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技能和习惯研究”课题实施计划.doc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4780786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阅读技能和习惯研究”课题实施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字阅读技能和习惯研究”课题实施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字阅读技能和习惯研究”课题实施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阅读技能和习惯研究”课题实施计划“平庸的语文教师考虑怎样教好语文,聪明的语文教师考虑怎样引导学生读好课外书。”这是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师于永正与全语文老师共勉的一句话。这句话指明了语文教师肩负的主要职责,道出了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 为此,我们在接受我国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有效应用和推广模式研究这一国家级级课题研讨,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数字阅读技能和习惯研究”,通过研究对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使学生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有效地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在为期三年的课题研讨时间里,我们具体安排 一、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学生认识到读书的意义,明确读书的目标、任务。 2、调查学生拥有图书和阅读的情况,建立班级图书角,在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制定课外阅读指导计划 (一)爱读书兴趣与习惯 1建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学期初完成) 2建立与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周课外阅读计划。(每周一完成) (二)多读书内容与范围 1在学期课外阅读计划中,选择适合自己读的健康有益的书。鲁迅先生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要博览群书,要涉及名家名篇,现代、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刊,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对新发现的好书进行阅读,可以申请更改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将其列入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当中去。 2周课外阅读计划,可以按照教师推荐的书目进行阅读,也可自行寻找与本周学习课文有关的文章、书籍、报刊等。 3上课时间每周阅读量不少于15万字,寒假或暑假每周不少于2万字,总体阅读量每学期不少于25万字。 (三)会读书技巧与方式 1“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学生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并能运用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多种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积极参加读后叙述课、评价课等语文活动课。 3上好读书笔记交流课,并运用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多种方法,写好读书笔记。 (四)善读书积累与运用 1坚持每周能完成一篇感想型、评价型读书心得或摘抄型、提纲型读书笔记,字数不限。 2有条件的建立自己的书库,不断充实书目,并按类别编号归档。 三、活动具体措施 1、让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 2、每周在老师指导下阅读一篇语文名篇,并积累好词好句到优美词句记录本,交老师批阅。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读书卡片展。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沙龙活动、赛诗会活动。 3、每周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一首古诗,组长检查,教师抽背。 4、每个学生必须购买一至两本有意义的书籍,带入学校和同学交换阅读,教师定期检查阅读情况。 5、每周安排两节课时间,进行读书活动,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6、师生同读,实现师生共进。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过一个读书节,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7、学期末评选读书积极分子 四课题实施对实验人员的要求: 根据本计划制定本学科在9月份的实施计划; 选定实验的班级,并建立学生阅读习惯变化记录; 每位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至少进行一次课堂教学,并利用数字图书馆资料自己制作课件,有学生反馈信息的资料记载。 在实验班级中确定典型实验对象,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后及时地与部分学生的座谈会,有资料记载; 按时参加学校召开的课题研讨会; 每位教师学期末进行一次总结,撰写实验论文; 学校建有专门的数字图书馆(任安老师负责),每名实验教师建有自己的课题文件夹; 实验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并积极参加课题组组织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 积极撰写心得与论文,并把好的教学经验向外推介(发表)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