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籽类食品贮存技术规范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466868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果籽类食品贮存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坚果籽类食品贮存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坚果籽类食品贮存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BICS X 24 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行业标准QB/T XXXX2019代替代替105532009坚果籽类食品贮存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and storage of nuts and seeds food(征求意见稿)2019-发布 2019-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发 布QB/T XXXX2019I目 次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体要求24.1 基本要求 24.2 选择贮存技术应考虑的因素 35 仓储设施与设备的基本要求35.1 常温仓 35.2 周转仓 35.3 冷藏库 36 原料贮存要求46.1 入库前的准备 46.2 入库物料的质量要求 46.3 入库物料的堆存要求 46.4 出仓要求 46.5 贮存期间物料监测与质量检验 47 半成品贮存要求57.1 入库前的准备 57.2 入库物料的质量要求 57.3 出仓要求 57.4 贮存期间物料监测与质量检验 58 成品贮存要求58.1 入库前的准备 58.2 入库物料的质量要求 68.3 入库物料的堆存要求 68.4 出仓要求 68.5 贮存期间物料监测与质量检验 69 流通贮存要求69.1 物流贮存要求 69.2 商流贮存要求 610 贮存技术.710.1 筒仓贮存技术 .710.2 低温贮存注意事项 .810.3 散存贮存注意事项 .810.4 常规贮存安全要求 .810.5 高水物料降水处理-预干燥技术要点 811 有害生物控制.911.1 基本要求 .911.2 虫害的控制 .911.3 微生物的控制 1011.4 鸟类的控制 10QB/T XXXX2019 II前 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首次发布QB/T XXXX20191坚果籽类食品贮存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坚果籽类食品贮存的术语和定义、贮存的基本要求、仓储设施与设备的基本要求、原料贮存要求、半成品贮存要求、成品贮存要求、流通贮存要求、贮存技术、有害生物控制。本标准适用于坚果籽类食品的贮存。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946 塑料编织袋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930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50072 冷库设计规范SB/T 10670 坚果与籽类食品 术语SB/T 11132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规范3 术语和定义SB/T 10670和GB 19300界定的术语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常规贮存 conventional storage 在自然气侯条件下,对贮存的物料采取清洁卫生、自然通风、翻垛、定期监测物料情况等一般技术处理和常规管理措施的贮存方法。3.2 低温贮存 low temperature storage物 料 保 持 在 日 平 均 温 度 在 15 及 以 下 , 局 部 最 高 物 料 日 平 均 温 度 不 超 过 20 的 贮 存 方 式 。3.3 常温仓 normal temperature warehouse指 不 设 置 机 械 制 冷 装 置 的 各 种 形 式 的 仓 房 , 仓 内 温 度 通 常 随 仓 外 气 温 变 化 而 变 化 的 仓 库 。3.4 周转仓 turnover warehouse指 贮 存 条 件 达 不 到 常 温 仓 条 件 , 仅 用 来 短 期 贮 存 物 料 的 仓 库 。3.5 准低温贮存 quasi-low temperature storage物 料 常 年 在 日 平 均 温 度 在 20 及 以 下 , 局 部 最 高 物 料 日 平 均 温 度 不 超 过 25 的 贮 存 方 式 。3.6 冷藏 refrigeration物 料 在 10 以 下 、 冻 结 点 以 上 贮 存 。3.7 QB/T XXXX2019 2冷库 cold storage用 于 低 温 下 贮 存 物 料 的 建 筑 群 , 包 括 库 房 、 氨 压 缩 机 房 、 变 、 配 电 室 及 其 附 属 建 ( 构 ) 筑 物 。按 贮 存 物 料 和 库 温 分 为 冷 却 物 冷 藏 库 、 冻 结 物 冷 藏 库 。3.8 有害生物 pest危 害 坚 果 籽 类 食 品 贮 存 的 昆 虫 、 微 生 物 、 鼠 类 、 鸟 类 和 生 长 成 熟 期 及 储 存 期 繁 衍 的 虫 类 ( 自 身 虫 害 ) 。3.9 安全水分 safe moisture conteng某 种 坚 果 籽 类 在 常 规 贮 存 条 件 下 , 安 全 库 存 时 间 内 不 产 生 腐 败 、 霉 变 或 哈 败 变 质 的 水 分 含 量 。3.10 危险水分 dsmherous moisture conteng某 种 坚 果 籽 类 在 常 规 贮 存 条 件 下 , 极 易 发 热 、 霉 变 的 最 低 水 分 含 量 。3.11 半安全水分 semi-safe moisture content介 于 安 全 水 分 与 危 险 水 分 之 间 的 水 分 含 量 。3.12 结露 dewfall坚 果 籽 类 食 品 贮 存 期 间 由 温 差 引 起 的 物 料 、 围 护 结 构 内 表 面 出 现 凝 结 水 或 引 起 局 部 物 料 水 分含 量 快 速 升 高 的 现 象 。3.13 冷藏运输设备 refrigerated transport equipment用 于 运 输 冷 冻 、 冷 藏 货 物 的 运 输 设 备 , 包 括 冷 藏 汽 车 、 冷 藏 火 车 、 冷 藏 集 装 箱 、 冷 藏 运 输 船和 附 带 保 温 箱 的 其 他 运 输 设 备 及 不 带 有 制 冷 机 , 厢 体 用 隔 热 材 料 制 成 的 保 温 车 等 。3.14 预干燥 pre-drying高 水 分 的 坚 果 籽 类 原 料 在 贮 存 前 进 行 低 温 干 燥 处 理 到 安 全 水 分 以 内 的 加 工 方 式 。3.15 原料 raw material指 坚 果 籽 类 食 品 生 干 类 物 料3.16 半成品 semifinished product半 成 品 分 为 生 干 坚 果 籽 类 食 品 半 成 品 和 熟 制 坚 果 籽 类 食 品 半 成 品 , 具 体 如 下 :a)生 干 坚 果 籽 类 食 品 半 成 品 : 坚 果 籽 类 食 品 原 料 经 过 清 洗 、 筛 选 、 或 去 壳 、 或 干 燥 等 处 理 ,未 经 熟 制 工 艺 加 工 的 生 干 坚 果 籽 类 食 品 , 主 要 用 于 分 装 后 二 次 加 工 或 直 接 食 用 的 产 品 。b)熟 制 坚 果 籽 类 食 品 半 成 品 : 坚 果 籽 类 食 品 原 料 经 熟 制 加 工 后 用 较 大 包 装 方 式 包 装 待 生 产 企业 再 加 工 的 物 料 , 如 OEM工 厂 提 供 的 熟 制 物 料 用 于 分 包 产 品 、 生 产 企 业 集 中 加 工 , 分 批 包 装 的物 料 ; 3.17 成品 finished product坚 果 籽 类 食 品 原 料 经 加 工 后 包 装 为 最 小 销 售 单 元 的 产 品 。4 总体要求4.1 基本要求QB/T XXXX201934.1.1 具备必要的贮存设施,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消防设施和器材,严格控制入仓物料的质量和水分含量,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延缓品质下降。4.1.2 目标是确保坚果籽类食品贮存安全。4.2 选择贮存技术应考虑的因素坚果籽类贮存过程中应根据以下情况采取适当的贮存技术,达到4.1.1的要求:物料所处贮存地域的环境特点;物料本身的特性,如本身的耐贮性,是否对温湿度敏感、物料本身的营养成分结构(特别是不饱和脂肪的含量),是否易变色等;物料的水分含量,入仓的质量情况,感染有害生物状况;预计贮存时间以及最终用途;仓储设施及设备性能;物料包装方式及包材材质。5 仓储设施与设备的基本要求5.1 常温仓5.1.1 地坪:应完好、坚实、平整、须铺设有效、环保防潮层,并具备相应承重能力。 5.1.2 墙壁:应完好、坚固、隔热、内侧平滑,隔潮段要敷设环保、防潮材料,外墙涂浅色。 5.1.3 仓顶:不漏雨,无虫、鼠、雀隐匿的孔洞缝隙,有较好隔热性能。 5.1.4 门窗:结构要严紧,关闭能密封,开启可通风,有遮阳设施。所有门、窗应安装防鼠、虫、雀装置。 5.1.5 通风:在可能的条件下在库壁四周近地、近顶端,应设置足够的通风口,通风口两侧应设置防虫、鼠、雀的铁丝网及纱网,并有开启密闭装置。 5.1.6 周边环境:仓库建设地点应远离污染源、危险源,避开行洪和低洼水患地区;库墙外四周除淌水坡外,应有 13 米的水泥平整地面,无杂草和积水,仓库附近不应种植对储存物资产生危害的植物,必要时在相关专家指导下对易发生虫害的仓库应进行消毒。应便于进出仓作业。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时贮藏。 5.1.7 垫板/层:采用塑料垫板、无虫卵的木垫板或塑料布垫层、未敷设防潮层的可使用石灰消毒防潮。 5.1.8 其它:贮存仓在结构上应符合国家建筑、防火、使用等有关规范的要求,地震区物料仓要符合防震要求。为确保物料在贮存期间的监测,贮存管理部门应根据仓库类别、储藏物料品种、特点及储存量,依据储藏安全、仓库状况配置必要的测温杆和测温线等测量工具(配置数量各库根据储藏安全需要确定),适时监控。5.2 周转仓5.2.1 应建在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地面坚固干燥、通风良好、排水通畅的地方;不应建在输电线路下方;设施之间应留出消防通道。5.2.2 地坪:应完好、坚实、平整,并具备相应承重能力。 5.2.3 墙壁:应完好、坚固。 5.2.4 仓顶:不漏雨,无虫、鼠、雀隐匿的孔洞缝隙,有一定的隔热性能。 5.2.5 门窗:结构要严紧,关闭能密封,开启可通风,有遮阳设施。所有仓房窗户应装铁丝网,防鼠、雀进入。门窗应安装防鼠、虫、雀装置(防鼠 3.0 板的设置高度约 60cm)。 5.2.6 通风: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设置足够的通风口,通风口两侧应设置防虫、鼠、雀的铁丝网及纱网,并有开启密闭装置。 5.3 冷藏库5.3.1 冷藏库设计应符合 GB 50072冷库设计规范的规定。QB/T XXXX2019 45.3.2 冷藏库应建有 515的封闭式站台,并设有与运输车辆对接的门套密封装置。5.3.3 冷藏库门应配有电动空气幕、塑料门帘等,以防外界热气进入。5.3.4 冷藏库内应合理配置温湿度自动测定记录仪,并保存记录档案至少 2 年,其安装位置应符合冷库面积与设备要求。冷库应安装入库禁闭警铃。5.3.5 冷藏库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冷藏温度达到要求。5.3.6 冷藏库环境湿度应不大于 75%。6 原料贮存要求6.1 入库前的准备6.1.1 对仓库、设备、器材和用具进行检查,确认仓房、门窗完好,所有设备运转正常。6.1.2 仓库、货场及作业区应清扫干净,清除仓内的残留货物、灰尘和杂物,填堵孔、洞、缝隙。6.1.3 装物料用的包装物应符合相应的法规标准要求。6.2 入库物料的质量要求6.2.1 长期贮存的坚果籽类应达到干燥,杂质、霉变含量低的基本要求,水分含量应符合安全水分要求。6.2.2 安全指标应符合 GB 19300 中生干坚果与籽类要求,其中酸价(以脂肪计,KOH)不大于2.5mg/g;坚果类过氧化值(以脂肪计)应不大于 0.08 g/100g,籽类过氧化值(以脂肪计)应不大于0.10g/100g。6.3 入库物料的堆存要求6.3.1 产品应及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分期分批入库。小心装卸,合理安排堆码方式。6.3.2 应按种类、等级、收获年份分开贮存;安全水分、半安全水分、危险水分的坚果籽类应分开贮存。并做好标识标注,不得与有毒、有害、异窜味的其他货物混贮,对含致敏原的物料与非致敏原的物料宜做好标识和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感染。6.3.3 货垛排列方式、走向及货垛间距应与库存内空气环流方向一致。6.3.4 物料堆码要合理交错,整齐、稳固,避免歪斜,确保设施及人员安全。距墙、柱 0.6m 以上;高水分物料堆码高度不应超过 1m,并应尽快处理。物料堆垛大小、高度应确保物料质量安全原则。6.3.5 已感染害虫的物料应单独存放,并根据感染程度进行虫害处理,进口物料应通过出入境植物检疫病虫或杂草种子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6.3.6 对筒仓或散存贮存的物料,其品质要相对稳定一致,不得混入危险水分的物料,半安全水分物料应控制好出入库时间,防止物料变质。6.4 出仓要求6.4.1 物料出仓时,应注意均衡对称出仓,注意两侧的压力平衡,避免垮塌现象。6.4.2 采用冷藏的物料,在高温季节出仓时,应对未出仓物料进行隔离、封闭,防止结露。6.4.3 出仓物料原则上按照先进先出原则,但对同时贮存了不同水分和品质物料时,危险水分的原料应先进,然后是半安全水分,最后为安全水分的原料;同时考虑物料品质,如霉变高、杂质高的易影响物料贮存质量物料应优先出仓。6.5 贮存期间物料监测与质量检验6.5.1 仓库管理部门需制定和实施保证储存物资安全的防护措施,根据库存原料质量状况制定仓库通风作业指导书,确保库内物资保持相对低温及干燥状态。6.5.2 质量和仓库管理部门须定期对库存原料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如下:a) 感官鉴定:如原料色泽,气味等;b) 质量指标检测:如水分、虫蚀、霉变、酸价等;c) 仓库的温度:仓内空间气温和仓库湿度。d) 虫害检查:防鼠、防鸟设施检查;物料生虫检查。QB/T XXXX201956.5.3 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原料的质量状况确定详细的质量检查频次、项目及要求。监测过程中出现虫害、霉变、发热等异常情况,须立即对原料进行隔离或处置,必要时请专家指导,防止危害的扩大。对原料储存中出现的不合格(如霉变、受潮或水分超标等)情况,应及时协调解决。监测时发现其他异常情况需及时反馈并协调解决。6.5.4 仓库管理部门应在物料贮存期限到期前及时预警,提醒生产部门及时安排生产使用,防止出现超贮存期物料。7 半成品贮存要求7.1 入库前的准备7.1.1 对仓库、设备、器材和用具进行检查,确认仓房、门窗完好,所有设备运转正常。7.1.2 仓库、货场及作业区应清扫干净,清除仓内的残留货物、灰尘和杂物,填堵孔、洞、缝隙。7.1.3 装物料用的包装物应符合相应的法规标准要求。7.2 入库物料的质量要求7.2.1 入库坚果籽类半成品应品质稳定,采用适当的包装方式进行密闭包装(如气调、加吸氧剂/干燥剂、多层复合材质等),产品霉变含量应较低,霉变粒带壳产品不宜大于 2.0%,去壳产品不宜大于0.5%。7.2.2 质量和安全指标应符合 GB 19300 和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熟制加工的坚果籽类半成品应控制其生产日期和产品酸价、过氧化值应符合以下要求:酸价 (以脂肪计,KOH)不大于 2.5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应不大于 0.15g/100g。7.2.3 入库物料的堆存要求7.2.4 产品应及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分期分批入库。小心装卸,合理安排堆码方式。7.2.5 应按品种、生产日期进行分开堆放;对含致敏原的物料与非致敏原的物料宜做好标识和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半成品应与原料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并做好标识标注,不得于有毒、有害、异窜味的其他货物混贮。7.2.6 货垛排列方式、走向及货垛间距应与库存内空气环流方向一致。7.2.7 物料堆码要合理,整齐、牢靠,避免歪斜,确保设施及人员安全。距墙、柱 0.6m 以上;堆垛大小、高度应确保物料质量安全原则。7.2.8 坚果类、花生类等含油脂较高的去壳籽类半成品应贮存在低温环境,在高温季节适宜贮存在010的冷藏库中。7.3 出仓要求7.3.1 物料出仓时,应注意均衡对称出仓,注意两侧的压力平衡,避免垮塌现象。7.3.2 采用冷藏的物料,在高温季节出仓时,应对未出仓物料进行隔离、封闭,防止结露。7.3.3 出仓物料原则上按照先进先出原则,但同时应考虑包装方式、物料质量指标等因素。7.4 贮存期间物料监测与质量检验7.4.1 仓库管理部门需制定和实施保证储存物资安全的防护措施,根据库存原料质量状况制定仓库通风作业指导书,确保库内物资保持相对低温及干燥状态。7.4.2 质量和仓库管理部门须定期对库存半成品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如下:a) 感官鉴定:如色泽,气味、口感等;b) 质量指标检测:如水分、虫蚀、霉变、过氧化值等;c) 仓库的温度:仓内空间气温和仓库湿度。d) 包装:破损、软塌、密封性等。7.4.3 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半成品物料的特性和包装材质条件确定详细的质量检查频次、项目及要求。监测过程中出现口感、气味、色泽、霉变、过氧化值、包装破损等异常情况,须立即对物料进行隔离或分析处理,并协调解决。QB/T XXXX2019 67.4.4 仓库管理部门应在物料贮存期限到期前及时预警,提醒生产部门及时安排生产使用,防止出现超贮存期物料。8 成品贮存要求8.1 入库前的准备8.1.1 对仓库、设备、器材和用具进行检查,确认仓房、门窗完好,所有设备运转正常。8.1.2 仓库、货场及作业区应清扫干净,清除仓内的残留货物、灰尘和杂物,填堵孔、洞、缝隙。8.1.3 装物料用的包装物应符合相应的法规标准要求。8.2 入库物料的质量要求8.2.1 入库坚果籽类应品质稳定,采用适当的包装方式进行密闭包装。8.2.2 质量和安全指标应符合 GB 19300 和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8.3 入库物料的堆存要求8.3.1 产品应及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分批入库。小心装卸,合理安排堆码方式。8.3.2 应按品种、生产日期进行分开堆放;对含致敏原的物料与非致敏原的物料宜做好标识和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不得于有毒、有害、异窜味的其他货物混贮。8.3.3 货垛排列方式、走向及货垛间距应与库存内空气环流方向一致。8.3.4 物料堆码要合理,整齐、牢靠,避免歪斜,确保设施及人员安全。距墙、柱 0.6m 以上;堆垛大小、高度应确保物料质量安全原则。8.3.5 在高温季节应控制合理的贮存量。8.4 出仓要求8.4.1 出仓物料原则上按照先进先出原则,但同时应考虑包装方式、物料质量指标等因素。8.5 贮存期间物料监测与质量检验8.5.1 仓库管理部门需制定和实施保证储存物资安全的防护措施,根据库存原料质量状况制定仓库通风作业指导书,确保库内物资保持相对低温及干燥状态。8.5.2 质量和仓库管理部门须定期对库存成品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如下:a) 感官鉴定:如色泽,气味、口感等;b) 质量指标检测:如水分、虫蚀、霉变、过氧化值等;c) 仓库的温度:仓内空间气温和仓库湿度。d) 包装:破损、软塌等8.5.3 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半成品物料的特性和包装材质条件确定详细的质量检查频次、项目及要求。监测过程中出现口感、气味、色泽、霉变、过氧化值、包装破损等异常情况,须立即对物料进行隔离或分析处理,并协调解决。8.5.4 质量部门应根据物料的特性,制定物料在生产厂仓库、中转库及经销商仓库的合理贮存期限,并制订相应的存储预警期,仓库管理部门应在物料存期预警到期前,提醒计划、销售部门做好及时发货安排,防止物料非预期贮存。9 流通贮存要求9.1 物流贮存要求9.1.1 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应做好防护,防止雨淋、防暴晒、防潮、防污染等。9.1.2 高温季节运输时宜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运行;长途运输应防止物料受捂、高温加速熟制坚果籽类过氧化值突变等因素。9.1.3 对油脂含量高,对温度较敏感的物料,高温季节宜采用冷藏车运输方式。9.1.4 电子商务物料在流通过程中贮存应符合 SB/T 11132 的规定。9.2 商流贮存要求QB/T XXXX201979.2.1 入库验收9.2.1.1 收货方应根据送货单上的物料名称、数量进行验货,验货时应检查账物一致性,同时应检查物料包装是否完好,对不符合要求的包装应进行隔离处理。9.2.1.2 验货时应对物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检查包装是否符合要求,无沾污、受潮、残破,内装物料质量完好,有无霉变、虫蛀、鼠咬和其他物理、化学变化发生,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物料质量安全。9.2.2 贮存场所要求9.2.2.1 应根据贮存物料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贮存场所,以确保在库物料的安全。9.2.2.2 坚果籽类食品经高温熟制后产品,大多油脂含量较大,易氧化哈败,应选择比较阴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夏季高温时宜冷藏。9.2.3 堆码要求9.2.3.1 堆码应符合安全、方便、多储的原则。堆码形式由物料的种类性能、数量和包装情况以及库房高度、贮存季节等条件决定,不同的物料,堆码的方法应有所不同。9.2.3.2 物料堆垛存放,要进行分区分类、货位编号,空底堆码、分层标量、零整分存,便于盘点和出入库。9.2.4 贮存检查9.2.4.1 对库存存物料要做定期和不定期、定点和不定点、重点和一般相结合的质量检查制度,并根据检查结果随时调节贮存条件,减慢物料的劣变速度。9.2.4.2 检查方法以感官检查为主,充分利用检测设备,必要时进行酸价、过氧化值检验,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以保证物料的安全。9.2.4.3 检查时发现物料质量有严重变化,应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部门或单位,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严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物料流到消费者手中。9.2.4.4 同时还应实施安全检查,对库房的消防设备状态,仪表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卫生状况是否符合要求进行认真检查。并做好防虫、防火、防霉等工作。9.2.5 商品出库9.2.5.1 对交付的物料,要认真对单核对品种、规格、数量、日期,质量要完好,复核要仔细,不错、不漏,单货同行。9.2.5.2 物料的包装完整、标志准确、清晰,符合运输要求。9.2.5.3 物料出库应符合先进先出,但对变质过期物料不准出库。10 贮存技术10.1 筒仓贮存技术10.1.1 主要应用于生干原料贮存,原料水分应达到安全水分要求。如葵花籽水分应11%。10.1.2 通风要求:10.1.2.1 进料结束后至次年 3 月,为防止结露现象,使用谷冷机排风出口风管通风,降低原料表层温度,每次 2h,一般在晴天中午时间,每 3 天 1 次。10 天左右需进行引风,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10.1.2.2 引风机或机械通风:36 月,当环境温度低于仓内温度时,可进行引风机通风,物料层表层温度25,需进行机械通风。一般要求晴好天气的夜间安排通风,但在雨天或空气湿度70%的情况下禁止强制通风,防止增加原料湿度。(注意:引风机开启时,蝶阀也需打开,防止仓内成负压,损坏筒仓。)10.1.2.3 谷冷机通风:当环境温度及仓内原料表层温度30时,可进行谷冷机通风。谷冷机通风前需预热,根据原料量确定通风时间,满仓通风时间一般48h 为宜。QB/T XXXX2019 810.1.2.4 匀质通风:当原料上下温差超过 25,外界环境0,使用谷冷机进行内循环匀质通风;外界环境0,使用机械通风进行内循环匀质通风。10.1.3 筒仓储存取样10.1.3.1 取样方式: 取样器放置在地面,使用塑料软管接至仓顶取样口,连接取样钢管取样。10.1.3.2 取样需要人员: 仓顶至少需 3 人,仓底 1 人,即:取样需 4 人同时操作。(人员高空作业时存在的安全隐患,请注意安全。)10.1.3.3 取样点:根据仓料位,从取样口垂直向下,分上层、中层、底层(底层从放料口直接放取)。10.1.3.4 取样检测指标及频次:10 月次年 5 月,每月 1 次,6 月9 月,每月 2 次,取样检测水分、霉变、虫蚀、酸价及过氧化值指标。10.1.4 筒仓储存注意事项10.1.4.1 局部发热现象:如果发现某个位置温度持续上升,并且会影响周围测温点温度,则确定有发热点,需要进行机械通风,直至物料温度恢复正常。10.1.4.2 结露现象:烘干原料一般在入库半个月后,因温差造成的空气对流,增强了原料的呼吸作用,热量从底部向上运行,易产生结顶、结露现象,使得原料温度升高,产生霉变。1 月份也是结顶多发时期,应提前启动匀质通风系统,以减小内外温差,防止结露。(但在雨天或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禁止强制通风,防止增加原料湿度。)出现结露现象时,需进行倒仓处理,倒仓时保持仓内有部分空间(必要时,可先放出部分原料)。10.2 低温贮存注意事项10.2.1 用于低温贮存的仓库,其墙体、仓盖的传热系数应符合相关规定,门窗、与仓体直接相连的各孔洞的盖板或闸板应有隔热、密闭措施。10.2.2 冷藏库存货物应保持离墙 0.3 米、离顶 0.20.6 米、离排管 0.3 米、离风道 0.3 米距离,以保证冷藏库存内空气流通顺畅。10.2.3 堆码应稳固、整齐、适量。货垛应置于托板上,不得直接着地。货物高度应符合底层外箱承受压力,并满足“先进先出” 原则,注意保质期。10.2.4 冷藏食品不得串味,交叉污染。10.2.5 坚果类、花生仁、蚕豆类产品宜在 010条件下冷藏10.3 散存贮存注意事项10.3.1 散存适用于物料贮存受环境影响较小的物料,适用于低温或准低温季节。10.3.2 散存宜为品种相同、质量相近物料,物料水分应在安全水分以下,物料霉变、虫蚀指标应较低,入库时对异常包(如冰雪潮包、单包水分超半安全水分等)应挑出,不允许入库。10.3.3 雨雪天气,无应有的防护措施,散存库不允许卸货。10.3.4 散存物料宜集中出库,一般控制在 1 个月以内。10.3.5 散存物料在低温季节每月检查 1 次库存物料品质,准低温季节每月检查 2 次。10.4 常规贮存安全要求10.4.1 产品应贮存于清洁、通风、干燥、阴凉、防蝇、防鼠、无异味的仓库内,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潮湿的物品混贮。10.4.2 产品应堆放在垫板上,且离地 10cm 以上、离墙 20cm 以上,中间留有通道。10.5 高水分物料降水分处理-预干燥技术要点10.5.1 预干燥工艺流程:原料检验初清湿仓储存干燥冷却入库。10.5.2 原料检验:先检检水分、虫蚀、霉变、外观,根据水分情况确定是否进入预干燥。10.5.3 初清:打开上料提升机,原料进入双筒初清筛,通过永磁筒后进入湿仓暂存,初清设备清除尘、石子、金属等杂质。QB/T XXXX2019910.5.4 湿仓储存:初清的物料可先放入湿仓暂存,集中干燥,水分偏高时,要控制好暂存时间,确保物料不变质。10.5.5 干燥:干燥入口热风温度不高于 50,物料温度不超过 40,干燥后原料水分达安全水分及以下,具体物料温度控制可根据种子不受干燥灭活为准。10.5.6 冷却、入库:干燥后的物料经冷却后,可直接输送至筒仓或包装后入库贮存。11 有害生物控制11.1 基本要求11.1.1 有害生物控制应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控制措施应符全安全、卫生、经济、有效原则。11.1.2 基本无虫害的物料和物料温度不超过 15的条件下,应做好防护工作,不需要进行杀虫处理;当物料温度超过 15以上,应加强监控,发现有虫害现象,应在 15 天内进行除治,严重生虫物料应在 7 天内进行除治;危险生虫物料应立即隔离并在 3 天内进行彻底的杀虫处理。11.2 虫害的控制11.2.1 虫害控制主要是对苍蝇、蚊虫、蟑螂、老鼠及物料自生虫害的预防和消灭。11.2.2 设计与设施要求11.2.2.1 贮存环境应保持干燥、整洁,堆放的垃圾、废料应及时清除或销毁;建筑物、地面、墙壁及其他设施应无孔隙;不应种植茂盛的树木,以免吸引飞鸟栖息、筑巢,蚊蝇、昆虫、老鼠在厂区内孳生,存在仓库进入的隐患。11.2.2.2 仓库门口照明设施、灯光应避免在建筑物上聚集,应由外向内照明,灯光应避免向天空散射,宜采用集束照明,或使用灯罩,以免吸引飞虫入库。11.2.2.3 贮存仓库所有门应无较大缝隙,并且保持封闭状态;门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应不超过 6 毫米,门的下边缘须安装金属板,以防老鼠啃咬后进入。窗户不宜设室内窗台,若有窗台台面应向内侧倾斜(倾斜度宜在 45 度以上)。11.2.2.4 物料流通通道或出入频繁的安装门帘;车间、仓库出入口处应安装胶帘、自动风幕;所有的窗、排气口安装滤网,或设置空气幕,以防止蝇蚊、昆虫、老鼠、飞鸟入侵。11.2.2.5 原物料、半成品、成品宜使用塑料卡板堆放,卡板应定期清洗、消毒,以保持清洁卫生。11.2.2.6 墙体结构不能有裂缝、洞、开口及其他能够允许害虫繁殖或进入的区域。11.2.2.7 结构上连接的裂缝或开口应该被封好,墙壁上的管道、管子或沟槽应按照套桶或被封好。11.2.2.8 所有的干燥的原料和产品贮存,墙壁和产品应至少有 15cm 以上的距离,以便进行虫鼠害监控。 11.2.3 库房内部控制 11.2.3.1 门窗的管理:各库房应封闭,所有对外开放的门应安装闭门器,并有至少一层门帘防止飞虫的进入,所有的窗和排风扇都应由可防蝇的纱窗。所有的门在非使用情况下应保持关闭。11.2.3.2 清洁管理:粉尘较多的区域应经常清洁,防止粉尘积累;仓库的铲车、垫板应保持清洁,以免带入蝇虫;散落的废品垃圾应及时清洁,避免吸引苍蝇;下水道、水槽周围应保持清洁,避免污垢积累吸引害虫;原料、半成品、成品库每周定期清洁。11.2.3.3 灭蝇设施:制定虫害控制设施分布图,在原料、半成品、成品仓库入口及适合点安置灭蝇灯,灭蝇灯应与原物料、半成品、成品放置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免击碎的蚊虫碎片飞溅污染食品。灭蝇灯安装在墙面上,距地面高度 1.8-2.2 米;室内安装位置不能被室外飞虫看见,避免光源吸引飞虫入侵;要尽量选择照明微弱的区域,并避免阳光直射和其他光源的竞争。灭蚊灯应保证 24 小时都处于开启状态;在苍蝇和飞虫频繁出没的地方可使用粘蝇纸,如仓库和废品暂存区,粘蝇纸使用完毕后全部回收或销毁。 QB/T XXXX2019 1011.2.3.4 鼠害控制:仓库对外的出入口,设置挡鼠板,挡鼠板的高度应60cm;仓库内设置鼠笼。仓库的入口,两侧 2 米内各设置一个开口向门的鼠笼。其它墙壁,每隔 15 米靠墙设置一个鼠笼。鼠笼设置的位置以不影响正常作业为宜。鼠笼放置位置用黄线框标识,并有按照一定顺序的编号;鼠笼中的诱饵不得使用易变质食物,要求使用无污染的鼠饵球。11.2.3.5 蟑螂防治:在目标区域内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根据原料库、半成品库、成品库的实际情况,在库适合点安置蟑螂屋,在建筑外围投放低毒无挥发性颗粒药剂,以防止由于季节转换,原孳生室外蟑螂向库内迁居;在建筑内部,选用药物清洁以保证对室内环境及人的安全;在室内物流频繁,容易成为蟑螂主要传播途径及发生源的部位(如公共区域、卫生间等),投放保湿性强的低毒生物药品,投放部位以人不容易触及、不影响环境的部位,控制由于外带因素的蟑螂。库内卫生保持干净整洁,清除卫生死角;禁止员工携带零食进入仓储区。11.2.3.6 物料自身虫害防治:对易感染虫害的品种,如腰果仁、蚕豆、葵花籽等,可采用熏蒸方式进行灭虫,熏蒸所用药剂、防治方式应由有资质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其残留量根据熏蒸剂的品种,参照 GB 2763 中关于坚果、粮食或油料类植物的要求执行。11.2.4 检查与纠正措施11.2.4.1 仓库应绘制虫害控制设施平面图,由专人定期负责检查,并形成记录,如虫害控制检查表。11.2.4.2 仓库原则不得出现鼠、蚊、蝇、昆虫等害虫,若发现害虫,应立刻杀灭,以防造成污染。|11.3 微生物的控制11.3.1 预防措施11.3.1.1 严格控制入仓物料的水分、霉变籽含量,冬季采收入库时防止雨雪包混入贮存。11.3.1.2 适时进行通风,均衡物料温度,预防和消除物料堆结露。11.3.1.3 坚果类、花生、蚕豆宜采用准低温、低温或冷藏贮存。11.3.1.4 气调贮存要控制好包装内氧气浓度。11.3.2 应急处理11.3.2.1 当物料出现发热生霉迹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杀灭霉菌,抑制发热。11.3.2.2 应急处理后的物料应尽快干燥降水,优先使用。11.4 鸟类的控制11.4.1 宜采用防鸟网等措施,防止鸟类进入仓库。11.4.2 不应采用捕捉、枪击或毒杀方法防治鸟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