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571495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一 、 语言积累与运用(23分) 1.将下列书法作品的内容用简化楷书写在田字格内。( 2 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日出喷薄,阳光下,万只竟游的白天鹅在五彩斑澜的湖面上成了美丽的剪影,宛如水上一朵朵袅娜的白莲。他们,时而挺脖昂首,神气地如同将军;时而曲颈低头,娴雅胜似仙子;时而旋转对鸣,轻盈仿佛芭蕾。草地上的天鹅像白雪公主那么美丽,双腿一蹬,跃出优美的弧度,身躯展现天鹅完美的曲线。此起彼伏的叫唤声,犹如飘逸轻柔的交响曲,极富艺术感染力。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喷薄( bo)轻盈(yn ) B.袅娜(nu)娴雅(xin) C旋转(zhun)跃出(yo) D.曲线(q)飘逸(y) (2)找出文中书写错误的词语并改正。 (2分) 改为 改为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张掖有着得天独厚、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既具有南国风韵,又有塞上风情,难怪古人作诗赞它“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B.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C.调查显示,人们对微信的依赖与日俱增,刷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D.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到,要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起辛勤劳动的观念,不要树立好逸恶劳的错误观念。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岳麓山公园是临洮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景观之一,这里绿化覆盖率大约60%左右。 B.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5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我个人认为,人生要有两个简单。一个是物质生活的简单, 。 一个真正富有的人应该是,有了钱以后,仍愿意过简单的生活,因为能够带给他巨大快乐的并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 一个是人际关系要简单 你可以很富有,但是你不要把你的精力都放在物质追求上 物质生活简单一点,人际关系简单一点,这样才更容易回归生命的单纯 人际关系太复杂,其中难免会掺杂进利益的东西A. B. C. D.6. 阅读下面文段,补出空缺。(4分)(1)曹操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但 为防吕蒙,留下重兵把守荆州使东吴无可奈何,后来,吕蒙采用陆逊之计,辞职麻痹关羽,关羽果然中计,把荆州重兵调来攻打樊城。吕蒙趁机用白衣渡江之计攻破荆州,关羽被迫败走 ,被吴军俘虏并杀害。(2分)(2)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此情节被人们称为 。(1分)由此文段分析“孔明”的人物形象。(1分) 7.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1)翻开书卷:一抹山色能引发遐想,“水是眼波横, ”;一江流水能激起感慨,“ ,不舍昼夜”;一株青莲能触动心弦,“香远益清, ”;一轮明月能寄托祝福,“但愿人长久,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 。二 、 现代文阅读( 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2题。 (11分)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a)。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注释a盈然:漫溢的样子。8.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段,请概括出第二、三个片段的内容。(2分) 片段一:“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道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段二: 片段三:9.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10.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下而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2分)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11.文章第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12.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10分)明知不好,为何你还黑着眼眶熬着夜蒋硕 最近,朋友圈被一篇名为失联九天,一度被下病危通.的文章刷屏。文章作者自曝脑出血经历,大有九死一生之惊险。讲述生死故事之余,作者将此次发病归咎于热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殷殷嘱咐:“一定要作息规律,朝六晚十。”诸如“器官睡眠有多重要”“睡6小时与8小时面容对比”之类的帖子趁热出炉,一众转发党更高声疾呼“真的不要再熬夜了”。然而,有用吗?“不要熬夜”是和“多喝热水”并驾齐驱的经典劝诫箴言。劝来劝去,仍有23%以上的国人保持着长期熬夜的习惯。为什么明知熬夜不好,却总是黑着眼眶熬着夜呢?不妨一起来看看“熬夜的心理机制”。 被动熬夜”似乎占据熬夜人群中相当大的比例。但是,从“我不得不熬夜”的生态,到“我是个熬夜的人”这一自我认知的修改,中间包含着若干微妙的心理暗示,比如“我很辛苦”“我是付出者”“我过着值得同情的/值得羡慕的(某些需要熬夜的工作是高回报的)生活”“我在为未来努力”,这些暗示在日复一目的熬夜中变成了熬夜者的人物设定,而为了进一步完成人设,熬夜的行为又被不断固化和放大。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那些热衷强调自己“睡得比狗还晚”的人,往往并不打算放弃让他们晚睡的工作或生活。谁知道那种“受虐”的无奈与抱怨里,是不是有着独特的满足呢?对于成年人来说,有判断利弊的能力,但对于这类约束性信息,还是会作出“叛逆”的第一反应。何况这种叛逆成本极低,并不需要真正的时抗,自己得意就是了。和“叛逆”一样宝贵的是“自由”。熬夜人群提出的熬夜理由中,不乏这样的说法:“只有深夜才能享受独处的自由。”这也是一种低成本的享受。不论读书、清扫、看球.打游戏、泡吧、发呆还是吃夜宵,一个人做起来似乎别有滋味,对于那些白天身不由己或要面对复杂人际关系的人来说,这短暂的自由尤为宝贵。此时的熬夜,其实是对现实的选离,比起辞职、离婚、甩掉整个朋友圈等等不可企反的高昂代价,晚睡一会儿算什么呢? 没人说健康不重要,看到网友惨痛的切身经历。我们内心的警钟也会响上一两声。但这些明确的意识难以转化应改善作息习惯的行为,不得不说,这是“即时回报优先”的心理在作祟。和上述熬夜带来的种种“享受”相比,健康是一项长期收益,它的回报过于遥远,并且很难切实感受到,人们对这种未来、无形的收益,反应不敏感。同时,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的独特性决定了“感同身受”这件事并不存在,即使他人对疾病的描述细致入微,人们仍然无法真正意识到同样的问题可能危及自身。所以,同情归同情,感叹归感叹,劝诫箴言归劝诫箴言,熬夜的人仍然黑着眼眶-尽管再危险。那么,到底熬夜的人们该怎么办呢?健康第一当然是无可指摘的正确。但生物钟与现实生态的多样化,也决定了我们无法按照统一标准去生活。如果“不熬夜”变成新的刻板要求,带来的困扰可能比睡眠不足更槽。所以,不必因熬夜而抱有罪恶感,也不必为6小时或8小时焦虑,听从身体的感受,没有什么比它更真实。心理学(尤其人本主义)相信人会改变,也从不否认改变的艰难。而一旦真实的感受与需求呈现,一切艰难,又都不在话下。1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1分)14.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 )A.那些热衷强调自己“睡得比狗还晚”的人,并没有打算放弃让他们晚睡的工作或生活。 B.明知不好,却还黑着眼眶熬着夜,其中一个原因是享受低成本自由。C.熬夜可以带来的种种“享受”,使人们渐渐地意识到疾病的问题可能危及自身。D.我们无法按照统一标准去生活是由生物钟与现实生态的多样化决定的。15.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6.第段“如果不熬夜变成新的刻板要求,带来的困扰可能比睡眠不足更糟”一句中的“可能”一词有什么作用?(3分)17.请简要概括明知不好,人们还黑着眼眶熬夜的原因。(2分)三、古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4分)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妄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景公(a)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b)”。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日:“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日:“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日:“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c)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d)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e)”,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日:“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晏子春秋)注释a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b陛:殿堂的台阶。c涂:通“途”,路上。d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e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18.解释下列词语。(4分)谤讥于市朝 私我也 公被狐白之裘 逸而知人之劳 1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闻寡人之耳者 孔子闻之曰B. 时时而间进 立有间 C. 窥镜而自视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D.吾妻之美我者 婴闻古之贤君2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21.甲文中邹忌劝谏的目的是: 。(2分)22.简要比较邹忌和晏子两人的谈话技巧有什么不同。(2分) (二)阅读徐俯的春游湖,完成问题。(4分)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注释断桥:湖水漫过桥面。23.“夹岸桃花蘸水开”中“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2分) 2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四、综合性学习(8分)25.甘肃彩陶文化是黄河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你校要开展与甘肃民俗文化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1陶器是代表人类文明起源时期的重要物质创造。甘肃彩陶经历了产生、兴起、繁盛、衰退的发展阶段,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 材料2甘肃地区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彩陶的区域之一。大地湾一期文化是我国彩陶最早源起的文化,与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含有彩陶的西亚两河流域的彩陶出现年代大致相当,这表明甘肃地区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彩陶的区域之一。 材料3甘肃彩陶文化具有自己独立的发展体系。从空间上看,遍布于陇原大地的各个角落,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推进的趋势;从时间上看,从距今800年的大地湾一期文化一直延续到约2500年前的沙井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发展体系与特色,是中国唯一没有中断的彩陶文化。 材料4甘肃彩陶刻画符号是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象征。大地湾一期出土的彩陶上出现的彩绘符号,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中国最早的类似于文字的符号,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材料5甘肃彩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其图案对中国后来的纺织刺绣图案、瓷器玉器图案和建筑刻画图案均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彩陶造型也对后来青钢器的造型,金属铸造和瓷器、雕塑、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1)根据上面的材料,简要概括甘肃彩陶的特点。(2分)(2)你校要举办“甘肃彩陶进校园”活动,请你设计三个活动板块。(3分)(3)临洮有许多民俗文化,请你任选一个向我们简单介绍。(2分)示例:马家窑文化,傩舞,皮影戏等。 五.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50分)1. 请以“我是船,我属于远方”为题,写一篇文章。2.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许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来到杭州一老字号药房做学徒。临行前,他的老祖母交代了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男孩记住了这句话。 当学徒很辛苦,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有一天,男孩打扫卫生捡到了几枚钱币。他很缺钱,但他还是把钱捡起来交给了师傅。这样的事后来还发生过多次,他都如数上交。师傅每次见他来交钱,总是不置可否。 治咳嗽有一味药叫鲜竹沥,需要用火烤毛竹蒸出的水分。这是一件细致活,几两鲜竹沥往往需要烤上个把时辰。男孩就老老实实地烤,一点一滴地收集,从来没想过往鲜竹沥中掺点水。多年后,他成了某著名药厂的老总,他创出的品牌已热销了二十多年。 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请从“铭记”“考验”“诚信”“坚守”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要求:1.内容具体,要有真情实感。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 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