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至2019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一套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470415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至2019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一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至2019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一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至2019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一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至 2019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一套一、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 米) ,回答第 1、2 题。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A.自东北向西南 B. 自东南向西北C.自西南向东北 D. 自西北向东南2.X 点与 Y 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290m B.385m C.550m D.632m3我国某一城市某天在北京时间 4 时 30 分日出,18 时 30 分日落,则该城市经度为A.123.5E B.ll2.5E C.l27.5E D.l35E右图所示时刻,M、N 两条经线中,一条经线上各地正好都能看见日出,另一条经线两侧日期分别为 6 日和 7 日。读图回答 4、5 题。4此时,北京时间为A6 日 5 时 B7 日 5 时C6 日 17 时 D7 日 17 时5此时,日期为 7 日的范围占全球的A少于一半 B一半 C多于一半 D无法判断读某岛屿示意图,回答 6、7 题。6. 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图中山峰对跖点的地理坐标是A. (18S,7640W)B. (18S,10320E)C. (18N,7640W)D. (18N,10320W)7. 该岛约有人口 280 万,则该岛的人口密度约为A. 150 人/KM2 B. 350 人/KM2 C. 250 人/KM2 D. 450 人/KM2读经纬网图,判断 8、9 题。8.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大小是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确定9.在甲、乙两地垂直树立相同高度的木杆,当太阳直射在赤道和 1800 经线的交点上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在甲地西北方,甲地的杆影较长 B.太阳在甲地东北方,乙地的杆影较长C.太阳在乙地西北方,甲地的杆影较长 D.太阳在乙地西南方,乙地的杆影较短10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 。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是A B C D我国某边防站(海拔 4900 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 11、12 题。1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1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新金温铁路是指由原金温铁路扩能改造而成的复线电气化铁路。改造后的金温铁路起于金华,经丽水至温州,线路桥梁隧道的比重大大增加,正线里程188.812 公里,比原金温铁路缩短 60 多公里。读金温路线图,回答 13、14 题13.影响新金温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势起伏 B.河流分布 C.经济发展 D.完善交通14.新金温铁路比原有铁路缩短了 60 公里,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实力的提高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环境保护的需要 D.照顾沿途经济发展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 15、16 题。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为喷出岩 B.该地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外力侵蚀作用C. 乙岩层形成之前出现了断层 D.丙处岩石由于高压条件发生变质16.乙岩层形成之前地质作用过程有A.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沉积作用岩层断裂岩浆活动 外力侵蚀C.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岩层断裂 外力侵蚀D.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岩层断裂外力侵蚀下图为甘肃省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冻融侵蚀(是由于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所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消融后其抗蚀稳定性大为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的分布示意图,完成 17、18 题。17甲、乙、丙区域的主要侵蚀作用分别是 A冻融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冻融侵蚀、风力侵蚀 C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冻融侵蚀18地球表面,最易发生冻融侵蚀的区域是 A高纬平原地区 B极地高原地区C冰川覆盖山地 D山地雪线下侧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完成第 19、20 题。19. “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20. “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2017 年 8 月某考查小组在 x 藏纳木错湖边观测风向(见图) 。读 8 月 13 日某时刻研究小组观测的风向随高度变化统计图。完成 21、22 题。 21导致纳木错风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 B.湖泊面积大 C.下垫面性质 D.平均气温低 22.根据图示风向随高度变化记录情况,推测地面观测的大致时间是A.2:00 B.8:00 C.14:00 D.17:00 下图 1 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MP 为晨昏线。图 2 是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 2325 题。23.由图 1 中信息可知A.此时,全球正处同一天 B.此日,图示极圈昼长约为 8 小时C.此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吹东南风 D.此时,M 地太阳位于东北方位24.若 N 附近地区火山喷发,下列关于“N 附近地区所处板块边界类型,以及图 1 所示时刻火山灰飘散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边界,偏北 B.生长边界,偏南 C.消亡边界,偏北 D.消亡边界,偏南25.有人认为火山灰大量悬浮在空中,会使全球气温降低;但也有人认为会减少地球表面热量的散失。图2 中的数字与两种说法理由分别对应的是A. B. C. D. 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完成 26、27 题。26.地降水量与地相比A.春季较多 B.夏季较多 C.秋季较多 D.冬季较多27.夏季影响地的大气环流是A.夏季风 B.副极地低压带 C.西风带 D.副热带高压带读近地面等压线和风向示意图,完成第 28 题。 287 月,控制澳大利亚中南部的气压系统属于 A B C D29七月份,北半球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极地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完成第 30 题。30.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道路为直线 B.道路经过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最长 D.道路和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二、综合题(共 40 分)31.读欧洲西部都分区域略图(图 l)及图中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 2) ,完成下列问題。 (10分)(1)图中勃朗峰所在山脉是_板块与 板块 (填“碰撞”或“张裂”)而成,山顶积雪终年不化是因为_(4 分)(2)图中地的气候特征是 。其气候类型为_,该气候形成原因是终年受 (填气压带或风带)控制。(3 分)(3)比较图 I 中地和地冬季气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3 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材料 1 北美部分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图材料 2 图中 N 地与欧洲同纬度某地气候资料表(1)该图为_月(1 月或 7 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判断依据为_(2 分)(2)图中该月地气温较地_,影响因素是_(2 分)(3)图中等温线 M 的值为 ,说出判断理由_。 (2 分)(4)与同纬度欧洲某地相比,N 地气候具有明显的 (海洋、大陆)性。 (1 分)请用材料 2 加以说明。 (3 分)33 (10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世界地质公园之一黄山黄山属花岗岩峰林景观。在距今约 1.4 亿年前,地下炽热岩浆在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在距今6500 万年前后,黄山地区的岩体又发生了较强烈的隆升。 随着地壳的间歇抬升,这里的花岗岩体遭受风化、剥蚀,奇峰耸立(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 72 座) ,怪石千姿百态,由此而成了黄山雄峻瑰奇的美景。黄山多云海,每当雨过天晴,或在日出前后,山谷中就雾起云腾,铺天盖地而来。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以“四绝”名扬天下。(1)说明形成黄山奇峰异石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6 分)(2)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季节是_,请从水汽凝结条件的角度,简要分析黄山云雾多出现在雨过天晴之时或日出前后的原因。 (4 分)34 (10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 1 为非洲某区域略图材料二 图 2 为图 16 中地(海拔 380 米)和地(海拔 457 米)气候资料统计图(1)地年均温较地_(高或低) ,原因是_. (2 分)(2)比较地和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3 分)(3)乞力马扎罗山一年内日出最早的日期是_, (1 分)该日地(12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 (2 分)请比较该日、两地日落时的地方时差异。 (2 分)诸暨中学 2018 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答案1-5 BBCBA 6-10 BCCCA 11-15 ACCBB16-20 ACDCA 21-25 CABAC 26-30 DADBD31.(1)欧亚 非洲 碰撞 海拔高,气温低(2)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海洋性气候 盛行西风(3)气温较高。地收暖流影响,地距海远,地势高,气温低。32. (1)7 月 气温较高(或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2)低 洋流(3)20(1 分) M 等温线为 2024等温线之间的闭合等温线;M 等温线内为河流源地,海拔高,气温低。 (1 分)(4)大陆(1 分) N 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季节分配不均(3 分)33. (1)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或地壳抬升)(3 分) ;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3 分)(2)夏季。 (1 分)雨过天晴,地表水汽蒸发增多,空气中水汽充足,(1 分)遇山地抬升作用,水汽上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1 分)日出前后由于地面辐射降低,气温低,水汽易凝结。 (1 分)34.(1)低 因靠近赤道,雨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 (2 分)(2)地年降水量较地小, (1 分) 因为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时间长(1 分),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大。 (1 分)(3)12.22 54.5日落地方时数值比地小,两地日落地方时数值差距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