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试题判断题74题附全答案

上传人:陪**** 文档编号:464668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试题判断题74题附全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试题判断题74题附全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试题判断题74题附全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年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试题判断题 74 题附全答案1、严谨性是处理科技共同体内部伦理问题的基本伦理原则之一。() 2、进行涉及人类受试者或实验动物的研究,科研人员的责任在于避免给实验对象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工程师作为一种专业角色有其角色责任,它又可分为义务-责任和过失- 责任。 ( )4、伪造属于科学研究中的故意错误。 ()5、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伦理原则中,科技工作者应该坚持科学研究的客观性,杜绝蓄意的捏造.作假和对研究成果的曲解,指的是客观原则。 ()6、 “引用”是在自己本身有著作的前提下,基于非注释。 ()7、我国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 (2006)中规定:对实验动物进行手术可以不麻醉。 ()8、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不包括科研规范失范现象。 ()9、研究中的错误大致分为故意的错误和无意的错误两类。 ()10、引用他人作品应当指明的内容中,应包括作者年龄。 ()11、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建制。 ()12、科技的知识性目标寻求关于世界的客观知识或真理为目的。()13、学术失范行为的动机与情节较学术不端行为轻。 ()14、学术腐败是一种极端的学术不端行为,指学术权力的行使者滥用学术权力的行为。 ()15、掩盖转引,将转引标注为直接引用,引用译著中文版却标注原文版,均属伪注。 ()16、论文公开发表后收入论文集,可以不注明原来发表的出处。()17、并非所有学术成果都应当有恰当的标题。 ()18、导语不仅需要概括全文的宗旨和结论,而且是提炼主题.提升理论的结果。 ()19、引用未发表作品应征得作者同意并不需要保障作者权益。()20、论文内容摘要应客观地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撰写。 ()21、科学的社会建制化始于 17 世纪。 ()22、 “伦理”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的而根据某种观念所制定的供社会群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准则和标准。 ()23、科研人员明知选题的可行性存在问题,仍故意隐瞒或者执意进行,是一种有失诚信的行为。 ()24、社会利益是社会上不同群体和个人的利益之间不断冲突和协调的结果,最集中地表现为个人利益。 ()25、不负责任的.有问题的研究行为的英文缩写:QRP。 ()26、申请科学基金要客观. 真实填报申请材料,保证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不得在依托单位.个人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履历以及签名等方面有弄虚作假,甚至伪造的行为。 ()27、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取得. 发布和运用都应该是客观的和无偏见的。 ()28、授权原则主张,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个人享受科技带来的福社的权利南开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测试题及答案需要被授权。 ()29、科研经费通常以申请课题或项目的形式获得。 ()30、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齐曼提出“无私利性 ”规范。 ()31、有关科技计划项目和项目承担者的考核评价制度,也对科研人员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如有些科研人员由于担心研究失败或对项目成果评价不高而浮夸.造假等。 ()32、通常已经发表的著作或论文可以不经过该文作者的授权自行引用,但是引用未正式发表的资料,则必须事先经过所有者的同意;未经所有者的许可,不得随意引用。 ()33、所谓无私利性不仅排斥那些因为科学贡献而应该获得的荣誉.奖励和利益,而且也排斥相关利益的存在和利益冲突的发生。 ()34、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9 年以“共建学术规范,整饬学术道德”为题开展了研讨和征文活动。 ()35、公正原则主张在公有主义和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寻找中间道。()36、评议意见不应包含侮辱性或其他有失客观.轻蔑贬低的评论。()37、对于允许以另一种语言发表同一著作或论文的出版社或期刊,以不同语言发表的同一著作或论文只能计算为一项研究成果,不能重复统计为多项成果。 ()38、我国的科研诚信建设,既面临与国外相同的一些问题,还面临着一些特殊的挑战,包括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过程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的挑战,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挑战和一些重点问题的挑战等。 ()39、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40、组合别人的成果,把字句重新排列,加些自己的叙述,字面上有所不同,但实质内容是别人的成果,并且不引用他人文献,甚至直接作为自己论文的研究成果,这种行为属于抄袭和剽窃行为。( )41、不负责任地放大或拔高成果,或者为获取科研资源而夸大其词的做法,本身即是违背诚信规范的行为。()42、学术研究机构.学会等非盈利组织和科研人员进行广告.推荐活动,属于成果推广的手段,不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 ()43、社会科学.工程学.教育学或商学,可以运用芝加哥或美国心理学会的引注规则。( )44、为了使科研成果能够及时公开,成果发表时可以一稿多投,只需事前与编辑协商即可。 ()45、注释是在著作或论文对某一问题做论述时,引用他人观点,佐证.强化自己的论证,或者对某一问题做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可以排印在当页的地脚,但不集中列于文末。 ()46、科学研究是由科学共同体执行的,科学共同体所能寻求的是与具体条件无关的绝对的客观性。 ()47、建立保护受试者的伦理机制,减少乃至消除科研活动中对人体和动物产生的不利或有害影响,已成为今天科学研究(尤其是生物医学研究) 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48、文中参考文献如果故意回避的资料数量较大,或是涉及论文的主要观点. 方法. 论据,则实际上已经形成抄袭,构成侵权。()49、在选题论证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已有的研究成果,避免选题低水平重复。()50、引用未成文的口语实录,包括口头演讲.课堂教学实录.采访记录等,无需将整理稿交作者审核.修订。 ()51、对科研不端行为人的调查程序包括作出刑事处分。 ()52、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对于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作出的“留校察看”处理决定有权申请听证。 ()53、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向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举报学术不端行为,举报者必须实名以书面形式举报。 ()54、原则上在接收举报后三个工作日内,由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或主任委托的副主任召开主任会议,根据举报内容及初步证据,讨论决定是否立案调查。 ()55、研究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不能推进社会的进步。()56、同行评议是学术评价的主要方式。( )57、课题申请材料中,专著要写明作者. 书名.出版社。 ()58、个人发表学术论著,有权按照自己意愿署名。 () 59、论文中列出的署名者所属机构一般不超过 1 个。( )60、学术研究是指在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指引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求知,以获得新的知识.理论以及对新知识.新理论应用的行为。()61、华中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 评定和咨询等职权。 ()62、校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为校学术委员会下属专门委员会,负责评估学校有关学术道德方面的政策和学术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受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组织开展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调查认定.提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建议等工作。 ()63、研究生在华中农业大学学习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归属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离校后发表的在校学习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仍应以华中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署名单位。( )64、研究生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处理办法中研究生院根据校学术道德委员会认定结果对研究生违纪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对于导师的违纪违规行为由校学术道德委员会直接处理。 ()65、对于在读研究生,研究生院视情节轻重给予一般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行为的当事人以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给予严重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行为的当事人以记过.留校察看.直至开除学籍等处分。()66、不当署名。在研究论文. 著作.专利.奖励申请等学术成果中,未参加实际研究工作而署名,或将对学术成果作出实质性贡献者.贡献单位排除在外,或未经允许使用他人署名的行为。 ()67、当今社会,学风一般指个体或者群体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的精神风尚和思想态度,包括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在科研领域,学风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科技工作者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 .治学原则;二是指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其在科技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68、我国最早论及“科学精神 ”的学者是任鸿隽先生。 1916 年,他在“科学精神论”一文中明确指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 ”()69、著名物候学家竺可桢在 1941 年所撰“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一文中提出了三种科学态度:一是不盲从,不附合,依理智为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是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毫不苟且。 ()70、概括起来,国内外学者较为认同的观点是,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71、 “985 工程”在 1998 年正式启动。 ()72、2018 年 10 月 2 日是华中农业大学建校 120 周年华诞 ()73、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双一流建设,“双一流”指的是一流学科.一流大学()74、指导教师是查处学位论文买卖. 代写行为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学生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教育,加.强对学位论文研究及撰写过程的指导,并对学位论文是否由其独立完成进行审查,确保原创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