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合集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473528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与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主题征文合集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主题征文:饭桌上的变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口味,小小的一张饭桌上看出了我们家生活水平的大大变化。小的时候,放学回家,我就能够闻到大锅里煎的鱼香和焖饭的香气。吃饭的时候,我们在母亲地呼唤声中, “饭好啦!吃饭啦!”有从外面跑进屋里来的小身影;有正在收拾书桌上的书的小身影;有帮着父母端饭端菜的小身影,一会儿,我们一家五口人聚拢在一张小小的桌子前,那张桌子还是父母亲结婚时爷爷给做的,长方形的小桌子上摆着我们最爱吃的米饭和家常菜,勤劳的妈妈总会变着法子,做出我们喜欢吃的家常饭菜,每一顿,我们都吃得津津有味,正应了那句古话:“好吃不过家常菜” 。过节时,父亲会感慨地说:“上高中那会儿天天吃大馇子,还没等下课,大家都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了,到了食堂只有大馇子,不吃也得吃,根本就没有选择,你们现在多幸福呀!” “每天都有你妈妈给做的馒头、花卷、包子,各式各样可口的饭菜!”父母亲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让我们吃得香香的,父母亲天天看着我们三个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家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日益充实美满!过年时,母亲也会感叹,我捧着饭碗,品尝着母亲煎的鱼,真的是越来越好吃了!母亲上网学习厨艺,真的是大有改进,我边吃边听着母亲唠叨:“小的时候一家九口人围着一个锅,一大锅稀粥汤,除了咸菜没有别的菜,眼睛还会提防别的人,会多舀一勺,成天想着法儿对付肚皮,哪还有别的心思。 ”妈妈给我添了一点鸡汤,一边说:“因为妹妹爱吃鱼,她考大学那会儿母亲专门坐车到市场给她买最爱吃的松鱼”家里的生活真是一天天地好了起来,有时赶上过节或者过生日,我们一家人就会出去吃,到火锅店,饺子馆,串店饭桌从一个小家庭搬到了一个社会大家庭!在这日新月异的发展时代,人人都在品尝着更多技艺高超厨师的手艺,一种从未曾想过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地改变着,一种父母辈从未想过的生活方式正在进行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世界上最伟大的情莫过于亲情世界,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亲对我们的爱,饭桌上的一粥一饭总关情,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盘菜,每一粒米,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生活也越来越红火!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按照安排,现就我乡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xx 乡位于 xx 县东部,面积 xx 平方公里,距离县城 25 公里。全乡 xx 个村 xx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xx 多人。全乡耕地总面积 xx亩,人均耕地 xx 亩,境内自然资源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特色农业资源发达,是典型的农业大乡、文化大乡。由于受地理位置、产业发展、人口结构等的影响,xx 乡不同程度存在贫困问题,全乡有贫困村 1 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xx 户 xx人,已脱贫贫困人口 xx 户 xxx 人,2018 年脱贫 xx 户 xx 人,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二、整体工作推进情况xx 乡严格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全面完成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锁定全乡贫困户 xx 户 xx人、贫困村 xx 个。各村切实落实工作责任,扎实开展“五个一批”行动计划,全力落实“五个一”帮扶措施,对照贫困村脱贫目标“一低八有” ,贫困户脱贫目标“一高六有” ,按照“脱贫不脱钩”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工作。(一)强化领导,推行县、乡、村、组“四级”管理模式。在联系县领导指导下,乡镇调整充实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力量,落实由乡党委副书记牵头抓总,各党委班子成员具体负责联系村,同时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到贫困村脱贫工作中,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工作落实,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二)畅通渠道,营造脱贫攻坚全民参与良好氛围。通过走访言传、以会代训、党员干部帮扶等形式,就脱贫攻坚意义、内容、政策等广泛进行宣传。强化宣传阵地建设,通过在村委会宣传栏、交通要道等部位张贴横幅、标语、微信群、发送短信等形式,广泛进行惠民政策、脱贫攻坚政策、感恩教育等宣传活动。 (三)突出民生,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不等不靠”的原则,紧紧围绕贫困村“一底八有”退出指标,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争取项目资金 xx 余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安全用电、道路交通、饮水保障、文卫建设等30 余个基础项目建设。基本实现全乡道路入户全覆盖,通信网络全覆盖,广播电视全覆盖,生产生活用水用电全保障,巩固惠民兴村根基。 (四)因地制宜,巩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按照“强产业、促发展”思路,长短结合,大力提高贫困村群众致富增收能力。全乡帮扶发展晚熟枇杷 8400 余亩,黄果柑 2600 余亩,猕猴桃 xx 余亩,茶叶 xx 余亩,中草药 xx 余亩,特色支柱产业初步形成。扶持实施“短、平、快”发展项目。通过县级联系领导协调、帮扶单位帮扶等形式,先后筹措资金 20 余万元开展种养殖“短平快”发展项目、庭院经济建设,有效解决短周期发展问题, “百花齐放”产业发展模式初见成效。(五)落实政策,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畅通渠道,加强对教育、卫生、医疗、信贷、社会救助等国家政策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群众自觉享受国家政策的意识水平。强化政策执行力度。大力实施就业帮扶、教育帮扶、民政、医疗帮扶等惠民政策实施,社会事业全面保障。(六)培育新风,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通过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强化村级文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创新开展“五好文明户” 、 “产业发展示范户” 、 “三新三好示范户” “洁美家庭示范户”等评选表彰、逐步引导形成社会新风尚,精神文化生活明显提升。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脱贫户“一超六有”实现情况1.两不愁。结合精准扶贫算账工作的开展,前期对 2016 年 9 月至今贫困户家庭收入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并进行统计分析,全乡不存在愁吃愁穿现象。2.三保障。经梳理,全乡贫困户无因贫辍学现象,新农合(保)参保率达 100%。房屋维修加固 xx 户,D 级危房改造建设 xx 户,住房安全有保障。3.户三有。 2016 年至今,全乡投资 xx 余万,对全乡水源点及管网进行改造,全乡安全饮水得到有效保障;2017 年,投资 xx 余万对全乡电网进行改造,生活用电能够有效保障;经前期梳理,贫困户均能收看广播电视。(二)贫困村“一低五有”达标情况1.一低。牟家村为 2017 年脱贫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为零。2.五有。牟家村村 2017 年集体经济 xx 万/年(土地租赁 1.2 万/年,产业扶持周转金利益分红 3.2 万/年) ;全村硬化路 xx 公里,实现硬化路联户全覆盖。2016 年,投资 xx 余万元对村文化室、活动室、卫生室进行建设,达到规范建设标准。村活动室周边 1 公里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四、存在困难及问题(一)贫困农户脱贫内生动力有待加强。部分贫困户把贫困当做习惯,主观缺少主动脱贫的意愿,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信心不足,不敢突破自身局限脱贫致富。由于发展生产要素短缺,虽有脱贫致富的想法,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贫困户在脱贫工作中找不到切入点和突破点,不知如何脱贫。(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几年,通过资金整合建设,xx 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一定提升,但由于基础薄弱,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提升的地方,资金缺口大。(三)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xx 乡是农业大乡,枇杷、黄果柑、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但受气候、市场等因素制约,产业发展稳定性相对较差,缺乏预防和抗击风险的有效手段。(四) “四好”风气尚未完全形成。贫困户对政策依赖性较大,等靠要思想严重,对“四好”风气观念转变依旧迟缓。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 强化责任落实,对照标准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是认真开展已脱贫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增添措施,确保帮扶贫困户按时脱贫。对照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标准,增添措施,压实责任,强化执纪问责。二是形成制度深入联系贫困户,通过拉家常、谈心交流、了解实情等方式,为已脱贫的贫困户和预脱贫的贫困户算好脱贫收入帐,并要得到联系贫困户的认可。三是整合力量全力推进工作落实。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争取资金、政策,将脱贫攻坚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二)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群众经济收入。一是培育产业大户示范带领群众致富。加大对枇杷、猕猴桃、茶叶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培育种植大户,由大户带领示范,挖内部发展潜力,提高合作脱贫能力。二是树立品牌效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进行大力宣传提高 xx 乡特色产业茶叶、枇杷等的品牌效应,从而提高经济收入。三是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大力争取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加大部门帮扶,争取协调劳动力就业。(三)争取项目资金,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镇规划建设,加强与部门的联系,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着力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四)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脱贫信心。要从“要我富”到“我要富”观念上对贫困群众的观念改变着手,一方面要丰富贫困群众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加强贫困群众的感恩教育。中共 xx 乡委员会2018 年 12 月 9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