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3.12 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教案1 苏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617797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3.12 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教案1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3.12 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教案1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3.12 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教案1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3.12 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教案1 苏教版教材解读调整寓言,本来指有所寄托的话,后来成为一种文学体裁。它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一个道理,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伊索寓言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寓言之一,也是全世界读者阅读率最高的文学作品之一。相传为伊索所作,故以伊索寓言名之。作品大部分以动物为主,也有写人与神的。它们广泛地概括了社会斗争经验和人生教训,闪耀着人民群众智慧的光辉。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三个故事,情节紧凑,意蕴丰厚,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与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狐狸和葡萄先写狐狸想吃成熟了的葡萄,但用尽办法够不着,于是说葡萄是酸的,不好吃。这是寓言的身体,而它的灵魂是文章的最后一句“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讽刺自欺欺人。这则寓言身体与灵魂俱在。牧童和狼是一篇流传广泛的寓言故事,也有以儿戏的牧人为题的。它也有着类似的结构。先讲了一个牧童好几次说谎,大喊狼来了,当狼真来时,他再喊也无人前去帮忙。接着点明寓意:针砭说谎的害处。蝉和狐狸先写设下圈套,诱骗蝉儿上钩;然后写蝉儿识破欺诈,使狐狸凶相毕露;接着写蝉儿聪明机智的缘由;最后紧承故事点明寓意:启发人们要善于吸取教训。结构也与前两篇类似。这三个故事篇幅短小,但以浅近的语言,用多种手法把角色刻画得生动传神。、情态描写:狐狸想吃葡萄“谗得口水直流”,夸张又逼真;牧童撒谎,众人“惊慌失措”,他却“哈哈大笑”,狼真来时他“慌忙大叫”,可无人帮忙,形象切境切情,有感染力。、语言描写:狐狸吃不到葡萄自说自话:“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正好揭露了它以此掩盖自己无能为力的本质。而狐狸对蝉大唱赞歌,其狡猾奸诈昭然若揭。蝉的冷静分析,足见它的聪明机智。、动作描写:狐狸的“转身离去”,人们的闻讯“赶来”,蝉的“扔下”树叶等等动作恰到好处,体现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表意很准。教学本篇课文,可以依循下面的思路展开:介绍常识-感知大意-感受形象-感悟寓意。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感悟故事所寄托的寓意。教学难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资源利用调整、发挥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机房以及班级图书角的功能,布置学生课前阅读伊索寓言,听伊索寓言故事,了解有关伊索寓言的资料。、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牧童和狼这些来自伊索寓言的故事学生早已耳熟能详。教师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已有的学习寓言的经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利用课文精美的插图,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想象、理解故事内容。、与我读书我快乐阅读活动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让学生体验读书的快乐。课时分配调整: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了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了解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意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白费劲、无能为力、戒心、惊慌失措、诈、圈套”等词语。知道第一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第二课时知道第二、第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这两则寓意中获得教益。课程实施调整第一课时一、第一部分增加对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的补充。 片段设计:1、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你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看得出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刚才同学们说的很多寓言故事都来自一本书,那就是伊索寓言。 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指名交流()师生共同阅读新补充读本页的内容。二、第二部分不变。三、第三部分学习狐狸和葡萄、首先应该是对狐狸和葡萄这个故事主要内容的了解。、在指名描述成熟的葡萄诱人的姿态时,教师可适当提供一些词句,如:“晶莹透亮”“那颗颗葡萄像硕大的夜明珠。”、狐狸想了哪些办法?把它是怎么做的说具体。、理解重点句:“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四、作业布置增加:、写话:你想对狐狸、对生活中的这些人说写什么呢?(课作)、完成练习册展示台中第一题以及缤纷园。第二课时一、不变二、学习牧童和狼不变三、学习蝉和狐狸提供一个教学方案供参考。(一)导入。1、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狐狸是非常狡猾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它也使出了同样的手法又来欺骗别人了,结果怎样呢?(二) 初读寓言。1、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2、 自读反馈。 三、 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1、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交流。(1)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哪些词语突出表现了狐狸会骗?(引导抓住“故意”“赞叹”“多么美好”“天才”“您”“动听”等词语感受狐狸的甜言蜜语和狡猾本性。)(2)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3、 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找出相关语句。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 (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进行试探。)理解“有诈”。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 (露出了真面目) 4、 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四、作业布置 1、抄写并背诵故事中揭示寓意的句子。(课作)2、完成练习册收藏夹部分。(家作)3、模仿写寓言。(家作提高)4、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存于民间的寓言故事,举办一个“讲寓言故事”比赛活动,把对寓言的学习延伸下去。 (一周作业,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