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2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练习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599840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2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2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2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2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基础达标(81)1(2018青海西宁模拟)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都有可能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B染色体结构变异能改变细胞中的基因数量,数目变异不改变基因数量C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数目变异不改变生物性状D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数目变异观察不到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可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A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可改变基因的数量(缺失、重复)或排列顺序(倒位、易位),染色体数目变异可改变基因数量,B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都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C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通常用光学显微镜都可以观察到,D错误。答案:A2(2018甘肃兰州诊断)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都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突变和基因重组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解析: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不能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错误。答案:D3(2018江西上饶模拟)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下面的甲、乙、丙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麻花”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变异类型都属于染色体变异,都含4个DNA且只有丙的DNA长度相同B甲图是由于染色体的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D甲、乙、丙三图可能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均为12解析:乙图含有8个DNA分子,A错误;甲图可能是染色体片段重复或缺失,B错误;乙为易位,而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甲、乙、丙三图都可能发生在减前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D正确。答案:D4(2018辽宁大连模拟)甲、乙两果蝇品系有六对相对性状的差异,经多次品系间杂交实验发现,绝大多数杂交组合产生的F1表现与甲相同,表明乙品系上述6种性状均为隐性性状。但有一组杂交后代F1中出现了4显2隐的情况,若六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六对等位基因控制,对此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若六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乙果蝇发生染色体加倍B若六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乙果蝇发生染色体片段易位C若六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甲果蝇发生染色体片段易位D若六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甲果蝇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解析:有六对相对性状差异的甲、乙两果蝇品系间经多次杂交实验发现,绝大多数杂交组合产生的F1表现与甲相同,说明甲品系上述6种性状均为显性性状,乙品系上述6种性状均为隐性性状。若六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六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乙果蝇无论是发生染色体加倍还是发生染色体片段易位,则在理论上甲乙两品系杂交后代F1都表现为6种显性性状,A、B错误;若六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甲果蝇发生染色体片段易位,则在理论上甲乙两品系杂交后代F1都表现为6种显性性状,C错误;若六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甲果蝇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且缺失片段上含有两个显性基因,则甲乙两品系杂交后代F1中就会出现4显2隐的情况,D正确。答案:D5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条件及试剂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低温:与“多倍体育种”中的“秋水仙素”作用机理相同酒精:与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使用方法相同卡诺氏液: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中“NaOH”作用相同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醋酸洋红溶液”使用目的相同ABC D解析:低温与秋水仙素都能抑制纺锤体形成,正确;“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的酒精是95%的酒精,“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酒精是50%的酒精,错误;卡诺氏液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于固定根尖细胞,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中“NaOH”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错误;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与醋酸洋红溶液的使用目的都是使染色体着色,正确。答案:B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单倍体都不可育,二倍体都可育B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不含性染色体C基因重组发生在配子的随机结合过程中D遗传病都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诊断解析:同源四倍体的配子发育而来的单倍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可育,A错误;雌雄同株植物没有性染色体,B正确;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诊断,D错误。答案:B7(2018山西太原五中模拟)如图是育种工作者的育种过程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能产生杂交后代,属于同一个物种的不同品种B秋水仙素能促进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野生二粒小麦为二倍体,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配子D此育种过程所遵循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能产生杂交后代,但杂交后代不可育,说明两者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两个不同物种,A错误;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但不影响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故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野生二粒小麦为四倍体,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配子,C错误;此育种过程所遵循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答案:D8小鼠(2N40)胚胎期某细胞发生图示异常分裂(未绘出的染色体均正常),其中A为抑癌基因,a为A的突变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分裂过程中形成20个四分体B染色体异常分离过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染色体随机丢失产生含Aa或aa子细胞的概率均为1/2D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无关解析:小鼠胚胎期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而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染色体异常分离过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图中显示,细胞一极中携带基因a的染色体有两条,携带A的染色体有一条,若发生染色体随机丢失,这三条染色体每条丢失的概率相同,所以染色体随机丢失产生含Aa子细胞的概率为2/3,产生含aa子细胞的概率为1/3,C错误;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是在纺锤丝的牵引作用下进行的,所以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有关,D错误。答案:B9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高秆与矮秆的基因(T、t)和抗病与易感病的基因(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2)、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类。(3)A、B、C三组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组,原因是_。(4)B组的育种方法是_。B组育种过程中“处理”的具体方法是_。(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该性状出现的原因是_。解析:由题图可知A组所用的方法是杂交育种,F2获得矮秆抗病后要通过连续自交来纯化;B组所用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获得的矮秆抗病是单倍体,要进行加倍处理才能获得想要获得的纯合植株;C组所用的方法是诱变育种。(1)A组的F1是双杂合子植株(TtRr),自交后代F2的分离比是:9331,矮秆抗病个体占3/16,其基因型为1/16ttRR、2/16ttRr,所以F2矮秆抗病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2/3。(2)、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只有矮秆抗病是花粉离体培养得来的单倍体植株,需要进行加倍处理后才能获得可育品种,因此矮秆抗病是高度不育的。(3)A、B、C三组方法中,A、B组的育种方法是对原有的基因进行分离组合,C组的育种方法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矮秆基因,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所以这种方法较难获得矮秆抗病新品种。(4)B组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对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由于F1产生四种配子,因而获得四种单倍体幼苗,需要对矮秆抗病幼苗进行低温处理或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以获得染色体加倍的可育品种。(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可能由两种情况引起: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答案:(1)自交2/3(2)(3)C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4)单倍体育种对矮秆抗病的幼苗低温处理或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处理(5)该性状的出现可能是由环境引起的也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素能提升(42)10(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如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a仅有图所示片段的差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变异是B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都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解析: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属于基因重组,表示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表示由碱基对的增添引起的基因突变,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它们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答案:C11(2018山东德州模拟)果蝇的有眼(E)对无眼(e)为显性,E、e基因位于号常染色体上。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减数分裂时,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联会后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三体的产生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三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C正常的无眼果蝇与有眼果蝇杂交,子代均为有眼D用正常的无眼果蝇与三体果蝇杂交可测定后者的基因型解析:三体的产生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如Ee中,E的基因频率是1/2,而三体EEe中,E的基因频率变为2/3,A错误;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两两相同,B错误;正常的有眼果蝇基因型有EE、Ee两种,与正常的无限果蝇ee杂交,子代有眼、无眼均有,C错误;测交可以测定待测个体的基因型,D正确。答案:D12(2018广东揭阳模拟)果蝇缺失1条号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号常染色体的果蝇杂交,理论上F1中染色体数正常的雌果蝇所占比例为()A1/6 B1/4C1/3 D1/2解析:一对都缺失1条号常染色体的果蝇杂交,雌、雄果蝇均产生比例相等的2种配子,一种含有1条号常染色体,另一种不含有号常染色体。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理论上F1中含有2条号常染色体的、缺失1条号常染色体的、缺失2条号常染色体的果蝇的比例为121。由于缺失2条号常染色体致死,所以F1中染色体数正常的雌果蝇所占比例为1/31/21/6,A正确,B、C、D错误。答案:A13(2018辽宁铁岭联考)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2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B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后期C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基因型为Aaa子代的概率为1/9D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1/4解析:染色体变异不会改变基因的种类,A错误;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有2个A基因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和减各时期,B错误;三体豌豆植株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配子AAAAaa2121,a配子比例为1/6,后代基因型为Aaa的概率为2/61/621/9,C正确、D错误。答案:C14(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研究人员在研究两个二倍体近种甲、乙间杂交时发现,获得的F1植株X不可育,已知甲、乙的花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A1、A2分别控制出现红色和蓝色,二者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紫色。请根据图示回答:(1)植株X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四分体数量为_,图中处处理方法是用_处理_(部位)进而获得可育植株Y。(2)植株X不可育的原因是_;若想得到植株X上结的无子果实可采用的方法是_。此时果皮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为_。(3)植株Y有_种基因型,其中紫色个体占_。解析:(1)植株X是甲、乙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但由于甲、乙为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其受精卵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所以X产生配子过程中四分体数量为0;要想植株X由不育变为可育,则X的染色体就得加倍,所以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芽尖,抑制其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从而达到目的。(2)植株X是甲、乙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但由于甲、乙为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二者产生的配子结合成的受精卵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因此植株X不可育;正常果实发育需要种子合成大量生长素,由于X无种子,若想得到X上结的无子果实需要人工将一定浓度生长素涂抹在X的雌蕊柱头上;从上述培育方法可以看出,这种无子果实的遗传物质并没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所以此时果皮(子房壁发育来)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仍旧与体细胞相同,为2。(3)红色植株A1a1可产生A1、a1两种配子,蓝色植株A2a2可产生A2、a2两种配子,它们杂交得到的植株X共有A1A2、A2a1、A1a2、a1a2四种基因型,且各占1/4。植株X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Y有4种基因型,分别是A1A1A2A2(紫色)、A2A2a1a1(蓝色)、A1A1a2a2(红色)、a1a1a2a2(白色),其中紫色个体占1/4。答案:(1)0秋水仙素幼苗的芽尖(2)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用一定浓度生长素涂抹在X的雌蕊柱头上2(3)41/415(2018河南洛阳模拟)遗传学是一门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学科,兴起于20世纪,发展异常迅速。请分析回答:(1)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家是_(填“孟德尔”“萨顿”或“摩尔根”),他发现了控制果蝇红白眼色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在遗传学研究中,经常要通过实验来确定某基因位于哪一条常染色体。对于植物核基因的定位常用到下列方法(三体和单体产生的配子均为可育配子,且后代均存活),例如:让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型和野生型三体(2号染色体多一条)品系杂交,子一代中的三体个体再与隐性亲本回交,如果在它们的子代中野生型和突变型之比是51而不是_,则说明该突变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也可让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型和野生型单体 (2号染色体缺少一条)品系杂交,如果子一代中野生型和突变型之比是_而不是_,则说明该突变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解析:(1)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将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与X染色体联系起来,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若突变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型(aa)和野生型三体(AAA)杂交获得的三体果蝇为AAa,AAa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AaAAa2211,故AAa与aa回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突变型51。若突变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野生型三体果蝇基因型为AA,它与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型(aa)杂交获得的果蝇为Aa,Aa与aa回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突变型11。若突变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型(aa)和野生型单体(AO)杂交,子一代中野生型和突变型之比为AaaO11;若该突变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野生型单体果蝇基因型为AA,它与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型(aa)杂交,子一代全为野生型。答案:(1)摩尔根X(2)111110(全为野生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