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569069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I)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15分)学校准备出一期以“走进博物馆,阅读文物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校刊,请你帮助编辑部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阅读本期校刊的卷首语,完成1-2题。(共6分)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数据显示,因为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使用率却不算高,国人平均每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在欧美国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今天,博物馆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藏品不断汇聚,展览不断丰富,展陈方式也更多样。和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 (gun zho)照当下, (hu s)过去,了解我们的文化。你会和我一样,每一次都觉得开卷有益。1.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观照 回朔 B.关照 回朔C.关照 回溯 D.观照 回溯2.文段中有两个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句子修改: 【任务二】有同学为栏目创作了一首小诗,阅读诗作,完成3-4题。(共4分)每一件文物,都是记载历史变迁的珍贵档案。凝视你,寻觅曾经的沧海桑田。每一座博物馆都是守护中华文化的珍贵宝库。走进你,感受文明的博大精深。3.对加点字的读音和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记载 zi “化”第三笔是“丿” B.记载 zi “化”第三笔是“乚 ”C.记载 zi “化”第三笔是“丿” D.记载 zi “化”第三笔是“乚 ”4.请为这首小诗续写一节,内容、语言与前两节保持连贯自然。(2分)答: 【任务三】为帮助同学们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编辑部打算为文物创编迷你剧本。5请你参照示例,从下面两件文物中选取一件,根据背景资料,发挥想象,设计一段文物的内心独白,讲述它的“前世故事”。(100字左右)(3分)示例:越王勾践剑背景资料:公元前494年,吴越交战,越国败。越王勾践屈身侍吴,归国后卧薪尝胆以图自强,经过漫长艰辛的准备,最终实现复仇强国之梦。内心独白:“我是一把君王剑。我的王,勾践,曾是世人眼中的失败者,而我也曾是一把属于失败者的剑。我的王,你与越国子民同在,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我,与你同在,卧薪尝胆,一心雪耻。越地长歌不散,我翘首以盼!”【文物一】清明上河图画卷背景资料: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画面从郊区铺陈到集市,描绘了九百年前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与汴河两岸自然风光的优美。画中人物多达几百人,所绘景物大至原野、河流、城郭,小到摊贩上的陈设货物、招牌文字,丝毫不失。清明上河图局部【文物二】戴安澜将军的“铁汉”印章背景资料:戴安澜将军是抗战革命烈士,作战英勇,指挥卓越。毛泽东曾为其赋诗“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赞其虽英年早逝,但实现了抗日的伟大志向。台儿庄战役期间,戴安澜专门镌刻了“铁汉”印章,意指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战斗力来抵抗日军的侵略。 答: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定。选自其中的唐雎不辱使命讲述了安陵小国使臣唐雎勇谋兼备,面对秦王据理抗争的故事。B.善用天时地利人和,破解杨志的谨慎小心,“智多星”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来自于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C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具有“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的杨修,但他却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最终招致杀身之祸。D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笔下的鲍西娅假扮律师,巧妙地利用契约上的“一磅肉”反击高利贷者夏洛克,智慧地取得了胜利。2、 名著阅读(共5分)7.三国演义塑造了“智绝”诸葛亮的形象。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个评价最能体现诸葛亮的智慧?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谈谈。(3分)A.刘备赞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B.周瑜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C.徐庶自叹不如:“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真当世之奇才,非可小觑。”答: 8. 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有感于孔子所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同学们开展以“向贤者学习”为话题的读书交流活动。请说出你认为“贤者”应该具备的一项品格,并从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人物经历谈谈对这种品格的理解。(2分)答: 三、古诗文阅读(共18分)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9-10题。(共5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9. “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突出了边塞风光的独特。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 词作上片描绘的风景在你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3分)答: 10.词作写出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望着南飞的大雁,想着远在万里之遥的故土,借一杯浊酒排遣心中的思念。B.出征的誓言未能实现,今天又找不到回家的路途,这更加重了征人的愁绪。C.夜寒霜浓,耳畔的悠悠羌笛之声更勾起了征人的乡愁,这样的夜怎能入睡?D.旷日持久的守边让将士们熬白了黑发,流下思乡的泪,但他们仍矢志不渝。11.默写(4分)苏轼虽两鬓微霜,仍能“聊发少年狂”,常怀“,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报国之志。民族危难之际,辛弃疾虽赋闲在家,仍赋壮词抒发自己渴望“ , ”的雄心壮志;登上北固亭,面对滚滚长江水,想到南宋朝廷的懦弱无能,他忍不住借用曹操的话慨叹“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5题。(共9分)【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没人:能潜水的人。12、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2分)公亦以此自矜矜:_见舟而畏之畏_13、翻译下面句子。(2分)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文:_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译文:_14、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15、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阅读都是英雄,完成16-18题。(共8分)都是英雄那天晚上,钟仁为了救一个横穿马路的老人,被一辆疾驰的卡车撞飞,失去了右腿。钟仁一夜之间成了英雄,可妈妈却老泪纵横:“你还不到30岁,为了一个60多岁的老头,值吗?”虽然失去一条腿让钟仁痛不欲生,他再不能像以前一样东奔西走跑销售,可钟仁认为救下一命还是值得的。但让他耿耿于怀的是,那个被救的老人从出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有目击者说,那个老人60多岁,可是当时天黑,谁也没看清他的模样,再加上大家都忙着救钟仁,他就不声不响地从众人眼前消失了。一个月过去了,老人还是没有露面。妈妈气愤地说:“要想道谢早就谢了,估计他再也不会站出来了!”可事情却出现了转机。那天下午,一位拎着保健品的老者敲开了家门:“我姓程,我就是你救下的那个人谢谢你,孩子,让你受委屈了!我担心太多一直不敢来看你。”钟仁理解程大爷的苦衷:程大爷有他的顾虑,今天他能出现在这儿,就说明我没白救他一回。钟仁需要的只是那声感谢。不想,妈妈却一下哭了出来:“这么年轻就没了一条腿,以后日子可怎么过?要是你儿子,你心不心疼?”程大爷低下了头,钟仁看到两颗大大的水滴落到了老人的手背上,心里一暖。“孩子,都是我的错。”程大爷抬起头,递来一张银行卡,“这是我所有的积蓄,6万元,给你。”钟仁心里又是一暖,妈妈的脸色也明显缓和多了。钟仁没有接钱,一个老人攒钱不容易,况且社会捐款已经不少。争执中,还是妈妈把银行卡放进程大爷的兜里:“今天您能来,我们就知足了。如果有空,就常来看看钟仁吧。”从此,程大爷几乎每天都会来看钟仁,陪他聊天、下棋。在他的帮助下,钟仁做起了网购,身体也康复得很好。当记者再来采访时,善良的钟仁让记者只报道了被救老人知恩图报的新闻,隐去了姓名。一切很圆满,直到有一天,门铃再次响起。一个同程大爷年龄相仿的老人一进门就跪在地上:“对不起呀,孩子,我才是那个被你救了的人,是我自私,今天我是特意来向你道谢的!”钟仁和妈妈彻底愣住了:开始没人承认,现在却又多出了一个。老人见状,便讲起了当日的情形。他姓杜,刚刚退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那天晚上过马路时分了神,多亏钟仁出手相救才躲过一劫。本来杜大爷想一起去医院,可他怕钟仁就此讹他的钱,便趁大家手忙脚乱的时候溜回了家。其实他的心一直悬着,可又鼓不足勇气去承认,直到看到那篇报道。他不知道程大爷是出于什么目的,可程大爷的行为却让杜大爷最终下定决心来到钟仁家道歉。疑惑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程大爷身上:“您到底是谁?”程大爷思考良久,说:“孩子,你能陪我下盘棋吗?”当钟仁吃了程大爷手里最后一颗棋子时,程大爷已泪流满面:十年前,程大爷的儿子刚刚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单位。一天晚上,他刚和程大爷杀了一盘棋,接到同学电话便出了门。路上,当他看到三名男子劫持一个女孩便出手相救,最后倒在歹徒的刀下。程大爷没想到那是他和儿子的最后一盘棋。虽说后来儿子被授予了“见义勇为”的英雄称号,可程大爷始终不能释怀,因为那个被救的女孩一直没有露面说过一句谢谢。“其实,只要她打来一个电话我就安慰了,就算是给地下的儿子一个交代。”可这个电话成了程大爷最漫长的等待。“我确实骗了你,你救的不是我,我也根本不认识你,但我懂得你的感受。你那么年轻,我想让你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因为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帮你就是帮我自己。当你释然的时候,我也一样。”(有删改)16. 文章标题为“都是英雄”,你认为文中哪些人是英雄?请分别写出他们的英雄事迹。(3分)答: 17.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程大爷和钟仁是“最熟悉的陌生人”。(3分)答: 18. 请就文中人物的描写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这个问题对理解人物形象有什么帮助。(3分)问题: 说明: (二)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共7分)【材料一】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时,往往自己加“句读”,作为语气停顿的标志。所谓“句”就是一句话讲完了,在字的旁边画一个圆点或圆圈表示终结。“读”(音“豆”)则是话还没完,但语气又得停顿一下,就在字的后面或旁边加一个斜点,形如今天的顿号。所以句读又俗称“圈点”。有人支持书加句读,认为这样能使文意更明晰。唐人说,“学识如何观点书”从一个人为古书断句的水平,即可窥见他做学问的水准。但也有人觉得水平不够才需要标有句读的书,正如现在小孩子才需要拼音读本。清代名臣曾国藩就认为“涂抹古书,大圈密点,狼藉其间”是有失水准的。有意思的是,古文阅读如果断句的位置不同,意思就会截然不同。比如吝啬主人写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诗句逐客,机灵的客人却断句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含义就完全相反了。论语也有断句争议。比如“厩焚,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 ”马厩被烧了,孔子下朝回来,问:“伤着人了吗?”而不问马怎么样。这是说孔子以人为本,轻财物而重人命。我们今天读的论语,也多采用这个版本的断句和注释。但古时就有人提出异议:马也是生灵,怎能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另一种断句法:“伤人乎不问马”(此处“不”同“否”。)先确定是否伤到人,再问马的情况。无论怎样,句读只是为了断句,可以算作标点符号的前身,但表示感叹、疑问等语气的工作,句读却无法承担,还得交给“也”“乎”“耶”这类专职的语气词。今天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是晚清民国时借鉴西方标点设计的,历史不过百年。它体系完整,既能表示停顿,亦可表示语气、词语性质等。上面举的两个例子,除了用逗号、句号表示句子的停顿与结束,还用问号来表达语气,让语义更明确。【材料二】写错了怎么办?古文的修改最常见的是直接抹掉,简单粗暴,就叫做“涂”,这常见于书法家的即兴创作。因为兴之所起,往往免不了涂改。比如兰亭集序就创作于王羲之与友人聚会游玩,酒酣尽兴之时。描绘清丽淡雅的自然风光时心情欢快畅达,转而又兴尽悲来,慨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有趣的是,等王羲之酒醒后想要重写,却怎么也达不到最初的境界。作品中的涂改和隽逸潇洒的字体一起构成了“天下第一行书”中饱含情绪的自然美。讲究一些的涂法还可以用雌黄遮盖原本的墨迹,并在上面重新书写,这相当于今天的涂改液。所以“雌黄”也有篡改之意,还衍生出一个成语“信口雌黄”。除了涂,也可以用一些符号表示修改。苏东坡寒食帖中,表示删除的时候,就在字的右边点四个小点。敦煌发现的搜神记中有个对调符号的故事,说赵颜子十九岁就会死。后来他买通了管生死的南斗和北斗星君,让南斗在他的寿数“十九”之间“取笔乙复边”,从而把十九改成了九十。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发现字句颠倒错乱时,用“乙”字形来表示字序对调,今天的对调符号也与它相似。(有删改)19.阅读【材料一】,根据上下文内容,为横线处为句子标上标点。(2分)答: 20.下面对两则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书无标点。阅读古书时,古人需要借助句读来体会语意和语气。B.句读在古书的阅读中并不受欢迎,一般只用在儿童的启蒙读物中。C.古人写错了,都是直接抹掉重写,还衍生了一个成语“信口雌黄”。D.古文的读写过程中使用的符号和今天我们使用的符号有相似之处。21.请欣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结合【材料二】和【链接材料】,从笔画、章法、墨法或蕴含的情感等方面任选其一,说说你的感受。(3分)【链接材料】祭侄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在安禄山叛乱时,坚决抵抗,取义成仁之事。季明为杲卿第三子,颜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颜真卿挥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答: (三)阅读文章,完成22-24题。(共7分)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每个人都可以从中领略文字之美。如今,全民阅读氛围渐浓,阅读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不过,你读过“真人书”吗?近日的一个夜晚,自助阅读空间“书香部落”汇聚了一群读者,节目主持人臧熹成为这里最新的“馆藏资源”,等待读者面对面“翻阅”这就是真人图书馆。与一般的讲座、沙龙不同,它更重视个体生命经验的分享。它的理念是以个人经历为“书”,让读者与各种有特殊职业、兴趣、经历、观念的真人“图书”面对面交流。就像臧熹这本“真人书”,坐在读者中间,与大家分享他的航天梦。读者提问,“图书”回答,整个过程互动性极强,更像是聊天,更倾向于平等的对话。这也使得阅读体验更为别致。【甲】老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段不可复制的经历,每个人都是一本等待阅读的书。【乙】真人图书馆让读者“阅读”不同的人生故事,有利于参与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自我这与一般的阅读“功效”相同。更重要的是,真人图书馆可以鼓励对话、增进理解。【丙】眼下,一些人在工作学习之外比较懒、比较宅,除了在交际圈内活跃,对“圈”外的信息缺乏第一手的了解。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了解过一个coser(角色扮演者)的故事,会对二次元文化多一些认识;听完一个快递小哥的讲述,会对这个职业多一份理解真人图书馆强调跨界交流,鼓励对话,这有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偏见,让社会变得更开放、更包容。当前,社区图书馆越来越多,书香越来越浓。在大力提倡全民阅读的同时,也期待真人图书馆更多些,让“大咖”与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相互交流,让不同职业、兴趣的人相互理解,让“真人书”成为读者们不断进步的阶梯。(有删改)22. 阅读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期待真人图书馆更多些?(2分) 答: 23.下面的文字放在【甲】【乙】【丙】哪一处最适合?(2分)近日,“新青年真人图书进校园”活动走进某中学。在与同学们的亲切互动中,心理咨询师应飞老师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坦言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也要面对日常生活的琐碎艰辛、学无止境的努力付出和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本质。同学们通过与应飞的交流,打破了过去对于心理师的错误认识,了解到他们并不如影视作品中那样都会神奇的催眠术,有神秘强大的人设。答: 24.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认为怎样的阅读方式会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3分)答: 五、作文(共40分)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题目一:请发挥想象,以“一颗幸运的种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题目二:走进青山绿水与沙漠戈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你读懂珍惜草木生灵的独特与可贵;聆听平凡或不凡的人生经历,成败交织的滋味让你读懂勇气与责任的重量;翻开记录先贤智慧的书页,历史的兴衰荣辱让你读懂传承与弘扬的意义请将“读懂 ”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xx北京临川学校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评分参考 xx.4一、基础运用(共15分)1. 答案: D(2分)2. 答案要点:句“因为”改为“尽管”;句“开卷有益”改为“获益匪浅”。 (4分)3. 答案:C(2分)4. 答案示例: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是连接华夏子孙的精神纽带。走近你,破译民族的基因密码。(共2分,内容1分,语言1分)5.答案示例一: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就由我来向你描绘。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看那集市商贩,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九百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听我向你娓娓讲述。答案示例二:我是见证英雄壮志的“铁汉”印章。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我的主人戴安澜,将“铁汉”二字镌刻在我的身上。那是我的姓名,他的信仰不破日寇终不还。虽然他殒命沙场,但我会把他的铁汉精神传遍中华。(共3分。内容2分,语言1分)6. 答案:A (2分)二、名著阅读(共5分)7. 答案示例一:我选A。曹操派夏侯惇进攻新野。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在博望坡设下埋伏,令赵云诱敌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惇果然中计,大败而归。答案示例二:我选C。空城计中,诸葛孔明在兵少兵弱的情况下,独自在城楼上弹琴,吓退多疑的司马懿,这计谋非一般人敢为,的确出鬼入神。 (共3分。选A、B、C均可。情节1分,人物分析2分)8.答案示例:贤者应有坚定的意志。三国演义中关羽面对富贵和威胁,从未动摇过对刘备的忠诚,成为千古“义绝”,令我敬佩。(共2分。 品格1分,人物分析1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8分)9.答案示例:秋风裹挟西北的风沙拍打着紧闭的城门,一行大雁毫不留恋地向南飞去。号角响起,边声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只有这一座孤城无言静立。(共3分)10.答案:B(2分)11.会挽雕弓如满月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生子当如孙仲谋(共4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12、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2分,每处一分)(1)夸耀 (2)畏惧、害怕13、翻译下面句子。(2分,每小题1分,译出大意,语句通顺即可)(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14、(3分,每空1分)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乙文: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15、(2分,表述完整、意对即可)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一)(共8分)16. 答案示例:钟仁不顾自身安危,勇救老人,失去了右腿仍心怀善良,令人钦佩;程大爷假冒被救老人感谢钟仁,帮钟仁走出内心困境,令人钦佩;程大爷的儿子,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救助被劫持的女孩,令人钦佩。 (共3分。每点1分)17. 答案示例:程大爷和钟仁互不相识,但程大爷和钟仁都遭受痛苦,且未能收到被救者的感谢,有相同的心理感受。(2分) 18. 答案示例:问题:文章为什么细致描写程大爷听到钟妈妈的质问后低头流泪的样子?说明:此处描写更突出了程大爷的善良。程大爷流泪其实是因为想到了儿子的经历,但他为了帮助钟仁,内心痛苦却不反驳。(3分。问题1分,说明2分)(二)(共7分)19.答案: 伤人乎?不问马。 伤人乎?不。问马。 (共2分。每句1分)20.答案:D(2分)21.答案示例: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被乱军所杀的侄子所写,用笔粗细变化、运墨浓淡兼具,涂抹删改之处更见当时书法家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3分) (三)(共7分)22.答案示例:因为真人图书馆既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自我,又可以通过分享使阅读体验更为别致,更能促进对话,增进了解,让社会更开放更包容。(2分)23.丙 (2分)24.答案示例:我认为阅读有声读物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它不仅可以让我利用零星时间,还可以通过朗读者的声音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共3分,阅读方式1分,阅读体验1分,语言表达1分。)五、写作(共40分)25. 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