗一百零五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2、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以后的一种新诗体。.“楚辞”这一名词不知起于何时。史记在张汤的传中已经提到它,可能至晚也是汉初就有的。至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3、论语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概念是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差别的爱。而这个“爱”体现在孝、弟、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秩序上。4、战国策.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 460前 220)。书名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它的作者不可考,有人疑出于蒯通。大概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后来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遂相沿至今。5、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既非一人,所以它们反映的思想内容是很复杂的。大体说来,其中有写热中仁宦的,如“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回车驾言迈”三首,有写游子思妇的。如“去者日以疏”、“明月何皎皎”及“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冉冉孤生竹”、“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八首,有写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如“青青陵上柏”、“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四首。有写朋友交情的凉薄的,如“明月皎夜光”一首。此外还有主题不明确的。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等等内容的描写,表现了浓厚的感情情绪。世说新说.花间集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的确词为花间集,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松光宪外,都是集中在西蜀的文人。他们在词风上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为花间词人。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几点艺术特色。什么是“乐府”?它的涵义是有演变的。两汉所谓乐府是指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艺术性:(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有的采用对话的形式,也有采用独白的,汉乐府民歌并能注意人物行动和细节的刻画。(二)语言的朴素自然而带感情。(三)形式的自由和多样。汉乐主会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四)浪漫主义的色彩。2、简要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江上吟)。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鲜明的特色。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他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3、简要分析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基于上述的生活实践和思想倾向,杜甫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也达到了他以前的作家所不曾达到的高度。这就使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人民性。4、简要介绍唐传奇柳毅传的故事内容和思想艺术特色。.他的柳毅传写落第书生柳毅途经泾河,遇见洞庭龙女牧羊荒郊。龙女自述在泾河夫家备受虐待,要求柳毅传书至洞庭。柳毅概然允许,入洞庭龙宫。洞庭君弟钱塘君闻讯大怒,凌空而去,诛杀泾河逆河逆龙,救出龙女。后经许多曲折,龙女终于和柳毅结成美满婚姻作品中的龙女是反抗夫权压迫、追求幸福爱情的妇女形象。柳毅传的人物描写相当成功,全篇荡漾着诗意的想象,浪漫色彩非常浓厚、情节也离离奇曲折,富有戏剧性。它比较典型地运用了通过幻想反映现实的表现方法。5、简要介绍唐传奇霍小玉传的故事情节和思想艺术特色。.霍小玉传写歌妓霍小玉和书生李益的爱情悲剧。李益在长安与霍小玉相恋,后来李益以书判拔萃、授郑县主簿,临行向小玉发誓偕老,归家后即变心易志,另娶贵姓女卢氏。小玉相思成疾,沉绵不起。侠士黄衫客激于义愤,挟持李益重入小玉家。小玉悲愤交集,痛责李益,气结而成。冤魂化作厉鬼,使李益夫妻不和,终身受到猜疑与嫉妨情绪的困扰。作者以最大的同情,把霍小玉塑造成一个温婉美丽,受尽封建社会压迫凌辱而不表屈服的悲剧形象。霍小玉传在反映唐代封建社会中妇女被侮辱、被损害的悲苦命运的同时,揭示了豪门士族和市井细民间的对立矛盾;并且能够联系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来描写爱情、刻画人物,通过性格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因此结构严谨,形象完美,富有典型意义。三、背诵默写题:1、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日。曷其有佸?鸡栖于桀,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苛无饥渴?2、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馀。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3、李煜同清平乐“别来春半”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蚶灯红。嗟馀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达缝。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支鬃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四、论述1、结合具体的作家作品,论述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创作。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是孟浩然和王维,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山水田园诗的盛行,有它的社会基层和思想基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这些诗人提供了优闲生活的物质条件。统治阶级提倡佛老,也造成一种特殊的政治生活局面;对那些求仕困难的文人,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对那些有高官厚禄的文人,由仕而隐,既不影响生计,甚至还可以边仕边隐,名利双收。此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也促成隐逸思想的流行。因此,继承陶渊明、谢灵运传统的山水田园诗便大量地产生了。2、结合具体的作家作品,论述盛唐边塞诗人的创作。.隋唐以来一百几十年中,由于边境战争的频繁,疆土的扩大,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们对边塞生活渐渐关心,对边塞的知识也丰富了,他们对边塞不仅不感到那么荒凉可怕,而且还感到新奇。一部分仕途失意的人,更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新出路。在这些社会历史条件下,从隋代以来,边塞诗不断增多,四杰和陈子昂对边塞诗又新的发展。到盛唐时期,边塞生活已经成为诗人们共同注意的主题。但在这方面成就最高的是有边塞生活体验的高适和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也有值得注意的成绩。3、结合具体的作品,论述花间词人的创作特征。 .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泰蓝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如“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是一个色彩鲜明的小镜砂,它不仅衬托出人物的如花美貌,也暗示她的命薄如花。温庭筠在词艺术方面这些探索,有助于词的艺术特征的形成,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温词题材的偏于闺情,表现的伤于柔弱,词句的过于雕琢,也带给后来词人以消极的影响,所谓花间词派正是在这种影响下形成的。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的词为花间集,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外,都是集中在西蜀的文人。他们在词风上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为花间词人。五、作品分析1、陶渊明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社会的鄙视。诗人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2、陶渊明读山海经第一首孟夏草木长他的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如读山海经第一首:完全是白描的手法,语言十分平淡,使人读来毫不吃力,只觉得接触到一片生活情景,而这些情景、生活,以及诗人的志趣和心情,无一不是诗人真实的感受,所以十分亲切。.3、李白行路难长安三年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生活和创作有很深刻的影响。他抱着种种的理想和幻想来到长安,表面上受到玄宗礼贤下士的成待,但是,当权的宦官外等等人物却暗中对他谗毁打击,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现实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他写了不少诗歌抒发了自己的痛苦和愤懑。这首诗揭示了诗人在坎坷仕途上茫然失路的强烈痛苦,但是,他并不因为失败而放弃理想的追求。有时,同样的心情,又以愤怒控诉的形式表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