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V).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582359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V)一.选择题1. 下列相关细胞产物或细胞的组成成分,都能体现细胞分化的一组是A. mRNA、tRNA B. DNA、DNA聚合酶 C. 血红蛋白、磷脂 D. 胰岛素、抗体【答案】D【解析】所有的细胞都有mRNA和tRNA,与细胞分化无关,A项错误;所有细胞都有DNA,DNA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与细胞分化无关,B项错误;只有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能体现细胞分化,但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所有细胞都有生物膜,与细胞分化无关,C项错误;只有胰岛B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只有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能体现细胞分化,能体现细胞分化,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解题的突破口是细胞分化的实质,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也就是在不同功能的细胞内表达的基因不同,合成的蛋白质不同。据此答题。2.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如果一种生物的核酸只是由4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B. 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做合成叶绿素、ATP、蛋白质和淀粉的原料C.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它能参与某些代谢过程D. 彻底水解糖原、纤维素、麦芽糖得到的糖都是葡萄糖【答案】B【解析】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含有两种核酸,8种核苷酸,A正确;淀粉只有C、H、O三种元素组成,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不可以用于合成淀粉,B错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能参与许多化学反应,C正确;彻底水解糖原、纤维素、麦芽糖得到的糖都是葡萄糖,D正确。3.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B. 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C. 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D. 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B错误;细胞呼吸是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C正确;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一定是核糖体,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查对细胞结构、功能的识记。4. 下列有关碳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磷脂、固醇都是小分子物质,故脂质不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B. 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C. 核酸分子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长链D. 多糖中只有植物类多糖是以单糖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有机物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形成其分子结构,A、D错误;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B正确;DNA分子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长链;RNA分子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长链,C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S型肺炎双球菌通过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 人体肝细胞中线粒体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蛋白质合成C. 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蛋白数量通常青春期时比幼年和老年时期多D.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答案】B【解析】S型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没有细胞核,也就没有核孔,A错误;人体肝细胞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蛋白质合成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因此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蛋白质合成,B正确;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固醇,为小分子物质,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C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其中含有遗传物质(DNA)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D错误。6.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酶体能合成并分泌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 液泡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C. 细胞内所有的脱水缩合反应都发生在核糖体上D. 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答案】D【解析】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贮存在溶酶体中,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A错误;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但动物细胞中也含有液泡,低等动物特别是单细胞动物的食物泡、收缩泡等均属于液泡,B错误;单个小分子合成大分子的反应,都会有脱水缩合过程发生,如DNA的转录过程中,单个核糖核苷酸合成RNA时也会发生脱水缩合,而叶绿体、细胞核、线粒体中都有转录过程发生,因此脱水缩合反应也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叶绿体,C错误;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器的功能、分布。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细胞器的功能、结构、分布、特性等。7. 下列有关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试验编号探究课题选用材料与试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A. 实验 B. 实验 C. 实验 D. 实验【答案】B【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过氧化氢溶液,因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度受温度的影响,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最后用碘液检测是否水解,正确;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因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不能水解淀粉,错误;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因此不能用淀粉作为底物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错误,故选B。8. 科学研究发现,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体内也存在一种被称为“ISL1”的心脏祖细胞,它可以分化为心肌、血管等特定类型的细胞。下列有关心脏祖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 心脏祖细胞的分化程度比心肌细胞低B. 心脏祖细胞的分化程度比胚胎干细胞的高C. 心脏祖细胞与心肌细胞的核遗传信息相同D. 心脏祖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形态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mRNA不同【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心脏祖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因此前者比后者分化程度低,A正确;胚胎干细胞属于未分化的细胞,其分化程度低于心脏祖细胞,B正确;心脏祖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但二者遗传信息相同,C正确;二者形态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结构不同,即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细胞分化不会改变同一生物体内不同部位的细胞的DNA、基因、转运RNA,但是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9. 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A. 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 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答案】B【解析】叶黄素吸收蓝紫光,色素层析后,位于滤纸条上从上到下的第二条色素带。【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叶绿体中的色素。【名师点睛】叶绿体中的色素记忆规律:1. 颜色递变规律: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的顺序,颜色分别为蓝绿色、黄绿色、橙黄色、黄色,绿的成分逐渐减少,黄的成分逐渐增加。2. 层析结果:在上述色素顺序的基础上,把后两种色素平移到叶绿素a的前面。10. 白天用HO浇花草,周围空气中CO2会出现18O,HO中的18O进入CO2的途径是A. 经光反应进入O2,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B. 经暗反应进入(CH2O),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C. 经暗反应进入(CH2O),再经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进入CO2D. 直接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答案】D【解析】H2O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H2O光叶绿体(CH2O)O2,其中,H2O中的氧经光反应阶段进入O2,O2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H2O。在细胞呼吸过程中,H2O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H2O中的氧经过转化进入CO2中。11. 结合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图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只表示转录过程,共有5种碱基、4种核苷酸B. 组成人体的蛋白质中,化合物乙的R基的种类都有20种C. 组成丙化合物的单糖是脱氧核糖,T中含有N元素D. 化合物丁若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则其仍具有还原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甲图中上面一条链是DNA链,下面一条链是RNA链,其中有5种碱基(A、C、G、T、U)和8种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故A错误;乙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人体内的蛋白质并不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故B错误;丙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其中的单糖为脱氧核糖,T为含N碱基,故C正确;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缩合形成的二糖是蔗糖,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内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2. 下图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O2和甘油通过图方式运输B. 图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C. 温度对图方式不会造成影响D. 图被细胞摄入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图是协助扩散,图是自由扩散,图是主动运输,图是胞吞。O2和甘油通过自由扩散如图方式运输,A错误;图主动运输,最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B错误;由于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对图主动运输方式过程中能量的供应,所以会造成影响,C错误;胞吞(胞饮)图被细胞摄入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D正确。【点睛】本题关键要熟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发生条件,现总结巧判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根据分子大小与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2)根据运输方向: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13. 下列关于细胞功能的判断,正确的是A. 由于细胞膜能严格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因而能保证生物体的健康B. 将玉米花粉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隔开的结构是细胞壁C. 器官移植时的异体排斥反应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果D. 精子和卵细胞、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相同【答案】C【解析】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如病毒和病菌能进入细胞,A项错误;将玉米花粉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隔开的结构是细胞膜,B项错误;器官移植时,体内细胞会对外来器官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C项正确;精子和卵细胞的信息交流属于接触交流,胰岛B细胞通过分泌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二者信息交流的方式不同,D项错误。【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功能14. 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是人胚胎时期机体合成的两种糖蛋白,出生后其含量很快下降,但某些癌症患者血液中的CEA或AFP含量远超正常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EA、AFP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B. CEA或AFP含量超过正常值时,可确诊为癌症C. 体内某些细胞的大量增殖会使CEA、AFP含量升高D. 控制CEA、AFP合成的基因,碱基排列顺序有差异【答案】B【解析】CEA、AFP都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合成需要消耗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属于吸能反应,A项正确;由于个体差异,内环境中的每一种成分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故只有CEA或AFP远超正常值才可能患癌症,要确诊还需要进一步的病理检验,B项错误;由题意可知,人胚胎时期会合成CEA、AFP,胚胎时期会进行旺盛的细胞增殖,由此说明体内某些细胞的大量增殖会使CEA、AFP含量升高,C项正确;CFA和AFP是两种不同的蛋白质,故表达出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的碱基顺序有差异,D项正确。15. 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低倍镜观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像时,应换用高倍物镜来观察B. 用斐林试剂检测某组织样液,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中一定含有葡萄糖C.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水浴加热2min后实验效果更明显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要用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答案】D【解析】低倍镜观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象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待调节清晰后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A错误;斐林试剂遇还原糖就会出现出砖红色沉淀,组织样液不一定含有葡萄糖,葡萄糖只是还原糖的一种,B错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不需要水浴加热,C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要用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6. 取1个含有5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l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在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染色体条数及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 5 5 B. 5 10 C. 20 0-20 D. 10 0-10【答案】D【解析】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5对同源染色体都含有含15N,只是每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条链是15N,一条链是14N,第二次有丝分裂,经过间期复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一条染色单体是15N和14N,另一条染色单体只含有14N,该细胞中共含有5条染色单体含有15N,5条染色单体只含有14N,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染色体条数为10条,由于两条染色体上分开的单体是随机组合分向两级的,因此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中含15N的染色体条数为0-10条,故选D。17.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 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有那些能影响到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激素合成的基因才与性别决定有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与人类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A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伴随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正确; 不同的细胞里面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生殖细胞也是活细胞,具备正常的生理活动,与此相关的基因都会表达,并不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也会表达,C错误; X和Y为异型同源染色体,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X或Y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也就是说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含X染色体,有的含Y染色体,D错误。故选B。考点:伴性遗传18.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能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 衰老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变大等现象C. 细胞分化发生在胚胎期,细胞衰老与凋亡发生在老年期D. 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答案】C【解析】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稳定性的差异,能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A正确;衰老细胞的细胞核变大,线粒体减少,酶的活性降低,代谢变慢,B正确;细胞分化发生在这个发育过程中,老年期衰老和凋亡的细胞比例会增大,C错误;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分化、衰老及凋亡19.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能引起埃博拉出血热。如图为埃博拉病毒结构示意图,其中GPNP是7种病毒蛋白。以下推测合理的是A. GP可能是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与病毒侵染细胞时信息识别有关B. 假如L是一种RNA聚合酶,则可以催化病毒的逆转录过程C. 合成7种蛋白质需要宿主细胞内4种游离 的核苷酸、ATP和酶D. 病毒RNA可能以胞吞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答案】D【解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表面与信息识别有关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RNA聚合酶是DNA转录合成RNA过程用到的酶病毒,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B错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氨基酸,C错误。大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吐或胞吞,D正确20. 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下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酶C降低了 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 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C. 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答案】C【解析】T1时加入酶C,A物质浓度降低,B物质浓度增加,说明酶C催化A物质生成B物质,而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题图显示: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B正确;T2后B增加缓慢是A物质含量减少导致,C错误;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绘制的,因此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慢,T2值增大,D正确。21. 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进行B. 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C. 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甲、乙溶液浓度不同导致的D. 4 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答案】C【解析】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要选择含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如成熟的叶肉细胞,A正确;若乙溶液的浓度增大,则浓度差增大,相同时间内失水的程度变大,复原时所需要的时间变长,b点右移,B正确;在04min内,两种曲线的失水程度不同,有可能是由于浓度差不同引起,但整体曲线趋势不同,是因为溶液不同,A可能是蔗糖溶液,B可能是一定浓度的硝酸钾,C错误;4min时两个细胞失水量较大,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水分代谢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学生分析曲线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图分析,甲细胞失水量增加,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乙细胞先失水量增加后减少,说明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要选择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含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若外界溶液的浓度增大,导致浓度差变大,所以单位时间内,失水程度大,复原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22. 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可以知道,野鼠色是双显基因控制的,棕色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黄色、黑色分别是由单显基因控制的故选:A【考点定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根据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作答23. 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 cm的mmnnuuvv和离地99 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代与甲植株杂交,产生F2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 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A. MmNnUuVv B. mmNNUuVv C. mmnnUuVV D. mmNnUuVv【答案】B【解析】由麦穗离地27cm的基因型为mmnnuuvv和离地99cm的基因型为MMNNUUVV,推出有最低高度为离地27cm,每有一个显性基因,则增高9cm。F1基因型为MmNnUuVv,高度为63cm,它与甲植株杂交后,F2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cm,所以F2中显性基因至少1个,至多3个,所以甲植株基因型中显性纯合基因至少1对,而显性基因至多4个,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24. 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酶和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已知编码酶、酶、和酶的基因分别为A、B、C,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A. 1/64 B. 3/64 C. 27/64 D. 9/6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即AaBbCcAaBbCc,出现黑色子代A_B_C_概率为:3/43/43/4=27/64,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25.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 (、)(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A. 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B. 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C. 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D. 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应该在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域。故A错误。片段在Y染色体上故其上的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应全为男性,故C错误。 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故D错误。本题选B.考点:伴性遗传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此题的关键是明白伴性遗传的特点,建议学生用相应的口诀去记忆。26. 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这对同源染色体上共存在4对等位基因B. 图示所有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 图中茎高和花色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 甲染色体上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该生物体内可全部观察到【答案】B【解析】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这对同源染色体上存在4对以上的等位基因,A项错误;基因的分离定律是研究一对等位基因在传种接代中的传递规律,所以图示所有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项正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研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传种接代中的传递规律,因此图中茎高和花色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项错误;由于在有显性基因存在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所以甲染色体上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该生物体内不能全部观察到,D项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问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前者研究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后者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与图示分析作答。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忽略了题意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而错选A。27. 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的方式及其产物,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B. 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C. 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D. 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答案】B【解析】甲装置中有温度计,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A项正确;乙装置中NaOH可吸收呼吸产生的CO2,则有色液滴左移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是否进行了有氧呼吸,但不能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B项错误;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可检测CO2,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C项正确;种子不进行消毒处理,附着在种子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的细胞呼吸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实验过程中的其它无关变量也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D项正确。28. 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B. 乙图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 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D. 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答案】B【解析】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的结构,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A错误;图乙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则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故B正确;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在后期,即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非乙图所示时期,C错误;若图丙表示精巢内细胞,则染色体数目为4N时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据图分析可知: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可能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或者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据此答题。29. “有氧运动”近年来很流行,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下图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d段为无氧呼吸B. 运动强度大于c后,产生大量乳酸,导致血浆pH值降低C. 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D. 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ab段有乳酸,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ab段应该就有无氧呼吸,bc段无氧呼吸速率增加,cd段有氧呼吸速率不再增加,但无氧呼吸速率较大,所以cd段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故A项错误;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或称缓冲对),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当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故B项错误;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则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出现酸胀乏力的现象,C项正确;无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能量只有一部分被释放出来,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酸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故D项错误。【点睛】要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1在识图过程中,要注意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只要有乳酸存在,就说明存在无氧呼吸;只要有氧气消耗,就说明存在有氧呼吸”。2人体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或称缓冲对),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当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这些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3无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能量只有一部分被释放出来,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酸中。30. 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三者的比例为961,现用一扁盘状南瓜做测交实验,则其子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不可能为A. 101 B. 110 C. 100 D. 121【答案】A【解析】子一代扁盘状南瓜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三者的比例为9:6:1=9:(3:3):1,由此推断子一代为双杂合子(AaBb),扁盘状为A_B_;圆形为A_bb和aaB_;长形为aabb对一扁盘状南瓜做测交:A_B_aabb,有以下几种测交组合:AABbaabb,子代为1AaBb(扁盘状):1Aabb(圆形),所以扁盘状:圆形:长形=1:1:0,A不可能;AaBBaabb,子代为1AaBb(扁盘状):1aaBb(圆形),所以扁盘状:圆形:长形=1:1:0,B可能;AABBaabb,子代都为AaBb(扁盘状),所以扁盘状:圆形:长形=1:0:0,C可能;AaBbaabb,子代为1AaBb(扁盘状):1Aabb(圆形):1aaBb(圆形):1aabb(长形),所以扁盘状:圆形:长形=1:2:1,D可能.故选:A。31. 下图表示底物和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增加底物浓度不会减弱抑制剂1的抑制作用B. X位点是酶与底物结合的活性位点C. 抑制剂2会使酶不能与底物分子结合D. 抑制剂2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来抑制酶活性【答案】A【解析】增加底物浓度后,X与抑制剂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会减弱抑制剂1的抑制作用,A错误;据图可知,X位点是酶与底物结合的活性位点,B正确;据图可知,在抑制剂2的作用下,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底物不能和酶结合,C正确,据图可知,抑制剂2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来抑制酶的活性,D正确。32. 下图为有关细胞分裂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不发生DNA复制B. 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在数目上具有平行关系C. 过程有利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D. 过程中具有特殊细胞周期,精原细胞以或的方式增殖【答案】C【解析】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析图中没有纺锤体出现是无丝分裂,但也有DNA复制,A错误。具有细胞周期,应是有丝分裂,染色体与核DNA分子在数目上不具有平行关系,比如间期DNA数目增加,但染色体数目不增加,B错误。有丝分裂由利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C正确。是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33. 植物在受伤时会释放系统素(一种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受体结合后能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 系统素遇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会产生紫色反应B. 内含20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C. 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D. 系统素相当于植物体内的“抗体”,能与外来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系统素是一种多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内含19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B错误;由题意可知,系统素与受体结合后,能激活蛋白酶抑制基因,C错误;系统素相当于植物体内的“抗体”,与之结合的受体来自植物内部,D错误;【点睛】本题属于信息题,以系统素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题干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及蛋白质的检测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34. 某性别决定方式为XY的动物从出生到成年,雌雄个体在外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仅凭肉眼难以区分性别。在X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A(灰红色)对B(蓝色)为显性,B对b(巧克力色)为显性。现有一只灰红色个体和一只蓝色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则亲代灰红色、蓝色与子代巧克力色的性别可能分别是A. 雄性、雌性、雄性 B. 雌性、雄性、雌性C. 雄性、雌性、雌性 D. 雄性、雌性、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依题意可知,若亲本中灰红色为雄性(XBAY),则蓝色个体为雌性(XBXb),后代中可出现巧克力色的个体(XbY),即亲代灰红色、蓝色与子代巧克力色的性别可能分别是雄性、雌性、雄性;若亲本中灰红色为雌性(XBAXb),则蓝色个体为雄性(XBY),则后代中也可能出现巧克力色的个体(XbY),即亲代灰红色、蓝色与子代巧克力色的性别可能分别是雌性、雄性、雄性。故选:A。35. 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在该地区的人群中,甲病基因的携带者占健康者的30%,则甲病的遗传方式及S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5%B.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5%C.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25%D.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0.625%【答案】D【解析】分析系谱图:图中甲病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均正常,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只考虑甲病,S的母亲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S的父亲的基因型及概率为70%AA、30%Aa,S患甲病概率=2/31/430%=1/20,从色盲症角度考虑,S的母亲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BXB、1/2XBXb,S的父亲的基因型XBY,S患色盲的概率=1/21/4=1/8,则S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1/201/4=0.625%。故选:D。二、非选择题36.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教授,构建了一个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 模型,由膜外壳和填入物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模型类似于囊泡,能产生囊泡的细胞结构有_。“膜外壳”是由一层_构成,相当于生物膜的基本支架。(2)将“类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K+不能进入其中。推测其原因最有可能是_。(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相比,其完善之处体现在 _(答出两点即可)。【答案】 (1).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 磷脂双分子层 (3). 膜外壳没有协助K+运输的蛋白质(或没有K+载体蛋白) (4).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不均匀、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膜结构和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对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以及主动运输,其中离子物质绝大多数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内。3.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在物质的结构外壳中应该有细胞特异识别的信号分子。(1)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2)因为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相应的载体的协助,若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K+不能进入其中,则说明膜外壳没有协助K+运输的蛋白质(或没有K+载体蛋白)。(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相比,其完善之处体现在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不均匀、生物膜具有流动性。37. 古人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赞誉荷花之美。某突变型荷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02酶的活性显著髙于野生型。下图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型和野生型的CO2吸收速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藕是荷花可食用的根状茎。藕极易褐变,这是因为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相关反应引起的,将藕在开水中焯过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_。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这样藕虽然长期生长在淤泥中也不会坏死,请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_。(2)图中光照强度低于和高于P点时,突变型光反应速率分别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野生型,据题意推测主要原因分别是_。【答案】 (1). 高温使多酚氧化酶失活,抑制了褐变过程 (2). 藕可以通过气腔孔从叶获得充足的氧气,既促进有氧呼吸,又避免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的毒害 (3). 低于,高于 (4). 光照强度低时,突变型因叶绿素含量较低,对光能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弱;光照强度高时,叶片的气孔会关闭,但突变型因固定CO2酶的活性强,暗反应增强,对 NADPH和ATP的消耗量增大,从面引起光反应随之增强(1)将藕在开水中焯烫,高温使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多酚氧化酶不能催化相应反应,因此将藕在开水中焯烫后可减轻褐变程度;藕可以通过气腔孔从叶获得充足的氧气,既促进有氧呼吸,又避免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的毒害。 (2)根据题意突变型荷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光照强度低(P点之前)时,突变型因叶绿素含量较低,对光能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弱,因此突变型光反应速率低于野生型;光照强度高(P点之后)时,叶片的气孔会关闭,但突变型因固定CO2酶的活性强,暗反应增强,对 NADPH和ATP的消耗量增大,从面引起光反应随之增强,因此突变型光反应速率高于野生型。38. 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IA与IB可依次表达为红细胞膜上的A凝集原与B凝集原,i不能表达产生凝集原。血清中的凝集素能与对应凝集原结合,而导致红细胞凝集。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O型血者血清中既有A凝集素又有B凝集素,其控制血型的基因组成为_。(2)位AB型血、红绿色盲基因组成为XDXd的女子与O型血色盲男子,婚后高龄产下一个AB血型的男孩。试推测事件发生的原因是_。检测该AB血型男孩发现他同时是色盲患者,他的基因组成为_。假设该男孩长大成人,且ABO血型的控制基因随机分离,则该男孩正常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正常且不携带色盲基因的精子的概率是_。(3)医生在通过_后,常建议部分产妇在胎儿出生前做羊水检査、B超检査、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_,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答案】 (1). ii (2). AB型女子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2条9号染色体未分离,最终形成了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AB型卵细胞 (3). IAIBiXdY (4). 1/4 (5). 遗传咨询 (6). 产前诊断【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结合血型及色盲的遗传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型(抗原)与血清中抗体的关系,并能根据亲代血型推测后代可能的血型。本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型分为四种类型:凡是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叫做A型,A型血的人血清中只有抗B凝集素;只含有B凝集原的,叫做B型,B型血的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O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有,由于IA与IB可依次表达为红细胞膜上的A凝集原与B凝集原,i不能表达产生凝集原,所以A型血有两种基因型IAIA和IAi,B型血有两种基因型IBIB和IBi,AB型为IAIB,O型为ii。据此答题。(1)根据试题分析可知:O型血的人的血清中既有A凝集素又有B凝集素,其红细胞膜上不含A凝集原与B凝集原,所以其控制血型的基因组成为ii。(2)位AB型血(IAIB)、红绿色盲基因组成为XDXd的女子与O(ii)型血色盲(XdY)男子,婚后高龄产下一个AB血型(IAIB)的男孩。说明AB型女子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2条9号染色体未分离,最终形成了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AB型卵细胞。检测该AB血型男孩发现他同时是色盲患者,他的基因组成为IAIBiXdY。假设该男孩长大成人,且ABO血型的控制基因随机分离,可产生IAIB、IAi、IBi、IA、IB、i配子,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概率为1/2;XdY经减数分裂后产生Xd和Y两种配子,各占1/2,因此该男孩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染色体数目正常且不带色盲基因的精子的概率为1/21/2=1/4。(3)医生在通过遗传咨询后,常建议部分产妇在胎儿出生前做羊水检査、B超检査、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39. 果蝇的灰身和黑身(A、a)、刚毛和截毛(B、b)各为一对相对性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灰身刚毛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得到的F1代表现型及其相对数量如图:(1)该科研小组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其主要目的是_。(2)造成上述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填写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3)上述实验中,F1代雌果蝇中产生含有黑身基因的卵细胞的比例为_。(4)让F1代灰身截毛雄果蝇与黑身刚毛雌果蝇自由交配,则F2代雌果蝇中黑身截毛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5)该科研小组用纯合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的实验,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该小组欲用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注:控制果蝇红眼(R)对白眼(r)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研究发现,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眼色基因可能会因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 则其无法存活。你写出实验的基本思路。_若不考虑环境条件改变导致的不遗传变异情况,请写出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_【答案】 (1). 为了获得足够数量的子代,以减少因数目较少而产生的误差 (2). AAXBXB或AAXBXb (3). 4/7 (4). 1/12 (5). 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任意的一只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情况 (6). 若子代果蝇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1:1,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若子代果蝇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2:l,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解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题意分析能力。(1)该科研小组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足够数量的子代,以减少因数目较少而产生的误差。(2)分析F1代表现型及其相对数量值,发现雌性中无截毛性状,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和性别有关,位于X染色体上。而灰身刚毛:黑身刚毛为5:2,灰身截毛:黑身截毛为3:1,说明灰身是显性性状,并且存在着AAXBXB或AAXBXb致死的现象,才会出现5:2的比例。(3)根据(2)中分析可知亲本的灰身刚毛是AaXBXb和AaXBY实验中,F1代中关于灰身和黑身基因型本应为1/4AA,2/4Aa,1/4aa,因为雌性中有一半AA死亡,所以基因型为1/15AA,8/15Aa,4/15aa,所以黑身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8+42)(152)=8/15。(4)让F1代灰身截毛雄果蝇即1/3AAXbY,2/3AaXbY与黑身刚毛雌果蝇1/2aaXBXb,1/2aaXBXB自由交配,则F2代雌果蝇中黑身截毛果蝇(即aaXXb)所占的比例为2/31/21/21/2=1/12。(5)如果是因为染色体片段缺失,这个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O,所以可以采用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任意的一只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情况。因为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 则其无法存活,所以若子代果蝇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1:1,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若子代果蝇雌雄个体数量之比为2:l,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点睛:判断是否是染色体片段缺失,把缺失的那条染色体直接用O代替,然后写出基因型,无法成活的去掉即可。40. 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科研人员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获得转HSA基因母牛,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HAS,其主要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如上图所示,将牛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该技术称为_技术;供核的牛胎儿成纤雏细胞通常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其原因是_。(2)胚胎移植时,为使代孕母牛能处于适合的生理状态,需要用激素对其进行_处理。(3)SRY一PCR法性别鉴定的基本程序是:提取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DNA,经PCR反应体系扩增SRY基因(Y染色体上特有的性别决定基因)片段,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PCR反应体系中除含缓冲液、模板DNA、dNTP(包含dATP、dCTP、dGTP、dITP)、引物以外,还应含有_; 其中,dNTP的作用是_ ,引物应选用下图中的_ (填图中标号)。若扩增产物含大量SRY基因片段,则该种牛胎儿成纤维细胞是_(选填“能”或“不能”)用作技术流程中转化过程的受体细胞。(4)从细胞水平鉴定早期胚胎性别的方法是_。【答案】 (1). 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 (2). 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能保持遗传物质不变) (3). 同期发情 (4). 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5). 合成DNA的原料,提供能量 (6). I和 (7). 不能 (8). 分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或分析胚胎细胞的染色体组型)【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中涉及了动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以及胚胎工程等多项技术,在解题的时候时刻注意联系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认真阅读题干和题图,获取有用信息,再结合题意梳理课本相关知识。(1)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为动物个体。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成纤细胞的原因是10代以内的成纤细胞能够保持遗传物质不变。(2)胚胎移植时,为使代孕母牛能处于适合的生理状态,需要用激素对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为供体胚胎移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3)PCR反应体系中除含缓冲液、模板DNA、dNTP(包含dATP、dCTP、dGTP、dITP)、引物以外,还应含有Taq酶,其中,dNTP的作用是合成DNA的原料,提供能量,引物是一小段DNA,5端的碱基可以与DNA两条链的3端的碱基进行互补配对,可作为DNA复制的起点。DNA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链。因此要扩增SPY基因,应选用图中的I和IV。只有母牛能产生乳汁,能作为生物反应器,因此若扩增产物含有大量的SPY基因片段,则该种牛为雄性,其成纤细胞不能用作技术流程中转化过程的受体细胞。(4)从细胞水平鉴定早期胚胎性别的方法是分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