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淘气 文档编号:4804315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 (本题 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1、参考右图,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你知道其中第一幅展示什么壮观的场面?( )A.虎门销烟 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 D.渡江战役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 鸦片走私使中国银弱兵荒,不堪一击B.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C.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D.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3、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了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我们的眼里,中国人是野蛮的,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的是(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4、19世纪60年代在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民歌,其中说: “鹤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指的是( )A.禁烟运动时的中国军民 B.义和团运动中的群众C.英勇斗争的太平军 D.甲午中日战争时的清军5、19世纪末,一位诗人曾赋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的创作背景是( )A.洋务运动破产 B.马关条约签订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公车上书失败6、右图中的人物是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国威。”这位英雄是( )A.林则徐 B.李秀成C.邓世昌 D.佟麟阁7、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帝国主义列强表示“量中 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态度反映出的问题实质是( )A.慈禧太后控制的清政府与列强恢复了友好关系 B.慈禧太后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C.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地大物博,慈禧太后慷慨大方8、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C.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 里程碑D. 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9、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A.中国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 B.洋务运动的开展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10、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的历史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创立万国公报C. 强学会成立 D. 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11、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12、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 )火烧圆明园 林则徐 八国联军 甲午风去A. B. C. D .13、列宁说:“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了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的疯狂镇压。这样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列宁评价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中国同盟会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广州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15、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浴血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16、“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说明辛亥革命(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A、 B、 C、 D、17、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8、某班举办了一期近代中国图片展览,下面3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 )轮船招商局 公车上书记(部分) 武昌起义浮雕A 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B 军事技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C 君主立宪制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D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技术二、材料分析题(共44分)。19、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跳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以上材料摘自历史请问答:(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3分)(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3分)(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2分)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材料三:本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原则,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又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4分)(2)材料二中“自我疗伤”“猛药重治”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4分)(3)上述材料反映的哪部文件中的内容?如何评价这部文件?(4分)21. (12分)材料一: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京师同文馆 1862年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安庆军械所 1861年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 轮船招商局 1872年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汉阳铁厂 1890年材料二:中央设立铁路矿物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 (4分)(2)材料二是中国发生的哪个事件中颁布的法令?(2分)(3)材料三的内容是出自哪部法律?(2分)(4)三大事件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哪里?(4分)22. 材料分析题(12分)材料一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请回答:(1)材料二是哪一个革命团体的政治纲领?(2分)(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从当时的基本国情分析,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说明了什么?(4分)(3)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4分)(4)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分)参考答案1-5 ADCCB 6-10 CCABA11-15 BDDBD 16-18 ACB19(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20、(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洋务运动,辛亥革命;(3)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建立在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在土地和产品分配方面实行平均主义,是一种不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空想。21、(1)洋务派;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2)戊戌变法。(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洋务运动最后破产,主要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失败了,主要是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22、(1)中国同盟会(2)三民主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3)观点正确。(1分)主要是以为: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1分)结束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1分)建立了中华民国;(1分)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1分);冲击了封建制度,(1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分)观点正确。(1分)主要理由有: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分)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1分)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制度的基础,(1分)列强在华势力依旧;(1分)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1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观点正确。说辛亥革命的胜利或成功,主要是从其历史作用、功绩方面而言的。理由见(1)说它又是失败了的,主要是从它没有完成其历史任务这一方面而论的。因为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根本原因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4)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