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23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596730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23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23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23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应考能力提升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考纲卷别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考情分析全国卷2015孔孟儒学思想,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2013中国古代儒家思想2016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新课标全国卷试题,核心素养立意的态势日趋明显,如汉代儒学与历史时空观念的养成,辩证认识孔孟儒学的历史价值。儒家思想一直是高频考点,试题设计注重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蕴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承载的人文教育功能。有利于激发考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信心全国卷2015孟子思想主张;2015儒学理想化的政治诉求2014儒家伦理得到强化全国卷全国卷 (2016高考全国卷)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知识定位】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渊源。【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念由“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可知本题可定位于先秦、汉代历史解释尚书等五部经典成书时间早于论语,故儒学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解析】汉代崇尚儒学,而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这说明儒学注重历史传统,并不“迷信”孔子个人,“五经”也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的,故C项正确,A项错误。汉代儒学并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而是强调寻根溯源,B项错误。儒学并没有因秦始皇焚书而断绝,它于西汉时重新兴起,故D项错误。【答案】C (2014高考全国卷)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知识定位】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及影响。【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念西汉时儒家思想确立为统治思想,汉代以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逐渐得到巩固 历史解释西晋时私拿养子财物无罪,说明西晋的法律更加重视伦理关系,父为子纲的思想得到强化,反映了古代儒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 【解析】题目以古代法律制度具体条文作为材料,以法律条文变化的原因作为考查点。秦朝在法家思想指导下实行严密的法律制度,不注重亲情伦理与上下尊卑,汉代儒学独尊后,亲情伦理与上下尊卑越来越受到重视,表明了儒家伦理得到强化。【答案】D练真题1(2015高考全国卷)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准确理解儒家的主张。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不可过度威逼百姓,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材料反映了儒家的这一政治理想,C项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改造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所以A项错误;儒家主张逐步改良政治,B项错误;儒学以维护等级秩序为目标,D项错误。2(2017高考海南卷)“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解析:选A。材料强调通过格物致知达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国治而后天下平”,治理好国家。A项强调“身正”,即统治者自我端正品行,才能“不令而行”,治理好国家,与材料说法最接近,故A项正确;B项呼吁人们以仁爱之心处理各种关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C项强调做善事要从点滴做起,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D项体现出忧君爱民思想,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3(2016高考海南卷)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解析:选A。“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推动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性格”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4(2014高考海南卷)“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解析:选B。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故A项错误;礼与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该思想促使儒学地位独尊,不是动摇,故D项错误。练模拟1战国时期有人将以下五种人称为“蠢”(蛀虫):学者(战国末期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依附贵族私门的人)、工商之民。这种言论适应了当时()A进行兼并战争的需要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强化贵族统治的需要D维护地方稳定的需要解析:选A。根据“战国时期”这一时间坐标,可以推测当时的社会任务是兼并战争,而被称为“蠢”(蛀虫)的五种人均对取得胜利没有帮助,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是秦朝大一统之后才有的政策,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贵族统治衰落,封建地主阶级兴起,而这种言论主要是适应地主阶级掌权的需要,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主要任务是赢得战争,求得生存,地方稳定不是当时最主要的任务,故D项错误。2(2018济宁高三质检)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实行严刑重罚B君主无为而治C推行德治仁政D恢复礼乐秩序解析:选A。材料“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意思是严刑重罚是百姓不喜欢的,但却是国家能够得以治理的办法。怜爱百姓是百姓喜欢的,却是国家危难的原因。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一定违逆世俗而顺应道理,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实行严刑重罚,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韩非子的思想,不是道家思想,故B项错误;推行德治仁政是儒家思想,故C项错误;恢复礼乐秩序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3“谶语”是秦汉时期巫师方士预言吉凶、治乱兴衰的隐语。比如“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认为 “胡”当指匈奴人,于是命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以防边患。但汉代儒生认为,“胡”应是指篡权乱政的胡亥。这说明“谶语”()A与历史现象的吻合属于偶然B较准确地预示了历史走向C是历史研究必须参考的史料D是统治者愚弄百姓的工具解析:选A。材料“秦始皇认为胡当指匈奴人汉代儒生认为,胡应是指篡权乱政的胡亥”表明“谶语”与历史现象的吻合属于偶然,故A项正确;“谶语”即迷信的人指事后应验的话,不能预示历史的走向,故B项错误;“谶语”是一种封建迷信,不能作为历史研究必须参考的史料,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谶语”与历史现象的吻合属于偶然,没有涉及统治者愚弄百姓,故D项错误。4(2018滨州模拟)新全球通史“在此后的许多个世纪里,人们学习儒家经典并借此在政府里谋求官职,同时在业余时间里,反思人的本质即在白天信仰儒家思想,在晚上实践道家思想”。在作者看来()A儒家与道家思想对立面相互排斥B道家思想成为儒家积极入世心态的一种补充C道家主张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D儒家思想帮助人们解决当时政治和社会难题解析:选B。从材料“即在白天信仰儒家思想,在晚上实践道家思想”可以看出儒家和道家相互补充,故A项错误,B项正确;道家主张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帮助人们解决当时政治和社会难题不能完整地体现材料的思想,故D项错误。(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8黄冈高三调研)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国君认识到“士”的重要性,甚至公卿大臣也礼贤下士。著名的事例有齐桓公礼聘管仲、勾践出车行舟四处访贤,逢士“必问其名”,等等。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A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纷争B冲击了世卿世爵制度C形成了尊重人才的风气D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解析:选B。材料“认识到士的重要性,甚至公卿大臣也礼贤下士”主要强调春秋战国时期礼贤下士的风气,没有涉及诸侯争霸,故A项错误;由于“士”的出身多样,一旦被选中可能贵及公卿,对世卿世禄的制度有一定的冲击,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之“士”更强调有一技之长,没有道德的约束,无法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故C项错误;分封制瓦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2“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该材料中的“他们”指()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解析:选D。“注重实践”表明他们主张社会变革,“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表明他们反对贵族特权,“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表明倡导重农抑商,儒家思想不包含材料的主张,故A项错误;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不包含材料的主张,故B项错误;墨家思想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不包含材料的内容,故C项错误;法家思想主张变革,重农抑商,故D项正确。3王是封建社会皇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也可泛指国君、帝王。儒家所提倡的“王道”是指()A以武力征服天下B以道德行仁义使天下归顺C以仁义治天下D天子的教化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主张教化,而不是以武力征服天下,故A项错误;“以道德行仁义”指治国要以崇尚道德为上策,做事要以仁义为根本,故B项错误;“王”,顾名思义,就是高高在上的意思。“王道”是说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故C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王道”不是指天子的教化,故D项错误。4(2018茂名高三测试)习近平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来向巴西媒体表明自己对于干部遴选的想法。下列主张与习近平的想法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治大国如烹小鲜”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D“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解析:选A。“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出自韩非子的观点,属于法家的思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的思想,故A项正确;“治大国如烹小鲜”是老子的观点,故B项错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儒家的思想,故C项错误;“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是墨家的观点,故D项错误。5(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古代某位思想家主张“举天下之万民,以法天子”,“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灾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此人可能是()A韩非子B董仲舒C墨子D李斯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这位思想家主张百姓不仅要效法天子,而且还要和上天保持一致。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的绝对权威,不会强调天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上天降灾是用来警示君主的,而非警示人民要服从于天,故B项错误;墨子主张“尚同”,即要与天子同,与天同,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李斯主张君主的绝对权威,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6(2018沧州高三联考)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A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B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C“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D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解析:选C。“隆礼重法”是荀子的个人思想主张,不是先秦时期的统治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不能理解为礼制成为诸侯治国的依据,故B项错误;据材料“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可知,“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故C项正确;材料“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与儒、法两家源流无关,故D项错误。7从西汉以后,对孔子的思想就不断有新解释出现,其中强调中央至高无上的权威却是孔子本人未曾提及的。题干反映出()A君主专制必须借助儒学B古代统治者注重礼法治国C孔子原创儒学不合时宜D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解析:选D。从题干内容可知,西汉以后儒学更强调中央权威,未涉及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题干未体现礼法治国思想,故B项错误;C项非题干主旨,故C项错误;从汉代儒学新解释更强调中央权威来看,可知儒学为政治大一统服务,即此时儒学成为了封建统治的工具,故D项正确。8有学者认为,汉代儒学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其试图努力去把儒家从讲起来很好听的比较迂阔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这说明汉代儒学()A继承了先秦儒学的神学思想B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C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D契合时代要求而重新整合解析:选D。汉代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先秦儒学不含神学思想,故A项错误;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是宋明理学;故B项错误;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汉代儒学没有哲学化倾向,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是陆王心学,故C项错误;汉代改造儒学,想要把儒家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是为了满足时代的要求,故D项正确。9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倡导“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对三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儒家遵循“天命观”B旨在神化君权C彼此存在继承关系D都属唯心主义解析:选A。天命观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其一,相信神灵经常关心并干预包括自然进程和社会人事在内的世界事务。其二,相信神灵具有必要的智慧,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显示他的意愿。其三,相信神灵具有实现其安排和意图的超自然力量和权能。无论是孔子、荀子、还是董仲舒都遵循天命观,故A项正确。10(2018全国百所名校高考冲刺卷)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得信息是()A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B儒学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C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D太学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汉代的教育结构图,可知中央、地方教育系统完善,官学、私学相得益彰,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官学、私学教授是儒家经典,故儒家已经垄断学校教育的表述不正确,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以得出官学、私学相得益彰,中央和地方的教育系统均很完善,并未体现下移趋势,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中央是官学、地方是书馆,太学从属于官学,并未体现统领地方各级学校,故D项错误。11(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模拟)孝经中记载:曾参问孝,孔子回答“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汉董仲舒提出了“父为子纲”的教条。这一变化反映了()A原始儒家思想漠视伦理B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C儒学独尊地位已经确立D汉代家庭关系日趋紧张解析:选B。三纲五常的提出适应了汉代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需要,并非意味着原始儒家思想漠视伦理,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从孔子“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到汉代董仲舒“父为子纲”可知,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后,才确立了儒家的独尊地位,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汉代三纲五常是为加强君主专制而提出的人际关系标准,并非是因为汉代家庭关系紧张,故D项错误。12汉代谶纬迷信盛行。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告吉凶祸福、治乱兴衰;纬是用宗教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儒家经典。这种现象的出现()A反映统治的没落B与新儒学紧密相关C遭到统治者的禁止D导致西汉的覆亡解析:选B。根据材料“纬是用宗教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儒家经典”可知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有关,董仲舒的新儒学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具有封建神学色彩,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礼”是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和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宋石男孔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复生(注:谭嗣同的字)所谓以心力解劫运者,仁,即心力也,心力之表见曰通,其所以害夫通者则曰礼、曰名。盖通必基于平等,而礼与名皆所以害其平等之物也。礼与名之尤大者则曰三纲五常,曰君臣、父子、夫妇。而君臣一纲尤握其机枢。久而成劫运,其祸皆起于不仁,求反于仁而强其心力,其首务在于冲决纲罗,而君统之伪学尤所先。谭嗣同仁学材料三在“礼”的演进发展中,它始终未失其神圣的意味,显示出了中国社会和文明的重要特点。不仅宫廷,而且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通过“礼”来规范他们的生活,以达到与有序的自然相一致。安乐哲、郝大维 孔子哲学思微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坚持此种理念的理由。(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礼”的认识,并归纳“礼”与“仁”的关系。(3)据材料三,说明作者肯定“礼”的依据。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析“礼”对中华民族社会秩序与文化养成的影响。解析 (1)第一小问理念,据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得出为政以德,据材料一“为国以礼”得出为国以礼;第二小问理由,据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得出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2)第一小问认识,据材料二“其所以害夫通者则曰礼、曰名。盖通必基于平等,而礼与名皆所以害其平等之物也”得出礼妨碍平等,阻止社会进步;第二小问关系,据材料二“复生(注:谭嗣同的字)所谓以心力解劫运者,仁,即心力也,心力之表见曰通,其所以害夫通者则曰礼、曰名”得出礼和仁的关系是相互矛盾的。(3)第一小问依据,据材料三“不仅宫廷,而且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通过礼来规范他们的生活,以达到与有序的自然相一致”得出礼能够规范人们的生活秩序;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礼”对中华民族社会秩序的影响是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尊卑的等级观念,礼在文化养成方面的影响是有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遵守社会规范,但是也压抑了人的个性。答案 (1)理念:为政以德;为国以礼。理由: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2)认识:“礼”有害平等,阻碍社会进步。关系:互相矛盾。(3)依据:“礼”使人们的生活自然有序。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专制统治(等级观念)。文化养成:讲德守礼;压抑个性(制约创新,导致中庸)。14(2018太原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礼记大学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据汉书后汉书整理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的认识。(要求:准确概括历史现象,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 首先,根据题意,准确概括历史现象。根据材料“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得出古代官员爱民如子;根据材料“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得出百姓视官员为父母,加以概括;其次,根据题意,史论结合,谈谈对上述现象的认识,可以从政治方面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经济方面小农经济,文化上儒家民本思想,加以论述;最后,对这一官民间的关系作简要总结。答案 示例现象:古代对官民关系的定位是官员爱民如子,民视官为父母官。认识: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出于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和维护统治的需要,官员往往爱民如子;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政治与伦理相结合,民把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称之为父母官,表达了自己对官员的肯定和爱戴。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缓和官民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但另一方面,这种界定也强化了官民的不平等性,不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