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有答案(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458392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效率有答案(中考物理专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械效率有答案(中考物理专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械效率有答案(中考物理专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效率有答案(中考物理专题练习)机械效率 1. 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机械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越多B总功少的机械,效率越高C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D总功一定时,有用功多的机械的效率高2如图的剪刀剪纸机械效率为 80%,这表示(A)A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 2 J,则有 1.6 J 的功用于剪纸B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 2 N,则动力是 1.6 NC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 2 J,则有 0.4 J 的功用于剪纸D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 2 N,则阻力是 1.6 N3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绳子受的拉力 F1 和 F2 的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C绳子受的拉力 F1 和 F2 的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4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 100 N 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图 1 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 2甲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 F 拉绳时,物体的速度 v 和物体上升的高度 h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 2 乙和丙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B)A0 s1 s 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 10 NB1 s 2 s 内,拉力 F 做的功是 187.5 JC2 s3 s 内,拉力 F 的功率是 100 WD 2 s3 s 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2.5%5亮亮和体重较大的爸爸帮助邻居各扛一袋质量为5 kg 的大米,从一楼爬到三楼,爸爸用时较短,则亮亮与爸爸所做的(A)A有用功相等 B总功相等C总功率相等 D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相等6 (2015德阳)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B)A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C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6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B拉力 F1 做的功是额外功C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做的功是总功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 100%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一个重为 30 N 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 0.6 m,拉力为 12 N,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滑轮组机械效率是 83.3%B承重绳子段数是 2C动滑轮重是 18 ND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 0.2 m8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 G 的物体缓慢上升,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 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与物体重力 G 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A)9如图所示,工人沿斜面把一箱货物(重为 G)从斜面底端缓慢匀速地拉进车厢,拉力恒为 F,斜面高为h,斜面倾角为 ,用此斜面拉升货物的机械效率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AW 总Gh B FGCGFsin DGsinF10 (双选 )(2015武汉改编)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 G 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 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A 点的拉力为 FA,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AC)Af/2F Bf/3F CFA/2F DG/2F11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增大提升重物的速度,可以增大有用功B减小定滑轮的重力,可以减小额外功C增大提升重物的质量,可以提高机械效率D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12. 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 100 N,每次运送的量不定,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滑轮组动滑轮重为_100_N。当某次运送 4 件货物时,绳子的拉力 F 是_250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80%_(不考虑绳重和摩擦)。13如图所示,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匀速打捞起河水中的物体 A,在被打捞的物体没有露出水面之前,牵引车控制绳子自由端,使物体 A 以 0.4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牵引车对绳的拉力为 F1,F1 的功率为 P1;当被打捞的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牵引车控制绳子自由端,使物体 A 以 0.3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牵引车对绳的拉力为 F2,F2 的功率为 P2,且 P1P2。已知动滑轮重 100 N,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若不计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 g 取 10 N/kg),则被打捞的物体 A 的密度为_3.2103_kg/m3。14. 如图甲所示,重为 16 N 的物体 A 在拉力 F 的作用下,5 s 内匀速运动了 0.5 m,拉力 F 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动滑轮重 0.5 N,物体A 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 f 为物重 G 的0.25 倍。求:(1)拉力 F 的功率;(2)拉力 F 的大小;(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1)由图乙可知,5 s 内拉力 F 做的功为 2.5 J,拉力的功率为:P Wt2.5 J5 s0.5 W(2)绳子拉下的长度为 s2h2 0.5 m1 m,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为 FWs2.5 J1 m2.5 N(3)有用功为 W 有 fs0.25Gs 0.2516 N0.5 m 2 J;由图乙知 W 总2.5 J,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W 有 W 总2 J2.5 J80%15. 在某建设工地上,工人把重 1200 N 的物体沿着长 L5 m、高 h1 m 的斜面从底部匀速拉上斜面的顶端,沿斜面所用的拉力为 300 N(不计空气阻力) 。求:(1)将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的过程中,拉力做了多少功?(2)工人使用斜面做功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大?解:(1)拉力做的功为总功,W 总 FsFL 300 N5 m 1500 J (2)W 有Gh 1200 N1 m1200 J,W 有 W 总1200 J1500 J80% (3)W 额W 总W 有1500 J1200 J300 J,由W 额fL 得,f W 额 L300 J5 m60 N16.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序号 动滑轮重G 动/N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 h/m 绳端受到的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距离 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 0.5 1 0.1 0.6 0.3 55.62 0.5 2 0.1 1.0 0.3 66.73 0.5 4 0.1 0.3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如图所示:(2)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匀速上升(选填 “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 。(3)第三次实验时,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 1.8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4.1%。(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随着物重的增大,额外功变大(选填“变小” “不变”或“变大”),原因是克服摩擦做功更多。要提高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增加提起的物重(或减轻动滑轮重 )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